回覆列表
  • 1 # 劉荊洪

    我感覺最孤獨的一首詩,是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一是低頭抬頭顯示思鄉的孤獨。只有旅居他鄉的人,才會凝望著月亮,月光下的遊子,也最容易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孤獨的沉思之中。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二是明月如霜顯示思鄉的孤獨。我們從詩中可以看到,孤獨一人,作客他鄉,每當夜深人靜,難免思鄉。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詩歌中所經常看到的。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年華易逝。月明之夜,明月如霜,這是冷色調的描繪,孤獨之情,在秋夜展示得淋漓盡致!

    三是思鄉孤獨為千古絕唱。李白的《靜夜思》既沒有奇特新穎的形象,又沒有精工華美的描繪;平白如話,似拉家常,敘述平實,意味深長,遊子思鄉之情,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廣泛地吸引著廣大讀者。奧祕在何處?原來,短短四句,清新樸素,內容單純,卻富有蘊涵,構思細緻,內涵豐富,脫口吟成、渾然天成。詩人所言,短短四句,卻意味無窮,詩人沒有說的,比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廣大讀者容易理解,又體味不盡。

  • 2 # 倦客思歸

    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萬籟俱寂的深夜,獨往湖心亭看雪,如同深夜裡長歌當哭的人生,孤獨至極。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明 張岱

    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創作的一篇散文。

    記敘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經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體現了作者的故國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不隨波逐流的品質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並寄託了人生渺茫的慨嘆。

    還有一首就是唐代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天茫茫,“人鳥無蹤”,獨有一個“釣雪”的漁翁,那種獨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賞的情調,溢於言外。

  • 3 # 詩心痴語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出自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全詞如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公元1682年,納蘭性德隨從康熙帝出山海關,前往奉天祖陵祭祖。苦寒的塞上風雪是納蘭所沒有經歷過的,對他來說是如此的陌生和悽苦。思念著京師中的溫暖家園,寫下了這首詞。

    在他的骨子裡 ,中原、京城才是他的家,是“故園”。祖先生活過的遙遠的塞外,已經是一個傳說。

    他深深的、深深的愛著這片土地,那是他出生和成長的地方。

  • 4 # 侯爵文泉

    孤獨之感,有妻子獨守空閨、久盼夫君團聚的惆悵;也有鰥寡老人獨自一人打發餘生的寂寞;也有遊子在外漂泊夜深人靜時的愁苦……。然而,這些感覺都是生理、生活之苦,久而久之似乎總有習慣、適應和釋放的時候。

    特別是詩的最後一句“獨釣寒江雪”,將這種孤獨無聊和無望無助推向了高潮:看似詩人在以釣魚來消愁解悶,實則描寫其在天寒地凍的惡劣環境中,縱然江冰被破,痴心獨釣也是無奈,江魚沉眠很難上鉤!但詩人這種渴望能有魚兒咬食、與之接觸、得到慰籍的心情,更加襯托了其遭受打擊、懷才不遇之際,企盼人生能夠有情有義、柳暗花明,再次賜予其施展抱負、報效國家的機會!

    請記住,“天生我才必有用”,是金子到哪兒都會發光!

  • 5 # 子也曾曰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李清照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辛棄疾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

  • 6 # 使用者醉美惠水桃花山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 7 # 穿過人海來愛你

    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 8 # 白海棠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這句詩詞沒有明說孤獨,卻把孤獨描繪的淋漓盡致。

    其實每個人都是孤獨的,與生俱來。無論你擁有多少財富,有多少所謂的朋友,可內心總也有著不可言說的孤獨感,不時就會湧上心頭,揮之不去。所以,這句“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才能引起那麼多人的共鳴。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是近年爆紅網路的一句詞,引用自沈復的《浮生六記》中的:"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沈復,字三白,出生於乾隆二十八年,家境還算不錯,江南名城蘇州的士族文人之家。從小接受良好教育,史書稱沈復工詩畫、散文,少年時期曾到紹興求學。不知為何,沈復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或許他不熱衷於功名,後和青梅竹馬的陳芸結為夫妻並一生恩愛相伴。

    《浮生六記》這本書主要講述的,便是沈復與妻子陳芸的生活瑣事。沈復夫妻倆,夢想著過上男耕女織、夫妻相守的田園生活。可迫於生活壓力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雖理想卻難以如願,卻也朝夕相處、相敬相愛二十三年,感情越來越深。

    然而美好的日子卻終究不太長久,最終陳芸身染疾病,永遠的離開了沈復。如此深愛且形影不離的兩個人,突然其中一個撒手人寰,另一個心中的落寞可想而知。想起從前一起出雙入對一起做飯一起耕種一起出遊,如今卻形單影隻一個人,也只剩"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的回憶。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幸福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個相愛的人相守在一起,無需錦衣玉食,也不必高官厚祿,一屋倆人四季三餐,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在平平淡淡中細水長流,幸福悠長又美好。

    如果有幸遇見那個“與你立黃昏,問你粥可溫”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 9 # 進寶齋文化

    “你讀過最孤獨的一句古詩詞是什麼”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總是能用寥寥數語

    營造出各種氛圍

    或悲涼

    或孤獨

    或歡樂

    或寂寥

    可是在小錦看來

    古詩詞中最悽楚無奈的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

    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莫屬

    獨自飄落在外

    必有如蟻噬骨的孤獨

    和難以言說的痛處

    只是這種深邃

    更與何人說

    歲月更迭

    辜負了師友的恩情

    再然後

    一切都不付從前

    每每讀到這句

    眼眶總是溼潤

    道盡了人生多少的

    悲涼與無奈

  • 10 # 走不遠的毛毛蟲123

    孤獨是自身所處環境造成的情緒反應,有多種孤獨的理解,古人對於孤獨的感受可見於詩文。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卜算子-詠梅,陸游。一種自命清高,懷才不遇的孤獨,以梅為題舒發情感。梅花開無主,何人來欣賞,花開花落不爭春,盡顯孤傲與無奈。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月下獨酌四首,詩仙李白此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種無親無友的孤獨,邀來明月,算上影子成三人,一個人喝醉後的可憐情景,只願有人陪,盡顯孤獨冷清。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大雁在動物界中是一夫一妻制,一旦成了孤雁說明就失去了伴侶。思念伴侶的痛,哀嚎聲聲,不吃不喝,孤獨的撕心裂肺。

  • 11 # dfkbs-lt

    丨丶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2丶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3丶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4丶知音少,絃斷有誰聽。5丶無人陪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6丶獨釣寒江雪。7丶孤獨,是生命的常態。8丶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12 # 十里春風不如_你

    我問你,這個世界上最無能為力的心痛是什麼?

    不是遠在天邊,也不是她/他愛不愛你,而是此生再不能相見的天人永隔。

    你還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她卻去了另一個世界,抑或說她早已灰飛煙滅……

    帶大家讀一首賀鑄的《鷓鴣天》感受一下吧。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秋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寒秋後半死不活的梧桐樹,水池裡孤零零的白頭鴛鴦,晨光乍醒,草葉上的露珠轉瞬即逝,從前住過的房間,遠處常埋至愛的新墳,外面下起了秋雨,屋內床上的人孤零零聽著雨聲,原來在燈下為我縫衣的人呢,今生再也見不到了!

  • 13 # 山有木兮木有枝了

    柳宗元的《江雪》,是我覺得最孤獨的一首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認真的人就會發現,這首《江雪》更像是一首藏頭詩

    我們把每一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就是“千萬孤獨”

    其實這只是一首對仗工整的五言詩,並非藏頭詩。

    千對萬,山對徑,鳥對人...…孤對獨等。對仗中可以詞義相近,也可以相反。

  • 14 # A趙芬芬

    一: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二: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三::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

    四:縱使相逢人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五:今宵酒醒何處,楊柳暗,曉風殘月,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六: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七: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一朝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八: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九: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十: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 15 # 大興安小詩情

    我覺得最孤獨的詩不是悼亡詩,而是在《從軍行》中這句“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全詩是這樣的: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詩中的畫面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從很小就從軍而去,人生最美的時光都在奔波中過去,當再次回到家鄉,只剩下一座破敗的故居,親人已經不在。當在故居做好一頓飯,希望像小時候一樣招呼家人一起吃飯,眼前卻空無一人。讀到這裡我的眼淚奪眶而出。詩中人的感慨,無奈, 寂寞,嘆息就都這句詩中。

  • 16 # 鑫悅72556302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 17 # 泉石品經典

    曾經有人把孤獨分出了級別。

    具體如何劃分,記不太清楚了,好像一個人去超市購物是孤獨一級,一個人吃飯應該到孤獨七八級了吧,而最高級別的孤獨是一個人去醫院看病。

    看起來很是傷感。不過,孤獨對於有些人來說,只不過是一次情緒感冒;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則給了他們創制千古絕唱的最佳時機。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看看李白,一個人獨處時,迷上了一座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林子裡所有的鳥都飛走覓食了,天空中唯一的那朵雲也慢慢的飄遠了,眼前空蕩蕩的,好在還有一座敬亭山,我看著它,它看著我,就像長相廝守的夫妻,誰也不嫌棄誰。

    李白就是李白,即使是一人獨處,也要拉上個敬亭山。這個敬亭山也許有很美好的形態,有很迷人的顏色,或者是一花、一草、一泉、一石,有可看之處,才能讓詩人長時間的“相看兩不厭”。

    也或許,敬亭山模糊一片,什麼動人的景緻都沒有。只是因為此刻的詩人是孤獨的,它就順其自然成了詩人唯一的夥伴。就像一隻貓,對於一個垂暮的老人。

    敬亭山之於李白,作為靜坐獨對的夫妻形象,千古沉默。

    有時,他一個人喝酒,邀來了一輪月: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這就更熱鬧了。“我”、影子,加上天上的月亮,我們舉杯共飲,如何不是三個人呢?

    “我”喝酒,月亮在天上看著,影子在身邊陪著;

    “我”唱歌,月亮在天上徘徊,影子在地上相隨;

    “我”跳舞,月亮跟著移動,影子凌亂的伴舞……

    月亮之於李白,成了千古傳誦,獨酌相親的友人形象。

    到了柳宗元這裡,孤獨升級了: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請關注這句詩開頭的兩個字,一“孤”一“獨”,我們似乎無意間把個孤獨的老祖宗給找出來了。這兩個字如此突出,令人印象深刻,是因為詩人把功夫花在了前面。“千山”、“萬徑”,一“絕”一“滅”,雖是誇張,卻也規劃出一個浩瀚寥廓的背景,渲染出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了無生趣,令人絕望。

    置於這樣的背景和氛圍,一個寒江獨釣的老者形象才顯得分外突出。

    在這種極端境遇下,老者並未消極沉淪,他用一根釣竿,垂釣希望。

    如果說,敬亭山是李白孤獨中關注點的自我轉移,邀酌的明月是他孤獨中情緒的自我排解;那麼,柳宗元的寒江雪,獨釣的老翁,則體現了孤獨中的自我突圍,震撼而勵志。

  • 18 # 微風之語

    因相思而孤獨!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在這首詩詞中能讓讀者深刻領會到蘇軾在失去妻子後的各種思念之情。

    而這種思念也體現到了他生活的點點滴滴,越是思念到情深處,蘇軾越覺得生活孤單,哪怕是身邊已經有新人在,他依然感到自己是孤單的。

    這就好比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其實人有時候的孤獨是在心裡,雖然看似身邊人潮如織,社交網路如此便捷,而我們卻發現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傾訴忠誠的知己,內心仍然卻感到非常孤獨。

    孤獨有時候也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真正身心累到極限時,你需要的並不是陪伴和傾訴,而是特別想一個人呆著,自己和內心做交流,消除了孤獨的心情,人也會變得輕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說真話沒人信,說假話有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