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公吐脯
-
2 # 我不能接受惹
中國歷史悠久可不是吹的,古往今來那麼故事真的隨便取一段都能用來創作,但是現在都製片人都扎堆搞瑪麗蘇弱智劇……
-
3 # 懷古識今
文天祥
他本來是個文官,可為了反對侵略,保衛家國,他勇敢地走上了戰場。後來,南宋統治者降了元軍,文天祥依然堅持抗元,但不久兵敗被俘,堅決不肯投降,還寫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堅持民族氣節至死不變的決心,他拒絕了元朝的多次勸降,終於實現了捨身取義的理想。多少年來,文天祥的救國精神,代代相傳,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這件事也過去幾百年了,現在很多人都無感。但是換句話說,如果當年日本侵略成功,那麼誰能站出來捨身取義,以身殉國,至死不降,那麼誰就是文天祥式的人物
-
4 # 梁甫長吟
“中國的歷史太豐富了,隨便擷取一段都是可歌可泣的”這話當然不假。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五千年之久。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其他三個文明古國早已滅亡,只有中國長盛不衰。五千年中,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形成了以漢族為主的中華民族,也形成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這五千年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名垂千古的偉人數不勝數。
從黃帝統一華夏部落,華人以華夏民族自稱。再到秦國滅六國,統一中國,建立秦朝,書同文車同軌。再到漢朝漢武帝大敗匈奴,給一個國家永遠的自信。蘇武牧羊,投筆從戎。再到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等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可謂一個人終期一生也無法全部瞭解。那麼中國歷史為何會如此豐富呢?
1.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歷史悠久,足足五千年的時間,這這片大地上發生過無數的故事。
2.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從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可以看出,中國文化是多元的,是及其豐富的。儒道墨法農等等派別,如果深入研究,足以耗盡一個人終生的經歷。即便後來漢武帝獨尊儒術,也未泯滅其他學說的根本。反而這歷史的長河中流傳下來。
3.中國文化有許多優秀的思想文化,雖然受時代限制,但仍然可歌可泣。如文天祥,岳飛等人的愛國精神。
4.華人的勤勞與聰慧。試問,華人如果不勤勞聰慧,中國歷史有可能發展到五千年嗎?
中國歷史豐富的原因有許多,就不在此一一列舉了。這裡有一段詩歌,將中國歷史朝代都歸納其中,送給熱愛歷史的朋友們: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王朝自此完。
-
5 # 魏晉祺俊之風
中國歷史極其豐富,是全人類一顆耀眼的巨星。
縱貫五千年的長河,咱們掐頭去尾說一段中間的歷史——漢朝。
提到漢朝大家就會想到楚河漢界,想到楚霸王項羽,想到鴻門宴,想到流氓皇帝劉邦;其實小到平民百姓,大到九五至尊,只要你一步走錯,後面就步步走錯;剛愎自用的項羽,數倍於劉邦的軍力,就因為不聽良言,不納忠言,不察諫言;落得個烏江自刎的局面。
而高祖劉邦廣納賢良,強基固本,在大上忍,在小上爭,終於讓偉大的志向化為現實;
成功的秘訣就在於識人任用上,恰巧在劉邦的周圍就大有人在: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有著包容永珍的實力;還有亦人亦仙計謀百出的張良;實力派蕭何,因為出類撥翠才有了千年絕唱“月下追蕭何”。
由於劉邦的雄才大略,加上眾將,眾謀士用力,在屢屢與項羽鬥智鬥勇中始終佔居著上風。
其中“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計不光在當時是一種上上策,既使在後來各個朝代的爭鬥中也是屢試不爽。甚至於當今外國的一些書藉裡都有所記載。
漢朝文化積澱深厚;那時的釀酒術己非泛泛,今天南方的黃酒如狀元紅,加飯酒,古越龍山系列竟然有“漢”的影子或者說引子。
漢朝的商埠,教育比較與公元前310年那簡直就是質的繁榮,耕田用具,婦女飾品也大有進步;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或許這詞裡包含著高祖劉邦的治國策略吧。
-
6 # 歷史遨遊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曾經在B站上看過一個名為“中國曆代疆域變化”的影片。
從黃帝時代開始,凡是華夏文明波及的地域都標成彩色,不同的政權顏色不同,配以年號,時期,說明和背景音樂,可以說製作的特別精良。
將近一小時的影片濃縮了五千年文明的興衰變遷。我看到華夏文明從黃河流域的一點點色彩逐步擴充套件到中原,然後蔓延到長江流域,最後逐漸演化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直至秦始皇統一天下。
看到漢武帝時期收復河套,然後張騫通西域,河西走廊和西域一大塊地方被點亮。瞬間解鎖新地圖,一下子地圖的視角變得特別廣闊,直至後來海上絲綢之路的開啟,印度洋,南海的一條條水路也被點亮。
看到諸如漢、唐、明、清這些大一統朝代遼闊的疆域和代表“正統”的紅色,也看到亂世諸如魏晉、五代、遼金,民國這些四分五裂的時代,華夏大地一下子碎成了五顏六色的“碎片”,但沒過多久很快就一點點重新黏合起來,最終再次回到統一的紅色。
有這麼一個國家,煌煌綿延數千年曆史,文人墨客、販夫走卒、王侯將相在這裡上演過多少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有這麼一個時代,黑暗籠罩這個國家已數十年,內憂外患,對外禦敵戰爭接連失敗割土賠錢,對內百姓民不聊生水深火熱。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不信神不信佛,他們掌握著這個時代最新穎的知識與思想,本該前途光明,但這種知識卻也是一種責任,他們在黑暗前徘徊探索國家命運的未來,他們願意犧牲自己。
因為這個文明自有歷史以來在艱難困苦的時候總有一些人可以捨棄自己負重前行,而這些人往往會被傳頌紀念。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自古到今,不曾斷絕。這是我們的起點。我們的未來是人類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征程是星辰大海、無垠太空。
-
7 # 二月老黑
我們國家的歷史豐富,這點是毫無疑問的,我舉雙手贊成。
但是隨便擷取一段就是可歌可泣卻是不見得。
可歌可泣的意思是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蹟使人非常感動。
華夏五千年曆史,夏商兩朝太過遙遠,留下的歷史事實並不多。
周朝我們就相對來說比較熟悉了,著名的小說《封神榜》就是取自商末周初,還有烽火戲諸侯等等故事。
東周末年的春秋戰國時期更是一段老百姓受苦受難的日子,有什麼可歌可泣的?
類似的情況還有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五代十國等等,這些我們悲傷還來不及,有什麼可歌頌的?
無論是秦還是兩漢,都是封建誰會高速發展的時代,倒是有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隋唐時期我們強大無比,除去朝代更替的戰亂,那個時期是我們值得驕傲的時代,尤其是唐朝。
後面兩宋,像岳飛的遭遇是值得可歌可泣的,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國家的掙扎和文風鼎盛的矛盾。
元……強橫無比,但是總覺得是被征服了……
明朝除了朱元璋建國的故事精彩一些,其他都一般,雖然沒有一位太差的皇帝,但是讓人記住的確實不多,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燕王篡位,木匠皇帝,大太監魏忠賢和吊死的崇禎。
清朝……不想多說,大家太熟悉了。
我覺得,我們的歷史,每一段都可以說精彩紛呈,但是可歌可泣就不至於了。
-
8 # 史孔窺斑
您說的很對!地大物博,歷史悠久,這的確是我們祖國偉大之處。
不過,歷史豐富多彩,卻是人民災難深重!每一次王朝的更迭,不是人民大眾的屍橫遍野?每一次民族的融合,不是民族間的屠殺?每一次的分分合合,不是刀劍馬蹄的你來我往?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寧願中國的歷史索然無味,沒有二十四史的鴻篇鉅製。
因為,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時候,史家沒啥可寫!
-
9 # 一貳一橙
眾所周知,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就是成語了。短短四個字的成語,背後蘊藏的卻是一整段或悲壯、或慘烈、或溫情、或嬉笑的典故。
而《三國志》中也有著不少成語: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士別三日、鞠躬盡瘁等等,而有一個成語,不像“三顧茅廬”、“鞠躬盡瘁”這些流傳廣泛,但在它的背後,卻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
姜維不像他的恩師諸葛亮那樣有著閃亮的聚光點,但他在死後所留下的成語,卻成為了千古忠臣的代表《世說新語》中記載:“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從這句話中也引申出成語“膽大如斗”,是用來形容某人膽子極大。
姜維自公元228年投靠蜀漢之後,一直受到了諸葛亮的重用,到諸葛亮死後,他又在蔣琬和費禕等人手底下做事。雖原為魏臣,但姜維以他的忠心消除了蜀漢全體官員對他的懷疑,到費禕死後,姜維為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全面負責蜀漢北伐一事。
諸葛亮評價姜維“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又心存漢室,才兼於人”,把姜維當為北伐曹魏的中心人物來培養,而姜維也沒讓諸葛亮失望,在諸葛亮死後,姜維共舉行了十一次北伐,史稱“九伐中原”,誓死捍衛“漢魏不兩立”的信念。
可惜蜀漢氣數已盡,內有黃皓亂政,外有曹魏大軍壓境,在鄧艾偷渡陰平之後,蜀後主劉禪下令正在劍閣和鍾會相持的姜維投降。當時前線士兵一聽到後主的命令後,是“將士鹹怒,拔刀砍石”,而姜維卻是和鍾會一見如故,敵人瞬間成了朋友。
之後姜維勸鍾會殺盡北來的魏將。攛掇鍾會謀反,引發了長達數月的成都之亂,此亂中鍾會、姜維、鄧艾、劉璿被殺,禍及士卒百姓,給已經千瘡百孔的蜀漢又雪上加霜了。如果沒有後面《漢晉春秋》所收錄,姜維秘密給與劉禪的那封自白書的話,或許姜維真的就被打成了忘恩負義、自不量力的卑鄙小人了。華陽國志曰: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密書與後主曰:“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所以姜維之所以屈膝在鍾會手下做事,之所以讓鍾會殺盡魏將,就是為了除掉鍾會在蜀中的根基,再尋機殺掉鍾會,為蜀漢復國。而姜維死後,被人開膛破肚,只留下了一句“膽大如斗”的成語。
姜維確實夠膽大的,他敢在鍾會數十萬大軍之中,以降將的身份入主鍾會權力中心,冒著極大風險做著無間道,而即便成功他也未必能全身而退。但就是“復興蜀漢”這一信念,恩師諸葛亮對他的信任。就令到姜維置自身安全於不顧,拼盡最後之力也要重興這個把他逼到沓中屯田的蜀漢政權,就憑這一點,姜維絕對是符合古代對忠臣標準的所有要求。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 -
10 # 安守心
開原鹹州古城西北郊(4裡)有新發現的南北朝時期修築的塔子溝高句麗山城,距今約有一千五百年曆史;山下城當為渤海國設定的扶余府城遺址,即唐朝行營總管徐勣(徐懋公)、左武衛將軍薛仁貴攻下的扶余城。
回覆列表
我的理解是中國的歷史太曲折漫長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太多了,不像某些暴發戶國家,花半年的業餘時間就能把他們的歷史看一遍。
從炎黃時代,黃帝大戰蚩尤,維護部落穩定,領導百姓耕種,記錄四時,節氣等,到大禹治水,劃分九州,到商湯,周武王,推翻暴君,重新維護社會秩序,到春秋戰國,五霸,諸侯,名相,名將,戰國四公子等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秦始皇一統中原,陳勝,劉邦,項羽亡秦必楚,漢武帝北擊匈奴,四面出擊,巫蠱之禍,東漢,三國,二晉……二十四史讀一遍,少說也要個十年八年。可以說每一個時代都不乏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這個說法毫不誇張!
另一方面,中國的歷史幾乎每一個時代都不太平,都有巨大的矛盾衝突,所以每一個時代都有劇烈的鬥爭,如果都是順豐順水那也就沒啥可歌可泣了,這兩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國的歷史每一段拎出來都充滿了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