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運超
-
2 # 松山五哥
對安祿山反叛,您會不會有不同以往的觀點?
答:成功者永遠可以左右歷史真偽,只有經歷過的才知道真正答案唐初,高宗、武后時期,突厥、吐蕃、契丹強盛,屢次入掠內地,戰事頻繁。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定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
導致後唐時期,邊鎮兵力雄厚,內地空虛,逐漸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天寶初年的兵力,全國有軍隊57萬人,而15鎮擁有兵力達49萬,還有馬匹8萬多,精兵強將都聚集在邊鎮。
長安城內文人墨客、風花雪月風氣盛行,唐玄宗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對逐漸強大起來的邊鎮失去了警惕,因而勢力逐漸坐大的藩鎮產生了中原問鼎的野心。
天寶十四載(755),擁有大兵15萬、早已羽翼豐滿的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請誅楊國忠為名,起兵反唐,一路長驅直入,勢如破竹,直逼長安。
唐玄宗被迫帶上後宮妃子出逃,並命令各地節度使起兵勤王。歷經九年之久,唐王朝才把叛亂削平。
-
3 # 肆草堂主人
關於安史之亂,我是極度討厭一些掉書袋,拼命考據史料,堆砌典故的!讀歷史是應該抱有一種宏大的歷史角度的。用教科書上的話說,就是把握主要矛盾。
安史之亂這一歷史事件和漢末董卓進京是一回事,也和北魏的六鎮反叛是一回事。根源在於寒門武夫對士族高門的徹底反抗。而且,由漢到唐整個兩千年封建社會的前半段前一千年的歷史鬥爭主線,就是寒門對抗世家,匹夫打倒貴族。
安祿山是一個雜胡,反正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很多人拼命考證安祿山的身世其實是非常無聊的。似安祿山這樣的出身的人,由漢至唐層出不窮,漢朝的董卓,馬騰是這樣的,再往後的爾朱榮,包括李唐皇室在內的整個關隴集團也是這種出身,安祿山之後的李存勖的沙陀軍事集團也一樣。野心家每個時代每個國家都有,問題是這個野心家怎麼就成功了?
漢唐時期,我們國家並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階層流動的辦法,雖然隋朝有了科舉,但是唐朝的科舉制度聊勝於無,根本沒有發揮作用。底層人民是長期處於一種壓抑狀態下的,這個火藥桶只要時間夠,就一定會爆炸的!當時,能夠改變地位的唯一辦法就是從軍,贏取軍功。但是,整個國家依舊是一個壓抑的狀態的,即便提著腦袋有了戰功,對於絕大多數人也依舊沒有一個未來。底層人民能夠改變地位的唯一辦法是軍功,那麼就會有一大群想要改變的人聚集在軍隊,尤其邊軍當中。一旦這種想要提升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形成普遍怨氣,只要積蓄時間夠長,就一定會爆炸。
至於,為什麼是安祿山這樣的雜胡出身的人挑頭掀起反叛,根本原因在於,李唐皇室對世家大族的削弱行動。世家大族,不僅僅對於平民有巨大的壓制作用,而且對於皇權是巨大的威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司馬懿憑藉自家的三千死士就能顛覆政權,實在太可怕了。漢朝時候,世家大族是有私兵部曲的,比如曹操刺殺董卓不成,逃回家鄉就拉起了一支義軍。經過南北朝的亂世,世家擁有武力更是尋常,關隴集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面對這一情況,任何一個穩定的政權都是要想辦法削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邊塞雜胡上位的機會就出現了。普通寒門的漢人武夫,在地位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非常容易被世家透過各種辦法收買,而雜胡相對不會被收買。自然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
-
4 # 使用者一個人
唐明皇已經腐敗到極點,就是安祿山不反,其他人遲早也會反。只不過安祿山野心雖大,為人太兇殘,虎毒都不食子,結果死在兒子手裡了。趙匡胤不也一樣嗎,結果當了皇帝。正所謂成王敗寇!
-
5 # 東方傑士
安祿山是胡人,心高氣傲,敢做敢為,.鑽了唐玄宗的空子,使天下大亂。唐玄宗被矇在鼓裡。做了昏君。葬送了大好河山。寵愛楊貴妃,不問朝政,自食惡果。
回覆列表
這裡只是簡略談一下,關於安祿山出身,蒲立本早在幾十年前就分析安祿山根本不是什麼卑賤之人,筆者同意這種說法,否則無法解釋他與安思順自小親密的,而且他不是營州人,而是從軍在營州。
更重要的一個問題,安祿山、史思明根本不是什麼粟特人,歷史上昭武九姓不完全是粟特,這是目前國內諸多學者最大的一個誤解,至少很不準確。許序雅等學者也是多年前就這個一再解釋,而這個問題海外最早30年代就有人發現,較近的八九十年代也不少人提出過,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但國內一些學者為了把歷史簡單化,提出一個粟特人概念。
安祿山反叛的時間也是史書刻意渲染的,就在天寶前期安祿山也並沒有要反叛的意思,他還幫助朝廷抗議一些地方官吏的問題,檢舉一些人,安祿山能夠獲得一再提拔重用,並非單靠僥倖,而且前期西北軍功勳卓著,安思順也在西北軍,安祿山不敢輕易動彈。
還有安祿山和史思明的關係,史書給後人一個邏輯,安祿山史思明的一起作亂的,他們是同夥搭檔,親密戰友的關係。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準確,起兵的是安祿山,史思明在對抗朝廷這個問題上,是與安祿山一致,但他不完全是合謀的同夥,他一直是安祿山的屬下,當然非常欣賞史思明,但本質上與蔡希德、尹子奇、崔乾祐等一幫心腹大將並沒有多少差別,安祿山進洛陽以後就把范陽重鎮交給史思明,對他有重用的意思,但不能理解為是兩人一起策劃了這次起兵。史思明是後來安慶緒在河南被朔方軍與塞外部族聯軍圍困,眼看玩完,向史思明求救,引發史思明對燕軍的接收,形成新的勢力,只不過史思明一人就佔整個作亂的一半時間,安祿山起兵才不過一年對就掛了,所以根據客觀事實,自然就把這一場災禍叫安史之亂,但很多人會以為是他們兩個人一起搞的叛亂。
還有,目前史書表明像張九齡這樣的人,在開元末年已經發覺安祿山不忠心,根本是瞎說,不僅是對安祿山的不公正,而且也是對張九齡為人的抹黑。張九齡不喜歡軍人,或者哪怕的確不喜歡安祿山是可能的,但身為一個受人敬重的宰相,怎麼可能因為不喜歡某人就懷疑一個將領對朝廷不忠?有反叛的嫌疑,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張九齡會這麼做?
還有關於范陽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平盧節度使的問題,哥舒翰、安思順關係的問題,郭子儀、李光弼朔方軍的淵源,肅宗與玄宗的恩恩怨怨,關於張巡許遠保衛戰,高適和永王李璘等等,安史之亂值得細說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