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愛的遠方
-
2 # Edwin樂心
感謝誠邀。
保險分很多類別,就我本人所知,分享一些個人建議。針對長期出差在外、工作風險係數比較大的人群適宜買商業保險,比如空乘、機長、排爆、海上作業等等,購買商業保險可以給自己和家人一份保障。
針對幼兒,現在大部分家庭購買的多是多年後有收益的商業保險,自然涵蓋疾病險、意外險等最基本險種。
車輛購買商業保險的也較多,畢竟交通強制保險理賠金額有限,遇到較嚴重的交通事故時,一般都會用商業保險理賠。
-
3 # 古叔
首先我不是保險推銷員,但我有個朋友因為買了保險讓他家庭免受致命打擊。下面談一下我個人對商業保險的看法。
我自己就買的有商業保險,因為條件不是很好所以買的不多。我單位交有社保,大家的知道社保只是保障基本,當風險來臨時,無法從根本上專業風險,所以有條件的可以買一點商業保險作為補充。商業保險有三大優勢:
一是可以多買少買,交費靈活。條件好的可以多買一點,買的多保障就越高,我們可以視條件來決定自己買多少;可以分期交,也可以一次性交完。
二是商業保險可以用來理財。現在大多數商業保險都比較人性化,如果沒有發生風險,到了一定時間你交的錢會連本帶利返還給你的。
三是商業保險品種齊全,選擇面廣。
-
4 # 景文武
商業保險是社保和新農合的重要補充,是健康和理財的一種工具,從理財上講,可以財富傳承,幾年投資後,方可見效,活期年年領,投的越多,收益越高,經濟較好的家庭,若不取出每年的活期,它以日記息月複利的方式再迴圈滾存,百存之內是你本金的幾十倍,達到了財富傳承的目的。健康險,適合每個公民需求,因為,每個人都是必須的,可保一百多種重疾,提前支付型,當健康發生了問題,它有一大筆資金在保險公司,確診後,便可即時支付,健康上不會受到損失。多少年後,健康正常的情況下,可全部退出養老,又抵卸了健康風險,所以,商業保險也是國家大力發展和支援的,商業保險給全華人民帶來了一種安全和幸福感。
-
5 # 曦颺寶寶
沒病的時候不想買保險,因為想省錢;
有病的時候想買保險,也是想省錢。
買保險的時候一群人在周圍說,“保險是騙人的,不要買了……”,出事了以後也會有一群人說:“怎麼沒有買保險呢?”
這是當前社會上人們對保險的兩種矛盾心態。
從這種矛盾的現象也可以看出,我們其實已經認識到保險風險轉移的特質,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是比較牴觸保險的。
我們總以為有社保,就可以不需要商業保險。其實社保也是一種保險,只是低水平的保而不包。當重大疾病來臨時,也許社保的償付能力根本不足以治癒疾病,而商業保險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投保更高額度的保險,以抵禦風險。
作為一名華人壽保險公司的內勤工作者,我希望透過我的一些答題能夠改變大家對於保險的一些偏見。我見過一些家庭給孩子投保少兒險以後,父親由於意外去世後,是華人壽履行擔當,按照合同,每年給孩子給付成長金,直到成人,保險合同一直有效,但是保費一直豁免。我見過得了重大疾病的人因為我們公司提前給付的重大疾病保險金而度過難關。我也見過,有些人只是買了一張100元的意外險,而理賠額可以達到2——3萬……
並不是說買了保險就以為著我們不會生病,不會有意外等風險,但是,一旦風險發生,請問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應付風險的能力嗎??疾病所產生的不僅僅是醫療費,還有康復費,等經濟損失,我們不能因為疾病等因素再創造家庭的另外一些負擔。
總而言之,保險可以讓我們病而無憂。換句話說,他使我們不拖累生我們的人,也不拖累我們生的人。
-
6 # 鄉野民情
大家如何看待商業保險? 一個趨勢,保險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價段,現在正值保險黃金期。 兩個標準,看一個行為黃金期的兩個標準,一是看人往哪裡走,二是看錢往哪裡流。 先看人,保險行業從2004年到2014年十年的時間從業人員僅300萬,從2014年到2015年猛增到500萬,2017更是增加致700萬, 再看錢,最近幾年保險業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富人都把錢投到保險業,比如前首富,房地產大咖王建林購買了,百年人壽自已佔公司%70的股份成為大股東,現代首富許家應也創辦了恆大百人壽。網際網路巨頭馬雲創辦了眾安人壽。百度李彥宏也擠身保險行業,創辦了百安人壽。順風老大王衛和申通,圓通一起經營,中邦人壽。馬化騰除參與眾安人壽外還創辦微民保險化理,同時還選擇泰康人壽合作為合作伙伴,除此之外,還有270多家在保監委外等待辦證,可謂一證難求,這足以證明保險行業的黃金期結將來臨。 三個政策紅利,1998年歐洲金融危機,國家政策國偏向房地產,從那時進入房產行業的無論是買戶還是賣房都賺了不少。2008全球金融危機,國家政又偏向家電,家電下鄉,讓很多從事家電和經營家電的,賺了不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地產和家電都處於平穩的發展時期。而這時中國還處於未富先老的時期,國家又把政策偏向社會保障,2014年國家頒發了《新國十條》明確明確指出三個要點,一定位,兩個目標,三個玫策, 三個要點,一個定位,到2020年,你保險要成為金融行業的支柱產業,要從現在的%5上升到%20的佔比, 三個要點,從保險的密度來講,從現在/人1250元提升到3500元/人,這個空間非常大,從密度來講,目前中國才達到%2.89,2020年的目標要達到%5,這個提升的空間也是很大的。 三個政策,現在買養老保險可以延遲交稅, 現在買健康險是不交稅的。保險的理賠款和理財險的的生存金是不交稅的。 這是國家大力支援的行業,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現在是進入保險行業的最佳時期。
-
7 # 大佛聊網際網路金融
大佛:我是這麼看待商業保險的?
其實個人以前在保險方面的意識非常差,個人對身邊親朋好友推銷保險的也比較反感,但企業裡面對一些大型裝置的財產類保險,受礦裡面大領導的影響,個人當時到是比較認同買的,畢竟一臺裝置動不動數百萬,在井下作業時很容易砸壞,買份保險能降低發生意外時候的風險。對於跟個人生命健康安全類的保險,以前到是沒太在意。
這裡有個礦區裡面的案例,對個人印象非常深刻。以前職工餐廳的老闆,最開始時老闆僅僅是餐廳的一名普通廚師,他老婆是裡面的服務員,一直從基層打拼,後來有個機會,職工餐廳的前老闆不幹了,打拼的小兩口爭取到了餐廳的經營權。要知道在礦區裡面環境要艱苦得多,即使再有錢也很難花出去了,所以我們和一線的工人們喜歡去的經常就是職工餐廳聚餐,那一塊兒肯定是暴利,老闆和老闆娘小兩口錢也沒少賺。但前段時間跟前同事聊天時,無意中得知那小兩口在一次去市裡面看演唱會的路上發生了嚴重的車禍意外事故,然後兩個人都沒了,碰巧開車的人也是大佛個人認識的另外一位朋友,朋友自己也進了醫院,為了賠償,朋友把自己市裡面的房子賣了,其實也賠不起了。個人剛聽到這訊息後的第一反映是非常意外;第二反映是很惋惜,對老闆小兩口覺得很不值,因為老闆是四川的,跟我又同姓,我們私下關係非常好,我個人都經常跑到後堂去看老闆炒菜,然後自己跟著學點廚藝;第三反映是他們小兩口留下的孩子以後該怎麼辦?第四反映才是他們也沒買意外保險,留給自己小孩子的估計也是一地雞毛。
其實大佛個人現實生活中的圈子算小的了,我個人印象中身邊的人也有發生過意外事故,比如農村老家鄰居一位養魚的大叔,晚上去魚塘邊上草棚看魚塘值班,第二天早上起來時,人就沒了,估計是得了突發性疾病,自己一個人晚上在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還有一起案例,就是我愛人同一個宿舍的舍友,結婚的時候我們也見過,那時時她老公收入不錯,小夫妻日子過的很滋潤的,有房有車,剛剛有了一個小孩,但在一天早晨老公卻突然發生重疾去了,也是留下一地雞毛,還要還房貸車貸,孩子又很小,沒辦法,也只能是先把房子賣了。
其實只要大家用心去留意,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熟人圈子,發生意外的案例,估計都會有。我們按照機率學來講,一般我們結婚時,大多數也就坐個20來桌,一桌10個人,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也就200來個人,把範圍放大10倍,估計自己身邊圈子也就兩、三千人印象很深刻,但就這麼小的一群人,往往自己身邊都能聽到突發意外的案例。所以雖然突發意外不好聽,內心也很難面對,但我們還是要理性的去看待。
大家可以冷靜思考一下在自己認識的人群範圍中,在長大的過程中,發生過有幾起突發性意外事件,然後大概就能估算風險發生的機率。
反思個人身邊的真實案例以後,個人也覺得,原來僅有的社保如養老和醫療保險,根本就不能夠完善的保障一個家庭財務安全。而且加之現在這年代,重大疾病的種類越來越多,很多經檢查發現後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疾病,而且這個時代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可能的危險,畢竟不用像以前農耕時代一樣交通不便,一般也都不外出,現在除了上下班開車坐車,而且大家還都喜歡外出旅遊,所以給自己額外購買一份商業類保險,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不能因為說只要沒發生在自己身上,就跟自己沒關係,其實很多事情有個機率的問題,一但風險發生了,我們拿什麼來應對呢?所以這個保險我們後面肯定是要考慮配置。
至於如何為自己的家庭和個人配置商業保險,且看以後文章分解。
備註:本文所舉案例全是個人身邊真實案例,虛構案例編故事類的,從機率學上講,本身參考價值就很小,所以未來一律拒絕虛構案例。
-
8 # 豫見脫胎換轂汽車服務
汽車保險是咱們開車行駛在路上一個必不可少的東西!那麼出了交強險外,商業險到底該不該買!我說說我自己的觀點:
第一、汽車商業險作為交強險的補充,既然存在那就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它的作用就是彌補交強險的
第二、現在路上行駛的車越來越多,好車也越來越多,如果出現事故,只有交強險的話根本不夠賠的,而且交強險只賠對方!財產損失最高2000!人員傷亡最高110000 大家想想現在現在隨便一個50萬左右的車噴一塊漆1000能下來不?所以這個時候商業險就發揮作用了
第三、商業險該怎麼買?我建議商業不需要什麼險種都買,買個車損 三責100萬 車上人員險 不計免賠就夠用了, 如果老車的話建議加個自燃險,南方地區加個涉水險
-
9 # LL6914434793084
商業險是交強險的補充,交強險是國家強制的,商業是個人自願的。因為交強險的賠償限額不高,在有責任的情況下,財險損失最高賠償限額2000,醫藥費10000,死亡傷殘11萬。如果人傷稍微嚴重一點,交強險就不夠用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第三者責任險的話,保險公司就可以駕駛員承擔賠償責任了。商業險中的第三者責任險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想花太多的錢,建議商業險可以辦第三者責任險。最好是辦100萬,私家車保費也不高。千萬不要抱著自己開車慢,不會碰到別人的心理,只辦交強險,因為我看到太多隻辦了交強險,出事故後,駕駛員雖然只承擔次要責任,但是在保險公司賠償後,駕駛員另外又自己承擔好幾萬。因為目前來看,但凡牽扯到有人受傷,多多少少都會給車方劃上責任。商業險的險種比較多,如果經濟富裕的話,可以考慮買商業險的其他險種。總之,在買商業險之時,一定要清楚自己購買的險種保險責任是什麼。
-
10 # 天和Auto
車險包括兩種型別:交強險和商業險,交強險不得不買也有必要買、商業險可以不買但是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汽車交強險保額很低,有責事故傷亡最高賠付11萬、無責只能賠付1萬元,實際事故處理這些費用絕對是杯水車薪的。而且僅有交強險很多保險服務並不能使用,比如免費道路救援、事故代位賠償、以及事故處理跟進等等,不過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
商業險的種類很多,作用最大的基礎險種有:第三者責任險、車損險、車內人員責任險等,這些險種非常重要。
第三者責任險是保額更高的交強險,作用是用來賠付事故中第三方的損失,路上豪車遍地不守交規的行人和非機動車也很多,只要發生碰撞就不是三萬五萬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三者險很重要。
車損險用來賠付事故中的車輛損失,嚴重事故修車的價格甚至比買車還高;車內人員責任險用以賠付單方事故或者全責事故中車內人員的傷亡造成的損失,所以這兩個險種也很重要。
三者、車損、車內人員責任險,加上不計免賠是能把用車風險降到最低的車險組合,商業險有沒有必要買要看自己開過多少年車,老司機是越開越怕膽子越來越小,投保足額的商業險,是防止一無所有的前提。
回覆列表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商業保險?商業保險,是自願投保,以合同契約的形式確立雙方權利義務關係!
比如車險中除了國家規定的交強險,還有各個保險公司的商業險,交強險保的是第三方,而商業險保的才是自己,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你看現在上班,單位交的都有社保,覺得平常有個小病住院,或者磕磕碰碰也花不了多少錢,有的單位報的也不少了,能報80%―90%。社保的話,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或患重大疾病,這時候社保只是杯水車薪,社保報銷下有起伏線,上有封項錢,這時候往往需要商業壽險來補充!
正因為商業保險的重要作用,國家對保險行業的發展也高度重視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