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帥氣老夫

    恕在下才疏學淺,還真不明白。我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華人的節氣就能夠和公曆掛鉤?就在那一兩天,而且還有閏月閏年。

  • 2 # gyc357

    中國二十四節氣也是以陰曆為準的。陰曆和陽曆都是對應的,習慣上現在的人們以陽曆為主,所以二十四節氣這天,也就是陽曆哪一日!

  • 3 # 春來江水126

    陽曆是根據太陽的運動,陰曆主要是根據月亮的運動吧!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就有了,那時候還沒有陽曆呢?但是二十四節氣在陽曆的時間相對固定,必定是365天➗24吧!

  • 4 # 汾淮居士

    平心而論:古老文明的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以陰曆為準的。陰曆古人稱為《太陰曆》,也就是月亮圍繞地球而劃分為24個節氣,其中也包括春節。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星》。而陽曆不是我們中國發明的,他是西方的傳統文明。也就是《耶穌基督》的出生年,為公元元年,直至今年是《公元2020年》的歷史。陽曆古人稱為《太陽星》,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為一個陽曆年。他雖然比陰曆更準確,也省略了陰曆上的很多《閏年》。但畢竟不是古人的傳統計年法,古人透過對《閏年》的調整,而計算出的24個節氣,同樣能解決我們中國傳統的《農耕民族》種地的時間三人,和所需要的24個節氣。陽曆是從辛亥革命開始才在中國廣泛的使用!但不可否認的是《陽曆比陰曆更精準》。用陽曆計算24個節氣,和陰曆計算的24個節氣,最多也不過是前後差不了幾天的時間。說用陽曆標準計算我們24個節氣的說法是《欠妥》的!也是《不正確的》。中國所以用陰曆記年法是傳統的中國紀年法!更是我們中國使用了幾千年的歷法。

  • 5 # 浪尖上的雲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多一點,因此有年就二月二十九天了,陽曆的一年是地球繞太陽一週,這大家都知道,因為地球在公轉時在不停的有規則的改變姿態,使太陽直射地球的點在不斷的變化,比如說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太陽的直射點都在赤道線上,而夏至和冬至直射點分別是北迴歸線和南迴歸線.,所以說節氣是在這樣規律變化下形成的,不是說節氣為陽厲為準,只不過節氣變更日年年大都差不多罷了,春節按陰厲過與節氣有關嗎?春節不在二四節氣內誰都知道,春節是陰厲新一年的開始,也就是說陰厲的一年是從春天算起,立春節氣不是在年前幾日就是年後數天無法把據準時準日是無法變更的缺陷。

  • 6 # 手機使用者清風寨

    中國的春節習慣上稱陰曆年,但實際上它不是純陰曆,純陰曆(完全按月球繞地的週期計歷)的一年與陽曆一年和四季規律會脫節,我們過的春節是按農曆來算的。而二十四節氣是按地球繞太陽旋轉的空間位置來計算,二十四節氣整整地球繞太陽一週,所以與陽曆日期比較接近,但並不是根據陽曆定的。

  • 7 # 有話少說

    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春節,現在的叫法。過去叫作,年。曆法年,中國的歷法,以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農曆是太陽曆與月亮歷,受陰陽之說的影響,稱,陰陽合曆,稱陰曆是錯誤的。曆法年,根據太陽年制定的歷法,叫作,太陽曆;根據月亮朔望週期制定的歷法,叫作,月亮歷。太陽年,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365天5小時48分46秒)。月亮朔望週期,約二十九天半(29天12小時44分2.8秒)。太陽年,朔望月,非整數。曆法年曆法月,必須取整數。故,曆法年不等於太陽年,朔望月不等於曆法月。日,也不是整數。真太陽日,每一日時間不等,或大於或小於一百刻(24小時)。鐘錶時24小時,為平太陽日。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年劃分的。二十四節氣在大陽曆如公曆上,有1~2天之差。如,立春,1990年2月4日,1903年2月5日。中國的農曆,雖為太陽曆與月亮歷合曆,但總體上是以太陽年制定的歷法。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不足一個太陽年;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三天,超過一個太陽年。十九年七閏,平均為一個太陽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中國曆法年,以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正月,在歷史的歷法上是不同的。以現在萬年曆農曆為標準,秦始皇時的《顓頊歷》,十月為正月,而春秋戰國時的歷法,各國有殷歷,也有周歷,殷歷十二月為正月,周曆以十一月為正月。簡言之:春節(年),以農曆曆法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二十四節氣,以太陽年劃分。由於農曆有平年與閏年,所以,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上的日子不固定,有十幾天之差。如立春,公曆1900年2月4日,農曆庚子年正月初五。公曆1999年2月4日,農曆己卯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曆2020年2月4日,農曆庚子年正月十一。順便說一句,四柱八字算命,取的是農曆的年、月、日、時,干支八個字,為整數。而天文年、月、日、時,為非整數。天命不等於天數。四柱八字算命,根本不懂曆法年與天文年的區別,愚不可及。

  • 8 # 大展宏圖3329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有兩種方法。其一,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為24個等分,即為24節氣。24節氣的公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所以,又可以說,【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其二,根據根據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顆星,隨著天體執行,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在農曆中以立春為24節氣的頭一個節氣,一年12個月、24個節氣。需要指出的是,農曆中不管怎麼說氣節的對應日期,每年是不固定的,可能相差一個月左右。如立春用第一種方法,在公曆的一月五日左右(最多相差一二天),若用第二種方法,在農曆的年前年後相差一個多月,這就是我們常遇到的,有時一年兩立春,有時一年無立春。

  • 9 # 老蔣9686667863

    中國陰曆也不是純陰曆,而是陰陽合曆的。春節是按陰曆,正月初為一年之首日。陰曆是按月亮盈虧週期算的。但廿四節氣是按太陽的一個迴歸年計算出來的。十五天一個節氣。三百六十天為廿四節氣。一個太陽迴歸年是三百六十五天多。兩者時長較接近的。每年氣節在陽曆上頂多只差一天,是比較固定的,不誤農事的。再說一遍,陰曆是陰陽合曆。

  • 10 # 你傷害了我卻一笑而過

    1、節氣屬農曆範疇,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

    2、節氣,是指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的是“定氣法”,根據地球在黃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劃分,每一個節點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執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它是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長成什麼樣,才能更容易被男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