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女人的帶孩子日記

    人生無常,還是多存點錢,如果有孩子上學,結婚需要很多錢來維持生活,如果孩子都工作,並且工作穩定,成家立業也需要存款多少。

  • 2 # 愚人自之愚

    現在回到農村去的成本也不低,首先得有住宿的地方,一般自己建一套100多平的二層樓房基本上要20萬左右,其他的就是一些平常開銷,如果有小孩和年邁的父母,這個開銷就會更大,基本上的費用得50萬左右吧

  • 3 # baba159057331

    回農村怎麼生活體面?如果有叄千萬或更多會體面的生活,如果錢少了,邊種地邊生活就談不到體面了,你想想就拿種地來講吧,到割麥子時侯,為了環保,不讓你聯合收割機下地,十幾畝地小麥,用鐮刀割多少天?小麥又能等你幾天,如果到春耕時間,地裡盡是秸稈,為了環保不讓你露天燃燒,你如何種地,所以如果有好的工作,就別想回農村種地了,如果回農村不種地可以,種地當前實在是難,還不掙錢。

  • 4 # 盧兒蟲

    體面與否完全在你你內心給了自己多少設定,那麼多少錢才算體面?對於父母而言,只要你在他身邊即可,再說農村人也相對淳樸,不會過多比較,有的人買包幾萬塊一個,有的人買包幾十一個,那你怎麼知道買幾萬的就一定比買幾十的幸福?

  • 5 # 高婆婆乾果炒貨

    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就“體面”一詞意思就很多種。1.面子。2,體統,身份。3光彩榮耀。4.好看,漂亮。

    第一種‘面子’。就個人觀點認為,貶義詞。無非就是個人的虛榮心在作怪。有錢沒錢,有多少錢。是衡量自己的生活質量的標準。不是給外人看的。更不是有錢了就能高高在上。

    第二種‘身份’。就個人觀點認為。它是衡量一個人對國家對群眾作出貢獻的一種認可。如果一個人真正思想境界達到群眾的認可有身份。那個人就不會在意他自己的身份。不然他不會得到群眾的認可。

    第三種‘光彩’。個人觀點,就是做了出眾,或者有利與群眾,有利與國家,光宗耀祖的小事,或者大事。

    第四種‘好看’。個人觀點,分褒義和貶義。褒義:個人修養,氣質。貶義:一副皮囊而已。

    有面子的回去。需要不止是虛榮心在作祟。

  • 6 # 果丫果

    如何為多?要像馬雲一樣多到排名中國首富第一?如何為體面,出門必前擁後簇?我相信每個不同的人都能給出不同的定義。

    “融不入的城市,回不了的農村”是每一個農民心中的痛。城市對農民的不友好,使得很多農民朋友,當口袋裡有些許小錢後都無奈的考慮著回鄉下,但想要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站的高挺的直,或想娶上一門心意的媳婦,那就更要人前顯貴。但是當您是數年未歸的遊子,某天回到家鄉時才發現,自己在外打拼無數年的積蓄還是不能在老家好好的生活及養老,這就是無奈。

    鄉鎮生活其實成本也不見得比城市低,更甚至高?別以為有田有地,可耕可種,但你忽略了您早已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農民了,連最基本的糧食都需要掏錢買,至於種菜,這輩子都不可能了,最後也都唯有買,而今什麼都貴,不過萬幸的是豬肉價格每日見減,但青菜呢?瓜菜呢?這些那樣不貴?當季的確實價格便宜,可吃上幾頓就膩,最後還是購買反季節的或者外地的,但這又都是從市裡批發回去的,而鄉鎮小販付出的成本比市裡的小販更高的成本,城市裡開一個小電動就可以解決進貨問題,鄉下卻需要包車,最後這些成本也還是需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無形中就給你我增加了生活成本。所以,我還是勸你,還是好好考慮一下如何多創收,既然已來到了城市,就想辦法購房購車,想辦法在城市紮根,融入城市,至於回農村生活的想法還是暫時放下,當你在城市裡有了房有了車(哪怕都是貸款買的,可別人永遠不可能知道,別人永遠都只看到你能在城市立足和生活,還有了房有了車),再把父母接到身邊盡孝,這樣的生活完全可以比下百分之八十的人了,到時春節回農村走親時也就自帶體面光環,這是自己給自己加冕的,不需要別人來評價,過好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7 # 天地小馬

    假如足夠健康,一直活到死,都不用上醫院。我給算下,五十歲單身,以活到九十計算,有125萬,可以體面的在普通農村生活。一,農村住房,有前後園,特別板正的10萬。二,交通工具,中中國產轎車,10萬;保養保險用油每年一萬,頂多開20年。合計30萬。三,日常消費,衣食從簡,大半自己自足,每年2萬,再活四十年。合計80萬。四,娛樂消費,釣魚,騎腳踏車,乒乓等球類,即休閒,又體面。三四十年有五萬足夠。五,總計:125萬。

    總結:如果沒了健康,或者得了大病,有多多久呢。少錢也是無底洞。想好好活著,就要儘量保持健康,健康是幫你體面生活的最好辦法。呵呵,發的都是家庭幸福照。如果一個人孤獨終老,家裡也沒有溫暖,就是有座金山,能體面多久。小夥伴,趁不到五十,先攢125萬,再活著看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位要求2月17日全體員工必須到崗,去還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