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度想
-
2 # 最三農
為什麼叫免費浴場呢?因為村南頭的一個大池塘裡,在夏季下雨的時候,大池塘裡一直會有很多的水,池塘裡有魚,也有農村人歡樂的浴場,不收門票,大家只要喜歡,熱了就可以去池塘裡洗澡,尤其是小孩子,大家很小就練習學到了游泳的本領,我記得是小學2年級就學會游泳了,農村孩子多,家長也很少管,都是一群群的遊玩,所以大家互相幫助,就這樣在炎熱的夏季池塘是我們避暑的勝地之一。
農村空閒的場地大是出了名的,所以大家都會在路邊,房前屋後種滿了大楊樹,還有棗樹。池塘邊更是少不了的,棗樹長的慢,在我很小的時候,池塘邊的路旁都是直徑很粗的大棗樹,小孩子一個人是抱不過來的,夏季正是結棗的時候,饞了就偷偷的用小石頭砸下幾顆棗來吃,看到大樹的主人來了,我們就跑。記憶中從來沒有被捉住過,想想滿滿的都是鄰居們的疼愛呀。
農村也有很多的楊樹,天氣熱的時候,大人們都會拿張草蓆去樹底下聊天加上乘涼,等太陽不那麼火辣辣的熱了,才下地去幹活。
晚上睡覺的時候,記得都會在屋頂上睡覺,因為夜裡一般都會有風,屋頂上沒有什麼遮擋物,所以風吹起來是很涼快的,這些都成為了回憶,永遠的留在了記憶裡。
您小時候在農村是怎麼避暑的呢?說出來聽聽吧。
-
3 # 亳州孫元禮
在小時候,每當夏季來臨,早晨吃蒸菜涼拌菜,短褲穿木板鞋,上午到田間勞動戴草帽拎水灌,中間和結束時到田邊河裡洗澡,中間喝綠豆茶和涼麵條,飯後到大河裡泡澡,下午和上午勞動期間至少下河一次,晚間在河裡至少一個小時,夜間睡在大樹下的光場上,當然老人孩子不勞動時主要大樹下乘涼。
-
4 # 平淡才精彩65
謝邀請,我的老家到現在為此,到了炎熱的夏天沒有人去用什麼方法避暑,因為空氣甚好,哪怕是高樓大廈連縣城裡除了超市單位企業安空調外,其於小型廠或私人單位都沒有安,不是安不起空調而是不需要,即使是夏天中午太熱也只是吹一下電扇就可以了。如果要去本地旅遊,那就更不用說了,涼風繞繞,空氣清晰,天空一片藍。這就是我的家鄉湖北恩施咸豐。
-
5 # 逍遙山人68080452
作為河北人,我講一下兒時避暑降溫的措施,那時候由於家用電器不發達,各家沒有降溫裝置,但是青山綠水自然生態非常好,每到伏天,男女分別結伴兒到山泉小溪中洗澡,到大樹下享受徐徐的山風乘涼,家裡午飯晚飯多數是井水濾過的涼水飯,水果和食物全靠地窖和水井中存放,其保鮮效果也不錯。同時各戶常備綠豆湯,下田勞作也抓早晚時間活動。
-
6 # 信嗎
現在還有農村存在,我說避暑的事,是現實,也是印象中:
一,勞作。晨4~5點起來,洗漱完,喝點開水或糖開水,即奔田地耕作,採種。日初升,返家吃早飯,畢,再赴田地勞作,至上午九時過點,歇息。
二,午休。午飯前,在大榕樹下納涼,吹牛皮。午飯後,在接地氣的首層(瓦房無所謂首層)躺睡,電風扇就夠涼了。
三,晚間。同樣地在首層,在風扇柔涼的輕拂中,看電視、看手機、嘆茶,與家人或朋友或鄰居,海闊天空地侃大山。累了,十一點前,睡了。
如果"山也還是那座山,房也還是那座房”,農村人的過暑,比城裡人愜意萬倍。我村與中心城區的炎夏氣溫,夜裡相差至少5度。
-
7 # 農戶開心果
你印象中的過去的農村是如何在夏日炎熱的天氣中避暑的?
謝謝悟空小秘書邀請,看到題目,不由勾起我小時候在農村沒有電的日子,記得在五六十年的山區農村,那個時候村裡還沒通上電,村裡的房子都是用土坯蓋起來的,用木做的小格子四方型窗戶,冬天來了,在窗戶糊上一層白紙擋風,夏天到了,把窗戶上的白紙撕掉粘上一塊紗窗通風,平頂房子頂是平用來曬農作物的,家裡晚上用的照明是一盞煤油燈。一到夏天晚上,大人們為了節省煤油,左右鄰舍的大人們都會搬著小板凳到通風的衚衕口靠自然風聚坐乘涼,每人手裡還拿著一把芭蕉扇,邊噴邊扇,好不熱鬧。夏天中午正是酷熱高峰,為了涼快降溫,父母把大水缸抬到院內大桐樹下,從深井裡打上來水一桶一桶倒入缸內添滿為止,把幾個西瓜放入缸內泡涼吃。然後我們弟兄幾個圍著大水缸,後背靠在水缸上,一個字;爽,二個字:涼快,因井水剛打上來是哇涼哇涼的,一個字:爽。二個字:涼快。夏天為了降溫,我們村的小男孩揹著父母,光著身偷偷到村邊的小河裡去游泳,小河水是從山上流下來的,水非常涼爽。到了晚上我們幾個拿著涼蓆上房頂睡覺,夜間山風吹過涼爽的很。我們在過去的農村,就是這樣渡過夏天的。
-
8 # 手機使用者冀與理融
“你印象中的過去的農村是如何在夏日炎熱的天氣中避暑的?”在我印象中,1976年之前夏天炎熱氣候,上午9點到晚8點左右,一群孩子們有的到村旁邊大坑裡洗澡(有時間段),大約洗澡半個小時每次、然後到大樹下乘涼。大人們手拿蒲扇在大樹底下乘涼,也有的在家裡沖澡。1977年之後,一般都是樹蔭下乘涼、到晚上大多到院子裡面歇涼。(個人印象中)
-
9 # 清歡美眉
小時候在農村我們和大人是這樣避暑的:
農田幹活要趁早,天上有啟明星的時候就會下田了,黎明的早上很清涼,不時有陣陣微風吹來,特舒服。就是現在,夏天到了,不管農村還是城市,早點起來感覺就不一樣。
太陽一出來天會熱起來,都說農民伯伯勤勞刻苦,但也不是和老天鬥著來,上午就收工回家了。再忙下去容易中暑,現在農村同樣如此。
有點不同的是過去和現在避暑方式不同。
小時候天熱了吃冰棒兒雪糕,老爺爺則挑著擔子或是大叔騎著腳踏車叫買的。看著箱子裡棉被裹著的冰棒,我們小孩子就很好奇,這不會化了吧?呵呵!
再就是三五成群到池塘或河邊游泳,這個一定要注意啊,即便是現在,也要在大人監護下去!每年兒童溺水事件依舊在痛心上演,值得高度重視!
到了晚上,大人拿把蒲扇給慢慢熟睡的孩子扇風,全家就在院子鋪涼蓆睡覺。再後來就有了電風扇,一開啟要吹半夜。
小時候農村避暑生活真是滿滿的回憶呀。
-
10 # 坦蕩高山h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有資格享受 避暑的待遇嗎?有一片陰涼那就是最好的避暑聖地了,在印象中的農村兒提時代,早起晚歸還要在哪烈日炎炎的日光下,享受著不同人等的滋味,哪時的電器,有著一臺電風扇者還不多見,如今的農村,還是日積月累的如此享受著日光烈日炎炎的非人一般的罪過,與以往不同的是,家庭的進步發展有著質地的改觀,電器冰箱空調應有盡有,在烈日當空下忙碌一番,回家在空調的幫助下美美的睡一覺,那就是農村人的最大的期待與享受,現如今為了給兒女們的房子汽車做打算,唯有拼命的種地賺錢,所受的委屈與罪過,一點也不比落後歲月時候差,不同的是歲月各異,享受的條件有著不一樣的改觀。
-
11 # 郭成軍
我小時候的農村,沒有風扇,更沒有空調,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
到了三伏天,教室裡很熱,老師讓學生用臉盆打水,然後將水淋在教室裡,一下溫度降了不少。中午放學後吃了飯,到村東邊的水庫裡游泳,跳到水裡要些勇氣的,北方的:水既是三伏也是冰涼的。因為有的年份淹死過人,老師經常到水庫抓人,被抓住了帶到學校頭上頂一塊磚站一節課的時間。
到了晚上,大人小都坐在村裡的大街上拉家常,點一些艾草防蚊子咬,想起這都是美好的回憶,快樂童年一去不復返了。
-
12 # 傲凌絕旭83435286
我是農村的,說下我們這裡的避暑場景,以前感覺沒有現在熱,如果地裡有活,天矇矇亮就去地了,八九點天熱了回家吃飯,過去空調很少,說實話,記得小時候電風扇都沒有幾個,而且農村人普遍節省,有也很少開的,基本上吃飯或者沒事的時候大家都聚集在涼陰下侃大山,晚上會在院子裡或者房子上面鋪個涼蓆睡覺。到現在有些上60.70後在村裡還是這樣的,不過少了很多了。
回覆列表
夏日炎熱的天氣,在過去的農村,你印象中都是如何避暑的?
時下正夏日當頭,天氣預報隔天就會發布高溫預警,好像我們不看報道都不知道天氣應該熱了。因為我們空閒時,便會宅在家裡不出門;等到必須要出行時,無論是座地鐵公交或是開私車,都配備有空調、風扇--所以熱是不存在的,感覺問題不大…這也許正是當代人對世情冷暖,感知下降的原因所在吧!(哈哈開個玩笑),在我們感慨時事變化,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舒適便利時,應題主的要求,將時針撥回到我的成長之源--80年代☞
我家住在射洪縣的一個偏遠山村-“黑窩子”,此名的由來據說是當時土匪盤踞的地方,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其隱蔽性…我出生的時候,土匪自然沒了蹤跡,但就我們是否為土匪的後代,疑惑了在農村成長的整個童年,後來時代進步的精彩吸引了我的視線,不覺就忘卻了深究,從此也是不了了之了!印象中我能記事時,除了極少的人家屋頂上,鋪的是茅草外,全村基本都是統一的土牆灰瓦房,經常有人說土牆房冬暖夏涼,其實也是分情況的,像我家的土房低矮,屋頂離地面的淨高也就2米左右,冬季還好點,真能隔風避寒,可一到夏季,屋頂被烤熱的瓦片,直接將熱氣傳導進屋裡,酷熱難耐,堪比上汽的籠屜,在屋裡待著,長出一身的痱子更是痛苦萬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有了現在來自炎熱夏季的種種回憶☞
老榆樹下的涼椅
屋裡熱那就到屋外面去,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每到晌午正熱時,爺爺便將涼椅搬到屋前的老榕樹下,旁邊放上火盆裡點著的鋸末,(用鋸末的煙來防止蚊子的叮咬),躺上涼椅手裡拿著蒲扇緩慢地搖著,悠閒地打著旽,往往在這時,我便會爬到爺爺的懷裡,扯他的鬍子玩,看到爺爺睜眼,便嚷著要在爺爺腿上坐蹺蹺板,得到滿足的同時,看到爺爺眼裡盡是慈愛與寵溺……而今爺爺離開已十餘年,每次回老家,看到屋前的老榆樹,心裡總會在想這位“老朋友”是否還記得?還記得曾經在其腳下,涼椅上那位老人與小孩的歡顏??…
當時我們那,在自然條件下西瓜是不產的,也有人嘗試種過,但到其結果都只有拳頭大小,長不大,所以西瓜也算是稀罕玩意,但因為我媽媽那時候在街上賣水果,偶爾也能吃上,那時候沒冰箱,白天便將西瓜裝入網兜子,用繩子吊入屋後的老井,傍晚撈出切開,吃起來甜爽冰涼,真的有種“透心涼,心飛揚”的感覺,速度吃完這一次,眨巴著眼睛問媽媽明天還會有嗎?媽媽總會嗔怪著說:有 有 有,看你這衣服都被西瓜汁打溼完了,讓你慢點慢點……而今吃西瓜時我總能想起自己當時的囧態和媽媽絮叨中的母愛!!
冰糕在夏季對於孩子的誘惑力是巨大的,天氣熱起來以後,每天下午村裡總會有一個騎著腳踏車的人來村裡賣冰糕。冰糕就裝在腳踏車後座的一個箱子裡面,箱子上面用一個小被子蓋著,說是為了防止冰糕化掉……一看到這人來了就會圍上一群小孩,然後纏著大人給自己買一個,當然被滿足的還是少數,買到的在一旁,歡喜地吮得津津有味,沒有的乾眼看著,自然少不了一番哭鬧,我多半是屬於後者,有時大人拗不過,才會買一個一毛錢的那種……後來冰糕的名字也多樣了起來,“七個小矮人”、“碎碎冰”、“棒棒冰”等等,上回去成都的寬窄巷子,看見有賣老冰棒的,三塊錢一根,買來嚐了嚐已沒了當初地味道…
故鄉的小河,清涼的浴場 在我家旁邊有一條小河,平時媽媽是不允許私自去河邊的,更不用說下河洗澡,直到七歲多,在學騎腳踏車,過橋時不小心摔倒,掉進了河裡,幸好被旁邊經過的人及時救起,才倖免於難
回家後因這事爸爸和媽媽商討了一夜,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必須得讓我學會游泳,因為我爸也不會,所以便委託小叔教我,小叔家承包河多年,平時在河裡打漁和養網箱魚,平日裡下網時就是比我小的堂弟或堂妹幫忙划船,所以他倆早早就學會了游泳,已是無水不歡了,我在這種氛圍下自然是很快就學會了。那以後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只要天熱就想在河裡的水裡泡著,雖然學會了游泳,但媽媽還是擔心發生意外,所以就用裝蘋果的紅色網兜,裡面裝上泡沫後封上,給我們每人做了一個簡易的救生衣,才放心不少…那時候的河水很清,渴了可以馬上喝兩口,可現在不行了,河水混濁不堪、汙染嚴重,看著都有一種噁心的感覺,更別提喝了。不過現在政策對環保治理力度的加強和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相信不久的將來,小河潺潺,依舊是原來的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