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循跡曉講·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但日本特殊的“幕府挾持天皇而令大名”的政治模式顯然無法在中國任何一朝一代的政治制度中找到藍本,可以說在西方殖民者到來前,日本至少在政治制度上已經和中國走上的不同的道路

    今天就讓我們來正本清源,看一下日本是什麼時候和昔日的“老師”漸行漸遠。

    01

    “抄作業”的“好學生”

    作為孤懸海外的島國,近代之前日本的文明發展在各方面都遠遠低於中國大陸,在中國建立了複雜了官僚機構以及君主專制政體的時候,日本還處於“部民制”時代,大和王朝實際不過是一堆豪族結成的“部落聯盟”,天皇只是具有最高宗教地位和政治名目的豪族盟主,各地的豪族具有高度的自治性

    像海對岸天朝上國皇帝獨掌軍政大權的狀態是天皇可望而不可即的。

    |東漢光武帝賜給倭國的金印

    但做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646年(貞觀二十年)不甘寂寞的孝德天皇釋出了《改新之詔》,試圖推行政治改革,建立專制統治,史稱“大化改新”。

    可君主專制政體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大化改新”開始後幾十年間,改革工作都毫無進展

    當時航海技術尚不成熟,日本派出遣唐使不但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更要承受不小的風險。而遣唐使抵達唐朝後還要克服語言障礙,學習連華人學起來都頗有難度的經學典籍。其中的艱難險阻不言而喻,日本人學習的誠意可見一斑。

    |唐朝高僧鑑真東渡日本就曾多次遭遇海難,同時代遣唐使的艱辛可想而知

    到了701年(武則天長安元年),文武天皇認為改革時機已經成熟,頒佈了《大寶律令》,將“大化改新”推向了高潮。

    如果故事僅僅發展到這一步,倒也不失為一場不同國家文化交流,促進文明發展的美談,但之後無情的現實卻狠狠地打了唐朝和日本的臉

    大化改新中最主要的舉措便是效法唐朝的“均田制”,實行《班田收授法》,廢除豪族對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將土地收歸國有,百姓耕種的土地均為國家分發的公田,百姓平時繳稅,戰時則需要服兵役,死後地就收回重新發放。

    這套制度脫胎於戰亂頻繁的南北朝時期,保證了朝廷能極可能的汲取民間財富,用於對外征戰;但農民死後收回土地重新分配的方式,導致民間財富難以積累。

    加上唐朝頻繁的對外征戰,以及各項苛捐雜稅,大唐的農民很快就不堪重負,大量破產逃亡,土地兼併現象日益嚴峻。

    到了盛唐時期,雖然達官顯貴和朝廷的官倉中有數不盡的糧食、財寶,但民間百姓卻掙扎在溫飽線上

    |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句,便揭示了大唐盛世表象下,嚴重的社會矛盾

    均田制瓦解後,依託於均田制的府兵制也無法維持,朝廷的各個折衝府陷入無兵可用的困局,朝廷只能在邊境設立節度使,透過募兵來補充軍隊,可這又為藩鎮割據埋下禍根。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大唐王朝迅速由盛轉衰,在苟延殘喘百餘年後,走向覆滅。

    |黃巢起義中,大唐百姓用最直接的行動,表達了對朝廷的不滿

    唐朝的制度在本國尚且難以維繫,沒有強大的君主專制傳統的日本盲目的“抄唐朝的作業”,自然不會有好的下場

    02

    武士的出現

    在《大寶律令》頒佈後不到20年,日本農民就不堪忍受朝廷的剝削,大量棄田逃亡,朝廷財政、兵源匱乏,各地盜匪橫行,連天皇所在的近畿都屢遭盜匪侵犯。國家亂成這樣,天皇收拾國內豪族,建立君主專制制度的想法當然也無從實施。

    為了改善財政,天皇不得不作出妥協,在723年頒佈了《三世一身法》,規定舊的土地依然只能佔有一代人,但新開墾的土地可以三代後再充公。

    雖然此舉相比之前的《班田收授法》已堪稱“仁政”,但考慮到古代人均壽命的問題,開墾的土地三代後充公,根本不足以讓農民心動,大部分民眾依然不願乖乖地為國種地

    眼見“刁民”們如此不配合,無可奈何的天皇只能放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想,在743年(唐玄宗天寶二年)頒佈了《墾田永世私財法》,規定民間自己開墾的土地所有權,歸開墾者所有

    此舉終於調動了日本農民的生存積極性,不但原本廢棄的農田得到了恢復,大批的豪強和農民還向東出發,去開墾新的土地。

    |當時的關東還沒有東京都市圈

    當時日本關東好比新中國建立前的東北,雖然有肥沃的土地,但人煙稀少,盜匪橫行,被視為蠻荒之地。

    朝廷兵馬連近畿的治安都無法保證,指望他們保護關東農民的財產安全無疑於痴人說夢,因此前往關東拓荒,最先富起來的一批農民們很快就開始武裝自己,學習騎馬射箭的技藝,採購弓箭盔甲,將自己的親族、親信武裝起來,共同保衛自己的莊園,這一批“武裝拓荒團”便構成了後世“武士”的雛形

    |最初的武士以騎射為主要作戰方式

    武裝民團的模式有效的保護了農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很快擴散到日本全國。同時一些落魄的貴族開始前往關東地區“上山下鄉”,依靠自身的武藝和聲望,成為當地草莽英雄的領袖。

    例如日後名震天下的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最初都是皇室的分支,奈何天皇家也沒餘糧養活閒人,只能被賜姓,降為臣籍,外出打拼,建立聲望,最終成為關東武士團的首領。

    源氏和平氏這種因皇室沒錢被掃地出門的成員,都能獲得地方武士的擁戴,可見武士最初的確起於微末。

    |源氏武士團的代表人物,被稱為八幡太郎的源義家

    武士的出現緩解了各地的匪亂,莊園的發展也提升了日本的經濟,原本想要消除地方豪強勢力的天皇,最終反倒靠地方武士的崛起,享受到了百餘年的歲月靜好,不得不說是莫大的諷刺。

    “大化改新” 效仿唐朝的嘗試,最終可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過相比於唐朝皇室在907年就滿門覆滅的慘劇,日本“抄作業”抄成這般局面已是不幸中的萬幸。

    |模仿唐朝長安洛陽佈局修建的平安京

    03

    武家崛起

    在這一輪的社會變革中,發跡於鄉野的武士階層無疑獲得了最多的實際利益,他們擁有全日本最精銳的戰士和大片豐饒的田莊。

    但在當時的日本朝廷中,“草莽”出身的武士終究只是“二等公民”,京都才是日本權力和核心。以藤原氏為首的京都公卿們世襲把持了朝廷的重要官職,並在經濟上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公卿的莊園不向朝廷納稅,稱為“不輸”,朝廷的司法官員無權進入公卿的莊園,稱為“不入”)。

    |古代日本莊園復原圖

    這可讓地方上的武士羨慕不已,於是他們選擇將自己的土地掛靠在公卿老爺的名下,讓他們成為莊園名義上的主人,從而令自己的莊園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作為報酬,武士們則需要帶上弓箭盔甲,給公卿老爺們充當看家護院的打手。

    日語中將武士稱為“侍”,便是對這一時期武士不上不下尷尬處境的描述,縱然在地方是有田有房,縱馬馳獵的豪傑,到了京都,終究不過是公卿麾下的“打工人”。

    |日本神話傳說中消滅了多位妖魔的武士源賴光便是公卿領袖藤原道長的家將

    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作為全日本最具有戰鬥力的階層,武士又豈會一直是“池中之物”?皇室內部的權力爭奪很快給了武士“一遇風雲變化龍”的機會。

    隨著“保元之亂”、“平治之亂”、“源平合戰”這三輪內戰,發跡於鄉野的武士打敗了附庸風雅的公卿,建立了幕府政權,成為了之後700年日本的主宰。

    |保元之亂屏風

    可以說在武士主宰日本政權的那一刻,日本在政治上就擺脫了昔日老師唐朝留下的“條條框框”,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在遣唐使這種官方學習活動停止後,日本民間依然透過和宋、明、清等朝的貿易,學習了不少中國藝術、文學、建築方面的元素。

    由於日本在學習這些元素時,往往是民間自發選擇喜歡的元素,並進行本土化改造,加上年代較近,對後世日本文化的影響力,反倒高於官派的遣唐使,或許這在另一個層面說明了,人民群眾才是文化創新的主體

    (END)

  • 2 # 閩藉寫作

    可能是中國走的道路和別國不一樣在哪裡出現的,而不是日本。看來日本的確是沒有限制人和企業在哪裡出現的,核排廢水不過濾都敢往海洋中去排,可能也是想不需要額外的開支在哪裡出現的,又多此一舉在哪裡去做事的,過後還是渣留原地在哪裡去汙染地方的事的了,看來怎樣去改變,總會汙染人在哪裡出現的。全球有二百多個國家,可能都不會在哪裡去做不必要多此一舉的事在哪裡去做事的了,有些國家會去做,大家也只能讓他去做哪樣的事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短影片用什麼工貝拍,後其用什麼來剪輯配字幕,手機可以完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