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寫故事的人兒
-
2 # 諾諾日記
很多人認為買的保險想要理賠,會非常難。其實保險公司並不是靠剋扣客戶保險金賺錢的,只要瞭解了保險公司是怎樣賺錢的,你就會知道保險理賠難,就是個笑話。
保險公司的利潤來自於三個方面:
1.費差。
2.死差。
3.利差。
利差指的就是保險產品設定的定價利率。假設預定的利率是3.5%,保險公司把收來的保費拿去投資獲得的收益是4%,那麼多出來的0.5%就是利差益,反之就是利差損。當然,保險產品的時間週期都比較長,少則十年,多則一輩子,其中還有金錢的時間差在裡邊。所以,也就是說保險公司的賺錢能力越強,實際收益就越高,這才是保險公司最大頭的收入來源。這也是為什麼買理財類的產品要選擇大公司的原因,因為大公司投資的專案收益高且穩定。
就尋寒來看,保險公司平時還處在弱勢方,很多時候,一些明顯不該給的案件,最後保險公司都理賠了。所以不必擔心保險公司不理賠,只要投保時滿足健康告知,達到理賠條件保險公司不會不賠也不敢不賠的。關鍵是你自己要弄清楚自己買的保險保障什麼,什麼情況賠,什麼情況不賠。
-
3 # 明亞番茄姐
保險公司每年賺那麼多錢是靠拒賠嗎?哈哈哈!當然不是!保險公司收上來的保費,扣掉各種運營成本,剩下的錢會拿去做投資。實際上,保險公司的盈利來自於“三差”——死差、費差和利差。
一、死差因死亡人數與預定死亡人數之間的差異而產生的損益,包括死差益和死差損。保險公司為人壽保險進行精算定價時,會根據生命週期表制定相應的預定死亡率。當這個預定死亡率與實際投保群體死亡率出現差異時,死差就出現了。
比如,保險公司設計某款壽險產品時預期每1000人中有10人死亡(即預定死亡率為1%),但是最後只有4人死亡(實際死亡率為0.4%),那麼少發生的6個人死亡帶來的賠付成本減少就是死差益。反之則為死差損。
根據產品不同,目前國內人身險產品常用的定價參考包括《華人壽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10-2013)》、《華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以及再保險公司提供的發生率和保險公司自身承保經驗。
二、費差因計算營業保險費時使用的預定營業費用率與年度中實際發生的營業費用率之間的差異而造成的的盈利或虧損。
比如,保險公司在年初制定經營預算時,將營業費用(主要是保險銷售的佣金、各項管理費用、推廣費用等)預算定為3億元,這筆錢經過精算定價後,會算在每一份保單的保費裡。
年底結束時,本年度實際營業費用支出只有2.5億元,那麼,這5000萬的差價,就是費差收益。
三、利差利差是保險公司利潤來源的大頭,它是指保險公司資產運用的實際投資收益與預定利率之間的差異。現在的壽險業務中,為了安全起見和自身利益,保險公司一般會將預定利率定得低一些,幾乎不太會出現利差損的情況。
舉個栗子,比如你買了一份人壽險,保費每年1萬元,假設其中5000元是純保費,5000元是附加保費。
對於不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和定期壽險而言,5000元的純保費大部分都是風險保費,按照預定死亡率(重疾發生率)來進行定價。從這裡可以看出來,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裡已經包含了賠付的部分,只要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一定會賠的。
對於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和終身壽險而言,5000元的純保費除了風險保費以後,還有一部分是儲蓄保費。這類產品,本質上是你將儲蓄保費交給保險公司進行投資,保險公司以預定利率作為收益率,在發生保險事故時將保費收益返還給你。而實際投資收益率與預定利率之間的差額就是保險公司賺取的利差。
除了純保費,保費裡還有一部分用來cover保險公司的營運成本和預留利潤,這一塊叫附加保費。營運成本通常包括銷售渠道的費用、廣告費、場地費等。
所以,那些知名度高、網點多、業務人員多的保險公司往往產品價格會貴一些,保險公司的利潤也很高。
-
4 # 睡睡的小麻雀
保險作為一款金融產品還有它對社會群體的保障,是必然賺錢的
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它為什麼那麼賺錢
保險可以分為:產險+壽險財產險
財產保險保的是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像財產保險、農業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等以財產或者利益為保險標的保險。
人壽險
人壽保險保的是人,像疾病險、意外險等對身體有傷害的一種保障的標的險。
財產和人壽險的出現讓企事業和個人面對突發情況所不能承受的結果給了一個保障,人們也意識到了保險的重要性,甚至全民參與。
那麼保險怎麼賺錢呢上面提到,既然大家對保險已經有了共識,那麼就會購買自己所需要的險種。有了購買,保險公司就有了資金。那我們再分析下它的盈利。
保費收入
大家會各有所需的去購買一份甚至幾份保險,都是對未來做的一種保障,那麼問題就來,買了的保障會不會被使用,大多數回答沒有,出事故還是小部分,那利潤就出來了。
利潤=整體購買入金—出事故的賠付金
整體購買的入金總和會遠遠大於出事故的賠付金額(這個機率保險公司會統計),那麼其他的資金就成了公司的利潤。
當然凡事不是絕對的,也有保險公司誇掉的,但按大機率來說還是穩。
投資收益
剛才談到,大家入金保險公司,這會形成一個大的資金池,資本是要逐利的,這些資金可用來投資,甚至存放銀行也行,尤其投資,給保險公司會帶來投資收益。
上市價值
保險公司透過做大做強和完善,就會滿足上市的需求,上市以後透過股票又得到一大筆資金,這些資金同樣也是可以投資和其他的。像人壽、平安、太平洋、人保、等等。
保費收入+投資收益+上市價值,甚至很多是世界五百強,能不賺錢嘛。
就拿國內舉例,一個人保費一塊都是14億,一個人一百呢,一千呢,一千就達到1.4萬億了,何況還有投資、股票、國外等的收益。
所以說保險公司很賺錢,和銀行一樣,核心都是一個——錢的匯聚地,那麼你就明白怎麼賺錢了吧。
以上都是從大的方面分析,具體細節不做過多闡述了。
-
5 # 守株待兔靜靜等
今年4月1日前,中國金融行業沒有對國外放開,4月1日後應世貿組織約定放開金融業,保險公司受國外保險業進入的衝擊,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擇食而食的過去一去而不復返,以後是服務好了,掙的錢卻會越來越好,可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卻更多了。
-
6 # 壯爸帶孩子日常
保險公司盈利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用收取的保費去投資,投資嘛,一年掙幾百億很正常,因為投入多,而且投資方向很多元化,全世界投資,有很多價值窪地,但是需要門檻和關係能夠拿到,掙的就可以很多了。
-
7 # 王曉波頻道
保險公司簽發每一張保單時所收取的保費都是基於精算假設算出來的,對於每一項精算假設,如果實際情況與之不同,就會為保險公司帶來相應的盈餘或虧損,這些累加在一起,就是保險公司的最終利潤(或損失)。最主要的假設有以下三大類:
1. 關於所承保保險事故的假設:保險公司是經營風險的組織,不管是承保船舶、車輛,還是承保人的身故、疾病等風險,在定價時都會假設發生率和/或損失程度,如果實際情況比假設情況好(正常情況下是如此),保險公司的賠付支出就少於假設賠款,這個差額就是利潤來源之一,壽險行業稱之為“死差”。
2. 關於投資收益相關的假設:保險公司歸根到底是金融機構,就像銀行賺存貸差一樣,保險公司實際投資收益往往高於給付客戶收益(主要基於保證收益和演示收益),這個差額也是利潤來源之一,業內稱之為“利差”。對於絕大部分壽險公司,利差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3. 關於費用支出方面的假設:保險公司開展業務和維持運營會有各種各樣的費用支出,這些也會假設到保費中,如果實際發生的費用比假設要少,也就是說產生了費用結餘,就會成為保險公司的利源之一,業內稱之為“費差”。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和行業處於發展初期等原因,大部分公司在費差上是很難賺到錢的。
-
8 # 康博士講保險
題主想知道保險公司一年幾百億的收益怎麼來的,不如先問問保險公司都有哪些方面的投資!
你信不信,世界上其實有很多暴利的專案,只不過要求的資金非常大,准入門檻很高。並不是一般的企業所能涉及的,只有眼饞的命,但保險公司就完全是一個特例。
第一、保險公司特殊的盈利模式是天生掙錢的好手
我先說下公認我們最熟悉的兩個有錢的行業,一個是銀行,另一個就是保險公司。銀行資金的來源很簡單,就是大家的存款對吧,那麼錢多了就要想辦法投資,讓錢生錢,這個都不難理解對吧,但大家的存款,銀行並不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因為大家可能隨時就會把錢取走,銀行也判斷不出大家取錢的預期,所以銀行的存款利用率是非常低的,也不敢做一些長期的投資專案,因為銀行也不知道大傢什麼時候會取錢。
但保險公司就不一樣,保費對於保險公司是負債,保險公司依據行業經驗和科學的計算方式很容易算出每年的理賠數量和金額,只要提前把這部分錢拿出來留作理賠金,其他的錢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所以保險公司的錢利用率是非常高的,一些長期專案保險公司一樣可以涉及,不擔心資金問題。
當然這只是簡單的說明,實際上自然要比這個複雜的多。但大家只需知道保險公司的錢比銀行的錢好花就行了。
第二,掙錢就是升級打怪,到什麼級別玩什麼路子
保費營收規模的大小也要看保險公司的性質和涉足的保險產業,保險並不僅僅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壽險、健康險、年金險、醫療險這種關係人的險種還有很多涉及財產的保險以及企業年金險等一些特殊領域的險種。比如太平洋發家的貨輪相關的保險,航天的保險,銀行擔保型別的保險,以及為一些公司提供各種各樣的擔保保險,再保險業務。這類保險已經超過我們平時認知的保險範疇,涉及到的保費也是按千萬,億,上億計算的。前段時間東風火箭發射失敗了,你說保險公司要賠多少錢,那保費得花多少錢,對吧!裡面還裝個衛星呢?一個衛星要多少錢,投保要花多少錢,對吧。這種東西其實需求很大的,就看你保險公司有沒有那個承保的實力!
另外還有多渠道多領域的投資,保險公司是玩數字的專家,對於風控有天然的優勢,很多企業背後都能看到保險公司的身影甚至一些企業錢太多,又沒有好的路子增值,就直接交給保險公司負責投資,坐等分紅,這就是企業年金,泰康人壽光靠企業年金就做到了1000億的規模。
對於保險公司保費其實只是一種資本的積累,真正盈利的還是依靠投資,只不過門檻很高,有些閉眼就掙錢的專案,你就沒那個實力幹!你投資幾百萬的專案跟投資幾個億的專案跟投資千億的專案能一樣嗎,就算回報率相同,本金的差距也決定了利潤的差距。
第三,相關政策的扶持和傾斜
投資的有這樣一種現象,你錢少的時候掙錢是靠國家或者地方政策,錢多的時候甚至可以改變地方政策或者國家政策,這個邏輯大家應該都懂,比如哪個地方想要招商引資,得拿出吸引人的條件,那如果我跟地方說要在你這裡投資幾十億的專案,你看地方是什麼態度!國家要搞大型基建,比如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高鐵建設等等哪個沒有保險公司的參與,那活不能白乾,自然也會從中獲取一定的好處,對吧!
所以越有錢的越掙錢,這就是為什麼保險牌照這麼吃香,反面也說明保險公司是不可能倒閉的,即使合併重組也有的是接盤的,而對於我們這點保險保障,對人家來講根本不值一提,不會幹縮水保障損害公司名譽的傻事!
-
9 # 茉莉保高高
1、保險公司每年由固定的資金收入,根據監管的要求,有部分資金可以進行各渠道的投資,由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進行操作2、每年都有新單保險費的收入,為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做準備
-
10 # 路書保一、保費收入
很多人以為我們買保險,交給保險公司的保費,在扣掉賠償給出險的客戶理賠金後,剩餘的錢就變成了保險公司的利潤,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實際上每一份保單的保費構成是這樣的:
每一份保單的保費由“純保費+附加保費”組成。
其中,“純保費”又包含 風險保費 和 儲蓄保費 兩個部分:
“風險保費”就是保險公司經過精算後專門用於賠償在承保期間內發生理賠的費用,這部分費用是否真正發生,需要真正理賠,從個體上是難以預估的,但是從總體上,也就是承保風險的發生率上是有模型可以預估的。
通常,保險公司會利用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華人壽保險業經驗生命表》,來指導壽險產品定價、現金價值計算、準備金評估、內含價值計算、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
當保險預期的賠付額與實際的賠付額之間,出現一定的差值時,就產生了“死差”。
“儲蓄保費”是保險公司專門分出來,用於投資賺取收益的部分。主要體現是合同中的現金價值,及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各種收益,此部分保費越高,保險產品的現金價值及投資收益越高。
“附加保費”部分就包括保險公司的各項營運成本(比如公司人力成本、渠道費用、廣告費成本等)和保險公司想要獲取的預期利潤。
以上的各部分費用中:
1.“風險保費”因為各家公司均是採用總體相當的模型,所以實際保費差距不大。
2.儲蓄保費的佔比與產品的預定利率和各公司的投資能力相關,預定利率越高,客戶所獲得的預期利益越大,保險公司承擔風險越大,但是銀保監會為防止風險,也不會讓保險公司的預定利率定的太高。
如果投資收益比較好,即實際投資利率高於預定利率時,就會產生“利差”。
3.渠道費用,這與每家公司所擁有的代理人數量、銷售渠道型別以及佣金制度相關。
4.運營成本,主要是廣告費,員工支出,房租水電等等,特別是像中國平安、華人壽這類擁有百萬代理人的公司,需要大量的職場以及配置大量的後勤支援部門,另外,這類大品牌公司,每年的廣告投入上百億,例如中國平安,在2016年的廣告費就達到了172.46億,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費用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消費大品牌,都是消費者自己在買單。
5.預留利潤,保險公司是盈利機構,是要賺錢的,至於是賺多還是賺少,保險公司會在不同的產品上採用不同的定價策略;另外還會考慮公司的總體情況,比如像平安、國壽這類老牌公司,在90年代因銷售了大量的剛兌高利率分紅險,有沉重的歷史包袱,相比新型保險公司,或許更迫切需要賺取利潤。
二、投資收入源於保險行業在社會層面有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的作用,對社會經濟的穩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負有很大的責任,所以保險資金的運用是必須受到嚴格監督和限定的。
從整個保險行業看,資金運作主要分佈在銀行存款、債券投資等固定收益類產品上,近年來逐步轉向不動產和股權投資,少數部分資金用於投資股票、基金等有價證券。
另外有一些保險公司擁有自己獨立的資產管理公司,大部分資金都會由資產管理公司專門打理。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還是比較穩定的,年收益能力一般在5%-7%。
-
11 # prince蓑笠翁
正好8月3日,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正式釋出。全球市場上,保險公司共上榜55家,銀行企業上榜的有44家,保險公司超出了銀行,是500強中佔比最多的金融企業。
今年進入榜單的中國銀行共有10家,這10家銀行利潤佔全部上榜中國大陸企業利潤總額的41.7%,大陸上榜的保險公司也是10家,但和銀行比起來地位不可同日而語。不僅在數量上落後,在國際影響力和體量上也相距甚遠。
44家銀行入選世界500強,中國銀行業營業收入佔比接近40%。
入圍的10家保險公司營收佔比18.5%,雖然目前我們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但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
或許從今年的榜單我們可以分析出一些差距,總之,做為普通的消費者,實際上你更願意把未來幾十年的保障交給一家盈利公司還是說每年都是虧損的公司?
回覆列表
客戶身上來啊,表面招員工,實際上員工就是客戶,員工再給家人朋友買保險,保費大部分用於給業務員返傭和公司運轉,利潤。用於保障客戶的少之又少,保費還可以拿來投資,但是投資收益不會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