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苑

    不好,主要是太傷眼睛了!

    舉個小例子,最近疫情我們武漢人被封城關在家裡無法出門,我就給我爸手機下載了抖音給好讓他打發時間,第一晚上,他笑嘻嘻的躺在沙發上刷到三點,不停的說太有意思了 ,直到熬不住了才的睡覺,畢竟年齡擺在那熬不起夜;第二天,起床從吃早飯開始又接著刷,嘴上嘟嘟囔囔的說眼睛都看花了,但是還是停不下來接著刷了一整天;到了第三天,這個小老頭已經發現貓膩了 ,刷到一半抬頭對我三連問:是不是有人把我監控了?怎麼老是刷到一些一樣的內容?有的還顯示是我可能認識的人,我點進去一看,也不認識啊,怎麼搞的?我簡單的跟他說了一下:監控你的叫大資料,當抖音平臺發現一個你不停的看一個影片的時候,它會認為這個你很喜歡這類影片,然後就給你推送更多相似的影片讓你多看點!老頭說了一句:這樣啊,然後回他自己房裡午睡了。沒隔幾天,我突然意識到他這幾天好像沒玩手機了,我就問他,怎麼沒看了,他說了:早刪了。看了幾天,眼睛都花了,看誰都跟長了鬍子;主要是後面看著也沒啥意思,把我生物鐘都打亂了!

    其實這兩點跟我當初刪的理由基本一致,我刪抖音已經兩年多了,所以有時候朋友跟我講裡面的梗我只能兩手一攤,啥也不知道!我並不是詬病它不好,黑格爾不是說過“存在即合理”嗎!而且那麼多頭部賬號、大v在這裡賺到了成千上億的身家,所以它一定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很多教做菜的影片,我就覺得很好,至今我得幾個拿手好菜都是當初跟著抖音學的!可惜我自制力不夠好,老是傻笑到半夜,而且能力有限創造不出優良的作品,所以我得保證我得正常生活不被影響,這也是出於生計考慮不是,不能都飯碗啊!

    如果你只是每天沉浸在看娛樂八卦,心靈雞湯、耍寶搞笑這些讓自身無法獲取知識,吸收養分的內容,因此荒廢掉你以前用來讀書的時間,我認為你可以像我當初刪抖音一樣刪掉了。畢竟當初它嚴重影響我睡眠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一個人一旦認識到自己是傻瓜,他就不再是傻瓜了。”我並不是要站在制高點評價指責誰,人生路上,都是學徒。只是想說,題主既然已經發現自己的問題了,那麼剩下的就是如何去調整解決問題了。

    最後,分享一本最近被安利的書,很好看。

  • 2 # 瘋狗的輕武

    另外自媒體亂相也不是一兩天了, 地攤營銷垃圾號比比皆是,內容空洞無味的標題黨、開頭一張圖,內容全靠編的造謠黨、唯恐天下不亂的浮誇黨比比皆是,看你怎麼去篩了。

    但你得考慮,篩選內容本來就會花掉自己的時間成本,尤其是在平臺看內容會花掉更多篩選的時間成本。反觀讀書的篩選時間成本不多,雖然現在爛書也多,但至少內容不會太離譜,所以從成本來考慮,讀書是必要的。

  • 3 # 火叉

    這和沉迷刷抖音、玩遊戲有什麼區別呢?

    讀書,是不可取代的。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 4 # 竹語風吟

    總之,個人認為,真正的閱讀還是應該以傳統閱讀為主,如果能夠科學的輔助以自媒體等閱讀方式,肯定會有更好的閱讀體驗的收穫。

  • 5 # 小奈是隻貓

    你說每天不讀書,你還是學生嗎?

    現在學校不能開學,學生們都在家上網課,我的很多同事上班的時候心不在焉,都擔心孩子在家拿著手機不學習。大孩子小孩子都一樣,在手機面前能管住自己的是少數人。

    網路上資訊量相當大,我們肯定都有類似體會,就是隻要拿起手機瀏覽些新聞什麼,不知不覺中一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所以我們一直強調自律的重要性。很多人管不住自己,歸根結底還是對自己過於放任吧。

    如果你還是學生黨,每天有讀書學習的任務,最好嚴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執行。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否則王陽明也不用講“知行合一”了。難做到並不是做不到,事在人為嘛!

    你在裡面汲取的是有價值有營養的內容嗎?原來說“自古華山一條路”,後來改成“條條大路通羅馬”,成才的路有千萬條,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韓寒高考交了白卷,比爾蓋茨從哈佛輟學了。我的母親曾經與中國某知名作家是校友,該作家當年數理化門門不及格,只有語文次次考滿分。雖然跟大多數人選擇不同,但是他們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 6 # 淮都王子

    好呀,但是隻要你用在合適的地方。

    1、只要你用自己喜歡的地方

    比如你喜歡財經領域,你每天都是沉浸在這個領域,看這個領域的影片,圖文自然對你有幫助。

  • 7 # 手機使用者金色年華

    關鍵是你沒有遇上好書,一但遇上不捨放手,你就會選擇對書的沉醉,這是我的個人總結,無聊的書,不感興趣的書是永遠留不住自已的目光的。

  • 8 # 老韓學法普法

    讀書,一般都是原汁原味的讀。不管是精讀,還是簡讀,都是讀書。人們通常講的,一說讀書,往往就有多種表達資訊。可以理解為,讀書就是學習,讀書就是求學,讀書就是學生,讀書就是進步,……如此等等。大人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諄諄教誨,反覆強調,要孩子好好讀書吧。因此,不管從哪個意義上來講,總的看,人們一說讀書,就是正經好事。

    有句老話說的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裡實際強調的也是讀書的的重要性。至於,讀什麼,怎麼讀,如何讀的更切合實際,也在於個體屬性特點的選擇性和客觀要求,也不是千篇一律。關鍵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符合客觀實際要求的讀書,適合自己的讀書,就是最好的讀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寶寶買重疾險,什麼保險好並且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