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柯可木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冬至節氣的到來,才是真正意義上冬天的來臨。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迎來白天最短的一天,每年的12月22或者23日為冬至節氣。

    農諺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說的就是冬季過冬,白天會越來越長,夜晚越來越短。

    關於冬至的農諺俗語還有很多。

    “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這天在冬月(農曆十一月)的月初,這個冬季會非常寒冷,如果冬至這天在冬月的月中,天氣就比較暖和,是一個暖冬。如果冬至這天在冬月的月末,冬天就非常暖和,不用蓋被子。

    那麼,按照這種說法,今年的冬季是暖冬還是寒冬呢?

    今年的冬至在12月22日,也就是農曆的11月27。今年的冬至就是農諺說的“冬至尾,不要被”,預示著今年的冬季非常暖和,是一個暖冬。

    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農諺是農民根據節氣變化而總結出來的東西,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現在離冬至還有一段的距離,但是今年的天氣確實和去年有些不同,秋季的時候下了一個多月的雨,我們這裡的溫度直接降到了15度左右,而平時這個時候都是20多度。但是我看最近一個月的天氣,後期天氣並沒有持續下降,反而溫度會持續升高。由此可見,這句農諺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大家覺得今年的冬季是暖冬還是寒冬呢?

  • 2 # 似流年S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時年八節之一,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一些地區稱為“小年”。

    冬至這天,是北半球各地處在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關於冬至的俗語有很多,“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只是其中之一。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冬至來臨的那天是處在冬月也就是農曆十一月的月初,意味著這一年冬天會非常寒冷,冷到連牛都會被凍死。

    如果冬至來臨的那天是處在冬月的月中,就意味著這一年的冬天不是很冷,不用為驅寒取暖發愁。

    如果冬至來臨的那天是處在冬月的月末,意味著這一年的冬天非常暖和,可能暖到被子都不需要。

    今年冬天會不會很冷

    如果按照這句俗語來講,今年的冬至是農曆的十一月二十七,處在冬月的月末,是一個非常暖和的冬天。

    當然了,俗語只是當地農村根據祖祖輩輩總結下來的經驗,不同地域對冬至總結的俗語也大不相同,有一定的侷限性,不過一般情況下俗語的準確度還是挺高的。

  • 3 # 棒奔霸

    在我們農村的諸多俗語之中,對於氣象的描述是最多的,這在過去沒有天氣預報,沒有先進的科技來預判天氣變化,而這些在民間流傳的俗語、諺語,都成為了每年的氣象變化借鑑,這些諺語也都是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而得出的結論,尤其是冬天,是不是會很冷,在各地都有不同的諺語描述,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氣候環境不同,所以很多時候這些諺語是不能夠大面積適用的,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地域性的代表,那麼冬至在哪一天,對於冬季的氣候有什麼影響呢?

    我們先來看看今年的冬至在什麼時候,今年的冬至特別的延後,在陽曆的12月22號,農曆的十一月二十七,立冬這麼晚,是這幾年很少的,那麼立冬的早晚對於冬季的天氣有什麼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不但有,而且很大。

    俗語說的:冬在頭,凍死牛,冬至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這裡指的是立冬在月的早中晚,所影響的天氣寒冷或者是暖和,今年的冬至是在農曆十一月二十七,這是典型的月尾,按照俗語的說法是要凍死鬼,不但冷,而且是很冷很冷,雖然俗語是這樣說,今年冬天會冷,都有哪些依據呢?今年還真的別說,今年的冬天預計還真的是會很冷,我們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

    說一下簡單的立春,我們就會明白今年為什麼會冷了,對於立春我們是很熟悉的,春天的到來,立春節氣我們最為熟悉的時間,大都是在春節期間,有的時候還會在大年三十或者是初一,而明年的立春是在哪裡呢?我們來看一下,是在正月十一,是臨近了元宵節才會立春,這麼晚的立春是很難遇到,而這樣的情況,也造成了過年前後一段時間,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其中最為寒冷的大寒是在臘月二十六,春節也正好處在大寒期間,這段時間是全年氣溫最低的時候,過年穿新衣,換新帽,在今年也是註定不能過早的換薄的衣服了。因為天氣會很寒冷。

    今年節氣的延後,形成了冬季的戰線拉長了很多,而冷空氣也會相對的頻繁,去年的冬天的冬至,才是典型的冬在中,暖烘烘,去年的冬至是在農曆十一月的十六,正處於月中,所以去年的冬天總體上來講,是不那麼寒冷的,別看去年的冬至跟今年冬至相差也是隻有十一天,但節氣的更迭,帶來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隨著大環境氣候的變暖,整個世界環境格局都是每年都有不同氣溫的上升,所以有時候我們的俗語老話,也是跟不上變化,也是隻能作為一些參考使用。

    其實對於天氣俗語,地域不同,所描述的也都不一樣,像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描述的冬在月頭會特別的熱,冬在頭,凍死牛,冬至在中,暖烘烘,而這句描述則是冬在月頭這是特別的冷,只能說俗語老話,只能作為地域性的農諺,確實不能夠作為大面積使用的,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 4 # 悠然見東山

    昨天霜降,轉眼間2019年農曆24個節氣快要過完,下一個節氣是立冬,立冬預示著冬天即將來臨、是最後一個季節即將拉開帷幕。

    農村俗語:冬至中,暖烘烘。俗語是過去農村老人在沒有氣象預報的情況下,依據自己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來總結出節氣能夠預示天氣冷暖的俗語,在過去,這些俗語是有一定道理的。

    曾經記得夏天時村裡的百歲老人魏奶奶說:冬在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今年冬天啊,我這個百歲老人還不知道能不能捱過去吶,估計能閻王爺能把我收了去,連鬼都能凍死,更何況我這把老骨頭哦。

    原來魏奶奶沒事就在家裡翻月曆,魏奶奶總是關心著冬和夏,夏天時她關注冬天,過了冬天,她會立馬關注夏天,怕太熱更怕太冷。

    今年的冬至是在陽曆12月22日,農曆的11月27日,都在月尾,按照俗語說法,那是冬至中,凍死鬼,老人們心中鬼最耐凍,而能凍死鬼的天氣,著實是太冷了,誇張說法。

    最近幾年,冬天總是氣候反覆無常,我記得前幾年冬天過年買新衣服,明明買了羽絨服,可到了過年時卻只能穿薄點的衣服,小時候的冬天就是冬天,不會有溫暖如春的暖冬,不會有極端天氣。

    那時候立冬以後數九,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時候,往往會漫天飄雪,寒風凜冽,於是農村的大人孩子們在家裡圍著爐子取暖,爐子底下埋個烤地瓜和栗子,孩子們穿著厚實的棉襖棉褲,緊緊盯著爐底,等聽到栗子爆裂的聲音,趕緊取出來吃。

    那時候的冬天冷,但一家人圍爐取暖的情景很溫馨,冬天永遠是冬天的樣子,而現在,要麼不冷,要麼冷起來真能凍死鬼的感覺。

    冬至還早著呢,得冬月底,特別期盼冬至在中,天氣暖烘烘的話,村裡老人們打冬不愁了,也特別盼著冬在尾別凍死鬼,更別凍死人,讓村裡的魏奶奶能夠順利度過寒冬。

  • 5 # 豫南小平愛寫詩

    說起冬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冬至是24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日,各個地方的人們都非常重視冬至,在南方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在北方冬至吃餃子。古人把冬至定為一年的結尾,冬至過後就是新年了,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春節。在農村有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冬至中,終暖烘烘,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冬至會不會很冷呢?

    理論上來說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有的時候冬至這一天並不冷,冬至的到了只是代表著一年中最冷的天氣來臨了。

    冬至中,暖烘烘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是不是很冷?

    農村有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經常聽農村老人說:“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凍死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冬至在月頭的話,冬天就會很冷;冬至在月中的話,冬天就會比較暖和;冬至在月末的話,整個冬天就會非常的冷。再來看看今年的冬至在什麼時候到來,剛才查看了一下日曆,今年的冬至是陽曆12月的22日,陰曆的11月27日,冬至在11月底,根據俗語中所說的冬至尾,凍死鬼這句話的來判斷,今年的冬天會非常的寒冷,所以大家要提前做好禦寒的準備。

    冬至養生特別重要

    冬至的到來預示著一年的冬天已經過了一半,冬至之後天氣就會特別的寒冷,如果不注意保暖就會很容易引發疾病,特別是老人孩子一不小心就會被流感找上門來。因此冬至養生非常重要,在北方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人過冬至吃湯圓。在我們豫南地區,每年冬至的晚上都會包餃子的,一家人團圓在一起吃餃子。聽老人們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其實並不是吃了餃子就不凍耳朵了,而是說冬至進補非常重要。因為冬至之後天氣非常寒冷,要給身體補充能量才能抵禦嚴寒,預防感冒。冬至除了要吃一些助陽的食物外,還要注意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穿的太少,要穿的保暖一點;經常曬太陽,做適量的運動,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才能抵禦嚴寒,防止生病。

    總結:冬至的到來,代表著冬天最寒冷的季節已經來臨,今年的冬至是陰曆的11月27日,是典型的月尾,所以今年的冬天應該是很冷的,大家要提前做好禦寒準備,準備好棉衣和棉被,冬至冬至之後要多吃助陽的食品,適當的鍛鍊,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防止生病。感謝閱讀,我是豫南小平,喜歡我的分享別忘了關注我哦!

  • 6 # 老徐尋美食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今天是10月25日,霜降節氣後的第一天,霜降的這個節氣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的到來也是和冬天的天氣處於一個交匯點,證明這個天氣也是即將步入了冬天,天氣也是越來越冷了,所謂的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的說法了,在秋天,天氣也是隨著降雨一次,而降溫一次,霜降後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冬,立冬的到來也是說明天氣已經進入了冬天,這個時候想想也是比較寒冷的,那麼“冬至中,暖烘烘”是什麼意思呢?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說明冬天來了,天氣會變得寒冷起來,以前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會說,一些年份中都會有暖冬的說法,這個暖冬的意思就是說,冬天一般不是很寒冷,不過從最近幾年來看,中國的天氣也是變化莫測,最主要的是受到厄爾尼諾的影響,尤其是今年的冬至在12月22日,那對對以這個冬至中的話來說,冬至的日子有點朝後,那麼很可能就不會出現暖和的天氣,對於農村老人的說法是,冬至在月中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不會是很冷,要是在月底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就不會是暖冬,尤其是最近幾年的天氣有點反常,就拿今年的冬至來說吧,很有可能就會出現農村常說的“幹冬溼年”,較強的冷天氣很可能在春節的時候來臨,屆時的天氣也是不會那麼省心了。可以說,今年的天氣受到影響後,很可能是個寒冷的冬天,也有可能是個出現倒春寒的年份,畢竟今年的寒冷天氣因該來的早一些,不過對於今天的天氣來看,雖說是屬於寒冷的冬季,但是目前來看,最近一段時間的北方降溫就適應告訴了人們,寒冷的天氣馬上就要來到,目前的農作物也已經採收完畢,該種的也是已經種了,目前的降溫幾乎是對農作物沒有太大的威脅,對於在北方來說,這樣的天氣也是習以為常了,進入冬季以後,大家還是要做好保暖的措施。

  • 7 # 三農的高度

    農村有老話說:“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這是先輩們根據以往的氣候變換,凝練簡潔出的“氣象警言”,生活經驗的總結。我們想要搞明白這個問題,要從二十四節氣的來歷說起,古代人沒有現在的這麼高科技的天氣預報,但是,人的智慧是一個“無限大”的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二十四節氣的形成,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先人們智慧的偉大之處。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確定,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每一旋轉週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的是“定氣法”劃分,即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執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定氣法”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一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週而復始。“二十四節氣”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

    借用一些引用資料,古人最早以北斗七星勺柄所處在位置,來推算劃分二十四節氣,轉一週為一年;後來,人們以太陽對地球照耀的每15°角,為一個節氣,從立春算起,大寒結束,來對應二十四節氣。

    今年冬至節氣在陰曆的11月27日,陽曆的12月22號。太陽位於黃經270°,Sunny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26"),是北半球白晝最短的一天。因此,在古代這一天,稱作“日短”、“日短至”等。(小時候這一天吃“扁食”,長輩會說防治“凍”耳朵)。進入晝短夜長的“時間段”,在黑龍江表現的非常明顯,冬季陰天大雪,下午四點左右就黑天了。在冬至節氣不會更改的“定數”下,為什麼會出來:“冬至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這種靠前靠後的冬至節氣?隨著地球自轉,每個節日的準確時間,每年會有所不同。這就好比“早立秋冷嗖嗖,晚立秋熱死牛”俗語一樣。冬至節氣的準確時間,每年也會有所不同。才人們根據掌握的氣候經驗,才會形成這樣那樣的節氣俗語。但是,祖國遼闊,人們所處位置的不同,會感受到不同的季節性氣候變化,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民間還有這麼說法:“冬至暖,倒春寒”,比如有些年頭,一些地區不常下雪的地區,還會下起“三月桃花雪”。那麼,今年的冬天到底會不會冷呢?冷肯定是會冷的。無論冬至的早晚,對北方人來說,在秋末突然冷,暖氣設施沒到位,人的感官印象深刻,感覺到很冷;在冬季冷,氣溫降下來,人們有了萬全的保暖準備,不會感覺到太冷;倒春寒的話,人的機體已經適應了寒冷氣溫,更不在話下,不會覺得“冬天”冷了!

  • 8 # 一鳴看社會

    “冬至中,暖烘烘”是什麼?今年冬天會不會很冷?

    轉眼之間就又要入冬了,在老賈感慨時間飛逝的同時。不禁想到了老人們常說的那句俗語“冬至中,暖烘烘”今天是二十四節氣霜降的第二天,在過幾天就要到了立冬了。立冬的到來就預示著冬天真正到我們身邊了。那老人們常說的這句“冬至中,暖烘烘”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是一個寒冬還是一個暖冬呢?

    “冬至中,暖烘烘”指的就是如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在月中這天,那麼今年冬天就不會冷。除了這句俗語還有“冬在頭,凍死牛”“冬至尾,不要被”等等關於冬至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的老一輩在生活中慢慢總結下來的經驗,在過於時候這些俗語絕對有一定道理。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老能聽見村口的老會計吳老在講;今年一定是晚冬,你信不信小賈?我當然是半信半疑的回答到;為什麼這麼講啊?吳老,雖說您平時村裡的大事小事都能解決那這天氣冷暖的事還能給解決了不成?吳老笑了笑說了句“冬至中,暖烘烘”嘍。後來還真發現去年東北還真是一個暖冬,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也不如往年熱鬧了。之後就不禁感慨老人們對生活細心程度我們還是望塵莫及的。

    那麼今年的冬天會不會冷呢?

    今年的冬至時間是在陽曆12月22日,農曆的話是11月27日,如果按照我們這句俗語來判斷的話,那麼今年冬天還會是一個暖冬。“冬至尾,不要被”陽曆和農曆冬至的時間都是在月末這段時間。

  • 9 # 科技興農業

    冬至中暖烘烘,這是農村俗語裡的小半句話,完整版的是:冬在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

    冬至中暖烘烘是過去農村老人總結的經驗,認為冬至在月中,就會擁有暖冬,冬天沒那麼冷了,然而,冬至在頭或者尾,都會是非常冷的一個冬天。

    這樣的俗語論不論?論,過去氣候正常時,很多俗語節氣是有依據的,能看出不少氣象問題,我曾經聽父親說過他的奶奶,父親的奶奶去世那年天氣非常冷,那年老奶奶八十多了,而老人家去世那年冬天好像知道自己挨不過去似的,提前把身後事安排好了。

    父親說那時候月份牌不多,立冬那天,父親的奶奶就在家裡用手指頭數日子,當年老人數到了什麼樣子,家裡人不知道,不過從那會起,父親的奶奶開始給在家裡縫縫補補,把一大家子過冬需要的棉襖棉褲給縫好,後來把自己的貴重物品給了父親。當時父親"開玩笑問:奶奶要出遠門嗎。

    而那年到了四九第三天,父親的奶奶,竟然感冒嚴重了,沒能捱過冬天去,父親說那年冬天特別特別冷,村裡有好幾個老人死在了年前。後來鄰居王奶奶告訴我的父母,老太太早算出今年天氣,冬天會特別寒冷,她知道自己體質弱,怕挨不過去冬天,因此早早把身後事做好了。

    父親說那年冬至和今年差不多,也是冬至在月尾,一向有氣管炎的老太太,知道天氣太冷,自己身體不好,恐怕挨不過那麼冷的冬天。

    今年冬至在農曆十一月月底,依照冬在尾凍死鬼這句俗語來分析,今年冬天就應該很冷,冬至中暖烘烘的冬天也不會不冷。但相比較的話冷的輕些。

    現在冬天和以前是不一樣的,有暖冬,有時候覺得該冷的時候不冷,不該冷的時候瞎冷,因此老輩那些俗語拿到現在用,沒什麼效果了。

  • 10 # 豫東小農

    我這幾年也是一直在農村老家種地,所以跟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接觸比較多,跟他們交談中也學到了很多民俗和民諺。今年的霜降節氣已經過去了,也就是意味著冬季快要來臨了。對於我們北方的老百姓來說冬季冬至這個節氣是比較特別的一個。對於“冬至中,暖烘烘”這句俗語的完整版應該是這樣的“冬到頭,凍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

    對於這句俗語我的理解和看法是這樣的

    首先來說農村的一些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俗語都是咱們老一輩人透過多年的生活發現並且積累下來的。總結的時候也是言簡意賅,簡單明瞭,對於現在依然有很大的現實指導意義。這句俗語指的是冬至在陰曆月份的上旬就會非常冷,像牛這樣的牲口都會被凍死,不過在中旬的時候這個冬天就不會太冷,在月末的話基本上就可以說告別嚴寒了。按照咱們老百姓的說法基本上就不用蓋被子了。

    其次就是這句俗語的俗語性比較強,即適合我們黃河流域的北方地區。對於南方地區不是太適合。

    第三點對於2019年的冬至在陽曆的12月22號,陰曆的十一月二十七。根據這句俗語的判斷今年的冬季又可能是一個“暖冬”。畢竟冬至也是“三九”的開始,“三九”天應該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理解。

    第四點來談談我們這裡過冬至的習俗。過冬至吃餃子是我們北方地區的老百姓非常熟悉的一個習俗。冬至吃餃子按照老一輩人的說法可以防治“三九”天把自己的耳朵凍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讀一年級,考試總是七十多分,如何能提高語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