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躍幕
-
2 # 影視流年
《中國醫生》上映後,我也是第一時間進行了觀看。
說實話,這部電影!很值得一看。
特別是我覺得帶著孩子一起看,可能效果會更好!
《中國醫生》的好口碑,源自於真實!這部《中國醫生》首日上映,就成為了當日的票房冠軍。
很多觀眾看完,紛紛表示真的太感人了!以往的同類型題材,往往會加入一些催淚的虛擬設定和成份。
但是《中國醫生》全部取自於真實的事件,真實的人物。
真實的的東西往往才最是觸動人心。
《中國機場》這部電影曾經廣受好評,如今這部《中國醫生》就是源自於《中國機長》的原班人馬和導演劉偉強。
《中國醫生》講了啥?這部電影取自於疫情發生時武漢一線的一家醫院。全部真實人物真實事件拍攝。
看的真的是感人肺腑。
張涵予扮演醫院的院長張競予,他的原型人物就是武漢的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
袁泉扮演重症科主任袁泉。她的原型人物也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重症科主任,張繼先。
都是實力派的老戲骨,演技有了保證。都是真實的事件素材,故事情節有了保證。
導演將故事的北京放在一個醫院裡面。但是整體上卻演繹了整個疫情之下的全世界。
疫情發生後,醫院如何做到當機立斷。如何做到第一時間研究上報。
國家又是如何作為強大的後盾,進行各方面的保障!讓人看的熱血沸騰。深感祖國的強大。
各個省的救援隊,第一時間到達。救死扶傷,不畏艱險!不辭辛苦!日日夜夜。真的是詮釋了什麼是新時代的醫者。
《中國醫生》非常適合帶孩子觀看。一個不愛國的人是沒有根的。就算長大後也是漂泊不定。
對於孩子的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其實非常重要。
而這部《中國醫生》會讓孩子看到祖國的強大,會看到祖國各方面人民的互幫互助!會看到不一樣的感動。
德智體美勞!德是第一位的。
對於孩子來說,結合深切感受的疫情事件。再加上電影中對於他不為所知的事情的刻畫演繹。
絕對是很好的一次教育。
《中國醫生》沒有特效鏡頭,沒有超級大碗。但是全程看得我津津有味。很多次眼淚都不由自主地掉下來!其他崗位的人,永遠都不知道醫者這個崗位所面臨的到底是什麼。
朱亞文扮演的廣東醫生。一口廣東話是不是逗得觀眾笑出聲來。
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醫生,脾氣急眼的時候和院長叫板。看起來急躁、玩世不恭。
但是!一旦有危險發生時。他卻敢於衝在第一線!
哪裡有危險,往哪裡衝去。
讓人看的感動不已。
還有李晨飾演的醫生。典型的一個好好醫生。脾氣溫和,待病人非常的好。
但是!面對病毒肆虐。很多病人根本救不下來!無力迴天的時候。
李晨也是崩潰的對天大喊!“我想救他們,但是救不過來啊”
很多人物形形色色,卻再現了那個時間段最真實的環境。
短短時間就建好的醫院!外國專家根本不敢相信!這簡直就是奇蹟!
封閉後,廣大老百姓的生活,度日如年!都真實客觀地反應了出來!看的人深感那段時間的恐怖!
看完《中國醫生》最大的感受就是,那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有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回覆列表
《中國醫生》的確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但真實的問題是依然存在的。
從來沒有完美的電影。
對於任何一部電影來說,都不應該以完全苛責的標準去衡量。《中國醫生》雖然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但是其意義是非常特殊的。
作為聚焦新冠疫情的主旋律影片,《中國醫生》無論是從幕後製作還是最終的呈現上,都交出了一份基本上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答卷。在幕後上,電影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就傳出了《中國醫生》要開拍的訊息。而確實博納影業也是在去年2月份的時候主動請命,希望拍攝一部抗議題材的醫生電影。
最終,博納在去年5月份官宣立項,然後在12月底正式殺青。在各種背後力量的左右下保持平衡,最終從立項到上映也不過用了14個月。14個月到時間,交出如今這樣的答卷,的確是值得鼓勵的。
但是,《中國醫生》在內容上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因為製作上的“勵志”就完全忽略。雖然在製作的水準上《中國醫生》發揮尚可,但是在諸多環節上實際上並沒有擺脫“時代報告”的特性,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阻礙。
除此之外,雖然電影片名叫《中國醫生》,但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群像戲。醫生和患者在故事比例上的平衡總會讓人不停的回問自己這到底是《中國醫生》還是《武漢往事》,“誰是主角?”同樣是這部電影沒辦法繞開的問題所在。
單純的從電影本體來說,《中國醫生》的確有值得反思的地方。相比較其他主旋律電影,《中國醫生》帶有明顯的“行業屬性”,想要讓這種行業屬性的電影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就需要在一些問題上引起充分的重視。
1
—仍然沒能擺脫“時代報告”—
核心問題在於“後價值”:對於之後其他電影的影響所在。
關於同類題材,去年國慶檔前後開播了兩部電視劇。一部是《最美逆行者》,一部是《在一起》。兩部電視劇在口碑上有著鮮明的反差,以至於《最美逆行者》至今都沒有豆瓣評分。雖然新冠疫情這一全球性的特殊事件,的確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和感染力,這是題材的天然優勢。但是這種群體性的共通題材,實際上並不是非常容易打動觀眾。
一旦在某一種有明顯的不足,口碑的反噬就會非常厲害。《中國醫生》作為一部大銀幕作品,從首映流露出的口碑來看,是完全立得住的作品。但正如《在一起》“時代報告劇”的屬性,《中國醫生》並沒有擺脫“時代報告”。
誰是主角,這是一個值得反問提問的問題。從片名上來看,毫無疑問,在新冠疫情最前線的醫護人員是主角,但是從實際呈現來看,似乎並不是。
在電影裡,“主心骨”是張涵予扮演的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競予。但是真正推動著故事前進的,有袁泉扮演的文婷、有當外賣員的金仔、有援助武漢的廣東醫生的陶俊。不難理解的是,拍醫生一定要拍病人,兩者的強關聯關係幾乎是繫結的,所以醫生和病人都需要相對多的緯度去呈現。但讓人疑惑的是,例如金仔和女朋友的故事線佔據著極大的比重,這是否真的已經到了“一刀都剪不動”的地步?
由於將太多的精力放在了身處這場風暴中的患者以及家屬身上,就沒有辦法塑造出一個極為豐富的醫生形象。全片裡也只有張競予院長因為自身的漸凍症以及老婆感染新冠住院治療,來讓整個角色變得立體,其餘人都沒能擺脫出這個角色原本的“人物軌道”。
所以,這部電影更像是一部《武漢往事》,而非《中國醫生》。因為在“醫生”這個層面上,有點薄弱。雖然電影極力的還原現場,極力的製造真實感,極力的讓張競予和陶俊這樣的醫生有“性格”,讓易烊千璽飾演的醫生有“成長”,但在核心主線上的散焦是依然存在的。
今年的暑期檔極其特殊的原因在於主旋律的過於密集,這讓很多觀眾會產生疲勞情緒。但相比前兩部主旋律,《中國醫生》本身的“行業屬性”和具有極強時代共鳴的特性,都讓電影能夠有更高的成就。
但是從電影實際的結果來看,實際上依然是一個“時代報告”的作用。這對於之後的主旋律作品來說,其實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如果《中國醫生》都沒辦法拍出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作品,那麼主旋律作品想要真正在市場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就變得更加困難。
“時代報告”只是在時代特殊時期的特殊使用,但如果“時代報告”大量成為主旋律的核心任務,那觀眾的疲勞感就不會消散。
2
—煽情和動情—
還是略顯“煽情”。
《中國醫生》第一波口碑出爐的時候,毫無懸念的用了“太好哭了”這個詞。這個詞之所以毫無懸念,在於每一個對這部電影有期待的人基本上都能猜到這部電影會極為“感人”。但“感人”實際上分兩種,一種是煽情,一種是動情,二者的尺度拿捏和平衡實際上非常重要。
另外,導演劉偉強一開始就希望將電影的定位是“半紀實”,所以在電影裡出現了很多的紀錄片片段來增強現實感。然而觀眾對於《中國醫生》的訴求,“感人”必然是排在極為靠前的位置。
所以“好哭”就是電影的核心人物,尤其是今年親情電影爆發之後,無論是親情電影還是愛情電影,“哭片”都有著更大的市場。相比較其他主旋律電影而言,幾乎很難做到“好哭”,而《中國醫生》有著先天的優勢。
只是在讓觀眾“好哭”這一項上,電影依然是投放了大量的“煽情彈”,不停的刺激觀眾。以金仔為核心的“患者線”之所以佔到極大的故事比重,實際上並沒有太多反襯“中國醫生”的作用。尤其是金仔的故事比重某種程度上就是電影希望“煽情”的表現。
原因在於金仔女朋友才是和醫生產生強關聯的主體,醫生沒有第一時間救治,然後金仔女朋友嚴重之後入院治療。在這個過程裡,袁泉飾演的文婷和金仔女朋友產生了故事上的交集,但金仔並沒有。然而在電影后半段裡,金仔冒著風險接著去送外賣最終感染入院。但是整個故事實際上和主線若即若離,在很長的時間裡金仔的故事線所能起到的重要性就是代出眾生相,從而讓觀眾更加感動、更加落淚。
而類似於金仔的“患者”故事線,實際上在電影整體的比重是極大的。在映後也的確有觀眾認為電影在後半段過於煽情,這也是電影無法避免的口碑評價。
但電影最讓人動情之處還是在張競予的身上,尤其是自己的妻子重病入院插管,本身就患有漸凍症的張競予那一段哭訴其實是非常能夠打動觀眾的,也讓整個人物的層次感變得更出色。但遺憾的是,這種細節並沒有在電影裡有太好的呈現。
大量患者故事堆積起來的“煽情”實際上讓電影整體的情感檔次略有降低。兩個小時裡的密集且淺顯的“煽情轟炸”下,雖然讓很多觀眾會沉浸其中,但是好哭本身不足以讓電影所有的缺點都可以隱藏起來。
3
—但仍然是“最後的希望”—
極冷的暑期檔,只能希望《中國醫生》賣得更好。
今年的暑期檔,冷清到了一個極點。由於缺乏有足夠競爭力的大片入市,整個市場顯得非常缺乏活力。7月初,《1921》和《革命者》沒能讓市場成功“脫困”,現在這個接力棒交到了《中國醫生》手裡。
無論是電影的期望值還是電影本身的質量呈現,都希望《中國醫生》帶領市場提升活力。但從目前關於《中國醫生》的票房預測來看,基本上想要突破20億需要在口碑上有著極佳的表現力,目前電影的貓眼、淘票票觀眾評分開分9.5,看上去有著不錯的勢頭所在。
但放眼整個暑期檔,在已經定檔的影片裡已經很難找出20億體量的影片了。此前定檔7月末的《狙擊手》目前已經改變檔期,成為了“2021年待映”,而《怒火重案》看上去也處於觀望的態勢,基本上失去了在7月底甚至整個暑期檔上映的可能。
在缺乏足夠的競爭力下,單靠《中國醫生》顯然沒辦法走遠。去年疫情剛剛復工,《八佰》最終票房落點31.1億,成為了去年全球單片票房冠軍;《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則是突破了5億,成為中等體量影片逆襲的代表。而在2019年,整個市場相對健康的情況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成績50億、《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在8月底上映最終也拿下了14.3億、此外還有《掃毒2》、《銀河補習班》、《獅子王》三部8億以上的電影。
但今年暑期檔,至今都沒有一部5億的電影出現。市場長期處於極低的狀態,實際上整個產業鏈都面臨著極大的壓力。尤其是一些待映影片,對於暑期檔的選擇也必然會更加謹慎。倘若依然等不來有競爭力的商業型別片入場,今年暑期檔長達兩個月甚至三個月的“熱檔冷出”,必然會加重整個產業的壓力。
《中國醫生》能賣多少,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暑期檔最後的希望。這個希望不是單片成績高低落點,而是是否還有可能會刺激有其他有競爭力的影片願意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