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鞅論財經

    金融產業最具其政策性和集聚效應,也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命脈。在中國金融政策的開放性、匯率的自由浮動和貨幣流動的限制性特點下,也決定著在內陸地區很難產生國際性金融中心。

    在全球排名前四的香港地區,不僅在亞洲地區具有超越新加坡金和東京的實力,也是中國最具條件的對外金融視窗。香港貨幣政策的開放性和全球自由流通特色讓香港成為了中國金融對外視窗的不二選擇。

    金融和科技是未來競爭的主旋律,在一些二三線城市根本就沒有成為全國性金融中心的實力,區域金融中心才是最高的追求,而科技競爭也就成為了未來城市競爭的最大機會。

    一個城市要脫穎而出,也只有提升科技產業的競爭力,當然還有旅遊、休閒、養老、傳統產業、現代製造業等方面具有優勢的特色城市,但金融才是最高的追求,即便是區域性的金融中心也要不惜餘力。在中國內陸地區也只有上海和北京具有這種優勢,香港是對外的。甚至連深圳都要靠後,廣州、杭州、成都等地更是無法相比。

    因此,在長三角地區的金融中心只有是上海,其他城市不能相爭也無法相爭。

    其次,就是省會城市的杭州、南京和合肥三個城市排在其後。

    而具有經濟實力的蘇州、無錫、寧波等地處於第三梯隊。

    金融產業的發展就是這樣的一種梯隊式發展路徑。地方性的金融企業也是作為區域性的金融為主,全國性的金融產業也早已形成一定的固化。

    但也不得不說螞蟻金服是一匹黑馬,可杭州和北京的雙總部也是印證了這個結局。一旦地方性金融中心做到全國性的高度,那麼這些企業由於環境、區域、集聚、交通、人才、便利等多種原因下,也會向北上廣深等城市轉移,這就是金融的集聚性、政策性特色造成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社會競爭壓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