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孩子成長營
-
2 # 家庭教育感悟
初中生的目標:初一出類拔萃,初二穩重有進,初三保持優勢遙遙領先,中考考上重點高中,要想實現這個願望初一學期的成績至關重要,需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①看小學基礎怎麼樣?小學的基礎直接關係到孩子初一的學習,初一的知識要比小學難很多,語數外90分以上的孩子上了初一以後基本上能夠和初一的知識順利銜接,能夠學懂初一更難的知識,但是小學語數外80~70分以下的孩子上了初一以後,就會在數學和英語的學習中感覺到特別吃力,逐漸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出現了聽課困難,寫作業困難的被動狀態,所以家長要幫孩子把落下的基礎補起來,否則初一就會不及格
②初一上半學期的過渡期和適應期對孩子能否出類拔萃特別重要!初一的知識不但要要比小學難度加大,而且初一又加了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四門孩子從來沒有學過新課,作業從小學只寫語數外三門作業增加到寫七門作業,作業難度增加,作業量翻了一倍多,學習的強度驟然加大,寫作業的時間大幅延長,很多孩子寫完作業就到了十一點了,還有的孩子十二點了還沒有寫完,讓孩子上了初中好幾個月了還沒有適應初中快節奏的學習,成績出現下滑,詳情下圖
③要想出類拔萃,就必須每天做到課堂上專心聽課,不分心不走神,才能取得好成績!無論是幾年級的學生,課堂緊隨老師思維,跟著老師學知識才能少走彎路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很多尖子生的家長特別注意培養孩子專心聽課的好習慣!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尖子生的家長最關注的並不是孩子考了多少分,而是關注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怎麼樣,有沒有專心聽課,有沒有主動回答問題,有沒有主動提問問題,就像下圖中這個出類拔萃班裡第一名的尖子生,專心聽課,認真詳細的做筆記
④能否出類拔萃最關鍵的要看孩子有沒有上進心,有沒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出類拔萃的尖子生都有很強的上進心和學習目標,他們已經完成了從父母督促著被動學習轉不為我要學習,所以他們會自覺完成作業,自覺複習功課,自覺去背老師要求背的知識點,他們腦子裡琢磨的是如何把作業中的難題做出來,如何提高自己的分數和班裡排名,所以要想讓孩子出類拔萃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
如果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對學習不上心,那麼他就做不到專心聽課,回到家做不到自覺完成作業,從來不背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的知識點,尖子生能考90分以上,而他們只能考六七十分,有的孩子不及格,這些孩子不要說讓他們出類拔萃考重點高中了,他們最後連一個普通高中都考不上!
以上內容和圖片選摘自《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只為幫助家長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努力學習 -
3 # 印心石
個人認為,孩子在學習以外的品格塑造、行為配備、對學習的認同感,才是讓孩子快樂學習的法寶。
家庭環境:
父母在家如何與孩子互動,平等的與孩子交流,明白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不是附庸的個體,注重鼓勵、肯定、關懷,給予一定的自主權,一起探索生活中小的問題,允許孩子懷疑自己(大人),在孩子們對事物的探索或者問題的分析上,適當適時給予體力、智力和資金的助力。幫助他們獨立人格的養成。
父母在家空閒時間如何支配,是玩手機還是津津有味的在家閱讀,全神貫注的學習其他知識技能。這樣的場景,對映到孩子的視覺感官中,最直接造成孩子對學習認識和感知的刻板印象,他們將開動天生的模仿能力,展現對學習的積極態度。這是使孩子對學習的理解看法的最有效感染。
父母有條件的,1.要帶孩子去親近自然,我們這裡有條涪江,我就喜歡帶孩子(我孩子還小,包括自己的侄兒侄女,週末吧)到江邊看夕陽染紅了天,像孩子們提問是“夕陽無限好”還是“長河落日圓”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去體會,進而無意間讓他們把聽到、學到的詩詞在自然的場景中釋放出來,在與外界的化學反應後在觀照回內心。這是對孩子們性情的涵養。2.帶孩子去聽音樂會,參加比賽,博物館,一起看好的電影,博覽會培養孩子的趣商,擴大他們的眼格。
教育方面,自己不計成本的多加大智力投資吧,我傾向進入私立學校。
-
4 # 睿智的成都媽媽
一、學習習慣變化
初中課程明顯增加,時間管理很重要,這一點學校老師也會重點培養。
我家孩子回家在自我管理上是這樣:
洗臉刷牙泡腳坐車上下學的時間,可以聽英語聽力或者英文歌曲。
吃飯時間,可以看新聞~~
同時,也需要有持續學習一門功課的“功夫”,該連續坐滿90或者120分鐘的考試,就要保質保量的按照時間規定來完成,做夠,用我們老師的話說:要保持連續思考,進而才能深度思考
二、生活習慣變化。
讓孩子全面管理自己的衣櫃,書櫃等。
這一點我家孩子做的不夠好,導致宿舍自我管理不夠規範,還有教室的書櫃也不整齊,這其實應該是小學階段就應該訓練的,我們疏忽了,初一比較有新鮮感,可以矯正和培養,新鮮感一過,不好矯正了。
三、適當減少興趣班,但是一定要留一個可以伴隨終身的興趣。
現在孩子基本都至少有一個課外興趣班,或者多個興趣班,但是上了初中很多就停了。
個人建議,如果能夠堅持,就堅持下去,初中課業確實緊張,能夠多堅持一天,就多堅持一天。
興趣班太多了,那必須也要割捨,畢竟課業那麼多,時間肯定不夠用…,但是,保留一門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技能,這個階段的領悟力是比較好的。往往會有較大的提升。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分散注意力,緩解學習疲勞,從一定程度上講,可以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孩子過度玩手機,是多少家長的心病啊)
四、家長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學習效果自然會慢慢展現。
家長催之過急,反而適得其反。也會把焦慮感傳遞給孩子。
不少初中的孩子成績都有反覆,尤其是初二,上竄下跳很正常,尤其是數學。
-
5 # 每天好點
孩子上初中了,先祝賀一下!
然後我們就來談談什麼樣的孩子會在初中裡出類拔萃!
據觀察,還有一些非官方的統計,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優秀學生的家庭環境都非常的溫和。孩子父母的關係相當好,而且家庭氣氛非常溫馨。孩子在生活上沒有任何的壓力;
第二、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由爸爸管理
初中之前,或者說五年級之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基本上都是由媽媽管理(無論男孩女孩)。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他(她)們會對媽媽跟他們的溝通方式以及教育方式產生強烈的牴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成長的第一個逆反期。因為媽媽的方式往往是細膩的。舉例子來說,“媽媽讓你穿秋褲”,還有就是作業中因為孩子作業輔導問題,媽媽的極度不耐煩甚至尖聲呵斥!
因為這些,所以導致孩子會對於這種已經貫穿他之前整個學生生涯的學習方式開始牴觸,甚至反方向而行之,你越……我越不……。結果就是成績越來越下滑,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學習的惡性迴圈。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爸爸全面接管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因為爸爸總是粗線條的,不會事無鉅細的要求孩子怎樣怎樣,只要達到要求他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嬉鬧遊戲。
第三、榮譽感的培養
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是喜歡錶揚和誇獎的,沒有人會喜歡批評和鄙視。
有句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我認為沒錯!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告訴他(她),這些是獨一無二的,是令父母家人自豪的。通過這些培養孩子的榮譽感,讓他知道有過人之處是驕傲的是可以得到獎勵和讚賞的。這獎勵無論來自哪裡,都是令他感到愉悅和欣喜的!
這個看上去有點過分,這其實跟行萬里路有異曲同工之妙。孩子跟父母多參加這些活動,會逐漸提高他的交際能力,慢慢的無論什麼場合她都不會怯場,同時會開闊孩子的眼界,而且她(他)會越來越懂禮貌有規矩。一定程度上會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對於孩子的學習會有非常好的幫助和提升。
第五、讓孩子知道課堂45分鐘的重要性
小學到初中,一下子多了好幾科文化課。對於新的課程無論哪個孩子都是好奇的。作為家長一定要幫孩子做好課前預習,然後課堂上一定集中精力聽,做到當堂消化!哪怕下課了放了學瘋玩也不要阻止他。前提是他必須學會了。
甚至可以答應他(她)一些看似無理的要求,譬如“都會了是不是可以不寫作業。都會了是不是回家玩一會遊戲”。確實做到了,或當他的成績能證明他完全做到了的時候,作為家長不要怕被老師叫去學校,可以去學校給他辯解甚至代他受過。
綜上所述,假如能做到,您的孩子想不出類拔萃都難!
-
6 # 遊弋水中
孩子上初一,功課量加大,那麼我認為上課聽講尤為重要,不能偏科。因為學生在家,對語數英這些學科的作業都要寫到很晚,根本沒有時間去複習其他的學科,尤其是地理,歷史,政治,生物,這些學科很多學生認為是副課,上課不認真學 ,回到家不看書,一學期下來模模糊糊的,甚至一問三不知。在初一學生的心中可能還是習慣於小學生的語數英為主課。殊不知,中考的時候,中國古代史學不好,對後期的歷史學習都有影響,無法貫穿起來,缺乏系統的思維,諸如此類的教訓很多,因此不能偏科,只有認真學好每一門功課,才能有良好基礎去迎接中考和高考。
-
7 # 學業一帆風順
你可以幫助孩子。比如說,幫助他完成一些願望和需求。為他樹立自信心,為他培養出這種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習慣,幫他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鍛鍊身體。家長要注重情緒控制,多鼓勵孩子多支援讚美肯定。不打擊,不抱怨,不埋怨,不指責。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的孩子越來越優秀。用好您家裡的“文昌位”,和孩子的生辰的“文昌星”,擺上一套能旺文昌的文昌筆,學習就能進步,提升學習運氣和考試運氣,早日“開竅”。
-
8 # 徐徐
我小孩沒上小學了,沒有實際經驗,但是我認為讓孩子出類拔萃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的,還是要讓孩子從小教育,生活習慣開始,除了學習外,孩子對哪方面感興趣也可以重點培養,我就準備培養孩子體育方面,現在學習固然重要,天賦也很重要。
讓小孩在初一出類拔萃,在之前小學是不是很優秀了,有沒有針對性的對他培養了?
個人意見
-
9 # 賈新榮72850927
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初一的學習科目一下多了,也比小學課程加深很多,課堂上老師精講的新課程誰吃透的快,誰理解的快誰勝出,預習,總結,反思,把老師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更重要。
-
10 # 橫店駿哥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不是你孩子,因為人們總是認為別人家的孩子好,關健你憑什麼讓孩子出類拔萃,請問你出類拔萃了嗎,龍生龍鳳生鳳這話你是不是沒聽過,什麼叫出類,只有不是人類才叫出類,至於拔萃,我央央大中國人才輩出,上下五千年你孩子能跟誰比,比你強是肯定的
回覆列表
越是想讓孩子出類拔萃,與眾不同,越是容易誤入歧途!
與其讓孩子出類拔萃,不如讓孩子踏實上進!
如今,聰明的孩子隨手一抓一大把,
但踏實的孩子卻如同大猩猩,少見!
回到題主的問題,怎麼樣才算“出類拔萃”?
第一,如果你認為的出類拔萃,是與眾不同,鶴立雞群,出盡風頭,那麼,對不起,真的會走上歧途。
根據我們的經驗,剛上初中就“格外耀眼”的學生,往往都會比較飄,性格大多不踏實,自以為是。
比如有的學生踢球厲害,整天在球場上享受大家的關注,享受大家的吶喊,對不起,這真的會飄的,在初中這樣一個年齡段,大部分孩子hold不住的,因為在球場上享受了所謂“高光時刻”,孩子就不再花心思在學習上,凡事只挑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的短處相比,比如:
“那個學習好的又怎樣,小矮個……”
“那個愛讀書的又怎樣,上次考試不過比我多幾分……”
“你看班上成績好的幾個,運動太差了,都沒人跟他玩……”
類似的言論很多,而支撐他們“耀武揚威”的,恰恰就是這樣的“出類拔萃”。
筆者一個朋友家孩子,從小開始學的小主持人,順利進入市重點初中後,靠著自己的“嘴皮子”確實出類拔萃了,風光無限了……
然而,初中畢業,這孩子連中考聯招線都沒過,最後父母花了10萬才找了個學校勉強讀上了高中!
……
第二,如果你認為的出類拔萃,是指學習成績領先,那往往也不會有特別好的結果!
如果家長給孩子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比如:初一成績必須班級前三,年級前15名!
這樣的目標,可能你的孩子足夠優秀,短期能真的能實現!
但是,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樣的孩子往往在初二、初三會使勁逆反!
被父母逼得過緊,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所以,真正智慧的幾張,要讓孩子“出類拔萃”,應該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1.踏實、進取的學習態度,不自大,肯付出!
2.優秀、堅韌的學習習慣,不盲從,肯堅持!
3.節儉、樸實的生活習慣,不攀比,懂感恩!
不浮躁,關注自己的慾望,圍繞目標堅定不移地努力,孜孜不倦地付出!
這樣的孩子,才算真正的“出類拔萃”!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