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重點241
-
2 # 與茶日記
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覺得紀錄片《神秘的西夏》結束時,有幾句解說詞說的非常好。大概意思是這樣說的:
党項人作為一個民族雖然消失了,但是他們的血脈卻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當中,而華夏文明也正是因為多元,所以強大,因為一體,所以生生不息!!!說實話,這部紀錄片個人看了很多遍,拍的是真的好,比很多電視劇電影好看多了,看完了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從党項人的崛起到沒落,中間的許多故事,雖然講的是党項人,但卻也在講整個中華民族。我相信中華民族從党項人的身上也學到了很多。
因為多元,所以強大,因為一體,所以生生不息!
說的真好。
而多元一體,不就是維繫中華文明千年不斷,經久不衰的根本動力嗎???
-
3 # 聞魯生
感謝儒道釋的渾然一體,揭示、舒緩、化解了人生之困;感謝宗祠私塾文廟的並行不悖,推行了根源迷信、文化敬重、祖先崇拜。西方嘲諷華人無有基督之浪漫情懷,無有耶穌之堅定信仰,實乃孔子所謂“未知生,焉知死”,打造出更為縝密科學的思維邏輯和道德價值。當下《悟空》欄目,陷入仇儒泥淖,對儒家思想多有挑釁冒犯,不是荒唐便是無知,何苦來哉?
-
4 # 南山劉向雄
馬克思•韋伯說過一個觀點很值得細思:"華人從不關心誰是收稅者,只關心收多少稅。"
也就是說,華人的思維,其實沒那麼多高大上的東西,像信仰等很少出現在中國傳統中,華人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活狀況如何。
這是一種"實用"態度,也有點像魯迅先生說的"拿來主義",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再說,對自己有用的就留下,無用的就丟掉。
這種態度放在文化上,體現為"包容"。外來文化的進入,並不會受到太多阻力,例如佛教、基督教、西方文化等等,都沒有被排斥,作為一種個人選擇而被留下,畢竟這些文化與生活相關,但不影響生活。如果是變法,影響到了生活,反對者可是排著隊的。
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根基並沒有撼動,即使是聲勢浩大的佛教,華人的接受是當做宗教信仰缺失的補充,所以很快被接受下來。但這是宗教信仰,和俗世生活沒有衝突,還是封建制度,治國還是儒法共用。基督教的傳入雖然時間也久遠,但華人已經有佛教了,對於再多一個信仰則沒啥興趣,因而接受程度就低了許多。
華人的"改良"能力很強,外來文化往往會"本土化",要麼吸收中國傳統文化,要麼被傳統文化吸收拿來就用,這種狀況仍然延續至今。
正是華人的這種"實用"態度產生的包容,對於不影響生活的文化進入有著寬容的心態,說剃頭,象徵性地抵抗一陣就剃了;說剪辮子,象徵性地抵抗一陣就剪了。
因而傳統的文化,在這種寬容的態度中,一個大染缸就形成了。
-
5 # 肚子空空空
因為中國傳統的根文化,祖先崇拜讓華人格外看重祖先的歷史。這種特有的孝文化決定了中國歷史記憶很難中斷。
還有我們具有幾千年延續性的漢字,也保障了歷史記憶的完整。換做英語系,現代英華人看200年前的英文就已經看不懂了。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天然的義務,是修齊治平,信而好古,繼往聖之絕學。所以只要被傳統思想薰陶出來的精英階層不消滅,那麼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一直會有人繼承,這個民族一直會被有士族精神的人來守護。華人從祖先繼承下來的優秀人格和精神,也不會中斷。
為什麼華夏民族屢次被異族征服,都能死而復生?因為異族征服不了被儒家思想改造出來,具有大漢主義的精英階層,所以要麼異族主動或被迫的漢化,要麼精英階層來複國。
欲滅其國,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先滅其文化。但是五四以來,我們的歷史是吃人的,我們的文化是有毒的,甚至我們的漢字都是有害的,什麼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一直在被這種人來“啟蒙”。培養了大量對中國文化,華人刻骨仇恨的變種人,這些只能誕生於近代中國的逆向民族主義者。這些人無論智商,人格,家國情懷都走向了精英階層的對立面。
因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孔子,成了另一種外來意識形態的敵人,所以當孔子被批倒批臭之後,這個具有歷史使命感,民族使命感的精英階層,士族精神和社會基本道德也一同消失了。
誰來守護中華民族,誰來延續千年文化,誰來複國就成了大問題。
-
6 # 乾坤道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引導人們一切向錢看這樣的施政綱,正逐步蠶食華人的靈魂,照此路繼續走下去,我們老祖先留下的優秀文化會丟得一乾二淨
-
7 # 易者太愚
周易立體宇宙模型的推演及其意義
太愚在前面的文章中已介紹兩個卦圖的推演,現對如何利用兩個卦圖來組建周易模型的情況作詳細介紹。
古人推演出兩個卦圖,是要用它們來組成一個能夠“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的立體宇宙模型。
1,周易立體宇宙模型簡圖的推演 «繫辭上»第七章:“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這段話是交待如何用兩個卦圖來組建宇宙模型。
1)崇效天,卑法地。意思是說,把一個卦圖置於上位以表象天,把一個卦圖置於下位以表象地。 用哪一個卦圖表象天,哪一個卦圖表象地?
«說卦傳»第二章雲,“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如太愚在前文所述,古人推演出來的第一個卦圖的主要作用是用來解釋陰陽的概念(上為陽,下為陰;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等等),所以,第一個卦圖就是天的模型,自然而然,第二個卦圖就是地的模型。據此,得到圖一。
圖一
2)天地設位。意思是指確定天盤八卦和地盤八卦的卦位對應關係。
第一,把天盤、地盤相重疊。圖一之中,天盤、地盤之間隔著一根軸,不能使天盤、地盤之間的卦位很好地對應起來,這樣就無法演繹了。所以,古人就把天盤、地盤疊合起來,如圖二。
圖二
圖中,裡層八卦是天盤八卦,外層八卦是地盤八卦。
第二,把地盤擴大。圖二之中,天盤、地盤同樣大小,舊時沒有透明材料,天盤、地盤相重疊,就導致看不到地盤八卦了,也就無法演繹了,必須想一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古人想到的辦法是把地盤擴大,如圖三。
圖三
圖三的天盤乾卦居於本位,稱為本點陣圖。
天盤有八卦,地盤也有八卦,把地盤擴大之後,天盤八卦和地盤八卦之間就呈層疊關係,這就是«說卦傳»第三章所說“八卦相錯”(如太愚在前文所述,錯,金塗也,即層疊關係)。 早期在推演這個模型時,還沒有文字,其卦是用三畫卦表示,如圖四。
圖四
圖四之中的天盤八卦標示卦名,以示與地盤八卦區別開來。 圖中的天盤八卦的三畫卦和地盤八卦的三畫卦的關係也是“八卦相錯”。
第三,易行乎其中矣。古人把天盤稱為易。為什麼?因為利用天盤很容易就將複雜的問題解釋清楚(如前文“太極原理”所述),容易也,故易。 “易行乎其中矣”的意思是說,圖三之中,居中的天盤是可以“行”的。天盤是圓形的,其行,旋轉也。
«繫辭上»第十章:“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這一段話,是介紹如何在模型中設定軸承,然後推動天盤旋轉以解釋一切。 極,在此是指中軸。極深,指挖深中軸之下的底部。幾,在隱秘之處埋下伏兵,在此是指在挖深中軸之下底部的孔洞之中放置軸承。研,推著石磨轉動,指推動天盤旋轉。 所以,“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的意思是說,把周易模型的中軸底部挖深安裝上軸承,就可以推動天盤旋轉了。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意思是說,只有中軸底部挖得足夠深,才能把天盤、地盤相連貫。 “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意思是說,只有安裝了軸承,才能推動天盤旋轉以解釋一切。 “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意思是說,唯其足夠神奇,才能推動天盤不快不慢地執行,不用腳行走也能到達。
把上引«繫辭上»第十章這段話完整地翻譯如下: “周易宇宙模型,聖人在製造它的時候,挖深它的中軸底部安裝上軸承,因而推動它的天盤就可以旋轉。唯有把這個模型中軸底部的孔洞挖得足夠深,才能把天盤、地盤相連結;唯有在深挖的孔洞之中安裝了軸承,才能用這個模型來演繹以解釋天下一切事務;唯其如此,這個模型才足夠神奇,所以推動它的天盤就能不快不慢地執行,不用腳行走也能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2,為宇宙模型簡圖配置紀時要素
1)為什麼要給宇宙模型配置紀時要素?古人要建立的是能夠解釋一切的宇宙模型,宇宙是關於時空的概念,所以這個模型必須能夠紀時(否則,無以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
«周易»論述到時間的概念。«繫辭下»第五章:“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這裡的日、月、寒、暑、歲,都是時間概念。
«蠱卦卦辭»:“先甲三日,後甲三日。”這是時間概念,其“甲”是十天干的第一位。
«巽卦»五爻:“先庚三日,後庚三日。”這也是時間概念,其“庚”是十天干之一。
«繫辭上»第六章:“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廣大,指天盤和地盤(廣,從黃,地也;“大哉乾元”,大者乾也天也天盤也)。推動天盤旋轉稱為變通(«繫辭上»第十一章:“推而行之謂之通。”)。推動配置了紀時要素的天盤旋轉可以紀四時,稱為變通配四時。日月用干支紀之,干支分陰陽,故稱陰陽之義配日月。
所以,周易模型無疑是能夠紀時的。
2)古代的紀時要素包括什麼?考諸古代曆法,古代是用干支紀日月,用太陽出現在二十八宿的特定星位來確認四時的起止,而四時是用二十四節氣來劃分。 古人又透過觀測月亮執行的情況,掌握了月亮的執行規律,這就是陰曆。 所以,周易模型必須配置完成上述紀時要素。
3)配置干支。第一步,配置十二地支。由於周易模型的地盤是固定不動的,地支是地盤的概念,所以先配置十二地支。
地支有十二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要把十二地支配置於地盤,則需要把地盤平分為十二等分。 在宇宙模型簡圖上分別畫上中垂線和水平中心線,如圖五。
圖五
再把圖五之中的四個分塊各平分為三等分,則地盤被平分為十二等分,如圖六。
圖六
«周易»並沒有明確提到如何配置干支,只能從其中涉及到干支概念的論述之中去理出頭緒,才能配置出正確的干支要素。
«巽卦彖辭»:“重巽以申命。”重巽,是指天盤巽卦與地盤巽卦發生重疊,如圖七(圖中,部分無關之卦不標示)。
圖七
“重巽以申命”的意思是說,兩個巽卦相重疊的時候,君子(乾卦)在申位或申時釋出(重申)命令。
如圖七所示,當兩個巽卦相重疊時,乾卦居於地盤坤卦之位,那麼,地盤坤卦之位就是地支申的所在宮位。由圖七可知,坤宮有兩個地支位,哪一個是申位呢?
查通行的地支排法,子地支排於地盤坎卦之位,然後以順排和逆排兩種方式來排,只有順排時,申地支才出現在坤宮,所以,地支的配置方案如圖八。
圖八
第二步,配置天干。天干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首先要把天盤平分為十等分,如圖九。
圖九
古人用干支搭配出來的“六十甲子”來紀日、月(後來又紀年和時辰),其中的“甲子”排在第一位,故在天盤震卦之位配置“甲”天干,以示“甲子”,如圖十。
圖十
周易模型是用順旋來模擬天體執行(“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在天盤順旋時若想要按“六十甲子”的順序依次逐個推出來,則十天干要逆排,如圖十一。
圖十一
4)配置二十八宿。«周易»本身並沒有提到如何配置二十八宿,但提到過二十八宿星象的概念。
«睽卦»上爻:“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其中,張是指張宿,鬼是指鬼宿。
«晉卦»上爻:“晉其角。”其中的“角”是由角宿派生出來的概念。
«明夷»五爻:“箕子之明夷。”這是基於箕宿而產生的概念。
水風井卦的宮位則與井宿之位有關。
所以,周易模型無疑是配置有二十八宿星象的。
查«漢書.律曆志.度距»,二十八宿名稱及各宿所佔宿度如下:
角十二,亢九,氐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東七十五度。
鬥二十六(又四分之一),牛八,女十二,虛十,危十七,室十六,壁九。北九十八度(四分之一)。
奎十六,婁十二,胃十四,昂十一,畢十六,觜二,參九。西八十度。
井三十三,鬼四,柳十五,星七,張十八,翼十八,軫十七。南百一十二度。
二十八宿共佔平面空間為365¼宿度(可見,古代劃一周為365¼宿度),與迴歸年一年時間365.2422天大約相等。
«繫辭上»第十一章:“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把天上的星宿按比例縮小繪於模型上,是謂化而裁之。推動天盤旋轉稱為通。此所謂變通。
現在發現最早的二十八宿星象圖,是出土於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的一個漆盒上所繪的二十八宿星象圖,整理之後如圖十二。
圖十二
該圖把星宿置於頂部,參考有關書籍,把二十八宿平均分配於周易模型,如圖十三。
圖十三
需要注意,二十八宿各宿所佔空間宿度不相等,上圖把二十八宿作平均分配處理,並不能完全正確反映各宿的位置,因此,在解讀«周易»之中涉及星象方面的內容時,需要把上圖和圖十二星象圖結合來解讀。
由於周易模型的天盤是旋轉的,而地盤是固定不動的,故上圖把星象配置於地盤。
5)配置二十四節氣。有了二十八宿之後,還需要二十四節氣來配合,才能確定四時的起止。如«漢書律曆志»,“冬至之時,日在牽牛初度”,云云。
«周易»論述到節氣的概念。«水澤節卦彖辭»:“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把二十四節氣配置到周易模型之後,其節氣之間的間隔與植物之間的節眼相似,是為天地節。用二十四節氣來劃分四時,是為天地節而四時成。節氣是用宿度來劃分的,是為節以制度。«水澤節卦象辭»:“君子以制度數。”用宿度來劃分二十四節氣,是為以制度數。 為此,把二十四節氣配置到周易模型,如圖十三所示。
6)配置陰曆。«周易»論述到陰曆有關的概念。«地火明夷卦»上爻:“不明,晦。”晦是月亮歷產生的概念,如«呂氏春秋貴因»:“推歷者,視月行而知晦朔。”所以,要把陰曆配置到周易模型之上,如圖十三所示。
配置完成上述紀時要素之後,把圖十三製作成一個模型,如圖十四。
圖十四
3.周易是古人發明的用來解釋一切的宇宙模型
1)圖十四這個模型就是周易!這是周易模型失傳二千多年以來,人類首次成功復原的周易宇宙模型!
當代已有學者意識到周易是宇宙模型。有學者在論述«周易»時指出,華人的祖先曾建立“一個能解釋宇宙世界的統一理論和模型”。
首先,周易是一個模型確切無疑。«莊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意思是說,有一個周朝史官帶著周易去見陳侯。若非模型,周史如何“以周易見陳候”?
其次,這個模型是宇宙模型。«屍子»:“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可見,古人的宇宙概念,是關於時空的概念。
太愚所復原的模型,有天有地,有日月星辰,有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能演繹以紀時,這不就是一個宇宙模型嗎!
把“周易”二字倒過來唸,就是“易周”,諧“宇宙”。
«繫辭上»第四章:“知周乎萬物。”這是指用天盤作圓周執行以解釋萬物。由於周易模型配置了四時的概念,天盤作圓周運動就可以紀時,所以,周是指週而復始,是時間的概念。
如上所求,易是指周易模型的天盤,天盤者天空也,空間也。
所以,周易者,時空也,宇宙模型是也。
2)古人用周易模型來抽象概念,演繹文字,以解釋一切。由於«周易»成書時還沒有發明“模型”這個概念,所以,«周易»並無提到“模型”二字。如今,太愚雖然根據«周易»和有關古代典籍的論述復原了周易模型,但畢竟人們對“周易”概念的誤會至久至深,現如今必然對太愚所復原的模型抱有懷疑。那麼,如何能證明太愚所復原的模型就是古人的周易?
正如太愚反覆所說,不論是誰的“周易”,只有能夠解釋«周易»之中的概念的“周易”,才是真正的周易。下面就利用周易模型來解釋«周易»六十四卦之中的有關概念,以證明太愚的周易是就是古人當初所發明的周易,而且是古人用來解釋一切的宇宙模型。
例1。«坤卦»初爻:“履霜,堅冰至。”為什麼坤卦初爻會說“履霜”呢?根據歸藏演繹原理(其原理在此不詳述),確定坤卦初爻主爻象是圖3。
圖3
圖3是由圖1變動為圖2之後再發生變動而成之象。
圖1
圖2
在圖1之中,天盤坤卦居於兌卦之位(正秋也),變為圖2,天盤坤卦居於乾卦之位,乾卦之位在時間上是戌月、亥月(大約相當於農曆九月、十月),這個時候大地霜凍,所以,圖1變為圖2的圖變過程,相當於坤卦從霜凍的大地上走過,是為履霜。
圖2變為圖3(為本爻主爻象),圖3得坎坤相蕩且坎、乾相對,坎為水,乾為金(其金,堅也),故坎、乾相物件水結成堅冰,坤為至(“至哉坤元”),故堅冰至。
例2。«蠱卦卦辭»:“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蠱卦是圖5的地盤艮卦(山)與天盤巽卦(風)相蕩而成的重卦,如圖5。
圖5
圖5的前象是圖4。
圖4
圖4之中,地盤震卦與天盤乾卦發生相蕩,乾為先(天盤乾卦居於天盤坤卦前位,故乾為先,坤為後),震卦的天干為甲,故圖4的震乾相蕩是為“先甲”;圖4又得離坎相蕩,坎卦之數為三,離為日,是為“三日”。故先甲三日。
圖4得到“先甲三日”之後變動為圖5得到山風蠱卦本象(如圖5所示),其象得震坤相蕩為“後甲”(坤為後,震為甲);圖5又得坎離相蕩,坎為三,離為日,是為“三日”。故後甲三日。
例3。«巽卦»五爻:“先庚三日,後庚三日。”根據歸藏演繹原理,巽卦五爻的主爻象是圖8。
圖8
圖8之中得兌乾相蕩,乾為先,兌卦天干為庚,是為“先庚”;圖中又得天盤坎卦居於地盤離卦對宮,坎為三,離為日,是為“三日”。故先庚三日。
圖8變動為圖1。
圖1
圖1之中得兌坤相蕩,坤為後,兌為庚,是為“後庚”;圖中又得天盤離卦居於地盤坎卦的對宮,坎為三,離為日,是為“三日”。故後庚三日。
例4。«睽卦»上爻:“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根據歸藏演繹原理,睽卦上爻主爻象是圖2。
圖2
圖2得坎乾相蕩於地盤離卦對宮,用地盤離卦(目)與天盤乾卦進行組合為見,坎為豕,是為“見豕”。圖2變為圖3。
圖3
圖3得坎坤相蕩,坤卦表象塗(泥巴),圖3的坎坤相蕩象豕(豬)身上揹負著泥巴,是為“負塗”。 圖3變為圖4。
圖4
“坤厚載物”,所以,坤為載。圖4之中得兩個坤卦相對,坤為大輿,又坤為鬼,艮卦之數為一,所以,圖4之中的兩個坤卦與天盤艮卦的關係就表象“載鬼一車”。
“先張之弧”,圖4變為圖5。
圖5
乾為先,張宿位於離宮,所以,圖5之中的天盤乾卦和地盤離卦之間(先張)的內盤線條呈一根弧線,而地盤乾卦和天盤離卦之間(先張)又與內盤線條構成一根弧線。這兩根弧線處於相對分開,睽也。
“後說之弧”,圖5地盤坤卦(後)和兩個兌卦(兌為言,二個兌卦組合為說)之間與內盤線條構成一根弧線,是為後說之弧。
顯然,這是用卦位與天盤線條的關係來解釋“弧”的概念。
上述卦位的變動又能演繹出相應的文字,因為需要用小篆文字來演繹,故在此不能詳述。
64個重卦的«卦辭»«爻辭»«彖辭»«象辭»都是用這個模演繹出來的概念和文字的堆砌,在此不能詳盡(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中國古代宇宙理論研究»)。僅以上所舉四例,已足以證明太愚的周易就是古人所發明的周易,也是釋讀«周易»不可或缺的工具。
5.五行原理能否稱為周易?
現今靠陰陽五行吃飯的大師們,言必稱周易大師。但令人疑惑的是,風水先生號稱周易大師,占卦算命的也稱為周易大師,宗奇門遁甲的又稱為周易大師,總之,大師們林林總總,面目各不相同,到底是怎麼回事?
由上述可知,古人在發明周易模型時,出於紀時的需要,配置了天干地支,經過長期應用,人們歸納出天干地支原理,即五行原理。 後來,人們又在五行原理基礎之上,發展出各不相同的各種術數,所以,這些大師們稱為周易大師,大體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撇開了太愚所復原的周易模型,大師們就很難正名了。
6,復原周易模型有什麼意義?
有些讀者,總是用“對科學有什麼作用”來判斷一件器物或一件事的意義,這個理解過於膚淺。
復原周易模型的意義,大體如下:
第一,透過用這個模型來演繹解讀«周易»,破解了周易千古之謎。隨著周易之謎的破解,一個長期以來迷惑人們的學術謎案終於有解了,也就是說,周易在早期的長期應用,是古老的中華文明沒有發生中斷的根本原因。
第二,周易是古代中國文化和古代中華文明的總根源,破解了周易之謎,實際上就搞清楚了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的源頭。 過去,很多大學者出於各自的目的,否認伏羲畫卦事件對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起源的重大意義,後來,史家出於要證明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源頭久遠的需要,搬出伏羲畫卦事件作為證據,但終因缺少必要的實證而不夠理直氣壯。如今,太愚雖然也不能為這個歷史事件提供實證,但周易模型的成功復原,就為伏羲畫卦事件提供了與實證一樣重要而且有效的邏輯證據。 搞清楚一個文明的根源之後,就可以進一步探索該文明發展過程中的成敗經驗教訓,直至對該文明今後的發展提供指導性意見。
過去,一些大學者之所以一直不肯承認周易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之原,除了周易模型不能復原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心理因素,那就是人們把陰陽五行等同於周易,而陰陽五行又被批為迷信,若承認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起源於周易,等於說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起源於迷信,臉上不夠光彩。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古老的文明,都起源於史巫文化,古代中華文明既然是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如果是起源於史巫文化,一點不會影響這種文明的偉大。事實上,中國古代早期史巫文化的一支,進化為周易文化,它是用一個宇宙模型來解釋一切,所以,中華文化起源於古代先人對宇宙的探索。周易所產生的陰陽五行,它的初衷是用來解釋生命規律。所以,中華文明是起源於古人對宇宙和生命規律的探索。
周易模型的成功復原,還為早期一些長期不能得到合理解釋的歷史事件、文化現象、文化概念提供解釋的法理依據,以作出合理的解釋。
第三,用周易模型來演繹,可對許多被長期錯誤解讀的漢文字正義。
第四,可用周易模型來對一些古代早期典籍的真偽作甄別。
-
8 # 旁旁網紅
很簡單的道理,歷史上只要打仗漢人就南遷,能南遷的在那個年代,都是有錢的,有錢的自然就是基因優秀的,而留在北方的漢人,每次打仗就被胡人,夷狄雜交一次,而夷狄和胡人的大腦比較頓挫,所以留在北方的漢人基因各方面都要差很多,以至於北方人不會說漢語,只會說胡語也就是現在的普通話,而南方人說的是漢語,其實現在也能比的出來,北方人動不動就喜歡打架,做事不講道理,不講規矩,這就是胡人的表現,所以南方人基因優秀原因就是北方優秀的基因都是歷朝歷代漢人南遷造成的,而且真正的漢語是江山話,任何南方語言都是江山話的演變,包裹閩南語和粵語,溫州話,都是同宗的,而閩南語和粵語是不同朝代的官話,多多的去了解一下江山話,就能找到閩南語和粵語,以及各種南方語言的共通之處,北方人請不要說自己是漢人,你們說的是胡語,也是胡人,漢人早已南遷
-
9 # 聚沙書法教學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按照先秦的儒道,以及後來的佛學思想,中國社會在兩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道德和法治規範與完善。這兩個規範讓華人逐步拋棄了純粹的體力暴力解決問題的方法,讓社會整體向高等級的智力方向發展。
另外,儒釋道高階“修煉”思維成就了無數高等級人才。開悟儒釋道高階思維的高階人才,是西方人才庫中根本無法找到的。
儒釋道學問中較低要求的部分,則起到了社會道德規範的作用。
-
10 # 飛飛貓說話
一是漢字的推廣使用。漢字的推廣使用,使得人們在思維方式,文化上認同一個國家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是儒家思想的推廣運用。在中國的大地上都會讀儒家經典《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文化認同。
三是自秦始皇起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這種制度把華人牢牢維繫在一個國家內,不允許分裂。這是一種國家觀念認同。
四是優秀的中國文化起到了強大的凝聚力,比如《易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比如先秦諸子的思想,儒釋道的思想,引導人生繼往開來,永遠向前走。
回覆列表
八億農耕民族善良、和諧、勤勞、勇敢、智慧、生生不息…,所創造的農耕文化是華夏文化、文明的根基與推動力。歷代統治者與儒、佛、道只是總結了這些成果並塞進“私貨”加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