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年老劉聊財經

    銀行營業網點迎來關門潮,平均每天有6家銀行網點關門;

    根據銀保監會網站資訊統計,自2020年以來全國有889家金融機構營業部或者分支關門,其中840家為銀行,840家中有236家為重組中的銀行。

    為什麼2020年來,銀行營業部“關門謝客”如此頻繁?

    老劉認為有三個原因:

    原因1:疫情之下,各行業遭受衝擊,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也不例外,黑天鵝頻出

    正如統計中資料顯示的那樣,840家關門銀行中有236家為重組中的銀行,幾乎佔到了近1/3,而翻看今年銀行業就會發現,今年銀行業“黑天鵝”事件頻出,如:甘肅銀行股價“腰斬”、甘肅銀行結構性存款清盤、包商銀行重組、中行原油寶事件等等。

    雖然此事件對銀行危急很小,不會影響銀行的整體發展,但是無可否認的是,該類銀行在信譽上會大打折扣,特別是銀行重組,無疑將嚴重衝擊支行營業部的業務。

    原因2:銀行業提質增效,低質低效網點逐漸退出,以節約成本

    一個銀行網點的運營是需要大量成本支撐的,至少人員工資、網點房租就是兩大塊成本,而隨著中國城鎮化程序,部分地區如鄉村、鄉鎮、小城市個別地區的網點人流量越來越少,已經沒有繼續存在的價值。

    原因3:線上業務發展壯大,線下業務逐漸挪到線上辦理

    隨著科技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之前我們存款需要到銀行網點櫃檯辦理,而現在透過銀行官網、網銀、手機銀行均可以實現線上辦理;甚至貸款都可以實現線上申請、線上稽核、線上放款、線上還款,較之前效率跟高了,網點和人員自然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縮減員工和網點也就說得通了。

    結語

    綜上而言,網點跟著人流量走是趨勢、線下業務提到線上業務是趨勢,未來隨著資訊科技的繼續普及和發展,銀行網點應該會越來越少,相反,線上能辦理的業務將會越來越多。

  • 2 # 鍋子哥掃芒

    鍋子哥觀點:銀行網點關門自然意味著“供大於求”或“佈局不合理”,這種現象警示銀行要“居安思危”和“轉型升級”。

    看到這個資訊,我們不禁驚呼,銀行也不好乾了!

    其實,我在大學畢業剛參加銀行工作時,銀行的資深講師在入職培訓前就講過:銀行多於米市的現象很快就要出現,銀行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最核心的就是“技術”與“服務”。

    為什麼銀行網點會關門?

    鍋子哥認為,銀行網點的大批次關門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疫情,二是線上。

    (一)今年疫情爆發以來,很多居民困在家中,也有很多人失業在家沒有工作,沒有經濟收入來源的他們只能靠著之前的存款來維持生計,這就導致銀行的存款量大幅度下降,對銀行的負債業務產生巨大的衝擊。

    另外,疫情期間居民幾乎不會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使得銀行網點看起來更是“形同虛設”。

    (二)現在銀行App更為便捷和迅速,更重要的是還免手續費,線上業務的發展大大沖擊了傳統的服務,很多有“社交恐懼症”的年輕人,寧願在家裡搗鼓手機也不願意去銀行網點辦理業務,對於現在的消費,對很多人來說只是個數字的變化,並不需要見到實際上的貨幣。所以銀行網點的業務量就大大減少了。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統計,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櫃面交易替代率普遍在90%以上。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網上銀行交易筆數達1637.84億筆,同比增長7.42%,交易金額達1657.75萬億元;手機銀行交易筆數達1214.51億筆,交易金額達335.63萬億元,同比增長38.88%;電商平臺交易筆數達0.83億筆,交易金額達1.64萬億元;全行業離櫃率為89.77%。

    這給了銀行什麼警示?(一)提高服務質量。去過某些通訊服務大廳的人肯定注意到,現在的大廳幾乎已經轉型為“科技大廳”,智慧手機、智慧電視、智慧科技的產品到處都是,去了之後我們即便是排隊也不覺得枯燥,而且服務熱情周到,讓我們滿足了好奇心。

    其實,他們和銀行的出發點都是服務,重點是怎麼吸引顧客,讓顧客感到滿意,從而不願意窩在家裡而是去網點享受服務。

    (二)提高服務效率。我們都在銀行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前面只有一個顧客就能排隊半小時以上,我知道這不是員工的責任,因為手續和授權過於繁瑣,但是手機上為什麼可以呢?這就需要銀行減少繁瑣的程式,提高效率,才能得到顧客的青睞。鍋子哥說

    其實,即便是銀行網點再怎麼減少,銀行網點作為實體,直接與客戶打交道的職能沒有變,更不會消失。因為很多老人還是習慣於去網點辦理業務,更有安全感。

    如何把安全感變成滿意度,這是銀行今後的關注方向。

  • 3 # 王小雷

    從普通手機到智慧手機,從3G到4G,從機械重複的人工勞動到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正在持續改變著商業銀行,讓銀行不在需要大量的人工,因為越來越多的業務僅僅需要一部手機即可完成。馬雲的網商銀行,甚至都沒有實體門店。

    記得8年前,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們要進行轉賬,要麼去ATM機,要麼去銀行視窗填單子辦理。買個理財產品,還要去櫃檯簽署各種協議,繳納水費去自來水公司,繳納電費去物業公司,繳納車輛罰款,還要去交警大隊。但是現在呢?一切是不是都可以透過手機辦理了?

    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正在把一些簡單機械的工作,變成一款又一款的app,我們可以透過手機完成所需要的各種服務,而金融業,除了能給大家帶來創造性個性化專業化服務的人和服務,那些機械化的工作必然會被逐漸取代。

    900家銀行的關閉,正是趨勢使然,我們不在需要那麼多的人力,甚至你去銀行都會看到智慧機器人在來回尋找客戶。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銀行網點關閉,在這期間我們應該抓緊變成一個不可被替代的人。

  • 4 # 吳家老K

    意味著電子貨幣提前到來,紙幣的使用人在減少。去銀行的人也在減少,網點沒啥事做,只好收縮,減少員工,節約開支,加快智慧化管理。手機刷碼很方便,減少紙幣流通,減少疾病傳播。但要注意扒手不要掉了手機,裡面的錢可比荷包裡錢多。

  • 5 # 毓美美

    2014年,各大銀行為“最後一公里”的網點,紛紛發力,跑馬圈地,鋪設大量社群銀行。短短5年時間,這些銀行網點就開始大量關閉。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與網際網路智慧金融服務高速發展不無關係,同時也是銀行網點的運營成本太高導致。

    網點開設不是扔骰子賭博所決定,而是經過測算的,撤某一地區網點說明當地人口流動差或者經濟衰退所致。銀行網點縮減乃至裁員、ATM關閉等情況的發生,歸根結底,都是由於金融科技的發展。但實際上,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已經是大勢所趨,科技正在逐漸成為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不僅中國,國外銀行也一樣慘淡,據彭博統計:2019年全球有50多家銀行宣佈裁員,計劃裁員人數77780人,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歐洲銀行是裁員重災區,各銀行已披露的計劃裁員規模達6.35萬人,佔裁員總數的82%左右。

    快速興起的網際網路金融為客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金融解決方案,在客戶集聚、資料探勘、運營成本等方面,顯示出強大競爭力。傳統銀行在線上領域雖然短暫落後,但仍擁有線下渠道的優勢。相對於線上渠道而言,傳統網點能夠處理更為複雜、高階的業務,並在風險防控方面優於網際網路金融。傳統網點可以利用線下渠道客戶接觸時間多、互動效果好、銀行參與度高的特性,發揮營銷、諮詢和服務職能。

    儘管線上線下融合已經是大勢所趨,但從銷售轉換率來看,銀行網點的貢獻依然承擔著重要角色。未來銀行網點並不會消失,但網點的使命和承載的角色將發生變化,未來銀行需要根據網點需求來決定最有效的形式。

  • 6 # 商務新觀察

    這並不是倒閉,大家不要搞混了,其實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創新已然成為發展的推動力,近些年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變化,比如說,您還能在大街上找到電話亭嗎,看到報刊亭嗎?估計是越來越少近乎於絕跡了,因為人手一部手機足夠一站式解決以上問題。而銀行物理網點的減少或合併同樣是一大趨勢,這與網際網路金融科技的發展大勢不可分割。

    當越來越多的網點關閉,這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客戶不再直接接觸銀行櫃檯了,離櫃辦理業務成為今後的趨勢。大家可以想一想,您已經有多久沒有去過銀行網點或者在櫃檯辦理過業務了?估計不少人可能幾年都不怎麼去銀行,銀行的櫃檯視窗越開越少,即使如此仍然是門可羅雀,這樣下去就等於白白造成經營成本增加。

    現在移動支付已經成為大多數日常生活場景裡的常態化消費支付方式,存取款業務也用不著去櫃檯辦理,到處都是自助服務,甚至幾乎沒有太多的現金需求。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金融許可證資訊平臺的資料顯示,僅僅是2020年的前四個月內,退出的支行數就高達683家以上,退出的分理處為118家,合計共有至少801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相較於2019年同期,網點關停速度有所增加。

    目前來看,網點數量遞減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僅網點減少,單個網點的營業面積也在縮小,過去那種高大上的網點現在已經一點難求。說白了就是受不了經營成本的高企,沒有客戶更多的線下需求,那就不免遭遇服務上的供過於求。

    總之,我們從當前營業網點關停的銀行型別來看,由於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各地的分佈點更多,所以絕對數量上來看是排前列,但是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也都有涉及。據測算,一家處在大中型城市的銀行線下實體網點要維持盈虧平衡,就至少需要每年有一個億的存款。未來,隨著大家對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距離線下物理網點就越來越選了!

  • 7 # 金融市場參考者

    有時候一個數據可能包含很多資訊,並不能簡單的認為是某一個方向的指標。

    第一,由於銀行智慧化越來越高。銀行視窗減少,甚至有一些銀行直接開辦無人銀行。所以銀行對人工的需求都在下降。物理網點地位也在下降。

    第二,現在很多城市都在開發新區,並對舊區進行改造。所以很多舊的社群常住居民人口下降,銀行也面臨著不得不搬遷或關門。

    第三,也有一些特色支行隨著經濟的發展,某一特色也在社會中逐漸的不太明顯,所以這一類的支行也要轉型。

    您所得到的資料900家銀行網點關門,是一個很籠統的資料,不論是精確,還是錯誤,應該要具體的銀行、具體的地理位置具體分析。

  • 8 # 不執著財經

    據《證券日報》報道,根據銀保監會金融許可證資訊平臺的資料統計發現,截至5月14日,今年以來商業銀行機構退出列表中合計共有889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在終止營業的所有網點中,有236家屬於重組中銀行的網點。“六大行”關門的網點共283家,佔比超3成。其中農業銀行共85家,郵儲銀行共49家,交通銀行共41家,建設銀行共40家,工商銀行共36家,中國銀行共32家。

    對此,一些網友表示:乍一聽,今年有889家銀行網點關門,很嚇人。但是仔細想想也很正常。我現在幾乎不去銀行,因為所有的銀行業務基本上手機可以解決!日常消費,基本上是微信和支付寶掃碼支付!業務資金往來,也是微信。即使有少部分透過銀行卡交易,也是登入手機銀行操作,也不需要去銀行櫃檯。

    而我們認為,導致國內銀行網點關門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過去傳統銀行都比較保守,固步自封,但是網際網路金融崛起後,銀行如果不改變自己,就要被改變。受此壓力,很多傳統銀行都加快觸網的步伐。於是,把線下的業務都放到了網上。現在銀行的支付、充值、轉賬、代繳費用等操作基本上都已經脫離“櫃檯”了。而對於使用者來説,98%的業務都可以在網上辦理,對線下網點依賴度越來越少。所以,各家銀行只要在一個區域記憶體在一二家物理銀行就可以了。

    第二,銀行業也要降本增效,把那些效益不好的網點逐步退出,這樣可以節約成本開支。對於銀行來説,要開網點是有龐大支出的,主要是人工和房租。而隨著前些年,銀行業網點大擴張之後,有很多銀行發現下面支行的網點過剩,而且也出不了業績,這樣的網點存在沒有什麼價值,還不如關閉一批,以增加銀行的效益,這樣銀行才有靚麗的業績。

    第三,還有部分中小銀行出於業績的考慮,需要進行重組,也會縮小網點規模,比如,部分鄉村、小城市等地區的網點人流量少,沒有存在價值,銀行就會大量收縮網點規模,而把網點放到人口相對較多的大中型城市,這樣透過有增有減,總體上銀行網點的數量是在減少的。此外,還有一些經營不善的銀行,也需要重組,比如甘肅銀行、包商銀行等地區性銀行進行重組。

    現在問題來了,銀行數量已經持續減少了,但是銀行網點會全面消失嗎?對此,我們認為不可能:①銀行服務雖然全面走各線上,但仍需藉助網點進行拓展和維護。比如,銀行要留下網點,放上ATM自動提款機,以方便使用者。網點再收縮,不可能全部消失。②企業單位對銀行業務的需求並不會完全消失,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貸款問題仍然是以銀行面對面櫃檯服務為主。③銀行網點地逐步轉型成以服務、附加值為主的金融機構。

    今年國內有近900家銀行網點關門,這在我們看來是一件好事,因為説明銀行已經把多數業務都放到了手機APP上面了,已經不需要原來那麼多物理網點了。與此同時,關掉一部分銀行網點有利於減輕銀行的支出,可以降本增效,這對於提升上市銀行業績還是有不錯效果的。當然,銀行的物理網點只會越來越少,但是絕不可能完全消失,因為畢竟還有很多中老年人習慣於到銀行網點來辦業務,銀行方面也要照顧到這部分客人的利益。當然,企業辦貸款業務也是需要到物理銀行來辦的。銀行網點只會減沒沒少,但不會消失的。

  • 9 # 鑫哥投資

    大勢所趨。我們更加要面向趨勢去思考問題。

    銀行關閉900家網點,這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銀行網點都在辦什麼業務。銀行網點主要是辦現金業務和對公業務。辦理存款、貸款、匯兌、儲蓄 銀行卡的辦理,掛失,銷戶(只限與開卡百地)網銀的辦理與相關業務,銀行業務相關的問詢 假幣 殘幣的回收與兌換等等業務。

    隨著社會發展,各個銀行都有了自己的APP,存錢、取錢轉賬都實現了網上辦理,大大節省時間,也方便有效。大家都不願意再跑銀行一趟,只有少數老人,少量業務需要去營業廳辦理。

    另外,銀行要控制成本。現在門面租金那麼貴,節約門面開支,無法創收的網點當然關門就可以減少開支了。雖然最賺錢的是銀行,他們也要更高效率啊。誰也不是非要去虧那個錢啊。

  • 10 # 寧四少

    未來銀行網點減少是大勢所趨,是現代技術進步的體現,也有壓縮成本的必要。智慧化裝備將取代現有網點模式。

    無紙交易時代

    知名調研機構艾瑞諮詢正式釋出了《2019Q4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季度資料報告》,根據報告資料顯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總體交易規模約為59.8萬億元,這是非常龐大的數字。大部分交易透過支付裝置直接完成,中間再沒有人民幣的影子。市場也無需大量紙幣。銀行對外支付紙幣的需求業務削減,過多的網點已將沒有必要。央行大力推行電子貨幣,也有減少紙幣。避免資源浪費的含義。

    經營壓力

    2018年2月9日,銀監會首次披露所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共4549家。眾多銀行代表競爭非常激烈。降本增效是辦法。取消過多網點,鼓勵使用者使用網上銀行。我就被多次建議開通,除了可以省去銀行排隊辦理業務的時間。也有很多小禮物和抽獎活動。同時我們不難發現銀行自主業務裝置大幅度增加。本身網點所需要的服務人員也在減少,為了適應市場環境。在激烈是競爭中脫穎而出,減去臃腫機構是有效的生存之道

    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方便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特定群體。銀行網點的減少是必然。但對於習慣了銀行存取貨幣的人群來講。銀行網點也是必須的。要合理規劃,確保大家都能享有便利的生活

  • 11 # 小峰談理財

    銀行開門是要賺錢的,自然也要考慮成本,在收支不能達到平衡的情況下,關閉門店也是一種止損的辦法。

    據銀行業內人士分析,在一線城市的一個銀行物理網點,一年需要吸納1個億的存款,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網點一年不完成1億元的吸儲任務,那麼這個網點就是虧損的。

    其實,這非常好理解,一個銀行網點,其成本主要包括房租、水電、人員工資等支出等等。

    初期,各個銀行為了佔領市場、搶佔客戶,都是儘可能多的開設網點,這在初期也確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長期來看,這樣的瘋狂搶佔,付出的成本也是不可忽視的。

    我們可以留心看看自己的周圍,如果是在市中心區域,一個街區就有7、8個銀行網點,有的則更多。

    甚至同一家銀行的兩個網點,相距居然不超過3、4公里,這明顯是太密集了,而如此多的網點也給銀行的運營成本帶來了很大壓力。

    另外一方面,現在很多的銀行業務,特別是存取款、轉賬等業務,都可以在網上、手機、或者是櫃員機辦理,真正需要到櫃檯辦理的業務少之又少。

    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網店的利用率並不高,有時甚至是閒置的。

    所以,銀行網點的關閉是必然趨勢,現在,也許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 12 # 修道之謂教

    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老百姓手裡沒有剩餘的錢!剛剛夠應對日常生活開銷,哪有閒錢去銀行網點存款?

    沒人存錢,沒有業務,銀行網點不關門才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司頻繁換老闆,與上司關係惡劣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