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思的雲朵
-
2 # 何傳人
農村確有寧受婆家一斗,不受孃家一口之傳說。
寧受婆家一斗,是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猴子滿山跑。婆家是自己家,在婆家受氣是受自家屋的氣。過日子哪有一帆風順,吵吵鬧鬧家常便飯。
不受孃家一口,嫁出女潑出水,孃家從出生成長之地,一下子變成了陌路之家。自己也變成了外人,在孃家受一口氣,哪是受外人之氣。
現在隨著人們婚姻觀的轉變,寧受婆家一斗,不受孃家一口的說法,己經沒有立足之地了。
-
3 # 網及瑪瑙
在農村日常生活中,有著各式各樣的俗語,雖說這些俗語中沒有用華麗的詞語來修飾,但聽起來反而通俗易懂。現在我們就說說農村俗語“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娘一家一口氣”什麼意思?
從字面上來說,就是說在婆家受在大委屈也會忍著,反而在孃家不能受一點的委屈。我是這麼理解的。
寧受婆家一斗氣
姑娘嫁到婆家以後,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家庭,和以往的生活習慣會有很大改變。想要融入這個家庭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爭吵,出現矛盾和爭吵後,媳婦為了能更好的融入家庭和以後美好的生活都會選者容忍。
不受孃家一口氣
雖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孃家還是女兒最親近的人。在婆家受再大委屈都能容忍,但孃家是是自己親近的人,所以在自己親人面前受一點委屈心理面也會非常的難受。
-
4 # 廣東果果妞
農村俗語“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娘娘家一口氣”,這句話有道理嗎?
這是一個關於姑娘出嫁以後,在婆家以及孃家之間由於身份角色的變化,產生一些家庭矛盾所表現的農村俗語,寓意深刻!
“寧受婆家一斗氣”,姑娘出嫁以後來到丈夫家,融入到一個新的家庭當中,所產生的矛盾,瓜葛是非常多的!除了丈夫跟你親,誰跟你都不親,剛開始跟家庭其他成員相處不合,有矛盾受氣也是正常現象,“一斗氣”,“鬥”是古代用來衡量容器的單位,像我們以前總是說一斗米,這裡的“一斗氣”是指受了很多氣,姑娘出嫁以後,對孃家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婆家丈夫是唯一的依靠,再多的委屈也要無奈的忍受著,要不然能咋辦呢?自己只是嫁進來的,是因為丈夫這層關係才進的這個家門,所以“寧受婆家一斗氣”,這個“寧”其實非常的無奈!
“不受孃家一口氣”,姑娘即使出嫁以後,在孃家,父母也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有什麼事情,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貼心貼肺!即使發生爭執,吵架,過幾天又會和好,一家人血肉至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一但有什麼委屈,受氣還能夠直接反駁父母,,即使再怎麼爭吵,親生父母,還是親生父母,這個關係是永遠改變不了的,大家相處的也會隨意一點,不用那麼客套,可以不用忍受孃家的一點兒委屈!
這句話有道理嗎?
“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農村俗語!我媳婦跟我結婚以後,家庭成員很多時候都會把她當外人看,對她比較苛刻,即便是我父親,有些什麼事情也愛把氣撒在媳婦身上,很多時候都要委屈的忍受著,只能向我傾訴!我是她唯一的依靠,所以很多時候我要從中調和,護著她!媳婦本來就是個急性子,話也多,但是為了不讓自己“說多錯多”,所以在婆家說話,都要小心翼翼!而她跟我岳父岳母說話可就不同了,聊的話題非常多,說話也大大咧咧,很多時候還點名帶姓,甚至吐髒話,在我看來那是對父母的不尊重,但是她卻不以為然,有什麼說什麼,非常的隨意,更別說受氣了!所以男人真的需要對自己的媳婦好點,她嫁給了你,你都不對她好,誰還會對她好呢?
-
5 # 酸甜苦辣農家小院情
謝謝邀請首先我覺得物無論婆家還是孃家都是夫妻雙方的摯親應該搞好關係相互尊重和諧相處作為媳婦的女方更應該尊重公婆,關心體貼公婆。男方也更應該尊敬女方父母,體貼關心她們。只有這樣夫妻才回相互尊敬生活的才會美滿。至於寧受婆家一斗氣,不收受孃家一口氣。我覺得一定是沒有大腦的媳婦才回有這種想法,孃家是你的根,爹媽辛辛苦苦把你養大成人應該心存感激懂得感恩,不要說受孃家一口氣了,就是挨頓打都不應該寃。再說做爹媽的怎麼捨得讓閨女受氣呢?心疼還心疼不過來呢?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們寧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願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父母怎麼可能讓出嫁的閨女受氣呢?
-
6 # 茶鄉蜜探小楊
“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媳婦可以忍受婆家對自己各種刁難,但是忍受不來自己孃家對自己的指指點點。
我們都知道孃家是女人的從小到大生活的家,而婆家則是嫁出去的新家,都是家但是意義卻是完全的不同,通常來說,在夫妻生活和諧的情況下,那麼孃家就是自己前半生的家,而婆家就是後半生的家了,這是有著很明顯的區別。
自己的婆婆和公公雖然大都會很疼愛你,但是面對一些過錯的時候,他們不會像自己的父母包容你,所以難免有時候會發生一些矛盾,就會生氣,有時候必須要忍著,如果受到了委屈大聲的抱怨出來,那麼可能會引發更大的矛盾。
畢竟是嫁到婆家去的,不是婆婆親生的,所以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隔閡,有一些間隙的。而孃家的話,是從小到大最愛自己最關心自己的人了,什麼都可以說什麼都可以做,也就是為什麼說不受孃家一口氣啦。因為在自己的孃家裡面,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直說,不用害怕礙於情面或者別的什麼原因而忍氣吞聲。而在婆家的話,就要顧及很多方面的東西了。
這句話不是說婆家比孃家好,意思是如果在孃家受氣了,可以大聲的說出來,自己的親生父母雖然會生氣,但是終究會原諒你,這就是家的好處,孃家是永遠的家。所以這句話我覺得就是說孃家永遠是自己最堅實的依靠。
-
7 # 農村卡路里
農村,流行著很多和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這些生活習慣也讓農民相互形成了各自的語言圈子。於是農民中的有文化基礎的人,就總結出了很多有哲理的話,並且流傳了下來,這些話有些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被人們遺忘,也有一些,不但沒有被拋棄,反而到現在還對生活起著很大的指導和提供著參考,今天就來說幾個農村老話!
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孃家一口氣。
在農村,左鄰右舍,房前屋後的女人們最常說的就是這話。女人出嫁之後,婆家就是自己家了,從一個生活了幾十年的家庭走向另外一個家庭,平日裡有點爭吵也再正常不過。對於孃家老輩人說,嫁出去的姑娘就不是自家人了,相當於親戚了,一旦吵架了就讓人很難接受。但是這句話為啥只在農村的已婚女同胞口中傳播呢?因為她們確實覺得這話挺在理的。
寧聽門前亂嚷嚷,不願房後腳板響
在農村中,常見的路邊或者轉彎處會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人們都很熟悉的五個字“泰山石敢當”。因為在農村的房屋建設和道路建設中都有著很多風俗習慣性質的講究。但是遇到一些矛盾無法解決的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寫個“泰山石敢當”的石碑了。
這句“寧聽門前亂嚷嚷,不願房後腳板響”其實說的就是這個問題,立個“石敢當”,門前嚷嚷因為有“石敢當”的存在不再那麼讓人心累,可如果房後人來人往,高聲說話,就往往讓人掛心,甚至有些內心恐懼了,於是就有了“不願房後腳板響”的說法。
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人到了五十歲,賺錢的能力就變弱了;六十歲,交際圈就變小了;七十歲,就不要在外人家留宿了;八十歲,不要在別人家就餐;到了九十歲,連在外人家坐一會都不要了。
-
8 # 鄉下銅鑼
怎麼說那也不一定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一個女孩子嫁過去也是像是一個外人,他們原來一家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也是和自己不一樣的,也是非常容易產生矛盾的,很多媳婦就是為了一家的和睦就一直忍著,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
不忍著也不行的一個家庭要是一直吵吵鬧鬧的話非常容易造成婚姻破裂,在以前離婚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恥辱的事情,所以她們都會選擇忍著。但是和孃家就不一樣了,那是從小到大自己長大的地方,雖然嫁出去了,但是他們還是自己的父母,跟自己父母哪有隔夜仇的,所以就會在自己孃家可能就會比較任性,想怎麼樣就怎樣,而且有很多心裡話也是隻能和自己孃家人掏心掏肺的說,跟婆婆就不會說那麼多了。
其實現在的女孩子對於這句話並不是很贊同,因為他們寧願在自己孃家受氣也不願在婆家受氣,如果一個媳婦還是會在婆家受氣比較多一點,因為她愛自己的丈夫,所以就會因為自己的丈夫對於一些事情而妥協,對於在孃家根本就不會受什麼氣,心情好了就會到孃家,心情不好了就不回去,不就好了。
現在是新社會不管是媳婦還是婆婆都弄體諒對方,要不真正受氣的是丈夫 ,要不就是兒子。這是我的看法。
-
9 # 巫山飛哥
作為一個女孩子,嫁出去了,在孃家去也要端正自己的太度,和嫂子兄弟姐妹們,大哥等保持好關係,不能說壞話,要一事同仁,不能長嘴婦,說兄弟媳婦,嫂子的壞話,常言道,遠香近臭,若是遠三五年回孃家一次,還當稀客,近,天天在孃家,也不好,當要把握一個度,這是做人的原則,有些父母,比方大姑娘有錢,就喜歡有錢的,不喜歡小姑娘,這種父母也不對,嫌窮愛富不好,儘量扁擔挑雞蛋,兩頭一樣重,都是兒女,都一樣,不管兒子,姑娘,媳婦,家和萬事興,吉門萬年行,母慈子孝,一代傳萬年,家興出狀元,國興強昌隆,外人不敢欺,都是一個道理,女嫁他鄉多問候,母恩報答多多行,兒女孝順老爹孃,十月懷胎永不忘,家有兄弟和哥嫂,經常聯絡保關係,十年八載不問候,見到也是陌生人,關係全靠永互動,美好生活才盪漾,任你縱有千百萬,金錢太重也枉然,家有萌妻萬事興,國泰民安幸福長。
-
10 # 小小嬴政
農村俗語“寧受婆家一斗氣,不受娘這一口氣”是什麼意思呢?這句在農村廣泛流傳的俗語意思是這樣的,出嫁的女兒寧可在婆家忍受一大堆各種各樣的氣,也不願意忍受在孃家的一點點氣。
這怎麼理解呢?聽起來好像有些不可思議,怎麼說女兒也是孃家人,父母養你長大,等你出嫁了,好不容易回一趟孃家,父母多說你兩句,你就不高興了。而婆家人就算是打你罵你,你還得賠著笑臉,這是哪門子的道理呢?其實這就是舊時農村的生活狀況。
瞭解農村的人都知道,有一句話說得好,嫁出去的女兒就好像是潑出去的水一樣,收不回來了。嫁到婆家的女兒,從此就變成了別人的媳婦,為了能夠在男方家裡生存下來,就得忍氣吞聲。
這樣一來,女兒在婆家就更沒有地位了,家裡隨便誰都可以欺負她,而她只能忍受著。與其這樣,還不如從一開始就嘴巴乖巧一些,忍受一些。畢竟出嫁的女兒是要跟婆家人生活一輩子的,舊時農村婦女比不得現在,沒有什麼地位,一旦離婚,就真的是一無所有,淨身出戶。
而一旦她回了孃家,就可以放開,哪怕母親輕輕埋怨了她一兩句,她也可以回嘴。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在她的家裡,因為她知道媽媽不會怪她發脾氣,更因為她知道父母會一直寵著她,無論她多大年紀。
但這一切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新時代新農村,男女平等,雖然說婆媳矛盾是中國社會中最難調和的一種矛盾,但是隻要雙方本著互相尊重的原則,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更何況涉及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家庭之間雞毛蒜皮般的小事情,沒有什麼原則性的大問題。只不過是雙方對問題的看法不同,導致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而已。
對於媳婦來說,守好自己的本分,盡到自己的責任就足夠了,對於婆家人來說,不要事事先入為主,總是覺得自己才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大家互相關心,互相關愛,和諧家庭才會由此而生。
而現在也不存在什麼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這種觀念了,女兒就是女兒,到什麼時候回到家裡,母親都要善待。不要認為女兒嫁出去了,自己就不管了,天底下也不會有這麼狠心的媽媽。女兒受了委屈,回到家裡向媽媽傾訴,媽媽應該是以安慰為主,而不是火上澆油。
不存在所謂的女兒出嫁之後,就變成了孃家的“客人”的說法,到什麼時候,只要她回到家裡,就是家裡的一份子。婚姻關係問題在中國曆來是一個關係最難調整的問題,涉及到的各方都應該秉承一種平和的心態,只要心裡有別人,事事為他人著想,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解決。
回覆列表
女人結婚後,婆家你是外人,孃家你是客人,這些都沒關係,經營好自己的家,才是最重要的。婚後你要認清楚,雙方父母兄弟姐妹都只是親戚,只有自己的家庭,自己老公孩子最親。經營好自己家,讓家成為溫暖的港灣,心才有安歇的地方,這樣誰的氣也不用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