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小曉生

    漢文帝劉恆的運氣的確不差,因為如果兄弟們都活著,怎麼排,都不可能輪到他來做皇帝。劉邦一共有8個兒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劉邦那幾個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邦的長子是齊王劉肥,母親是曹氏,也就是劉邦做亭長時候的情人。所以呂后嫁給劉邦之前,劉邦跟曹氏一直都是相好的。所以劉肥的出身相對來說低下一些。

    劉邦的次子也就是漢惠帝劉盈,母親是大名鼎鼎的皇后呂雉。作為正統嫡系的兒子,劉盈自然是有接班做皇帝的資格。

    劉邦的三子趙王劉如意,母親是戚夫人。晚年劉邦一直在考慮是否廢掉太子,改立劉如意做接班人,可見劉如意是劉邦比較中意的。

    劉邦的四子代王劉恆,母親是低調的薄姬。薄姬低調到了塵埃裡,以至於劉邦早就忘記了他的存在,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母子倆才躲過一劫。

    劉邦的五子趙王劉恢,母親不詳。劉恢運氣不是很好,被呂后的侄子呂產看中,相為女婿。可呂產的女兒生性歹毒,毒死了劉恢最愛的女人,所以劉恢為她殉情而死。

    劉邦的六子趙王劉友,母親不詳。劉如意死後,劉友接任趙王,他也是呂家的女婿。可劉友也不喜歡呂家的姑娘,結果被老婆告了。呂后很生氣,就把劉友抓了起來活活餓死了。

    劉邦的七子淮南王劉長,母親趙姬。年僅4歲的時候劉邦就去世了,劉長這個人比較喜歡武力,據說力能扛鼎,難道是項羽轉世?結果在漢文帝時造反被抓,絕食而死。

    劉邦的八子燕靈王劉建,母親不詳。剛出生一年劉邦就去世了。因為前任燕王盧綰逃往匈奴,所以劉建就被封為了燕王。呂后當政期間他就去世了,兒子也被呂后殺了。

    由此可見,呂后當政的時候,劉邦的長子劉肥、次子劉盈、三子劉如意、五子劉恢、六子劉友、八子劉建都相繼死去。剩下的只有劉恆和劉長兩個人了。

    這是沒得選了啊,劉長是個天天舉大鼎的兄弟,劉恆才是那個溫文爾雅的人才。就算是閉著眼睛去選,大家也會選擇讓劉恆來做皇帝。

    劉恆母子低調的風格,讓他們躲過一劫。

    劉恆的母親薄姬本身就是一個低調的人,當年她是魏王豹的妻子,後來劉邦擊敗了魏王豹,所以就把薄姬給收入囊中。

    不過劉邦媳婦兒太多,長期以來,薄姬都沒有得到寵幸。她為人又比較低調,所以也沒有什麼法子讓劉邦來寵幸她。

    結果是跟她一起入宮的小姐妹,將薄姬介紹給了劉邦,劉邦這才跟薄姬睡了一次。沒想到就這麼一次,薄姬就懷上了劉恆。

    漢王坐河南宮成皋臺,此兩美人相與笑薄姬初時約。漢王聞之,問其故,兩人具以實告漢王。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為代王。其後薄姬希見高祖。---《史記》

    所以說這就是命,劉恆出生以後,薄姬也算是有了盼頭,並不希望在劉邦的後宮中爭寵,所以呂后也不太重視薄姬,甚至有點可憐薄姬。

    劉邦去世以後,戚夫人慘遭呂后殺害,劉邦的其他夫人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可呂后卻偏偏放過了薄姬,不僅放過了她,還將她送到了她兒子代王劉恆的封地安享晚年。

    可見呂后對薄姬還是相當不錯,應該是薄姬生性不爭不搶,贏得了呂后的好感。呂后認為她對自己沒有任何威脅,而且代國也不是什麼好地方,冰天雪地冷的很。

    劉恆也因為低調,所以沒有被呂家的人看中,也就沒有成為呂家的女婿。正是因為他們母子倆多年來的低調,這才造成了他們可以躲過一劫的幸運。

    劉恆登基,其實是陳平周勃權衡以後的結果。

    呂后死後,呂家人想要篡奪漢室江山,這個時候開國大臣陳平和周勃發起兵變,將呂氏一族全部剷除。為了斬草除根,劉盈的幾個兒子都被陳平周勃殺死,並給聲稱這幾個都不是劉盈的孩子,因為劉盈不孕不育!

    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餘載,德至盛也。廩廩鄉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於今。嗚呼,豈不仁哉!---《史記》

    這當然是藉口,陳平這麼做,只是為了斬草除根,防止呂后的後人們捲土重來報復他們的後代。劉盈是呂后的親兒子,那他的兒子自然也跟呂后有關係,只要有關係,那就有關係了。

    當然坐在皇位上的後少帝也被殺了,這麼一來皇位就空缺出來了。陳平和周勃掌握朝政以後,自然是要選拔一位新皇帝出來。

    選皇帝當然要選劉邦的兒子,怎麼也不可能選到他的侄子裡去。所以範圍一下子就小了,之所以選擇劉恆,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劉恆是漢高帝劉邦的兒子,自然是有資格繼承皇位的。陳平和周勃對劉邦的忠心,那是沒的說的。

    其次劉恆的母親薄姬生性淡薄,沒有強大的外戚力量。如果劉恆登基,可以巧妙地避免太后干政,外戚專權的現象出現。

    最後還有一點小私心,正是因為劉恆勢單力薄,所以陳平和周勃認為劉恆是比較好掌控的,劉恆做了皇帝他們依舊可以執掌朝政。

    有了這麼三個原因,劉恆自然是坐穩了江山。可是讓陳平和周勃萬萬想不到的是,劉恆雖然勢單力薄,可絕對不是一個懦弱的皇帝。

    總結:劉恆的運氣,是實力積累的結果。

    多少人都把劉恆的成功,歸結於運氣。其實這是一種比較武斷的總結,因為劉恆本人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實力,這是大家都看不到的。

    低調內斂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嗎?不惹是非是很簡單的事情嗎?作為一名皇子,又是地方上的王爵,難道劉恆就不想過得飛揚跋扈一些?

    他當然是想的,他弟弟劉長其實就是一個相當跋扈的人,誰都不放在眼裡,後來在漢文帝時期居然公然造反。

    漢既初興,繼嗣不明,迎王踐祚,天下歸心;蠲除肉刑,開通關梁,廣恩博施,厥稱太宗。---《史記》

    正常的皇子王爵,可能都像劉長一樣。可劉恆偏偏就不是這樣的人,他的沉穩內斂,都是這麼多年練就出來的,他需要用這種外衣來打扮自己。

    把自己裝扮成人畜無害的樣子,才能躲過一個又一個危險。呂后執政期間,他的兄弟們死的死囚的囚,要不是劉長年幼也會遭逢不測。

    唯獨劉恆躲過一劫,這是有原因的。劉恆的沉著冷靜,是劉恆最強大的武器。成為帝王以後,劉恆依舊保持這種習慣,創造了文景之治的開端。

    參考資料:《史記》

  • 2 # 胖哥侃歷史

    漢文帝的運氣很是不錯,他因為母親出身不好,是劉邦最不寵愛的兒子。但他在呂后對劉氏子孫揮起屠刀的時候,也逃過了生死大劫。後來更是因禍得福,在呂雉死後,漢室宗親和忠於漢室的大臣們想起了遠在代國的皇子劉恆。在各種勢力的交鋒下,為了避免呂后這樣的外戚再度干政,他們選擇了外戚勢力比較弱的劉恆。一夜之間,劉恆從最不受歡迎的皇子,一躍成為了執掌天下的皇帝,這就是漢文帝。

    這種逆天的運氣也是沒誰了,旁人真是學不來。但漢文帝究竟算不算得上是歷史上運氣最好的皇帝,我們還得來比一比。

    位面之子劉秀

    和誰比呢?提到運氣,同為漢朝皇帝的劉秀誰也不服。

    他雖然也是漢室宗親出身,但到了他這一輩,劉邦的子子孫孫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估計從漢朝就有了。隨便找一個大街上賣肉買鞋的劉姓老闆,說不得就是漢室宗親。相比之下,漢文帝的出身起碼是皇帝的兒子,劉秀卻啥都不是。

    但劉秀運氣好啊,他在公元二十二年才起兵,到了公元二十五年居然就坐上了皇帝寶座。從造反到當皇帝,人家只用了三年時間。這哪是開創國家啊!開一家公司也沒這麼快吧,或許只有開掛才能這麼快。

    劉秀能這麼快登上皇位,和他在戰鬥中的幸運經歷有很大關係。在和王莽軍隊的戰爭中,劉秀眼看著就要打敗仗了,就有暴風暴雨襲來,或是流行天降落到了王莽的營壘。導致王莽軍隊大亂,以至於劉秀贏的莫名其妙。不知道是王莽運氣太差,還是劉秀運勢太強。但這種有如神助的經歷讓劉秀計程車兵作戰起來都分外英勇,畢竟,他們是受著老天爺眷顧的人群麼。

    逆襲一哥朱元璋

    提起出身差,皇帝中最有發言權的就是朱元璋。

    這位八輩貧農出身的皇帝甚至沒有一個像樣的名字。少年時,他幸運的沒被餓死,要知道他家可是餓死了好幾位。後來朱元璋當了和尚,在解決溫飽的同時,還躲過了被元朝政府抓壯丁的危險。隨後,朱元璋更是經歷了社會上各個階層,最終到了起義軍那裡。在這裡,他幸運的遇到了自己貴人郭子興,更是成為了郭子興的便宜女婿。然而這位反元的起義軍統帥,在不久後就不幸的去世了。但這對朱元璋卻是最大的幸運,他順勢接管了郭子興的勢力。很快就成為江南地區的一方首領。

    哪怕在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勢力也不足以統一天下。比錢財他比不過張士誠,比部隊他比不過陳友諒。但實力不夠,運氣來湊。朱元璋靠著好運接二連三的取得勝利,最終坐上了皇帝寶座。朱元璋的年號叫做“洪武”,其實改成“鴻運”更加合適。

    胖子有話說: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只有數百位皇帝。相對於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排除那些不幸被滅國的皇帝,這些人都是幸運的少數。至於其中哪位最幸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3 # 野草的沉思

    漢文帝是不是中國歷史上運氣最好的皇帝?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是中國歷史上運氣比較好的一位皇帝。

    劉邦共有八個兒子,其中二個做了皇帝,即惠帝劉盈和文帝劉恆。其餘六位,三位趙王,先後直接間接被呂后殺死。其餘二位也未得好死。只有長子齊王劉肥,差點被呂后毒死,後緊著巴結討好呂后,得到了比較好的結果。

    文帝劉恆,母親薄氏,為人溫順低調,不為劉邦看重,所以未遭呂后毒手。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陳豨軍,平定代地,立劉恆為代王,薄氏為王太后。

    高後八年七月,呂后死,諸呂欲作亂,周勃陳平等大臣誅殺諸呂,議立皇帝。先有人提議立齊王,劉邦長子劉肥的兒子為帝。但考慮齊王母親家人兇惡,恐怕又蹈呂后覆轍,故不立。又有人提議立淮南王劉長,但考慮淮南王年紀小,母親家人也惡,故不立。有人說:“代王(劉恆)是高帝現存兒子中最年長的一位宗室王,為人仁孝寬厚,太后孃家薄氏嚴謹善良,而且立長本就合乎禮制,代王又以仁孝聞名於天下,立他為帝最合適。"

    於是大臣協議,暗地派人召來代王。代王推辭。使者再去迎請,然後代王始來京。代王又多次推辭,群臣堅持請求,最後才答應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文帝。

    孝文皇帝繼位以後,疏道:關隘橋樑,遠近沒有區別歧視。廢除誹謗之罪,取締割毀肢體肌膚的肉刑,賞賜年長的老人,收養撫卹孤獨,以此養育眾生。他抑制自己的嗜好和私慾,不接受臣子的貢獻,不謀私利。犯罪人的妻子不受牽連,不濫殺無故。取消宮刑,放出後宮的美人,慎重地對待割絕人情倫理及父子相繼的事。司馬遷評論文帝,以為是漢以來德政最興盛的時期。文景之治,光耀史冊。

  • 4 # 漢史趣聞

    漢文帝確實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皇帝,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得不說漢文帝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他就是最後得利的漁翁。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漢文帝是劉邦的兒子,劉邦有八個兒子。在劉邦這八個兒子當中,可以說最不起眼,最被劉邦忽視的一個兒子,就是這個漢文帝劉恆了?

    之所以說劉恆最不起眼,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劉恆的母親薄姬身份低微,他本來是魏王魏豹的女人,劉邦滅了魏國之後,就把薄姬納入到了自己的府上。

    《史記》上記載,劉邦的一生只寵幸了薄姬一次,僅僅就是這一次,她就懷了身孕,生下來了劉恆。

    劉恆的母親不受寵幸,劉恆也跟著遭受冷若。

    2、劉邦把劉恆封為了代王,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劉邦不喜歡劉恆。要知道代國是和匈奴的地界相交,這裡經常打仗,一不小心小命就會沒了。

    劉邦八個兒子,只把皇四子劉恆給封到了這裡,這足以說明劉恆在劉邦心理是沒有位置的。

    劉恆不被劉邦寵愛,這就是他不可能當皇帝的原因,至少劉邦沒有想過讓他當皇帝。

    我們都知道劉邦是把皇位傳給了他和呂后生的兒子,也就是劉盈。但是,劉邦最喜歡的一個兒子,是他和戚夫人生的,也就是劉如意。

    在劉邦晚年的時候,他甚至有想把劉盈的太子之位給廢掉的想法,廢掉劉盈就是想換成劉如意。

    可是,劉邦並沒有來得及換太子,他就去世了。

    劉邦去世之後,劉盈就接替了他的皇位,當上了皇帝。

    但是,因為劉盈的年紀小,他管不了政事,這時候呂后開始干政,可以說正是呂后干政,給了以後劉恆當皇帝的機會。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呂后在當政的期間,把劉邦的大部分兒子一個一個的都給弄死了。

    前面我們不是說劉邦最喜歡的是劉如意嗎,呂后掌權了,第一個殺死的就是劉如意。

    劉邦的長子是劉肥的死,也是和他有關。

    劉肥是齊王,擁有七十二座城池,呂后覺得他的地盤太大,經常削減他的土地,這導致劉肥三十多歲,就鬱悶的死去了。

    劉恢和劉友兩個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們兩個娶了呂后的孃家人,但是,最後因為得罪了媳婦,被媳婦告謀反,最後也被呂后給殺了。

    還有呂后的親兒子漢惠帝劉盈,他的死也是呂后造成的,因為呂后殘忍的殺害戚夫人,把劉盈嚇病了,他這一病就是一年多的時間。

    劉盈病好之後,再也不管政事了,他整天穿梭在女人群當中,最終他在二十四歲時也就死去了。

    總之,劉邦的八個兒子,到呂后去世之前,就剩下兩個了,一個就是代王劉恆,另一個就是劉長。

    所以說是呂后給劉恆掃清了很多障礙,讓他有機會在眾多的兄弟之間,脫穎而出當上皇帝的。

    到了呂后去世,劉邦的孫子齊王劉襄,他就開始起義,要到都城殺姓呂的外戚派去,陳平和周勃這些功臣派一看情況不好,就提前把呂氏一族都給滅了。

    就這樣他們也沒讓劉襄進城,在這時候功臣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一個皇帝了。本來滅呂氏一族應該是劉襄的功勞最大,畢竟他是第一個起義的人。

    但是,功臣都覺得劉襄太厲害了,讓他當皇帝自己作為臣子肯定是會受氣的。

    所以,他們就選中了什麼都不關心的代王劉恆。

    就這樣劉恆被接到了皇宮,當上了皇帝。你看他這運氣是不是最好的,就是因為自己老實,什麼事情都不敢做,就被大臣選去當皇帝了。

    不是說還有一個劉長嗎,劉長是呂后養大的,功臣派們肯定不敢選他來當皇帝了。所以,這些人中只有劉恆最合適。

    你看,他就是這麼幸運。

  • 5 # 天龍八號

    自秦王贏政滅六國統一華夏,開創中華帝王制度之後兩千多年以來,共有408位皇帝,83個王朝,其中哪些無光緊要小朝庭咱就不講了。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不用想是漢朝。自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後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三年餘,取得勝利。定都長安稱帝。至漢獻帝劉協。共四百餘年。中間分為西漢東漢,這裡面我個人認為運氣最好的是漢武帝劉徹,為什麼啊。因在他手上裡面,文化上又出現了新的大一統,譬如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軍事上,滅南越徵高麗。尤其北擊匈奴更使中華的版圖擴大不少啊。現在網路上一句常用語,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不就是漢武雄風產生的勵志語嗎,經濟上,國庫裡面的銅錢用不完呢。外交上,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果不其然打通影響後世陸上絲綢之路。總之劉徹的成就是建立在文景之治上。還有小時候劉徹備受老爸漢景帝的青睞,預設為接班人。還有一個成語金屋藏嬌,也來餘劉徹。

  • 6 # 貓爺歷史觀

    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漢惠帝的異母兄弟。漢文帝的生母為薄姬,薄姬原本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後來被韓信擊敗,那個時候劉邦還是漢王,魏豹失敗後薄姬先是被抓到了漢王后宮負責紡織的地方幹苦工,後來又被劉邦相中召到了後宮。

    但薄姬雖然被召到了後宮,可是入宮一年多都未能得到劉邦的寵幸,甚至只見了劉邦兩面。薄姬年少時,和管夫人、趙子兒是好朋友。當時三人約定,無論誰先富貴都不能忘了其他兩個人。

    後來的後來,管夫人、趙子兒先後得到了劉邦的寵幸,但薄姬卻一直孤苦伶仃。有一次管夫人、趙子兒和劉邦侍候劉邦說笑時,把當初三人的約定說了出來。

    劉邦當時很感興趣,於是多問了兩句,管夫人、趙子兒就把個中緣由和盤托出。劉邦不覺有些可憐薄姬,於是當晚就召薄姬侍寢。那一次之後,薄姬就懷有了漢文帝。

    漢文帝八歲的時候就被封為了代王,不過薄姬雖然給劉邦生下了第四子,但從那之後再沒有得到過劉邦的寵幸。不過這也給後來的薄姬帶來了好運,劉邦死後,因為薄姬很少得到劉邦寵幸,所以避免了被呂后迫害得以出宮跟著兒子去了封國生活。

    代地雖然偏僻貧瘠,但劉恆和母親生活在遠離政治核心的代地倒也清淨快樂。劉邦死後到漢文帝即位這段時間,西漢王朝一直是呂后及其背後的呂家在指手畫腳。

    呂后畢竟是劉邦的原配,所以呂后活著的時候呂家很風光,但呂后一死朝臣就聯合誅殺了呂氏外戚,然後迎立代王劉恆即位做了西漢新帝。

    劉恆不是嫡長子,他的母親也不是劉邦的寵妃,說實話最後能成為皇帝的確夠幸運的。但要說最幸運,在中國歷史上應該算不上。畢竟從出生到他的皇帝生涯結束,劉恆的一生也充滿了諸多羈絆。

    即使後來做了皇帝,劉恆過的也並沒有世人想象的那麼容易。能即位為帝,是劉恆的幸運,但劉恆絕對算不上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比劉恆幸運的皇帝多了去了,如嘉慶,乾隆等。

  • 7 # 一半秋色

    漢文帝應該算是運氣最好的皇帝。

    別人登上皇位,要絞盡腦汁,要心狠手辣,要無所不用其極,而漢文帝踩著狗屎運,一坨接著一坨,毫無預料地當上了皇帝。

    漢文帝能當上皇帝,最應該該感謝的,除了生他的母親薄姬之外,最該感謝的要數呂后了。

    首先應該感謝呂后的不殺之恩,其次感謝呂后替他殺了競爭者。

    漢文帝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前面有三個哥哥,按理說,劉恆當皇帝的機率微乎其微,唯一的可能,就是三個哥哥全部死掉或者廢掉。

    看似幾乎不可能出現的奇蹟,在呂后的“力推”之下,居然出現了!

    劉邦的大兒子劉肥,雖然是老大,但他是個私生子,沒有繼承人資格。劉邦在娶呂雉之前,與村裡一個姓曹的寡婦苟合生下了他,名不正言不順。

    二兒子劉盈,這是呂后親兒子,理所當然地當了皇帝,然而他壽命很短,僅僅當了七年皇帝就死了,據說是被“人彘”嚇死的。

    三兒子劉如意,這是戚夫人的兒子,戚夫人成了人彘之後,劉如意也慘遭毒手。

    為何呂后放過劉恆呢?原因很簡單,劉恆很低調,薄姬孃家人也很低調,根本構不成威脅。

    劉恆就這樣僥倖地活了下來。

    呂后死了之後,劉氏宗族隨即展開了對呂氏的大清洗,姓呂的被誅殺殆盡之後,接下來就要考慮皇帝人選了。

    這天,長安使者突然來到了趙國,說要迎接劉恆回長安做皇帝,當劉恆聽到這則勁爆訊息之時,驚地呆了半晌,腦子一片空白,他懷疑是在做夢。

    劉恆最先感覺到的,不是中了鉅獎的狂喜,而是憂心忡忡,他見慣了陰謀和殺戮,心想該不會有詐吧?該不會是陰謀吧?

    劉恆先把使者安頓下來,然後迅速召叢集臣商議對策,大家一致認為,呂后已死,應該問題不大。但劉恆仍然不放心,他派舅舅薄昭親往長安回見周勃,得到確認之後,仍然不太放心。

    出發之前,劉恆又命佔僕師佔了一卦,龜甲出現了裂痕,占卜師說,此乃光芒萬丈,前途一片光芒之相,劉恆這才心安。

  • 8 # 唐代丹藥

    漢文帝能夠當上漢朝皇帝,運氣在其中佔的比例很大。

    劉邦離世之後,漢惠帝劉盈繼位。六年之後,劉盈病逝,呂后取後宮美人所生之子,詐稱張嫣皇后所生,立為皇帝,史稱前少帝。年長之後,不滿呂后殺其母,誓言報復。呂后就此將其幽禁,又立劉弘為帝,史稱後少帝。

    呂后病逝後,陳平周勃等人振臂一呼,聯合齊王劉肥三子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誅除諸呂。劉弘失去諸呂扶植,被認定為不是漢惠帝血脈,軟禁在未央宮之中,帝位閒置下來。不久,代王劉恆輕鬆即位,是為漢文帝。

    可以說,劉恆的皇位來的很是輕鬆。

    那麼,為什麼說漢文帝是憑藉運氣即位?

    對於漢文帝整個即位的過程,簡單概括的說。

    運氣(繼承帝位)=智謀+品行+身份

    換句話說,劉恆的運氣僅是他的運氣,後面三點是催生出運氣的必要條件。

    身份

    劉邦留下了八個兒子,長子劉肥、二子漢惠帝劉盈病亡、三子劉如意、五子劉友、六子劉恢、七子劉建、八子劉長。

    劉邦於漢五年(公元前202年)被異姓王擁立為帝,呂后病亡與高後八年(前180年),僅僅過去了二十二年。除劉肥壽終正寢,劉盈病死之外,四子到七子皆死於呂后之手。

    僅餘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

    劉長沒有即位的原因很直觀,劉長的母親趙姬牽連到趙王張敖謀反案之中,被囚禁致死。死前產下劉長,劉邦將劉長交付呂后撫養。劉長自幼跟隨在呂后身邊,與呂氏之間的交往也比較融洽,為了杜絕日後可能會出現的報復,劉長便失去了被滅除諸呂的功臣擁立的資格。

    排行第三的劉恆,此時的身份排行最長。

    誅除諸呂功勞最大的齊王劉襄,是第一代齊王劉肥之子,按照輩份的話,劉恆是劉襄的叔父。

    品行

    劉恆性格謹小慎微。

    劉恆的這一性格特點,得自於母親薄姬的教導。而薄姬的做法,完全來自於殘酷的後宮爭鬥。

    項羽在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大敗劉邦,呂后及呂太公被項羽俘獲。待到漢四年九月局勢發生改變,劉邦與項羽議和,呂后才得以迴歸。此時劉邦卻早就另有新歡,戚姬。

    戚姬產下趙王劉如意之後,劉邦以各種藉口想要撤換太子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因此,爆發奪嫡風波。

    先後有張良、周昌、叔孫通等人一再勸諫劉邦打消改換太子的念頭,劉邦卻是不為所動,以至於逼得呂后以皇后之尊跪謝周昌等人的“仗義執言”。

    漢十二年(前195年)劉邦病逝前夕,呂后強逼張良策劃,遂請出“商山四皓”,一舉擊敗倚靠年輕歌舞獲得歡心的戚姬,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坐穩皇太后的大位。劉邦死後,屍骨未寒,呂后便出手毒殺十多歲的劉如意,繼而將戚姬做成了人彘。

    期間,薄姬早在漢四年時便生下劉恆。雖然如此,薄姬卻一直極力避免加入到爭奪太子之位的爭鬥中,只是默默存在於後宮之中,養護著劉恆。當時,薄姬還受到了劉邦其他姬妾的恥笑。

    即便如此,薄姬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這種謹慎的做事風格,就連她唯一兄弟薄昭,她也沒有要求劉邦給於什麼封賞,完全謹守本分,無任何的令人生出反感的行為。

    漢七年,原代王劉喜受不了匈奴經常的襲擾,私自放棄藩國逃回長安,劉邦一怒之下免除了劉喜的代王之位,命劉如意接任。緊接著漢九年,劉邦女婿趙王張敖門客意圖刺殺劉邦,趙王張敖被廢,代王劉如意轉為趙王。由於年齡小都沒有到封國就位,委任代相國陳豨代為管理。漢十一年,陳豨起兵造反,劉邦出兵平定之後,劉恆成為代王。

    高後八年七月,誅除諸呂之時,齊王劉襄發檄文遍告各同姓王,哭訴呂后及呂氏之惡行。其目的無非是引發同仇敵愾之心同時起兵,一舉平定諸呂。畢竟駐紮在長安的南北兩軍足有數萬之多,且兵精糧足不易攻破。

    然而,響應的諸侯卻寥寥無幾。

    當時,同姓王有淮王劉長,吳王劉濞,楚王劉交(劉交之子劉郢客為宗正),琅邪王劉澤(呂后所立),代王劉恆。異姓王僅有長沙王吳芮。

    按道理說,作為劉邦子嗣的劉恆以及劉長都應該舉兵響應,但是劉恆以及劉長並未響應。

    兩個月後諸呂悉數被滅,大臣們開始商討皇帝人選,多數的意見是迎立齊王劉襄,劉襄功高且是劉邦長子長孫理應繼承大統。

    琅邪王劉澤卻極力反對,指出薄姬的做事低調,與人為善的口碑,成為了大臣們重要的考慮依據,因為他們不想再看到第二個呂后出現。劉澤其實是有私心的,劉澤的封國琅邪國乃是割據齊國琅邪郡,如果劉襄為帝,劉澤將無容身之地。

    因此,首倡反呂大旗的齊王劉襄因母舅性格暴戾,不符合大臣們的最低要求,遂失去了入主長安的資格。大臣們遂派遣使者迎候劉恆。

    智謀

    劉邦病逝三年後即漢惠帝三年(前192年),匈奴單于冒頓向呂后發出一封求婚信。呂后大怒,準備處死求婚使者,出兵討伐。呂后的妹夫附議,並提出親自率大軍十萬掃除匈奴的建議。

    原項羽部屬,有一諾千金之稱的季布極力反對,指出此事不可為,認為匈奴勢大,又有劉邦大軍三十二萬被圍七天的前車之鑑,發兵征討實為徒自取其辱。呂后只得按下怒火好言安撫,並繼續和親匈奴。

    劉恆所在的代地,緊鄰匈奴,時常受到匈奴襲擾,曾經駐守過代地的韓王信和劉喜,他們兩人的叛逃無不是因為匈奴。可以說,代地不是什麼好的去處。

    儘管環境如此惡劣,劉恆依然堅守了十年。

    期間,劉友、劉建相繼死於趙王之位。呂后想將劉恆遷徙到趙地,任為趙王。劉恆並未一口拒絕,上疏強調自己情願為呂后靖守邊地抵禦匈奴,不願去趙地。呂后鑑於匈奴的壓力以及無呂氏子弟到那種兵戈不斷的苦悶之地,最終不了了之。

    古時受制於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限制,資訊往往傳播的很慢。他先是與臣屬商量對策,在宋昌的精準分析之後,明悉了當時朝政的局勢。儘管如此,幾位兄弟的遭遇讓他還是不敢妄下定論,又和母親薄姬仔細商議之後,才派出母舅薄昭先行進入長安探聽虛實。

    得到母舅薄昭帶來的好訊息之後,劉恆這才放心。

    出發進入長安,在長安城外接收代表權利的印璽。入住未央宮的當晚,劉恆就下發詔書,命宋昌接管拱衛長安內外的南北兩軍,張武為郎中令負責宮廷,控制了整個長安。為了安撫眾大臣,他將名義上為漢惠帝子嗣的五人,一一誅殺。隨後,大加封賞誅除諸呂的行動中的官員。

    就此,劉恆才算真正坐穩了江山。

  • 9 # 伯虎42

    漢文帝劉恆,論獲得帝位的運氣,確實逆天,不說是中華歷代皇帝中運氣最好第一人,起碼也是之一。也只有晉元帝司馬睿、宋理宗趙昀、明世宗朱厚熜等寥寥幾位,獲得帝位的命數能與漢文帝相比。

    但是,漢文帝之所以能夠登上至高無上的皇位,不僅僅是憑藉著無與倫比的運氣,他同時也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和異於常人的決斷;運、時、智三者合一,才是漢文帝得以成功的原因所在。

    漢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六十二歲的漢高帝劉邦去世,皇太子劉盈繼位,即漢惠帝。朝廷大權則操控於太后呂雉的手裡。

    呂太后掌握大權後,為了報復當年高帝在位時,和自己及劉盈爭奪儲君之位的高帝寵姬戚夫人、趙王劉如意母子,先是殘酷殺害了戚夫人,又設計毒死趙王劉如意。

    此後,為了穩固兒子的皇位,及維護自己獨掌大權的地位,呂太后先後殺死高帝第五子趙共王劉恢、逼死高帝第六子趙幽王劉友;高帝第八子燕靈王劉建因病死後,呂太后殺死他的兒子,使得劉建絕後。

    高帝庶長子齊悼惠王劉肥,因為是長子,所以被高帝冊封齊王,擁有齊地七郡,是天下第一強藩,因此也被呂太后忌恨,幾乎被毒殺。劉肥為保命,縣城陽郡給呂太后的親女兒魯元公主(劉肥之妹),尊奉其為齊國太后,這才躲過一劫,但是之後擔驚受怕,早早去世。

    所以,在惠帝在位後期,親兄弟只有高帝第四子,封地在偏僻代地的代王劉恆,和自幼母親自殺,被呂太后撫養長大的淮南王劉長兩人了。

    劉恆,是高帝的第四子,母薄姬,原是魏王豹的後宮姬妾,在高帝平定魏地時被漢軍俘獲,收入高帝宮中。薄姬為人忠厚遲鈍,平日裡只是織布紡紗,不得高帝寵愛。高帝四年(前203年),高帝在住在河內宮,聽聞身邊受寵姬妾談笑,說起當年與薄姬約定富貴不相忘的約定,心裡感到憐憫,於是招薄姬前來侍寢,了結其心願。之後高帝也並不在意,不過薄姬卻因此有孕,於高帝五年(前202年)誕育一子,即劉恆,這也是高帝的第四子。

    即使生下兒子,薄姬也不十分得高帝寵愛,之後很少得見高帝,幼年的劉恆只有跟隨母親,默默無聞地生活。

    “......漢王聞之,問其故,兩人具以實告漢王。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為代王。其後薄姬希見高祖。”-----《史記·外戚世家》

    孝惠帝七年(前188年),孝惠帝劉盈去世,呂太后臨朝稱制,先後扶立孝惠帝兩個兒子繼位,即前、後少帝。僅存的高帝之子中,劉長自幼被呂太后撫養,此時也不過八歲而已,所以得以免禍,繼續留在長安生活。

    而劉恆,因其母簿姬不受高帝寵愛,影響到自己也不受父親劉邦重視,所以得到了當時同樣被高帝輕視怠慢的皇后呂氏的同情,由此簿姬與呂太后關係尚可,沒有受到迫害。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八歲的劉恆被冊封為代王,前往偏僻貧瘠的代地就封,這也躲過了呂太后的注視,在代地平安度日。

    因為受到呂太后的同情,在高帝死後,薄姬居然被呂太后奉送到代地,自己的兒子劉恆那裡安養,這對比起戚夫人來說,真是強過萬倍不止。

    自高帝十一年(前196年),至高後八年(前181年),劉恆在代地十五年,小心謹慎、恭儉作則,無論對代地百姓官吏,還是對長安呂太后、朝廷清貴,劉恆都謙恭有禮,溫和文雅,為人的人品性格受到眾人的的交口稱讚,代王寬厚仁德的美名傳頌在外。相對那些不是驕奢,就是陰狠的宗室諸王,劉恆溫和的性格簡直太難得了。

    高後八年(前180年),呂太后病逝,雖然她生前做足了預備,將呂氏家族安排在各個重要位置,期待自己死後呂氏家族能夠長保富貴。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呂太后剛去世,以周勃、陳平為首的開國老臣,和齊王劉襄、其弟朱虛侯劉章為首的宗室子弟們,就以呂氏準備篡位為由,發動“誅呂”行動,把呂氏家族的一干人等全部誅殺,徹底推翻十餘年的呂氏統治,恢復漢室原本的制度。

    在誅殺諸呂后,更立皇帝就成為頭等大事。原先的小皇帝,雖然是孝惠帝兒子,那更是呂太后的孫子。如果依舊奉其在位,日後小皇帝長大後,難保不會報復。於是,老臣們決定不承認小皇帝及其兄弟是孝惠帝的兒子,把他們全部處理掉,另選新君!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不當立,益更立以繼宗廟’。-----《史記·呂太后本紀》

    那麼迎誰為新皇帝呢,目前的情況自然是要立高帝子孫,而其中,齊王劉襄、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三人資格最足。

    齊王劉襄,是高帝長孫,又是最先起兵討伐呂氏,功勞甚大。誅滅呂氏後,迎立齊王為新君的聲音很高。

    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是高帝親子,論資格、血緣,比齊王更近,似乎也是上佳人選。

    不過老臣們對於奉齊王劉襄為新帝,還是表示反對。本來大家提著腦袋誅殺了呂氏,就是對於外戚專權忍無可忍,不得已起兵先下手,以免日後造禍。而齊王的舅舅駟均,同樣是一個狠辣惡毒、手段嚴酷的人,一旦迎立齊王,豈不是舊禍才去,新禍又來!為了社稷的穩定和後代子孫安寧,齊王萬萬不可被迎為新君!

    ------大臣議欲立齊王,而琅邪王及大臣曰:“齊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又親高帝子,於今見在,且最為長。以子則順,以善人則大臣安。”------《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於是,齊王劉襄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原本以為手到擒來的皇位,就這樣雞飛蛋打、一去不返。只得怏怏地返回齊國封地。

    之後劉襄抑鬱成疾,很快便因心病難愈而去世,齊悼惠王其餘諸子也因此氣憤難平,數十年怨恨朝廷,最終在景帝時起兵作亂!這些都是後話了。

    淮南王劉長,此時不過十六歲,年少無知,又逐漸顯露輕佻暴躁的脾氣,也不是良選。而且劉長自幼母親因罪自殺,父親高帝劉邦在其四歲時也去世,他是被呂太后一手撫養長大,如同親生一般。

    孝惠帝及呂太后時期,劉長就依仗呂氏而驕縱跋扈、恃寵不遜。如果立其為皇帝,將來很大可能會重蹈呂氏覆轍,並危及諸功臣元勳。所以淮南王也被排除。

    劉長日後長大後,果然如同大臣們之前預料的那樣,驕橫不法、不依詔令,藐視法度,並聯聯絡閩越、匈奴等陰謀作亂,最後被貶為庶人,流放蜀地,途中自殺。果然不得善終。

    這樣,新君的人選就只有代王劉恆一人了。而代王本人,在諸臣眼裡,是寬厚溫和、謙遜有禮,個人品行優良。代王母家薄氏,也是小心謹慎、仁慈善良,斷不會有呂氏之禍。所以,周勃、陳平為首的老臣們,一直決定迎立代王,繼承皇位!

    ------代王立十七年,高後崩。大臣議立後,疾外家呂氏彊,皆稱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號曰皇太后,弟薄昭封為軹侯。------《史記·外戚世家》

    在朝廷迎接代王的使者到達代地,並說明是迎代王入長安即位來意後,劉恆不是欣喜若狂,而是謹慎觀望,以待時局發展。代國郎中令張武認為局面複雜,不可輕易參與,建議稱病以觀變化。代國中尉宋昌則反對代王稱病,認為天賜良機,不可錯過。加上諸呂已伏誅,社稷穩固,劉氏江山中興,如果錯過機會,悔之不及。

    劉恆經過決斷,並以占卜結果為助力,決定立即出發,赴長安即皇帝位。為了以防萬一,劉恆徐徐而行,隨時觀望,並讓母舅薄昭先行出發,探聽虛實,時時回報訊息,以明瞭局勢。

    在薄昭不斷的傳遞訊息下,代王劉恆一行抵達長安郊外。劉恆再次停下腳步,駐紮城外五十里,令代國中尉宋昌前往長安打探。宋昌聯絡薄昭,至灞橋會合朝廷百官,自丞相陳平、太尉周勃以下諸臣都前來灞橋迎接代王。

    於是劉恆才行至灞橋邊,群臣以臣子參見天子禮節拜見代王,劉恆也立即謙虛回禮,不以皇帝自恃,這使得老臣們心懷欣慰,認為確實沒有選錯人。

    之後太尉周勃要求單獨拜見代王,說有機密事宜上奏。劉恆再次謙遜推辭,回答目前身份不便,不宜接見太尉,等到了代國在長安的官邸後會同諸臣後再見不遲。

    其實周勃是隨身帶著天子符璽,準備單獨奉上,見劉恆謙虛推辭,也欽佩不已,於是跪著公開把天子印璽獻給劉恆,劉恆還是沒有接受。

    ------至渭橋,丞相已下皆迎。還報,代王乃進至渭橋。群臣拜謁稱臣,代王下拜。太尉勃進曰:“願請閒”。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無私。”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璽。代王謝曰:“至邸而議之”《漢書---文帝紀》

    之後,在代國官邸,代王與諸臣們先是以外藩對朝臣的賓客之禮見面,然後臣子奉上勸進奏章,獻上印璽,代王三辭之後,鄭重接過國璽,這才表示願意繼承高帝、惠帝所傳下來的皇位。之後諸臣再以朝見天子之禮拜見劉恆。

    這一刻起,代王劉恆才真正地成為大漢皇帝,也就是後世的太宗孝文皇帝。

    而漢文帝劉恆,之所以幸運地得以繼承帝位,歸其原因:

    一、運氣逆天;首先是母親薄姬不得高帝寵愛,因禍得福,被呂太后憐憫,加以善待,母子得以出外就藩,平安生活,躲過呂氏當權時對劉氏宗族的大肆迫害,成為最後倖存的高帝諸子。然後因為母家良善,不會釀起外戚擅權,因此得以被選為新君。二、時勢使然;呂太后去世,諸老臣為自保,也為消除外戚專權,起兵誅殺呂氏,因此必須清除有呂氏血統的惠帝后代、當朝小皇帝,而更立新君。如果不是這樣,身為普通外藩的代王劉恆,一輩子也不會摸到皇位的邊,只能在代地默默無聞地過完尊貴而平淡的一生。

    三、智謀遠慮;即使是接到了迎立自己為新君的訊息,劉恆也沒有得意忘形,迫不及待地趕緊進京接手皇帝寶座,而是沉穩觀察,進一望三,小心翼翼地探聽訊息,決定之後舉措。

    面對朝廷諸老臣時,也沒有輕佻膨脹、急不可耐,而是穩重謙遜,穩紮穩打,使得諸老臣感覺代王謹慎仁德,不負所托,這才放心地將天子印璽奉上,心悅誠服地尊奉其為新君。

    所以說,漢文帝劉恆,雖然以運氣逆天的背景獲得了皇位,但是同時也具有運、時、智三者的助力,才得以功成。這也和漢文帝劉恆本人所擁有的謙遜、溫和、機敏、寬厚的個人品質有相當大的關係。

    如果漢文帝的玄孫:同樣因運氣而被迎立為新帝的昌邑王(海昏侯)劉賀有他一半的優良品質,和微小謹慎的作風,也不至於落得被霍光廢黜,從而鬱悶而終的下場。這也是後話,不再敘述了!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

    庚子初春 於鶴州太平溪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S15賽季上線兩天,宮本勝率暴漲化身T0戰士,其他四個位置的T0首選英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