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影鏡頭讀名著

    總有一天,未來的人們回顧紙質書本的時候,也會帶著一副親切而迷糊的表情,就像我們現在看待軟盤和007系列電影中播著飛轉磁帶的IBM巨型主機一樣。書籍很笨重,一本書中的資訊根本沒法同一臺電子書閱讀器相提並論。

    我不想被誤解。我是個愛書之人:我的某些密友就是幾本書。但我深知書籍的侷限,從而將電子書視為書的自然延續。當然,這意味著,作為電子書閱讀者,我們的觀念要接受這樣的挑戰:閱讀是種技術主導的體驗,閱讀文化也會像所有的技術一樣發展變化。這可能會給一些人帶來困擾,但是別忘了印刷技術在幾百年間也在進化,只不過在500多年之後,已經沒有多少改進的空間。到了你我小時候開始閱讀之時,印刷術的進化已基本完成。但是,電子書的進化還處於指數增長階段。作為出版和零售業內部人士,我可以告訴你:你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電子書,越來越少的紙書。讀者們正在向數字世界遷移,對於出版商來說,電子書的盈利前景更加誘人。同時,電子書無疑也更加經濟。

    當然,紙質書不會停止印刷,但主要限於大量曝光、大肆宣傳的暢銷書。作為收藏品的紙質書依然是一個誘人的市場,無論是古籍,還是特別紀念版的精裝書。但電子書終將主導市場,多年之後人們說起“書”時,他們實際上指的是電子書,而非紙質書。最終,電子書的“電子”二字將不再必要,人們會認為書就是數字化的,就像如今大多數音樂都是數字音樂,我們不會把音樂稱為“數字音樂”。

    書的未來既充滿了無限可能,也暗藏危險。有了電子書,我們不再閱讀紙張,而是轉向了電子墨水屏和液晶屏。無論螢幕技術有何不同,在某種意義上,每一臺電子書閱讀器都是一塊儲存書的硬碟。

    硬碟就是現代版的“泥板”。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歡,是因為它們造價低廉,製造這些纖薄的矽片和電路製造時無需任何活動部件。硬碟方便得簡直不像話,而我們的文明依靠它來維繫。全球各地的資料中心支撐著網際網路的運轉,高大建築中密密麻麻的硬碟嗡嗡不已,降溫裝置晝夜不休。

    硬碟很方便,當然,也很容易出故障。平均有25%的硬碟會在三年之後停止工作,因此,在谷歌和亞馬遜的資料中心裡,整日都有工人推著裝有替補硬碟的小車在走廊裡穿梭。硬碟的極致方便使電腦、手機、閱讀器都缺它不可,但只要熱電子冷卻下來、磁場躍動衰減,其中的資料就有可能快速消失。

    至少泥板的最後歸宿是一抔黃土,電子書消失時則無聲無息。我們可以發掘古代中東的圖書館和宮殿,讓泥板和羊皮紙卷重現天日。但是幾千年後,沒有人可以挖出北卡羅來納州蘋果資料中心的伺服器,接上電源讓裡面所有的電子書原樣恢復。

    所以 ,讓我們珍惜我們是最後的紙質書愛好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哪款共享單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