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道有說

    現代若真有如孫悟空搬的人,早就乖乖的在花果山自立一片天地了。去一天得道正果,在現實中有嗎?中國的人文環境,最後有幾個合夥人有好下場?不是出了一個馬雲就個個將來都是馬雲。十八羅漢也就這麼一次。絕大多數的企業老闆都希望他的員工是孫悟空,可是他們自己並不是唐僧啊?那是唐僧麾下孫悟空,不是張三李四的孫悟空。唐僧是什麼人?人家那是金蟬子轉世,本來就有佛祖庇護,去取經也就是鍛鍊一下,滿天神佛都要給個面子。再說孫悟空,若不是佛祖壓著,緊箍咒戴著,他能最後去西天?他想去西天一個跟斗就到了,為什麼要配著唐僧不行?那還不是因為佛祖在那嘛!所以現代那些職場文化,真的很低階,連人物邏輯都搞不清楚就在那宣揚西遊記文化!

  • 2 # 李追夢

    我92年屬猴的,小時候看《西遊記》最喜歡我猴哥,降妖除魔,飛天遁地,七十二變,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還有一雙火眼金睛,一眼識破妖魔鬼怪,更別說那可長可短可大可小的如意金箍棒,簡直做夢都想有這麼一根棒子啊。

    如何看待,我覺得只有佩服佩服,羨慕羨慕呀。若在職場上,我分析分析:

    1、學習能力強。那時候猴哥跟須菩提祖師學藝,一學一個準,還學得賊快,到最後菩提祖師都沒啥好教他的了(也許還有其他的沒教他,估計怕逆道),絕對是天才中的天才。

    2、能堅持,會捨棄。當時在花果山當美猴王,過得多歡樂,看到小猴子變老死亡,就毅然去西牛賀洲學藝,路途多艱辛,還是堅持找了幾年最終找到菩提祖師。能放著猴王寶座不當(雖然最後還是會回去)去跋山涉水,懂得取捨。

    3、知道居安思危,有風險意識。看到死亡,就去尋找學習長生不老術,能考慮到遠久之後的事,眼光不可謂不長遠。

    4、有團隊意識,好相處。取經路上跟其他仨和白龍馬都相處得很好,雖然和師傅偶有爭吵,不過無傷大雅啦。

    5、絕對是技術類大牛啊。本領高強啊,碰到不懂的還會虛心去請教各路神仙,虛心受教,有這種精神,只會越來越強。

    7、不貪財不好色。這個麼……對職場來說,不知是利是弊,因為公司不知道用什麼留住他呀,會很頭疼。

    如果在職場上能遇上猴哥這樣的人,我覺得是一種幸運。如果公司能遇上他這樣的員工,也一定是公司的大幸。

  • 3 # 江南俗士1972

    首先,孫悟空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和目標。不論是上天擔任弼馬溫,還是後來保護唐僧取經,都是被動的接受。即便自封齊天大聖,也是聽了手下人的建議才豎起了大旗,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齊天大聖”。相比起來,唐僧目標堅定,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人家一清二楚,同時也知道其中的艱辛和風險。

    其次,孫悟空缺乏領導能力。雖然他也當過老大——美猴王,手下有四萬多猴妖以及七十二洞妖王,但並不具備相應的領導與管理能力。他用人唯親,獨角鬼王向他送禮赭黃袍,就當上了先鋒;手下四個馬猴沒什麼本事卻成了健將。因此,花果山群妖不過是烏合之眾,完全不是天兵天將的對手。這一點孫悟空遠不如大鵬金翅鳥,能夠有序管理一個王國。

    第三,孫悟空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在花果山,孫悟空有六個結義兄弟,但他與六兄弟始終只是酒肉朋友。天兵天將圍剿花果山,六兄弟始終沒露面,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六兄弟也沒探望,乾脆失去了聯絡。在取經團隊,唐僧、豬八戒都不喜歡孫悟空,只不過業務上需要,才與他勉強合作。沙僧保持中立,但發現孫悟空有異心(真假美猴王),立馬翻臉。孫悟空看似天上地下都是熟人,但沒一個朋友。相比較,牛魔王比他更有人格魅力,更能與人合作。

  • 4 # 貫徹快樂58662121

    其實大鬧天空的時候孫悟空並不是那麼厲害,也沒有把玉帝打到桌子下,而是被一個小小的王靈官擋住了去路。有人就要問了十萬天兵都沒能降服他,王靈官應該也很厲害。其實並不是十萬天兵打不過他,悟空的出生就是道教安排的,悟空的石卵上有道教經文,周邊有芝蘭相稱,而一路上引導和幫助悟空最多的是太上老君。大佬們都假裝打不過悟空,十萬天兵怎麼敢打大佬的臉。

    西遊記看似是一部神魔類的小說,可細讀就會發現它寫的更多是為人處世和立場平衡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女雙方如果有一方是少數民族,後代會是什麼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