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聲科技

    這個訊息不知道確定性大不大,倒是跟我之前的預測完全一致。

    對滴滴來說,共享單車是高頻出行需求,能夠對滴滴的網約車形成高頻打低頻的潛在威脅,所以包括ofo、摩拜在內,所有共享單車企業都是滴滴的敵人,滴滴希望主導ofo和摩拜整合,把敵人統戰起來,變成自己的附屬。可惜這個算盤沒打成,ofo管理層希望擺脫滴滴的控制。

    在這種情況下,ofo就形成了阿里與滴滴你進我退的局勢,管理層的態度就成了選擇的關鍵。滴滴收購小藍單車,就已經說明,滴滴與ofo管理層的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滴滴收購小藍單車時,我曾判斷,這對ofo來說是一個利好,因為ofo可以徹底擺脫滴滴的束縛,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比如,當滴滴主導ofo時,摩拜推出網約車業務,ofo本應同步推出網約車業務來對抗摩拜,但是由於滴滴的阻撓,ofo就無法去切網約車市場。擺脫滴滴控制之後,ofo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空間。

    但對ofo來說,與滴滴決裂帶來的風險也同樣很大,至少對ofo的融資會造成影響。假設ofo以30億美元估值在市場上融資,而滴滴則以20億美元的估值甩賣ofo股權,這會讓ofo融資很難順利推進。

    所以,今天有媒體爆料阿里投資ofo,很有可能是為了對沖掉滴滴退出帶來的影響,間接告訴投資人,雖然滴滴走了,但是還是有阿里接盤。

    現在的情況就變成了騰訊投資摩拜,阿里投資ofo和哈羅單車,滴滴則透過收購小藍單車自己做共享單車。

    滴滴成了最大的輸家。

    從投放量級上看,小藍單車投放量才70萬,而摩拜、ofo投放量都超過500萬,在現在各大城市都開始限制共享單車投放的情況下,滴滴想要趕上來,已經沒有了可能。

    摩拜則繼續在騰訊的扶持下獨立發展,透過共享單車這個突破口積累起來的使用者規模去切入網約車業務,ofo在擺脫滴滴控制之後,同樣也會切入網約車市場,對滴滴來說,就出現了摩拜、ofo、美團三強圍攻的局面,2018年的滴滴,恐怕日子不是很好過。

    阿里成了最大的贏家。

    滴滴退出之後,阿里加大對ofo的投資,很有可能會支援ofo與哈羅單車合併。畢竟,沒有了滴滴,ofo的股東結構就不再複雜,而阿里同時又是哈羅單車的大股東。之前摩拜與ofo合併之所以不成,一方面是因為雙方股東結構太過複雜,各有各的心思,另一方面則是兩家公司規模都差不多,兩家都希望合併後能夠以自己為主導,導致談判僵持不下。

    而ofo與哈羅單車的合併,就沒有上面那些問題。從規模上看,ofo比哈羅單車大很多,從股東結構上看,滴滴退出之後,ofo只有阿里一家戰略投資人,哈羅單車則是很早就接受了阿里的戰略投資,整合起來難度也不大。

    讓人沒想到的是,作為2017年最火的風口行業,共享單車打來打去,最終還是回到了阿里騰訊各自扶持一家針鋒相對的局面。

    這天下,果然還是姓馬的。

  • 2 # 東哥解讀電商

    阿里為什麼投哈羅單車,主要就是話語權太弱,沒法和摩拜死磕。其次是自己運營效率低下,還不如重金投哈羅單車。從ofo的角度,引入阿里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稀釋滴滴的股權,以此降低滴滴的話語權。而滴滴投資ofo的目的是完善出行生態,從投資ofo到收購小藍單車,滴滴想用資本控制運營團隊不成功,轉向自己操盤。小藍單車此前僅次於ofo和摩拜被稱為行業第三,被滴滴收入囊中後煥發新生也未可知。滴滴與ofo拉鋸時,摩拜在騰訊的支援下已經開始了在整個出行領域中的佈局,包括成立網約車事業部,為美團打車開設入口等等。永安行和哈羅單車合併,背後是阿里的支援。共享單車的終局,可能已經成為了巨頭生態佈局的爭奪戰。但阿里真的會在投了哈羅單車之後,再投資ofo嗎?我打疑問號。

    最終結局如何,騰訊支援的摩拜,阿里支援的ofo和哈羅,以及滴滴收購的小藍單車。

  • 3 # 網際網路俊明說

    又到收割時間,以筆者的不成熟想法,阿里現在入局要比以前的境況好很多。共享單車領域,目前也就ofo和摩拜兩家獨大了,其它的撐不了多久的時間。現在網際網路中的競爭基本上是群雄亂戰到3-4個實力雄厚者崛起,再到雙寡頭競爭,最終競爭到最後以後,合併就成必然,此前的案例實在太多,大家隨便一搜就明白。

    另外,知道朱嘯虎為何一直喊著要ofo和摩拜合併嗎?只不過他也是投資人,投資人都不希望自己的錢打了水漂。在雙寡頭競爭階段,雙方為了市場的爭鬥那都是要真金白銀的投入,像上次的嘀嘀和快的,那可是十幾億十幾億的燒錢大戰。

    阿里再投10億美元,筆者覺得可以有更多的推動能力,有時行業的合併並不是主導的兩位主角怎麼想,而是背後的資本怎麼想。朱嘯虎是ofo的背後投資人之一,他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和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也同樣是ofo的投資方,他們同樣也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而阿里在推動行業合併的案例中,都與騰訊這個老對手也是“心有靈犀”,所以我想現在阿里入局加大投資,就是為了推動合併而來。

    即便ofo和摩拜雙方都排斥合併方案,但到這種情況下,能以自己的想法行事嗎?就像樂視收購易到時,連易到的創始人都能逼得直接走人一樣。

    所以筆者大膽預測,可能今年之內,ofo和摩拜的合併就要完成。以後共享單車也就是雙方成合並後的天下了。

  • 4 # 李俊慧

    如果此資訊屬實,那麼,不排除阿里可能將超越滴滴成為ofo最大的股東。

    從阿里的角度看,以支付為中心,希望連線是使用者所有消費行為。

    那麼,出行做為使用者重要的日常行為及消費支出領域,阿里當然不應該缺席。

    一方面,阿里下這一步棋,其實就是不想放棄共享單車這條賽道。

    此前在網約車市場爭奪時,由於快的與滴滴的合併,阿里較早退出了戰局,但也喪失了對滴滴的掌控權。

    另一方面,如今滴滴透過收購又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相當對阿里產生了反噬效應。阿里既要保持支付入口和渠道主導權,也想分享出行領域的萬億市場。

    但問題是,阿里加碼OFO,背後到底還希望圖謀什麼?又或者說,共享單車出行平臺的歸宿是又是什麼?

    1、街頭共享單車的格局基本固化了,但出行需求或市場競爭硝煙未定。

    出行需求方面,包括短途、長途及換乘等等。

    出行方式方面,包括步行、單車、公交、地鐵、出租、火車、飛機、輪船等等。

    誰能給使用者提供全方位出行服務,誰就能延長使用者時長和粘性。

    現在做美食美團進入網約車,滴滴等進入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做汽車分時租賃,就連地圖服務廠商也在做綜合出行入口。

    但是,誰的市場佔有更高,誰的使用者粘性更強,誰的營收轉化更好,結局尚不明朗。

    2、單一出行方式天花板明顯,但混合式、立體式組合式出行平臺,正成為全新的競爭焦點。

    僅從共享單車來看,單一使用者每天兩次使用,互動頻度有限,其他商業轉化也有限。

    做為出行服務,使用者使用時是消費行為,此時,整合推薦其他關聯消費服務,轉化率遠高於其他平臺。

    但做單一平臺畢竟天花板很明顯。

    3、跨場景的“吃喝玩樂”或“衣食住行”服務平臺,成各平臺發力的重要方向。

    美團打車的邏輯是什麼?說到底吃完飯就是回家下,這是從用餐結賬到叫車自然切換。

    因此,付費結賬時根據所在地自動推薦回家線路或叫車服務交易成功率也很高。

    畢竟,對使用者來說,方便快捷是第一位的,至於打的是滴滴快車,還是首汽約車並不重要,只是合規安全的網約車就可以。

    可以說,現在出行服務行業還是在賽馬階段。

    就目前來看,共享單車還處於燒錢補貼狀態,短時間內在資本市場取得好的結果的可能性很小,未來,共享單車改怎麼發展呢?

    它要麼做綜合出行服務,打招出行平臺,要麼選擇被收購或者合併,成為其他平臺服務單位一部分。

  • 5 # 葛小波不見了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ofo的融資歷程

    可以看到,2017年的幾次融資中,都出現了阿里的身影。

    從2017年4月的1.3億美元,2017年7月的7億美元,到這一次的10億美元,阿里在ofo身上的投資力度越來越大。

    要說ofo,那就不得不說摩拜,這位ofo的老對手,我們同樣也來回顧一下摩拜的融資歷程

    同樣,我們可以發現,從2016年10月開始,摩拜的投資人中,出現了騰訊的身影,而且在摩拜身上的投資力度也是越來越大。

    阿里和騰訊都同時在共享單車上做出這麼大的投入,到底是有什麼深意?在我們都認為共享單車的戰場已經進入尾聲,大部分共享單車的品牌慢慢退場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亂入者,這個亂入者就是這位↓——哈羅單車

    這位亂入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一個月之內完成了33億人民幣的融資,我們來看一看這位亂入者的融資情況又是如何呢?

    在這個融資歷程裡面,我們驚訝的發現了螞蟻金服的身影,螞蟻金服分別在2017年10月和12月對哈羅單車進行了投資。

    而就在這個時間段的前後,螞蟻金服和阿里,也對ofo進行了投資。

    眾所周知,中國的網際網路,沒有第二名,只有形成壟斷,才能夠笑到最後,阿里騰訊如此,滴滴也是如此。

    那為什麼阿里(螞蟻金服)會對同一行業的兩家不同企業進行融資呢?

    我們就來做一個大膽的猜測吧

    我們都聽說過一個訊息,就是ofo和摩拜背後的投資人,都想促進這兩家企業的合併,然後壟斷低碳出行的市場。

    但是,ofo和摩拜的兩位領頭人都對這個行為持排斥的態度。大家都想幹掉對方,最後自己獨吞勝利的果實。

    而ofo和摩拜背後的兩個網際網路大鱷,騰訊和阿里,也一直是一種競爭的關係,阿里做社交的心沒有死,騰訊做電商、做新零售的熱情也依舊還在,並在,兩家企業也在支付市場上殺得是昏天黑地。

    要讓這兩家企業去促成ofo和摩拜的合併,估計也是出工不出力的。

    就當共享單車的市場進入膠著狀態的時候,可能是馬爸爸想出了一個點子,既然摩拜和ofo無法共存,那我們乾脆在往這個市場裡丟一個炸彈,也就是哈羅單車,先把ofo和摩拜炸出點傷,然後ofo再和哈羅共同狙擊摩拜,最後把摩拜丟出局。

    所以,2018年,本來已經硝煙散盡的共享單車戰場又將會瀰漫起一種另類的打法,我們坐著當我們的吃瓜群眾吧。

  • 6 # 創業者黃濤

    記得前段時間,美團王興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曾經說過,阿里一直非常後悔讓滴滴和快的合併。合併之後的滴滴,雖然阿里也佔有股份,但是已經失去了對滴滴的決策權。

    所以,根據1月3日阿里主導ofo新一輪融資,以及2017年12月阿里高調入股哈羅單車,可以看出阿里一些戰略佈局。

    1. 多元化投資共享單車市場,確保市場佔有率

    根據《2017年Q3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分析報告》顯示,ofo 9月活躍使用者增長至超1860萬,環比增長12.8%,居行業第一;摩拜活躍使用者為1838萬,環比增長5.1%,位居行業第二;哈羅單車活躍使用者為171.2萬,排名第三。

    所以把ofo和摩拜劃分為第一梯隊,哈羅單車劃分為第二梯隊是沒有錯的。同時,哈羅和ofo不同的運營思路,也讓這兩者在市場上形成了補足。

    在同時完成對ofo和哈羅單車的投資後,阿里即完成了在一二線城市的單車佈局(ofo),也完成了在三四線城市的單車佈局(哈羅)。同時,拓展了支付寶的應用場景。

    即使未來哪一梯隊出現大的波動,阿里都能保證在共享單車領域的存在和話語權。

    2.或借哈羅、ofo開展共享汽車的計劃重返網約車領域

    據訊息稱,除了單車以外,哈羅單車的電單車已經投入市場運營,共享汽車也正在籌備中,確立了“3510”(3公里、5公里、10公里)的立體化共享出行戰略,構建“4+2”(兩輪+四輪)業務模式。再加上這次傳出的ofo要發展自己的共享汽車。

    阿里或藉助這樣的機會來彌補自己“失去”滴滴的遺憾。

    3.對騰訊“反阿里聯盟”的反擊

    2016年底,以騰訊為核心組成的“反阿里聯盟”動作不斷。同程與藝龍合併來挑戰阿里飛豬;京東釋出拍拍二手挑戰阿里閒魚;騰訊攜京東入股唯品會,挑戰天貓;騰訊入股永輝超市,挑戰阿里新零售。都是騰訊的動作。

    從ofo和摩拜單車的投資方背景來看,騰訊肯定是希望ofo和摩拜合併的。那麼,阿里入股哈羅,可以重新挑起共享單車的混戰。入股ofo,則可以給ofo和摩拜的合併帶來變數。

    至於未來共享單車的終局會是如何,估計現在沒有人說得清。不過根據目前掌握的一些資訊,可以大膽推測一下。

    首先,ofo和摩拜不會合並。短時間內出現一個共享單車的超級巨頭來霸佔市場的情形不會出現。

    其次,雖然2016年二線共享單車品牌集中“陣亡”,但這不能說共享單車這個領域不行了,陸續還有會巨頭和資本進入這個行業。前幾天滴滴收購小黃車,便利蜂投入運營就是例證。

    第三,因為短時間內共享單車的混戰不會結束,在沒有更清晰的盈利模式下,共享單車的“燒錢”大戰還將繼續。

    你覺得共享單車的混戰會在2018年結束嗎?

  • 7 # 全天候科技

    滴滴收購小藍,阿里投資哈羅與ofo,摩拜佈局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又將掀起新一輪的戰爭?

    另外,該知情人士還透露,目前摩拜跟ofo的合併絕無任何可能性,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滴滴系一度搶奪戴威的話語權,之前ofo和摩拜也確實談過合併,但是雙方都排斥合併方案。這也是戴威去找阿里拿投資的原因之一。

    在2017年11月末,摩拜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表示,“不覺得有任何合併的可能”。戴威也在2017年12月18日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公開談ofo摩拜合併表示,“感謝資本,但資本也要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

    滴滴跟ofo的新戰局?

    36氪報道稱,滴滴在近期已完成對小藍單車的收購,並且簽署了收購協議。並且還在內部孵化名為“海棠”的共享單車專案。目前滴滴自己孵化的共享單車業務已經計劃在月底開始佈局第一座城市,其中的車輛來自於小藍單車。

    在滴滴成為ofo的大股東之後,滴滴曾向ofo派駐包括付強在內的三位高管參與ofo的管理。但不久,三位空降高管集體休假,也曾引起業界對於“滴滴和ofo有矛盾”的遐想。

    不過該說法隨後就被ofo方面否認,ofo公關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表示:滴滴作為ofo的重要投資人及夥伴一直在流量、人才、策略等多方面協助ofo,雙方未來將在更多領域進行更緊密合作。員工出於個人原因休假,實屬正常。

    對於滴滴入局共享單車,有業內人士稱,在滴滴與ofo的關係日漸齟齬之時,摩拜已經開展了在出行領域的合縱連橫,對滴滴的衝擊也是越來越大,它需要有所作為。

    12月29日,摩拜在貴州省貴安新區證實啟動了其共享電動汽車業務。這也是繼摩拜和首汽約車合作將網約車服務引入自家客戶端後,摩拜再次擴張自己的出行業務版圖,做出的佈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騰訊目前為摩拜第一大機構股東。早在2016年10月,騰訊就參與了摩拜的C+輪融資,此後又繼續領投了摩拜的D輪、E輪融資。

    在資金加持之後,騰訊還在流量、免押金等多個方面對摩拜進行支援。今年2月,微信聯合摩拜宣佈,摩拜微信小程式上線新功能;3月,摩拜又出現在了微信錢包第三方服務中出現。可見騰訊對共享出行領域的重視。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共享單車領域的競爭實際是阿里和騰訊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最新爭奪。

    阿里為何鍾情共享單車?

    相對於騰訊,阿里入局共享單車的時間比較晚。阿里系在此前共對ofo有過兩輪投資。先是2017年4月,ofo完成D+輪融資,螞蟻金服作為戰略投資方進入。其次是2017年7月,阿里正式入局共享單車,與弘毅投資和中信產業基金聯合領投ofo的E輪超過7億美元的融資。 但如今阿里並未能在ofo獲得絕對控制權。

    在阿里的一位管理層人士看來,阿里佈局共享單車是“純生態打法”,口碑App覆蓋了“生活服務”生態中的“吃喝玩樂”,共享單車將會是阿里“生活服務”生態中必不可少的場景。同時也能搶奪更多的線下移動支付場景和保持已形成的生態優勢。

    事實也是如此,在2017年12月4日,哈羅單車宣佈完成3.5億美元的D1輪融資,投資方為螞蟻金服、威馬汽車、成為資本、富士達等。螞蟻金服成為永安行單車和哈羅單車兩大共享單車品牌的實際持有者。

    如今傳言戴威去找阿里的投資,對於阿里來說,繼續投資ofo也並非不可能。中路集團Quattroporte共佰克CEO周文明表示,“哈羅單車主打的是三四線城市,ofo則是在一二線城市的佈局有著絕對的領先優勢,對於阿里來說,投資兩者並不衝突。其次阿里作為哈羅單車跟ofo共有的投資方,未來推動兩者合併的可能性也更大。”

    如今,共享單車在經歷不斷的洗牌後,從之前只有摩拜跟ofo的兩極似乎又將重新回到三足鼎立的時代:騰訊主導的摩拜、阿里主導的哈羅和ofo、滴滴主導的小藍單車。共享單車的戰局也將再次變的撲朔迷離。

    以下是ofo的融資情況:

    2016年,2月完成由金沙江創投領投,東方弘道跟投的A輪融資後,在8月又獲得真格基金、天使投資人王剛的A+輪聯合注資。ofo總計獲得2500萬人民幣的A輪投資。

    2016年9月,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經緯中國領投,金沙江、唯獵資本跟投;9月末滴滴參與,投入數千萬美元。

    2016年10月,完成1.3億美元C輪融資,美國對沖基金Coatue與中信產業基金領投,元璟資本、著名風險投資家Yuri Milner以及ofo的早期投資方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等早期投資機構繼續跟投。

    2017年3月,完成D輪4.5億美元融資,此次融資由DST領投,滴滴、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Coatue、Atomico、新華聯集團等多家國內外機構跟投。

    2017年7月6日,ofo小黃車宣佈完成超過7億美元E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資和中信產業基金聯合領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續跟投。

  • 8 # 貓眼看數碼

    我認為隨著投資機構對摩拜、ofo等共享單車企業的加大投資,整個共享單車市場會趨於規範,一些實力不濟的小型共享單車企業會繼續被淘汰出局,而摩拜、ofo也會和過去的打車軟體一樣,最終融合一體。

    相比前兩年盛行的打車軟體,共享單車的最大軟肋就是盈利模式不清晰。在此前很多投資機構之所以湧向共享單車,是看到共享單車“押金池”這塊蛋糕。因為一個使用者的共享單車的押金通常為200到300元,而一輛共享單車可以共享給10位以上的使用者使用,這就使得共享單車的“押金池”水漲船高,也讓人覺得有利可圖。這些押金不僅僅可以用於共享單車企業自身發展,更可以投資到其它領域獲得更多利潤,這才是共享單車最初吸引投資者的所在。

    但是隨著一些小型共享單車企業的接連倒閉,“押金池”被挪用的“業內行規”被徹底曝光,也導致大量共享單車的使用者損失慘重。這就促使國家對開始針對共享單車押金進行嚴格的監管。可以預測年內相關部門就會出臺共享單車押金的管理細則,而一旦押金無法隨意挪用,共享單車的商業價值將會大大貶值,從而加速投資機構的出逃。

    目前摩拜、ofo的運營模式也是十分不合理的。從雙方企業公佈的單車製造成本(平均超過1000元)來看,單次1元的收費顯然是無法盈利。更何況兩家單車企業為了爭搶使用者,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推出了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一些使用者甚至不用花錢就可以免費騎行共享單車。

    而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除了單車本身之外,維護人員也佔了大頭。前一階段共享單車企業採用“以換代修”的模式,在多個城市不斷投放新單車,對於輕微損壞的共享單車棄之不顧,造成了大量的“共享單車墳墓”,就是為了節省人力運營成本而造成的惡果。以至於全國多個主要城市禁止摩拜、ofo繼續投放新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企業之所以能夠以低價運營的同時不斷投放新車,主要還是來自於背後騰訊、阿里等投資機構的支援,這也是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大特色:燒錢換使用者,雙方實際上是在利用共享單車龐大的社會效應來換取流量入口。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共享單車不一定要賺錢,能夠獲取使用者就可以了但是隨著雙方競爭的加劇,無休止的燒錢也會給投資人帶來沉重的壓力。騰訊董事長馬化騰在近期的一次演講中就提到:當初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競爭時,曾經一日“燒掉”了四千萬,這也成為了滴滴、快的合併的主要原因。

    所以一旦共享單車的燒錢行為達到了一個臨界點,雙方投資機構不願意繼續投入的時候,應該就是兩家合併之時了。不過前文也提到了,共享單車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明確的商業模式,如果不能動用“押金池”,那麼共享單車只能透過一次幾塊錢的收費,以及車身、APP廣告來實現營收。而且共享單車和滴滴打車的另一個不同就是“看天吃飯”,由於是依靠人力騎行,一旦遇到酷暑、嚴寒、雨雪等天氣,共享單車的使用率就會大大降低。因此在北方的很多城市,一到漫長的冬季共享單車的營收就會大減,南方一到夏天騎車人也會減少。而在重慶等道路不適合騎行的的確,共享單車根本沒有生存的土壤。

    而一旦共享單車企業數量減少,行業的管理規範也會更加嚴格,每個城市的單車投放數量,單車的停放位置,甚至單車的行駛狀況、車身廣告等,都會有更加明確的規定。這雖然能夠促進共享單車的行業發展,但也給單車企業帶來了更高的運營成本。

    即使最終共享單車只剩下一個,佔據了市場壟斷地位,想要大賺也不現實。因為共享單車的使用人群往往對價格非常敏感,過高的押金或者單次騎行收費,都有可能導致騎車人棄用共享單車。畢竟現在買一臺腳踏車也就一兩百塊錢,共享單車絕對不是無可替代的交通出行方式。

    所以在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徹底清晰之前,無論由誰來投資,結局可能都不會太理想。最終共享單車可能會在國家的指導下,成為一項由阿里、騰訊為主導的公益事業,而非一個盈利專案。

  • 9 # 創頭條

    目前,阿里投資ofo,雙方都沒有就此事作出迴應,彷彿更像是一枚煙霧彈。

    阿里加註ofo?難倒哈羅單車還不夠還要繼續擴張?

    雖然目前雙方並未對此做出評價,但如果傳聞屬實,這將是阿里在下注哈羅單車後的又一大動作。同時,這也就意味著,ofo開始脫離騰訊系,而轉投阿里系的懷抱。而對阿里而言,這是在手握哈羅單車的同時對共享單車領域的又一次加註,將全面擴大阿里在共享單車領域的控制。同時這也將制掣共享單車行業兩大巨頭的合併。

    其實阿里投資ofo也並不意外,早在2017年7月阿里就領投ofo超7億美元E輪融資,阿里系的螞蟻金服也曾在D+輪戰略投資ofo。所以,此次投資或許也只是阿里戰略佈局的一部分。作為移動支付的一個重要場景,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對於阿里和螞蟻金服的發展也是相當重要,在保證使用者的數量的同時,能更好地增加使用者粘性。同時,共享單車這塊蛋糕,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誰不想多吃一口呢?阿里終究是坐不住的。

    只不過,這次戴威轉抱阿里“大腿”,而此前摩拜站隊騰訊,看似兩大單車巨頭的對抗,實則還是阿里、騰訊兩大勢力的競相角逐。同時,這也是戴威的一次“勝利”,此前曝出在ofo記憶體在著滴滴系對戴威系的重大決策的多次否定,而如果此次情況屬實,那在滴滴系高管全面“放假”的情況下,藉助阿里,戴威的初創團隊將順利奪回話語權。

    不過如果所謂的“傳言”真的是PR給滴滴看的,那至少證明在滴滴收購小藍之後,ofo真的是“慌了”!

    滴滴與ofo談崩?收購小藍單車,自己搞!

    滴滴這一手,確實讓小藍死而復生。不過也真正暴露了自己進軍共享單車領域的野心。

    作為ofo的主要投資人,滴滴在ofo的股權佔有上達到了30%,在股權佔大比重的前提下難免想要插手一些運營上的事宜,也就是在這時,二者之間的嫌隙也開始增大。有訊息透露在去年11月末,ofo被曝出滴滴所派駐的高管“集體休假”,儘管ofo對此的迴應是“個人原因”,但“高管集體休假”事情本身就顯得十分詭異。同時也不斷有訊息流出,以創始人戴威一系的多次決議均被滴滴系否決,二者間的矛盾不斷加劇。在早前合併的問題上,ofo也試圖引入阿里來對抗滴滴的干預。

    在矛盾不斷激化的前提下,滴滴宣佈公開收購小藍單車,將小藍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同時也宣告著滴滴將正式進入共享單車行業。其實在2017年12月,就有滴滴內部人士透露,“公司正在孵化一個共享單車業務,內部代號為海棠”。

    收購小藍也只是滴滴填補自己出行行業版圖空缺的一步。在這“前有狼(美團打車),後有虎(ofo借勢阿里)”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滴滴勢必要有所行動,這不僅僅是對競爭對手的回擊,更主要的是透過併購,完成一次在短途出行領域的升級,同時滿足對於“用一個APP解決使用者多數市內出行需求”的定位。

    同時,透過之前在與ofo共同運營期間不斷“試水”積累起來的經驗全部加註在日後對小藍單車的運營中,滴滴所主導的小藍單車成為共享單車行業的“一霸”也是指日可待了。

    騰訊斥巨資領投摩拜?必須投也願意投!

    去年騰訊領投摩拜,在當時可是創下了共享單車行業單筆融資最高紀錄。說到騰訊領投摩拜,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從騰訊必須投也願意投這兩個角度去考慮。

    從騰訊一開始選擇投資摩拜就註定了在這場資本博弈中,騰訊沒有後路可退。在當今的網際網路領域,無非就是比誰背後的資本更雄厚,誰的規模足夠大,大魚吃小魚的道理無論在哪都不過時。所以如果你無法做大必將被吞併,那麼先前所有的投資都將打水漂,所以說這是騰訊再次領投摩拜的很重要的原因,騰訊必須投。

    同時,騰訊也願意投。對於騰訊來說,憑藉自身平臺的流量優勢,與線下結合是作為變現最便捷的通道,所以滴滴、摩拜在這時就成了不錯的戰略選擇。更重要的一點是,阿里系聯合了除摩拜之外的幾乎所有單車進行了平臺聯盟合作,因此對於騰訊來說繼續投資摩拜來對抗阿里也是心甘情願。

    因此在投資摩拜這件事情上,騰訊的態度是十分堅定的!

    總之,滴滴的入局真的使整個共享單車生態發生了鉅變,滴滴支援小藍單車,騰訊支援的摩拜,阿里支援哈羅單車+永安行以及未來“有可能”的ofo,那麼2018年共享單車行業將真正迎來“三足鼎立”的時代!

  • 10 # 微觀網際網路

    在阿里主導ofo的10億美元融資之前,滴滴一直是ofo最大的投資機構,直接持股比例超過30%,而加上經緯投資等滴滴系的投資,整個滴滴系在ofo的持股比例超過40%。

    滴滴的戰略投資給ofo帶來了持續不斷的現金流,但同時也給ofo帶來隱患。ofo現在的發展規模已經大大超過了投資人的想象,作為獨立發展的獨角獸企業,ofo希望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決策權。

    但另一方面,滴滴又不僅僅是財務投資這麼簡單,滴滴想要的是透過ofo補充自己三公里以內出行的市場,完善出行鏈路,繼續建立自己的出行王國。所以,與股權比例相比,滴滴更加看重的恐怕是對ofo的話語權,這從滴滴去年連續派出付強(執行Quattroporte)、Leslie liu(財務總監)和南山(市場負責人)三位高管空降ofo就可以看出。滴滴希望透過空降高管,影響ofo的經營決策,並以滴滴利益為核心利益。這顯然與ofo引進滴滴時的初衷相悖。

    鑑於戴威和程維對於ofo控制權上已經產生明顯分歧,ofo最好的辦法是引進新的重要投資方,以制衡滴滴在ofo公司的話語權。

    而共享單車發展到當前的程度,市場的頂級資源也只剩下摩拜和ofo。因此,ofo也有足夠的空間去選擇實力強大的投資人,最好比滴滴實力更強。

    與此同時,阿里正在加大共享單車這個高頻的流量市場的戰略佈局。之前阿里系的螞蟻金服已經對ofo領投了3億美元的戰略投資,不過與滴滴相比還不能形成壓力;而不久前又拿下共享單車投放量第三的hellobike,但hello的市場份額只有4%左右,不能滿足阿里的佈局需求。因此,抓住機會參與ofo融資是阿里的最佳選擇。

    因此,阿里和ofo在這點上可以說一拍即合。據說10億美元的融資,2億已經到賬,效率之高可見一斑。也體現了雙方合作的急切性。

    不過,阿里巴巴在風投界也是出了名的強勢。高德地圖、優酷土豆、uc瀏覽器、蝦米音樂等等當年都是由被阿里投資到被控股最後直接被合併進入阿里集團,雖然也有微博、陌陌、滴滴等純財務投資,但阿里的作風一貫都是能拿下的絕不廢話。所以,在我看來,此番融資結束後,ofo到底何去何從,並沒有變得明朗起來。戴威、滴滴和阿里三家對ofo的權利制衡是能維持穩定,還是終有一天平衡被打破,還需要時間檢驗。

    而另一面,顯然已經嗅到格局變化的滴滴,也不可能在ofo一棵樹上吊死。對於共享單車這樣一個高頻出行市場,滴滴是不會放棄的。日前,收購小藍單車的訊息已經被基本坐實。接下來滴滴可能會直接介入共享單車市場 ,並利用自己的流量入口對現有市場形成衝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上初中,在學校吃不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