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駿景農業

    夏天家裡除了菜園子裡的菜需要定時澆水外,大田裡的農活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很多上了歲數的爺爺奶奶都喜歡到村口小賣店門口邊納涼邊打打麻將、嘮嘮閒嗑,有些農村婦女們還會用這樣的農閒時間糊醬子、納鞋底,拆洗舊棉衣棉褲,家家都是兩頓飯,渴了就到井邊打水,井拔涼水喝一口透心涼的感覺真是夏日裡的一抹清涼啊!那時農村的小賣店沒有冰箱冰櫃,偶爾騎車賣冰棒的人經過,手裡有點錢的爺爺奶奶會給心愛的小孫子、孫女買一根解解饞,哪怕吃完後更渴更熱!

    夏天解暑品怎麼能錯過冰鎮的大西瓜,直接把西瓜放置在桶裡吊在井中,用井拔涼水泡過的西瓜,晚上飯後拿出來和家人們一起分享,那感覺可以消除一天的暑氣和疲憊。小編現在還喜歡吃泡過水的大西瓜,不喜歡把西瓜放在冰箱裡冷卻,感覺那樣就是去了原有的清涼鮮味!

    沒有空調和風扇,但是有大蒲扇,小孩子也會用雜誌封面(比較硬)摺扇子,扇子帶動的風在老人們看來屬於自然風,不會像空調會把人臉吹歪(姥姥活著時總是提醒我們孫輩的孩子們不要直接吹空調,會口眼歪斜的!)晚上睡覺也會有竹製的涼蓆(竹皮和竹芯的製冷效果不一樣,竹皮更涼,反正小編不敢用)

    還有就是喝冰鎮的“橘子水”、“大白梨”(瀋陽的老人們應該都知道“八王寺”^_^),鮮族大冷麵……怎麼滿滿都是清涼的記憶,好似夏天對東北非常眷顧啊!

  • 2 # 山東齊河人

    看到這個問題腦子裡是童年的記憶。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吧,農村家庭連最簡單的淋浴裝置還沒有(後來在房頂上放個塑膠桶,上水用電機,接一段細點的水管,末端安個蓬頭),好在電風扇普及了,電視也普及了,記得小時候,夏天最好的事就是下河,有時候河水太小,就下村中心的大灣(池塘),大人,孩子都去,感覺涼快夠了,回家看電視,而晚些時候,所有男性都得回家,因為,那個時間是女性時間,她們去的晚,這情況是自然形成的,如果有男的遲遲不上岸,遠處的嫂子們不知怎麼調侃你。那時候條件不好,一大家子住一個院子,的確不方便。後來即便是一個男孩子的家庭,結婚後也與老人分院居住,夏天家家都用自治的淋浴,洗澡也是在院子裡而已!其實吧,很多的年輕人不願與老人同院居住還是有道理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發展太快,只留記憶!

  • 3 # 快樂購車

    其實那個時候我覺得很快樂,那個時候剛改革開放農村生活還不是很富裕,買個風扇都不捨得買,買了也不捨得用,為了省錢廚房沒有安裝燈,點的煤油燈,所以晚飯吃的特別早,吃過以後就拿著涼蓆鋪到家門口路上,躺在上面涼快玩耍。每家都這樣,那個時候大街上都是乘涼的人們,聊聊天,小孩做遊戲,特別熱鬧。也不知道為什麼,那個時候蚊子特別的少。很懷念那個時候的農村。

  • 4 # 使用者5876810309

    作為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以前夏天的記憶尤為深刻,那個時候沒空調、沒電扇,但我們過夏天卻有很多方法。

    1、游泳。夏天最爽的莫過於游泳了,門前的小河是夏天最常去的娛樂場所,幾個孩子一約就去了,那時候會遊的潛水、狗刨,不會遊的就用一個拖拉機的內胎當游泳圈,躺在上面用手劃呀劃,一玩可以玩一天。

    2、打赤膊。夏天,特別是放暑假了,男孩子從來不穿衣服,整天就是一條短褲和涼鞋,到處晃,曬得面板黑黢黢的。

    3、在室外睡覺。夏天,屋裡熱,有陽臺的在陽臺上,沒有陽臺的就在院子裡,用兩條板凳和幾塊床板就可以搭一個床,牽上蚊帳,別提多涼爽。每天都睡到太陽曬屁股了起床。

    4、喝涼水。在我們家附近,有一股涼水,夏天特別涼快,這裡也成了很多人夏天納涼喝水的地方,比冰水還爽。

    5、蒲扇。那時候沒空調電扇,蒲扇是晚上納涼睡覺必備,大人們一邊湧蒲扇給我們扇風,一邊給我們講故事,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6、冰棒。1毛錢的冰棒是夏天必備解暑神器。

    現在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但還是懷念以前的小時候,雖然苦,但快樂。

  • 5 # 農大知事

    在我們魯西南的農村,記憶中的八十年代,夏天也是非常炎熱的,在那樣炎熱的季節裡,農民還是同樣冒著酷熱勞作,田地裡都是帶著草帽遮陰,脖子裡圍著毛巾擦汗用,那時候的農民確實很辛苦。農閒時在家裡避暑時大都有以下措施。

    一、蒲扇扇風室外乘涼

    在炎熱的夏季夜晚,天氣悶熱的在室內是無法入睡的,一到晚上,大人孩子都會拿著扇子,拉著涼蓆到院子裡或者大路邊,一家人或村鄰都在一起,邊聊天邊扇著扇子,大人有時還要給孩子扇,就這樣其樂融融的度過一個夏季。

    二、夜宿室外樹下或搭涼棚

    那時的農村由於天氣太熱,家家都有搭建的涼棚,涼棚就是用於夏季乘涼,夜晚臨時睡覺用的,遇到悶熱的夜晚,全家人都會夜宿涼棚裡,由於有蚊子,還會撐起蚊帳。

    三、溝渠洗澡降溫是常態

    那時的農村村內或村莊周邊都有坑或溝渠,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有,夏天都會儲滿了雨水或河水,那時的水是清潔的,夏季可就成了大人孩子洗澡降溫的好方法,但如今各村的坑、溝渠大多被填平了,用作他用,即使有坑的要不就沒有水了,有水也是汙水,很少能用作洗澡用了。

    現在憶起那時的農村,雖沒有現在的空調風扇,但每年夏天村子裡的大道邊,都顯得非常熱鬧,很多人聊天能到半夜,孩子們困了就睡在大人的身邊,現在想起了,那時還真的很快樂的!

  • 6 # 昕瑞生態

    過去農村沒有空調電風扇,那是怎麼度過的炎炎夏日。雖然沒有這些東西但是農村農民還是有很好的辦法度過炎炎夏日。

    1.有一棟冬暖夏涼的房子。

    房子作為人們居住的環境,以現在的房子沒有空調風扇度是難以過炎炎夏日。以前農村的房子都是土廂房,用泥土打成厚厚的一道牆,土牆的厚度比現在的牆厚四五釐米,而且土牆的導熱性很差,即使室外溫度達到三十度,房子內的溫度也只有二十五六度,而且房子的通風性非常好,坐在弄堂裡都有一陣陣涼風襲來。夏天涼冬天暖,不用空調等其他裝置都能冬暖夏涼。

    2.納涼的工具

    農村還是有很多土方法來應對炎炎夏日,涼椅和蒲扇是農村最常見的工具。以前晚上熱得睡不著,都會搬一把涼椅到屋外睡覺(晚上10點之後),在屋外院子裡吹著涼風,再把乾燥的松柏枝條點著用來驅蚊子,可以安靜涼爽的睡到天亮,早上起來身上臉上全是露水。

    農村最常用的是蒲扇,或用棕葉編制的,或者用茅草製作成一把扇子。天氣熱就拿出來扇風驅暑。

    3.炎炎夏日,農民對於飲食非常講究

    夏天天氣熱,不能吃過於燥熱的食物。西瓜和涼粉是農村最常見的消暑的食物。農村的井水也是冬暖夏涼,涼爽的井水就像夏日的一股清泉,用它來冰鎮西瓜和涼粉,西瓜和涼粉本來就有解暑的作用,配上涼爽的井水,夏日的燥熱煙消雲散。除了西瓜和涼粉,農村在其他的飲食方面也非常注意,不吃容易上火的東西。

    4.夏季也是農民最繁忙的季節,等忙完都要到晚上十點之後,在忙的時候雖然汗流浹背但也不覺得熱的難受

    夏季特別是七八月份是南方農村最繁忙的季節節,早稻收割,晚稻插秧,花生大豆收割,等等這些農活都能忙到晚上十點鐘,甚至忙到凌晨,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雖然這些農活非常辛苦,在忙的時候也覺得熱但不會覺得難受,等忙完了,都快到半夜。晚上十點之後天氣漸漸變涼,勞累和涼爽的夏夜能讓人好好地睡上一覺。

    記憶中的炎炎夏日,都是在忙碌中度過,每天都要溼透衣服。中午最熱的時候吃片西瓜或者吃碗涼粉降降暑,在勞累中和降暑美食中慢慢進入夢鄉。而如今很少幹農活,很難想象當初是怎麼過來的。其實很多時候還是人的意志力、居住的環境、降暑的食物,來度過炎炎夏日。

  • 7 # 糧油市場報

    以前的農村在夏日納涼的方式還是有很多的,電風扇,蒲扇,水井裡的清涼水,村口樹林下的陰涼處,還是有清澈的池塘水,都是村民納涼的好去處或者好方式。

    如果讓筆者說,最喜歡的季節是哪一個,筆者毫無疑問的回答說是夏季,因為在我二十多年的農村生活經歷中,夏季無疑是最愜意的,當然也是最充滿回憶的。首先是不用去上學,每年的7月初到8月底正是暑假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也是農村最炎熱的時候,在這樣的炎炎夏日裡可以不去上學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是最合適的不過的。放下書包,丟下課本,遠離作業,這才是我喜歡夏天最直接的理由吧!

    雖然那個時候農村並沒有多少納涼的裝置,即便是電風扇也只能在全家人都睡在客廳裡的時候才捨得開一會,但是這些問題難不倒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關於納涼避暑,老家人們有著自己的想法。

    1、夏日儘量減少勞作!

    雖然農村人都是以種地來謀生,但是最起碼在夏天的時候,很少人在日頭最毒的時候下地幹活,如果是必須要做的活,都是趁著天剛剛亮,氣溫較低的時候開始做,等乾的差不多了,太陽昇高了,氣溫不低了,開始回家吃飯,在家歇著。

    2、儘量身處陰涼地!

    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即便是外面驕陽似火,如果能夠找到一個陰涼處,那種感覺好比是吃一塊冰激凌還要爽。

    所以,在午後的這段時間裡,村口的樹林裡總是能夠看到大批納涼的人們,利用這裡樹蔭乘涼是最佳的避暑方式。

    3、下河洗澡的好時機!

    一般在中午最炎熱的時候,很多人吃過飯忍受不了那種酷暑,就會呼朋喚友去村裡的池塘裡泡一會,水溫剛好,不高不低,真是舒坦。

    但是,筆者一定建議大家,不要讓孩子下水洗澡,以免發生危險。

    關於農村納涼的記憶就是這些,我無比懷念那段時光。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 8 # 月季正紅

    過去農村是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

    炎炎夏日應該是六、七、八三個月,這三個月很熱也很忙,特別是七月二十日左右氣溫更高,天氣預報從不播撮氏40度以上,其實太陽底下不止40度,種田的時候水裡都很燙,泥巴里是冰涼的,可上面的水是燙腳的。

    可是,這麼個炎炎夏日,農民仍然要在太陽底下勞作,甚至更多農民還赤著膊,真的熱的受不了,才逃到大樹底下陰涼一下,有的也會跳到水裡泡一下洗個涼水澡,然後上岸又繼續幹,直到晚上八點半農民藉著月光仍然還在田裡插秧或者收割稻穀。而小孩子不是讀書,就是泡在水裡,一天最下洗三四次,有時連嘴唇都是紫烏的。

    夏天日天比較長,農民十點鐘吃晚飯那是常事。儘管是晚上十點,但吃晚飯時還是汗流夾背,農民總喜歡把飯端到外面來吃,邊卿天邊吃飯,邊享受著農村的夜風。過去,農村乘涼一般都在大樹下,弄堂口,唯一的納涼工具便是婦女們自己編織的麥杆扇。那時,農村沒有冰箱,可夏天的山泉水是冰涼的,農民常常用毛竹筒打水解渴。

    大人們晚上睡覺時間都很短,晚上十二點才躺下,三四點又要起來開早工,男人們晚上一般都是睡在天地下,醒來時一身溼溼的露水,農村人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復的過著炎炎夏日。

    如今,農村生活條件好了,電風扇、空調都有了,農民從田間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弔扇,給自己降溫。然後,開啟冰箱吃個棒冰或者飲料,為自己解薯納涼。儘管現在有空調的人家多了,但農民還是捨不得開,一般都開幾個小對就關掉,電費太吃緊,一個月要四五百塊錢,一般情況下電風扇會一晚開天亮,畢竟電風扇耗電低。總的來說,現在跟過去沒得比,年輕人卻管不了這麼多,開著空調還蓋著被子直的會享受,而老年人看著都心痛,那有現在這般納涼的,真是世道變了,納涼也在不斷的變化。

  • 9 # 說農村事的農村人老王

    以前的農村屋窄房低,窗戶也小。膠東的廚房一般就在堂屋裡,沒有液化氣更沒有電飯煲,做飯炒菜都是燒柴禾,所以一進屋,就會感覺到一股熱浪襲人。

    言歸正傳,說過了屋子裡熱,自然也就來了房外乘涼。夏天的晚上吃過晚飯,街坊鄰居也就紛紛來到大街上乘涼。一把蒲扇一個馬紮,就是當時的標配。蒲扇一是用來扇風,二是用來驅蚊。三五一堆,談天說地,往往到了夜深也不願意進屋去。

    礙於地裡的農活,不願進屋也得進屋睡覺。在睡覺之前,取一盆涼水再洗個涼水澡,才能上炕睡覺,鑽進蚊帳之內,也是閉著眼睛搖著蒲扇,邊扇邊睡。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啥時候睡著的。所以夏天,也經常是睡眠不足。

    農村的夏天,河邊灣渠是男人們經常光顧的地方。中午無法入睡的男人們便會來到河邊洗澡。縱身跳進水裡,遊幾個來回,那種舒服至今記憶猶新。

    現在好了,有風扇,空調,還有冰箱裡的雪糕汽水。想想以前是怎麼過來的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女足世界盃,中國女足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