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楓丹白露211735932
-
2 # 戰略論
1944年的春季蘇軍南方的烏克蘭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進攻,總計投入了3個方面軍的強大兵力,決定性的進攻放在了北翼,中路和南翼的負責牽制當前德軍並儘可能的突破其防線。與之相對應的德軍防線則呈現出‘’南重北輕‘’的態勢,希特勒不願放棄南翼的礦區,導致其南翼的突出部耗費了大量的兵力,很顯然蘇軍企圖從北翼發起決定性打擊,來包圍殲滅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摧毀德軍的南翼防線。
蘇軍分別從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和第8集團軍的防線上達成了突破並向縱深發展,把夾在中間的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一部合圍,只剩下南面還沒有封閉。包圍圈裡有22個師的兵力,這幾乎是另一個斯大林格勒,該集團軍目前只能由空運提供補給,更為要命的是希特勒再次下達了堅守現有陣地的錯誤命令,禁止任何的撤退!形勢的嚴峻性,關乎整個南翼甚至東線的命運。
最終第1裝甲集團軍及時的實施了突圍行動,成功的跳出蘇軍的包圍圈,這一成功的突圍得益於兩個人:一個是該集團軍司令胡貝,另一個就是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
在蘇軍切斷了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的補給線並深入其後方時,胡貝將軍便立刻開始做突圍的準備工作,他命令拋棄所有不必要的東西,燃料優先供給坦克、自行火炮,嚴格的控制彈藥的消耗,時刻保持著部隊的機動性,等待突圍命令的到來。這位即將到來的突圍行動提供了先決的條件。
更為決定性的因素在於曼施坦因的正確指揮,首先他一開始便堅決要求第1裝甲集團軍突圍,不做任何的猶豫,為了讓希特勒同意突圍,不惜以辭職相威脅。其次就是在突圍方向上,他否決了胡貝提出的向南突圍的建議,堅決要求其從西部突圍,正是這一改變挽救了第1裝甲集團軍,挽救了德軍整個南翼。
當時第1裝甲集團軍的南面尚未被蘇軍封閉,而西面有蘇軍兩個集團軍和6條河流,顯然從南面突圍更容易成功。但是曼施坦因看的是局勢的整體發展,如果胡貝向南突圍,則其與左翼的第4裝甲集團軍的缺口便變的更加巨大,蘇軍主力則會利用這一巨大缺口向西做更深入的挺進,一直到達喀爾巴陌山,介時將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不僅第1裝甲集團軍再次陷入包圍,A集團軍群也同樣難逃覆滅,所以他堅決要求向西突圍,恢復同第4裝甲集團軍的聯絡。
事實證明曼施坦因的決定是正確的,當時蘇軍指揮員朱可夫也是判斷德軍會從南面突圍,所以將其西部的主力都轉移到了南面,如果第1裝甲集團軍真的從南面突圍,無疑會撞向蘇軍主力,等待他們的是蘇軍強大的坦克第1集團軍。
-
3 # 榮華之武器堂
這件事發生在普羅斯庫羅夫-切爾諾維策戰役中。
普羅斯庫羅夫-切爾諾維策戰役
根據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元帥的決心,以近衛第1集團軍和第60集團軍以及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與坦克第4集團軍(筆者注:兩個坦克集團軍共有坦克和自行火炮542輛)向捷克諾波爾、切爾特科夫總方向,對德軍第4和第1裝甲集團軍結合部實施主要突擊。左翼的第18集團軍向赫梅利尼克進攻,第38集團軍向南面敵軍烏曼集團側翼進攻。
3月10日,蘇軍攻克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主要供應基地烏曼和大型鐵路樞紐赫里斯季諾夫卡,次日坦克部隊先遣部隊抵達南布格河左岸的朱林卡和蓋沃朗。
根據形勢變化,大本營在3月11日作出新的訓令,烏克蘭第1方面軍“應不僅進抵。。。德涅斯特河,還應從行進間實施強渡,向切爾諾維策發展突擊,以便佔領該地並一直推進到中國境線”。在主要方向上,規定3月20日至3月21日,從捷克諾波爾、普羅斯庫羅夫地區發起進攻。同時,第18和第38集團軍應改變進攻方向,轉而攻佔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
方面軍在抗擊德軍捷爾諾波爾、普羅斯庫羅夫地區的反衝擊,準備在主要方向上恢復進攻。其左翼第18集團軍經過激戰攻克赫梅爾尼克,第38集團軍在行進間渡過南布格河獲得成功,在3月20日解放文尼察。方面軍右翼的第13集團軍3月15日向勃羅德方向開始進攻,突破德軍防禦後前進80千米,在3月20日逼近該城。
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司令雷巴爾科
3月21日,在粉碎敵軍反突擊後,方面軍突擊集團(筆者注:為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坦克第1和第4集團軍,近衛第1集團軍和第60集團軍)在航空兵支援下開始全面進攻。步兵第15軍在3月24日完成了對捷克諾波爾守軍1.2萬人的合圍。第60集團軍主力則利用該軍戰果,進至捷爾諾波爾-布恰奇一線,在合圍對外正面佔領防禦,以防敵預備隊接近,同時也掩護了合圍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地域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蘇軍坦克集團軍右翼。
坦克第1集團軍各兵團進至斯塔尼斯拉夫接近地和普魯特河一線,對戰役進展產生巨大影響: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主力和位於西烏克蘭的預備隊失去聯絡。如今,德軍只有繞道經過羅馬尼亞境內鐵路線才能跟南方集團軍群保持聯絡,德軍戰略正面已經被分割成兩部分。與此同時,坦克第4集團軍從西面完成迂迴機動後,在3月25日夜晚抵達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郊外。經過數小時戰鬥,在3月26日晨攻佔城市。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從北面前出到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地域(3月28日,該集團軍由於只剩下參戰實力的30%坦克而調入預備隊進行補充)。而烏克蘭第2方面軍右翼的第40集團軍在3月30日前出到霍京市後,對德軍形成合圍。第二天,在外線進攻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坦克第4集團軍右翼各兵團與第40集團軍取得聯絡,兩個方面軍的側翼終於合攏。
坦克第1集團軍司令卡圖科夫
3月28日,蘇軍在卡緬涅茨-波多爾斯基以北(距離前線150千米)合圍了德軍第1坦克集團軍(23個師-11個步兵師、10個坦克師、1個機車化師和1個炮兵師)。而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指揮部命令原先向南退往德涅斯特河的該集團軍向西突圍,退往切爾特科夫和布恰奇。同時,德軍還準備在利沃夫東南從西向東實施反突擊,以接應該坦克集團軍突圍。
蘇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指揮部既未能儘早發現敵軍在利沃夫東南地域變更部署和集結軍隊的規模,又未及時察覺德軍第1坦克集團軍已經改變退卻方向,因此未採取相應措施在敵人準備實施突擊的方向加強兵力。由於兵力不足,尤其是缺少坦克,無法建立起綿亙的合圍對內正面,也不能迅速採取堅決果斷行動來分割和消滅擁有龐大兵力和大量坦克的敵軍集團。方面軍首長採取的遲滯敵軍被圍集團前進的措施(將第38集團軍步兵第74軍和第18集團軍步兵第52軍各一部調到敵軍退路上,航空兵對退卻縱隊實施突擊等)未能達到目的。
德軍派出幾個坦克師拼命猛攻,終於突破蘇軍坦克第4集團軍(筆者注:此時只有67輛坦克和自行火炮)防禦。激戰之中,集團軍司令巴達諾夫負重傷只能後送,3月29日由列柳申科接替他的職位。
由於蘇軍進攻的坦克和炮兵力量不足,沒有采取措施加強坦克第4集團軍並從西方建立堅固的合圍對內正面,結果德軍從卡季耶夫崔和奧裡寧地域突破坦克第4集團軍正面,並向波爾謝夫和布哈奇方向逃跑。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雖然有146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但它不是用於包圍德軍側翼,而是協同坦克第1集團軍從北面壓縮合圍對內正面。合圍對外正面的坦克第1集團軍完成了任務。十分明顯,為了對被圍集團堅決突擊,必須有坦克預備隊。不過當時預備隊已經耗盡,而且沒有重新建立。另外,方面軍各坦克集團軍之間沒有保持直接協同動作,因為相距較遠;而且,也沒有從空中封鎖敵軍。
朱可夫在戰後回憶錄中寫道:“現在分析整個戰役時,我認為,第1坦克集團軍本來應當由切爾特科夫、托爾斯托耶地域轉向東面,以突擊被圍敵軍。但是當時我們由各種來源獲得的可靠情報是,被圍敵軍決定由扎列希基地域的德涅斯特河向南突圍。敵人的這種決定在當時看來是十分可能和自然的”。為了封閉烏克蘭第1方面軍突破成功造成的缺口,德軍在3月下旬和4月初從德國、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匈牙利調來黨衛軍第2坦克軍(2個黨衛軍裝甲師)、3個步兵師、1個羅馬尼亞師和3個匈牙利師等,準備對蘇軍實施反突擊。
3月31日,希特勒解除了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的職務,由莫德爾擔任(筆者注:被圍的德軍第1坦克集團軍司令胡貝是莫德爾在軍校的同學,而胡貝4月1日剛剛晉升大將)。4月5日,該集團軍群更名為北烏克蘭集團軍群。
文尼察人民迎接蘇軍的解放
4月4日,德軍在蘇軍合圍對外正面轉入進攻。黨衛軍第2坦克軍在博德蓋策以南主要方向實施突擊,在其前進道路上進行防禦的只有近衛第1集團軍近衛步兵第18軍,該軍只有2個步兵師且防禦正面達35千米,因而未能阻止德軍的進攻。4月7日,被圍德軍第6裝甲師先頭部隊在布恰奇(Buczacz)地域與德軍反突擊部隊第10“弗倫茨貝格”師的第10裝甲團會合,被切斷聯絡14天的胡貝集團軍終於和外界取得了聯絡。4月9日,胡貝的第1坦克集團軍終於同第4坦克集團軍會合,蘇軍被迫轉入防禦。4月20日,德軍第1坦克集團軍抵達斯特雷帕河防線。蘇軍稱德軍被圍部隊損失了一半以上部隊、全部炮兵和大部分的坦克和強擊火炮(筆者注:蘇軍戰史稱繳獲了德軍121門火炮、187輛坦克和強擊火炮、61架飛機和7483輛汽車)。而德軍則聲稱在2周的突圍行動中擊毀蘇軍坦克357輛、自行火炮42輛和火炮280門。當然,該裝甲集團軍也幾乎丟棄了所有重型裝備。突圍成功後的胡貝大將在4月20日飛赴“狼穴”大本營獲得了鑽石橡葉騎士十字勳章,然後連夜飛回柏林,不料途中4月21日飛機墜毀在上薩爾斯堡附近山上。
雖說德軍第1坦克集團軍逃出了包圍圈,不過整個戰役蘇軍還是取得了巨大勝利。由於順利解放右岸烏克蘭,4月10日為了表彰方面軍司令朱可夫解放右岸烏克蘭(За 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правобережной Украины)的功勳,他獲得了第1號勝利勳章,獎詞是“出色地完成最高統帥部賦予的領導大規模戰役的任務,在粉碎德國法西斯侵略者的事業中取得了輝煌勝利”,而華西列夫斯基也因同樣的原因獲得了第2號勝利勳章。
勝利勳章獲得者匾額
而坦克第1集團軍也在1944年4月25日成為近衛部隊,番號改為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成為了蘇軍第三個近衛坦克集團軍。
-
4 # 島主說事
1944年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是如何避免重蹈第6集團軍的覆轍?現在回顧普羅斯庫羅夫-切爾諾維策戰役,德軍稱之為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口袋戰役,而更多的二戰愛好者,為了褒揚第一裝甲集團軍指揮官胡貝,而簡稱為“胡貝口袋戰役”。
這場戰役之所以非常特別,有幾個讓人們意想不到的看點,一個是蘇德雙方精於謀略的高階指揮官朱可夫和曼施坦因是這場戰役的決策者,但他們都失算了,曼施坦因因為留得青山在丟掉了重灌備的想法,導致德軍裝甲部隊突圍出去再無坦克可用,被解除指揮權,朱可夫也因為放走第1裝甲集團軍,失去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的指揮權,成為指揮生涯一大遺憾。
第二看點是,在蘇軍兩個方面軍近兩百萬大軍重重包圍下,德軍第一裝甲集團軍奇蹟般地在風雪交加的夜晚,有蘇軍眼皮底下消失得無影無蹤,堪稱二戰史上的精彩撤退。
第三個看點是,1944年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宴會上,因胡貝突圍有功,希特勒親自授予他鑽石騎士勳章並獲晉升上將榮譽。但好事多磨,當夜胡貝執意要乘坐飛機去柏林途中遇難。在葬禮當天,希特勒居然冒著座機被蘇軍擊落的風險親自為胡貝主持葬禮。
那麼,德軍為什麼高規格地為胡貝授勳,希特勒又為什麼如此重視這場突圍作戰呢?這與當時德軍在東線戰場環境極為不利有很大關係。從武器裝備方面講,如果庫爾斯克坦克決戰使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的主力損失殆盡的話,那麼,“胡貝口袋戰役”就避免了第1裝甲集團軍全軍覆沒的危險,這可是德軍留在東線最後的一點裝甲主力,只不過人留下了裝備沒了,這支部隊接下來如何打仗呢?
首先,面對蘇軍兵力強大的優勢,朱可夫大意失荊州。科爾松戰役後,曼施坦因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更加捉襟見肘,僅剩第1裝甲集團軍僅20個師主力企圖與第4裝甲集團軍的殘餘部分會合,但讓蘇軍烏克蘭第一和第二兩個方面軍分割包圍在,由於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司令員瓦圖京戰場犧牲,朱可夫臨時接替了這一職務,期間他的部隊有多達百萬大軍,旗下有第13、60、18、38四個集團軍,更有坦克第1、第4兩個集團軍,近衛第1集團軍、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等功勳部隊,還有空軍第2集團軍實施空中支援。
除了朱可夫指揮的強大兵力外,科涅夫指揮的80萬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已將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分割圍殲,讓他們無法向第1裝甲集團軍實施增援。可以說,德軍手上僅有3個裝甲軍20個師的突擊力量,而蘇軍兩個方面軍多達5個坦克集團軍,不僅兵力還是武器裝備,德軍想突圍是難上加難。
可能是朱可夫擁兵自重,也可能是前期蘇軍打得太辛苦,朱可夫發現胡貝的部隊被蘇軍圍困得像鐵桶一般,就想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這樣也能減少一些蘇軍的損失。他親自寫了一封勸降信,但內容卻讓德軍非常反感,信中指出,如果德軍不投降,在戰鬥結束後,蘇軍就會對德軍戰俘三個處決一個。雖然稍後重新寫了一封態度緩和的補充信件,但胡貝卻鐵了心要做突圍的準備。
可以說,“胡貝口袋戰役”時間並不長,留給德軍突圍的時間並不多,但有兩個關鍵因素起了很大作用,一個是蘇軍疏忽大意,以為德軍沒有任何突圍的機會;一個是氣候因素,德軍突圍時,突降暴風雪,朱可夫也沒想到德軍會丟掉重灌備,從暴風雪中突圍,連個腳印都沒留下。
其次,胡貝突圍成功,並非他一己之力,是曼施坦因指揮有方。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口袋戰役的正式打響是1944年3月25日,到4月15日結束,而曼施坦因在3月30日就和A集團軍群司令克萊斯特元帥一起被解除了職務,說與胡貝突圍有關也有道理,但更多的是他倆經常在戰場上跟希特勒唱反調,希特勒的長臂指揮才是他倆被解職的重要原因。
在胡貝開始突圍之前,希特勒並不打算讓他們撤退,他一直主張進攻再進攻。後在曼施坦因和克萊斯特等前線將領一再堅持下,他才不得已下達了後撤的命令。但在突圍方向上,胡貝主張要向南,而曼施坦因卻發現向西南方向突圍把握更大。在一番爭吵以後,胡貝選擇了執行曼施坦因的命令。
此時,朱可夫的幾個坦克集團軍也正在南線嚴陣以待。為了掩人耳目,胡貝採取了聲東擊西的策略,命令小部分突擊部隊佯裝從南線突圍,而命令主力輕裝前進,趁著暴風雪的掩護,從27日開始向西南方向突圍,因為在他們前方,武裝親衛隊第2裝甲軍在那邊接應。
胡貝能突圍成功,曼施坦因的正確判斷是第一要素,但胡貝沉著部署撤退事宜也是值得總結的。一方面,20萬德軍能從蘇軍眼皮子底下撤出,本來就是件難事。能做到蘇軍完全沒有發現,德軍也沒有出現一例掉隊和洩密的案例,高明就在這裡。另一方面,胡貝事先做的準備工作,也可以說是包圍圈中德軍已經看清危急形勢,上下齊心,目標一致,居然做到了滴水不漏。蘇軍到第二天才發現陣地上除了德軍遺留的裝甲坦克等重灌備,其它空無一人,眼前除了漫天的暴風雪,居然連個腳印也沒留下,這才是胡貝成功之處。
而讓人們稱讚胡貝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當他們正在包圍圈中向西突圍時,30日曼施坦因又被戰場解除職務,胡貝只能獨自面對蘇軍的多路追擊,自己擔當起了指揮大任,直到成功突圍。
第三,第1裝甲集團軍突圍成功,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是曼施坦因的謝幕之戰。關於胡貝在這場戰役的突圍成功,人們想得最多的是胡貝如何將20萬德軍帶出了包圍圈,卻沒想過德軍的閃擊戰離了裝甲坦克還如何繼續打下去的問題。而此時,德軍的補給根本就無法滿足戰場上的需要,何談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說呢?
實際上,希特勒對胡貝高看一眼,也是為前線德軍將士打氣的一種做法。在前線士兵眼裡,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分水嶺,庫爾斯克戰役已經分出勝負,僅這20萬德軍突圍出去,甚至把重灌備都留給了蘇軍,他們拿什麼繼續作戰呢?
而作為指揮這場戰役的雙方指揮官來說,朱可夫受到統帥部指責也被解除了第一方面軍的指揮權,斯大林將第一第二兩個方面軍合併成新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統一由科涅夫指揮這支多達120萬的大軍,也是從這時起,科涅夫開始與朱可夫展開了戰場競技,差點在柏林戰役中搶了朱可夫的風頭。
對德軍來說,曼施坦因的突然離場,讓德軍雪上加霜,而希特勒本來寄予厚望的胡貝偏偏飛機失事,這場突圍戰的真正意義何在呢?說德軍突圍成功了,卻把武器裝備留給了蘇軍,留下這20萬德軍又有何用呢?說蘇軍打贏了此戰,卻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在眼皮底下放走了20萬大軍,讓身經百戰的朱可夫情何以堪?
從上面分析看出,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口袋戰役時,德軍尚有十天的補給儲備,如果曼施坦因試圖再做一次破釜沉舟的進攻,是否不會被解除職務呢?如果胡貝也不再考慮突圍,而將留給蘇軍的重灌備以另外一種作戰形式與其決戰,是否更有一層深意呢?所以,第1裝甲集團軍的突圍,作為一支裝甲部隊來說,並不算成功,是一次失敗的突圍。
回覆列表
1944年2月17日,徳第一裝甲集團軍在胡貝上將率領下,與徳第8集團軍共同參於解救在科爾孫被圍的徳第11軍、42軍,其中3萬多人回到德軍防線。2月22日,德第一裝申集團軍被迫放棄鐵礦場。3月4日,朱可夫對舍佩托夫卡地域的徳第一、四裝甲集團軍發起攻擊,並突破防線。
4月8曰,在卡緬涅茨被合圍十天的胡貝上將,率軍衝出合圍圈。
1944年7月18日,德笫一裝甲集團軍在布羅迪地域,被蘇第一烏克蘭方面軍合圍。當時胡貝上將轄德第三、二十四、三十六裝甲軍,第五十九軍,共六個裝甲師、一個裝甲護衛師、一個炮兵師和十個步兵師,總兵力近三十萬人。元首擔心又出現一個斯大林格勒,嚴令徳國空救援。至至7日22日,約2.5萬人被俘。衝出包圍圈的德軍幾乎失去了所有重武器和重灌備。
4月9日,這支殘軍終於與徳第四裝甲集團軍會合。因為未能全殲,朱可夫一直受到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