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鏡頭iread我讀
-
2 # 暖心評論
你這算好的,有的公司從過年到現在都沒放過假,現在上班連口罩都不給配,直言“公司沒義務給員工配口罩” 想想都覺得心酸
-
3 # juryzhou
如果是中小企業的話,員工也要體諒一下,畢竟中小企業目前日子也不會太好過,企業可能還會面臨破產,相對於失業來說,隔離沒工資就沒工資吧
-
4 # 宣傳大使店小二
我們先看一下政府的規定:被隔離的員工被隔離後不能上班,企業要正常支付報酬,不得解除勞動合同;隔離結束後員工仍要治療的,企業按病假標準支付工資。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可以與員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按合同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若員工提供了正常勞動,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員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
再說說我的看法,我覺得這種做法是公司仔細考慮以後選擇的對公司和個人都有利的方案,於理不合,於情無愧。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大背景,此次疫情之下,很多小企業面臨破產危機,疫情過後必然會迎來裁員潮和失業潮。
公司讓外地員工提早返回隔離,實則是想他們早點復工,因為無論什麼時候返回,隔離的時間都不會變。員工得知可以返工,心理上的恐慌也會相應的減少。對社會的穩定也是有利的。
至於不發工資,這點肯定是不符合規定的。但是,企業畢竟是為資本服務的,要知道這次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打擊是巨大的,企業要想生存,必然要想辦法降低成本。在隔離期間,員工按照休假處理(如果你調休單充足,那還是有工資的),只是其中一個降低成本的手段罷了。換位思考一下,只有企業度過難關,才能保證自己的員工不失業。在這次危機之下,能不裁員的企業已經做的非常好了。這點我相信很多中年人感觸最深,畢竟找一份工作不是那麼容易的。
最後再補充一點,救民先救企。企業是國家的基礎,如果企業崩盤,人民必然跟著遭殃。因為每一家上市公司,不僅上下游帶動著龐大的就業,他們的產能,更是我們完成生產自救最重要的生力軍。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股市開市大跌的情況下,很多明白這個道理的人依然堅持為國護盤。這群人。國家當然不會虧待他。
-
5 # 漁子萌
一般這種情況如果我是員工的話會先跟老闆認真溝通,請老闆在慎重考慮下。溝通無效的情況下,我會請老闆看看勞動法,努力捍衛自己的權益。
-
6 # 四維謙君
(1)從法治角度來看,這個關鍵是要明確政策,疫情期間公司員工根據公司要求返工,但根據防疫要求需要隔離觀察14天才能正常上班,這個是非個人主觀因素,是不可抗拒因素,因此不能算無故不在崗,隔離期間不能不發工資。
(2)從社會道義和企業道德責任來看,這個時候更應該關心關愛員工身體健康,為抗疫出把力,不停發工資,既是體現公司對員工關懷和凝聚力,也是對社會的責任和對抗疫工作的一份貢獻。
-
7 # 玲玲打工記
我是一名在廣州打工的打工仔,我們廠是私人企業,老闆是地道的廣東人,(用我的話說(我老闆是說白話很厲害的那種),在廠裡上班已是第四個年頭了,陪著工廠一起成長,可能是對工廠有感情了吧,加上老闆待人隨和,沒有架子,員工都和他走的近,企業要發展,肯定是要有效益才有錢,要有效益的前提是要有訂單和按期交貨,達到客戶的要求才行,所以我個人是可以理解,企業在掌握員工的身體狀況和假前和假時,以及來時的一些出行情況,和每天對員工進出廠區進行體溫檢測,檢測達標才能上班的原則,要求員工復工的做法,我個人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
8 # 爸爸的愛與陪伴
提前回來隔離,發不發工資,不發的違法不違法國際人社部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指導檔案,希望企業與員工本著相互理解協商解決,病毒這麼大的問題都能解決,這點小事還不能解決…
-
9 # 開心老鬼文龍
公司有難處是肯定的,但是真的好公司的話應該和員工充分溝通,特殊時期適當減少工資可以協商 但是不能完全不發工資
-
10 # 常言
首先我們不說公司的做法,看看國家政策!
根據中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對已經發生甲類傳染病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實施隔離措施,並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接到報告的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及時作出是否批准的決定。上級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決定的,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政府應當立即解除隔離措施。在隔離期間,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政府應當對被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被隔離人員有工作單位的,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離期間的工作報酬。隔離措施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決定並宣佈。所以說不發工資,肯定是不合理的!
作為一個企業,特別是同在疫情之下的這種情況,企業考量的是能生產,是能生存,是能發展。這個是初衷!
企業無論大小,他首先考慮的自己的生存空間的擴充套件,產品的創新,產品的銷售,產品的品牌效益!疫情之下,給所有的企業,民生產生了 非常大的影響,資本決定了企業能不能在這種情況之下生存下來,風險機制,會讓企業雪上加霜的,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的,像海底撈、恆大,等等知名企業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更不用說廣大的中小企業了。
疫情之下,企業讓員工提前復工,已經做了更多的努力,員工的隔離,防護用品的發放,員工身體的檢測等等一些,可能產生的問題,一個有責任由擔當的企業會努力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疫情的不擴散,為對抗病毒,在支援,在堅持,為企業點贊!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支援,不會白費的,為企業點贊,我在這裡祝福這樣的企業更上樓!
疫情已經在控制,各種好訊息不斷更新,為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加油!
有些公司這樣的做法,在根據自身情況之下,配合國家的疫情防禦格局,為恢復正常化,做好復工的準備,提前通知外地能夠通行的員工返回,提供隔離的條件,維護正常化期間,提供隔離期間的所有生活物質是產生必要的,是要錢去支付這些費用的!國情之下,有協商,有調解,有包容,有擔當,有付出,有收穫,一味的去追求隔離期間的工資待遇,一個人的舍與得,在境界上的區別,在心態上的昇華!
借用鍾南山院士的感悟!或許你得到的,還沒有你放棄之後擁有的多!
人生起伏總是有,悲歡離合莫強求,世間冷暖要看透,莫讓傷心流!莫失望,莫憂傷,擦乾眼淚莫懷疑,智慧有相依,生命美麗脆弱,堅持莫放棄,讓自己有勇氣去面對!痛苦悲傷會過去,Sunny總在風雨後!
加油!CHINA! 加油武漢!
回覆列表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相關部委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出臺的政策措施,延長假期及隔離期間是需要發放工資的。
但是,不發工資有他的合理性1
這段時間畢竟沒有真正工作,無論是根據勞動合同,還是根據實際情況,我們的的勞動關係都是以交換為基礎的,也就是用個人的工作行為換取工資收入,隔離不是工作,所以不發工資,這就是他們的理由。
2
疫情對整個國家和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場災難,不能正常的春節團聚、不能正常的外出遊玩、不能正常的按期工作。
公司也是,因為疫情的原因,不能正常開始運營,就沒有持續收入,但是需要支付的房租、水電、稅金、員工社保等卻不會沒有,也就是暫時處於虧損狀況。
為了降低虧損,能夠被壓縮的只能工資,因為房租很難減免,即使在目前政策多次呼籲的情況下,也只有部分國有物業可以減租,屬於民營或者私人的物業因為本身也要承擔很多的成本支出,很難減免。
3
多種成本的疊加,在平時因為運營就被流動資金的流轉消化了,現在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包括工資支出。
老闆們想的就是壓縮每一分錢支出,讓企業能夠活下去,企業倒閉了,影響的人更多。
共度時艱,不是一句空話1
所有的措施,包括抗擊疫情,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其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群體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按照有關專家的預估,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死掉的企業會遠大於死掉的人,所以,政策直接目標就是穩住企業,續命企業,讓他們不要關門倒閉,因為倒閉的結果就是失業潮,勉強活著的企業就是裁員潮。
2
國家出臺的政策減免租金、減免稅負、緩繳社保和稅金是為了穩定企業,防止倒閉潮,而要求正常發放工資,則是為了穩定員工隊伍,防止出現辭工潮,一旦很多人認為上班會遙遙無期,都要離職,企業的生存也就無法保證了,離開員工的企業,成了無根之木,又有多少生存能力呢?
3
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之一,這個時候,保持理解和信任,好過爭鬥和猜忌。
從題主的問題來看,企業要求員工及早返回並隔離,及早返回是準備隨時復工,復工就是正常化的開始,隔離是為了安全,所有人的安全。
從後來很多地方封村、封城,有些地方勸返的情況了來看,提前返回並隔離,避免了後續的很多麻煩,是企業基礎未來發展的關心的體現。
工資問題,按照法律和政策是應該正常發放的,具體需要雙方溝通協商確定,相互理解相互支援才是共度時艱,當然,企業要生存,員工也要支付各種生活支出,都有難處,都要過得去。
個體需要努力,提升價值,才更有生存力,價值決定了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和方式就企業而已,脆弱的企業往往是那些技術含量較低,市場地位較弱的企業,因為不能對整個產業鏈條有較大的影響力,就只能依靠價格之類較為低階的競爭手段求得一席之地。
產業鏈上總有一些公司,牛到別人不敢欠他的錢,他隨時都能斷別人的貨,問題是那個企業是不是你?
個人來說,我相信即使企業面臨非常危險的境地,仍然會有不是股東的員工會獲得全額的工資,甚至獲得額外的收益,因為他可能的離開隨時都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和未來,問題是那個人是不是你?
脫開環境、政策,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日子,工資的問題,主要取決於個人對企業的價值,其中主要是老闆對你的價值感,另一方面也取決於個人的溝通能力。
總結來說,這種情況下不發工資不合法,但是現實逼人,需要相互理解共度時艱,重點還在於個人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