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分百大灰狼

    目前有訊息透露中國已經在殲15飛鯊艦載機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其電子戰版本。也就是網友稱的咆哮鯊。且據各方面訊息綜合來看其研製發展相當順利。並且效能方面直追美國咆哮者電戰機。且部分效能還有所超越。

  • 2 # 淳爺們

    咆哮者EA-18G是大黃蜂戰鬥機改進而來的電子干擾機,主要用於航母,中國殲15也有電子戰版本,講白了就是戰鬥機加掛電子吊倉,再專業化改進一下。機體還是那種戰鬥機,只是他的作戰重點在電子戰,也有自衛的空空導彈,去掉吊倉也可以當戰鬥機使用。

  • 3 # 鷹鴿分析

    中國版的咆哮者一直都有各類試驗圖片披露出來,但是官媒至今也沒有披露任何服役的資訊,能夠找到現役的也只不過是一些諸如飛豹戰機攜帶一些電子干擾吊艙這類形似的電子戰飛機,各項指標於美軍專用的咆哮者相比差的不是一丁半點。

    所謂的咆哮者電子戰飛機是直美軍的EA-18G電子戰飛機,它是美國海軍在F/A-18E/F艦載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款專用電子戰飛機,在保留F/A-18E/F戰鬥機全部武器掛載和機動性的同時,擁有最新的一整套完善的電子戰裝置,是當前國際上現役最強的電子戰飛機。除了比較普遍使用的電子戰吊艙之外,其外形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安裝在頭部和翼尖吊艙內的ALQ-218V(2) 戰術接收機,該型裝備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夠在敵實施全頻干擾狀態下仍不妨礙電子監聽的系統,能夠進行電子干擾壓制、通訊對抗以及電子監聽等多種功能,是美國電子戰的核心裝備。

    有關電子戰飛機中國也進行過探索發展,比如早期使用轟-6轟炸機平臺改裝的電子戰飛機,在飛豹等戰機上加掛電子干擾吊艙實施電子壓制作戰等,截止目前在人民解放軍的裝備序列中尚未出現一款類似EA-18G的專用電子戰飛機,大多都是以兼職的身份出現。

    不過隨著殲-16、殲-15等新一批戰鬥機的批次服役,中國也加緊對專用電子戰飛機的研製工作,以美國的EA-18G咆哮者為模板,近幾年從網路披露的相關照片來看,中國正在以殲-16和殲-15艦載機為原型,在其基礎上加裝專用的電子戰裝備,發展屬於我們自己的專用的電子戰飛機。網路披露的照片大多處於原型試驗階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皮機,這就說明我們有相關的研發計劃,且尚在試驗階段,距離實際服役還有一段時間。

    從披露的圖片來看,無論是殲-16還是殲-15在基本的模式上和美製EA-18G咆哮者大體一致,最顯眼的外部特徵就是加裝了EA-18G特有的翼尖吊艙,這也是外界普遍認為是在發展中國版咆哮者的核心證據,這兩款戰鬥機載重量大,相比以前使用的大型平臺發展的電子戰飛機,更多的側重於電子偵察任務,我們急需類似咆哮者這樣的裝備。

    在相關的配套裝置研發方面,中國也有了一定的技術儲備。各類電子壓制吊艙在歷次的航展或者防務展上都能看到相對應的產品,且在技術指標上也逐步向國際先進水平靠近。除了軟殺傷之外,在硬殺傷領域即反輻射空射導彈領域,中國以鷹擊-91為基礎,至今已經使用多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研發更新的產品也不是不可能,也有相應的平臺。

    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基於殲-16、殲-15艦載機研發的專用電子戰版本會出現在海空軍的裝備序列中,從此擺脫單純的依靠現役戰機加掛一兩部電子吊艙執行有限的電子壓制的歷史,在未來的制電磁權領域,中國絕對也不甘落後於人,短板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將逐步補齊。

  • 4 # 愛在長風

    我們已知的電子戰機有殲-8改電偵,殲-15D,類似美製EA-18G,剩下的都是大型的運輸機改的專用電戰版本

  • 5 # 薩沙

    就是殲-16D電子戰機了。

    殲-16D電子戰機已經誕生了好幾年了。

    美軍將F/A-18F超級大黃蜂戰機改造,成為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

    解放軍也利用殲-16戰機,改造出殲-16D電子戰機。

    時至今日,任何航母戰鬥群缺少電子戰機是無法有效作戰的。

    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專門用於干擾或是摧毀敵方用來導引地面導彈攻擊友軍的雷達。

    再說通俗點,咆哮者就是對抗敵方的雷達、電子裝置和控制系統,讓敵方的戰機、武器都變成瞎子和聾子。

    EA-18G是相當先進的,有多種偵察和干擾裝備,如ALQ-218(V)2偵察接收機吊艙、ALQ-99干擾吊艙、長基線干涉儀天線、ALQ-227數字式通訊對抗系統、AESA雷達等。

    大家不要小瞧電子戰機:當年不明空勤事件始作俑者,就是電子戰機。一架戰機能夠對中國多省雷達造成嚴重的干擾。

    因為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原尊是F/A-18F超級大黃蜂,所以它非常靈活,速度跟得他們所護送的戰機。

    西方研究殲-16D電子戰機,認為將原有戰機拆除了機炮和紅外線感測器,機身上還多了些天線和電子戰裝置,戰機頭部雷達罩重新設計,以安裝先進的電子掃瞄陣列雷達。更重要的是翼尖上安裝了類似於咆哮者戰機的電子干擾吊艙。

    殲-16D有12個武器掛架,到殲-16D電子戰機至少可以使用6個,那就可以掛載掛載3種反輻射導彈用於遠距攻擊敵方雷達。其中包括可攻擊對地與海面目標的CM-103導彈、YJ-91反艦導彈以及LD-10 ARM反輻射導彈,其他中國仿造的俄國「側衛」系列戰機(如殲-18)的武器如也能通用。

    西方認為殲-16D電子戰機的效能應該同咆哮者較為接近,但具體效能不詳,要真的戰爭爆發才能知道。

    其實,解放軍的電子戰機還有好幾種。其一是比較老舊的雙座JH-7飛豹戰機。

    飛豹可以攜帶反雷達導彈,配備多種電子干擾裝置。

    但飛豹最初設計並沒有考慮到電子戰,所以只是一種可以今天電子戰的平臺,而不是專業電子戰機。

    另外,比較常見的就是運-8運輸機與轟-6轟炸機為基礎的電子戰平臺,它們數量少、速度慢,能在對峙範圍內提供電子干擾支援。

    還有一些解放軍的無人機,也能作為戰術電子干擾器使用。

  • 6 # 開著皮卡打坦克

    同一檔次的就是電戰殲15了,照片早年間有披露但證偽不詳,鑑於現在很少在航母上看到這種飛機,所以個人覺得暫且不用太當真。如果你光指電子戰飛機的話,咱們有更高等級的,論效能比咆哮者強的多,比如高新1、2、3、4、5、9、11都是電子戰飛機,然後就是高新6號反潛機和圖154改的戰場監視機也有一定的電子戰能力。

    其中作戰能力最前的就是最新的高新11號,這玩意算是戰場監視機和電子戰飛機的集大成者,主要是因為共體雷達的出現(貼在飛機表面的雷達,可以在不破壞飛機氣動的情況下佈置大量相控陣雷達,最新的相控陣雷達同樣可以用於電子戰),這種飛機一架就能達到戰役級的電子戰能力,比咆哮者的作戰能力高好幾個檔次。

  • 7 # 天邊飄著故鄉的雲

    理論上可以有。實際上應該有。

    電子戰有幾個主要作戰方式。第一種是定向干擾。就是用干擾雷達對準敵方雷達,發射假的雷達回波,讓敵方雷達信以為真。 不過現在的雷達頻率都是保密的,需要戰場探測。其次雷達採用跳頻技術,用不同的頻率發射雷達波,避開干擾。第三就是訊號編碼,數字檢波。

    第二種是雜波干擾,就是發射寬頻雜亂訊號,把敵方雷達波“淹沒”在干擾無線電波中。這樣可以應對跳頻。但是這種干擾也會對己方雷達造成干擾。不宜用於發射打擊的時候。適合伴隨突防階段壓制地方雷達,掩護己方飛機飛到目標區域上空。

    雜波干擾就看誰的頻頻寬,誰的功率大。

    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時候,埃及防空部隊裝備了蘇聯最新式的薩姆6防空導彈,它的制導雷達頻率很寬,超過了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瞭解到的薩姆2等防空導彈制導雷達的頻率範圍。美國提供給以色列電子戰飛機發出的干擾波頻帶不夠寬,沒能覆蓋薩姆6的制導頻率。所以埃及的防空導彈在以色列的強烈電磁干擾下依然能夠工作,並擊落了大量以色列飛機。

    沒有辦法,以色列緊急從美國運來大量鋁箔干擾器材。透過空中散佈來干擾埃及制導雷達的工作,收到一定效果。

    多普勒雷達採用多普勒效應,就可以不受鋁箔的干擾。因為飛機速度快,鋁箔在空中飄浮,速度慢,很容易區分。

    可見技術總是你來我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中國生產頻率偵測儀器,製造干擾雷達的無線電波發射器都能做到。技術難點是控制雷達波定向發射,並且隨著飛行變化而隨時調整。

    雜波干擾機屬於技術問題。產生干擾波很容易,但是要全頻率覆蓋就比較困難了。而大功率發射機需要飛機提供強大的電力,一般只有大型飛機可以滿足。所以美國的電子戰飛機都比較大。EF-111,EA-6,EF-4,原因就是有足夠的空間和足夠的能源,還要有足夠的航程/留空時間。

    中國用殲十一的機體改電子戰飛機是合適的選擇。殲十一的機體空間優於殲轟七的機體。以後可以用殲二十改電子戰飛機,伴隨轟二十作戰。

  • 8 # 戰備雄風

    看不起誰呢?中國版“咆哮者”殲-16D已經出現在珠海航展,得益於中國在航空電子領域的不斷髮展,其部分效能已經超越了美國的“EA-18G”電子戰機。

    美軍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曾在與“F-22”對抗演習中,模擬擊落了美軍最先進的“F-22”隱身戰鬥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EA-18G攜帶的電子干擾吊艙對“F-22”進行強電子干擾,使其搜尋雷達丟失目標,進而發射空空導彈擊落了“F-22”隱身戰鬥機。

    而中國的“殲-16D”電子戰機翼尖掛載的電子偵查吊艙具備訊號收集,測量和精確定位。除此之外從外形上來看偵查吊艙上面還有四根刺狀天線,表明其具備戰場態勢共享,聯合作戰的能力!綜合作戰能力要優於EA-18G掛載的“AN/ALQ128”偵查吊艙。

    除此之外中國也已經擁有與EA-18G所掛載的“AN/ALQ99”電子干擾吊艙效能相當的“KG-800”大功率電子干擾吊艙,且“KG-800”尺寸更大,功率更強!

    “EA-18G”搭載的“AGM-88G”增程反輻射導彈,射程可達130公里,可以在敵方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仍能自主跟蹤打擊。綜合性能和中國的“鷹擊-91”反輻射相當!

    不過中國的殲-16D電子戰機屬於重型戰鬥機,無論作戰半徑,載彈量還是飛行速度都要優於美軍的AV-18G“咆哮者”,殲-16D搭載的“霹靂-15”遠端空空導彈,空戰能力也是AV-18G無法相提並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有在頭條被人踩過或者罵過嗎?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