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廣訊
-
2 # 老夫有話說5
農村黃豆漲了,從一塊五漲到兩塊五
可能是大豆補貼露餡了
我地農民:種玉米報大豆,因為大豆補貼多
結果補貼和產量沒對上號,以後可能提高糧價取消補貼了。這是最科學的
我村村主任光大豆補貼去年領兩萬多,實際一粒沒種
-
3 # 建平小哥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糧食的儲備,蔬菜的保有量,以及肉食類儲備豐富,糧食上漲是不可能,另外一個國家也不會因為疫情讓糧食價格上漲,如果出現上漲趨勢,國家也會及時調控,如果不及時調控,就有可能引發不必要的社會問題!
-
4 # 洋羊健生倡導
從怎個地球村來說糧食減產是板上釘釘,中國不會減產,國際資本主義各國動亂糧食收成受影響糧價不穩是情理之中,但中國農業不會變化的,加上儲備充足物流好快,國內糧價應穩中看好,不認為糧食漲多少價,不必擔心。市場經濟下略有波動也正常,糧食是民生重中之重大事,屬戰略物資,各級政府都重視,所以不會有大波動。
-
5 # 不執著財經
截止5月31日7時,海外累計確診5985611人,涉及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可以說是人數夠多、範圍夠廣。由於受到這次疫情和蝗災影響,世界糧食產量下滑20%,世界性糧食供給緊張的問題會有所體現,糧價上漲機率較大;但是就國內而言,糧食價格會小幅上漲,但糧價的影響還是比較有限。不過,由於中國大豆主要依賴於進口,所以大豆價格上漲可能性卻不能忽視。
國際糧價上漲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疫情還沒有真正結束,從國際上看,還有很多國家疫情在爆發。歐美國家的疫情並沒有完全控制住,而俄羅斯、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疫情卻在不斷爆發,每天還有幾十萬人被確診。全球疫情何時結束,沒有確定的時間表,所以,國際糧價的趨勢很難預料,不過就目前疫情導致全球糧食產量下降20%,未來國際糧價大機率是上漲的,這個似乎已經成為定局。
另一個原因是,像越南、泰國、烏克蘭等糧食產量國家,由於害怕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國內糧食不夠吃,所以宣佈暫停糧食出口。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炒家必然會乘機哄抬國際糧價,如果再加上大宗商品掛鉤的美元指數出現下跌,那未來國際糧價出現大漲的機率是很高的。
不過,我們也不要擔心,國內糧食是否會大幅漲價,主要原因是,其一,去年中國糧食大豐收,庫存糧食有很多,中短期內不會發生糧荒現象。中國去年糧食產量高達6.6億噸,約佔全球產量的19%以上,再加上中國目前仍有9080萬噸臨儲小麥、1.1億噸臨儲稻穀,5700萬噸以上的臨儲玉米,使得中國小麥和稻穀等口糧仍處於產能過剩局面,並且面臨去庫存壓力越來越大,導致國內糧食價格很難大漲。
其二,中國主糧基本國內生產,對進口的依賴度很大。每年進口玉米只有300、400萬噸,對於2.5億噸以上的總產來講微乎其微;而小麥和稻穀,中國有著超過1.5億噸以上的儲備,每年進口的穀物也只有1468萬噸,佔居民消費不到2%。中國主糧95%自給自足,所以,不管國際糧價如何上漲,國內糧價還是可以穩定的。
所以,2020年,國內小麥、稻穀、玉米價格會略有上漲,但不會上漲過快。不過,讓我們最為擔憂的是大豆對國外進口量比較大。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消費大豆1.1億噸,而中中國產大豆只有1500-1700萬噸左右,而大約有85%以上的大豆需要進口,如果受疫情影響,世界大豆生產不力,供給出現短缺,勢必會影響到國內大豆價格,而國內如果大豆價格上漲,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第一,國內大豆目前嚴重依賴於進口,如果國際大豆價格上漲,會影響到國內居民的豆製品等副食品消費,比如豆腐、豆腐乾、素雞等,中國老百姓的副食品價格會大漲。同時,進口大豆價格上漲,必然會導致豆油價格上漲,而豆油價格如果出現大波動,會推升菜子油、花生油等其他食用油價格的同步上揚,
第二,國際大豆價格上漲,會影響到豆餅、豆粕等飼料價格的上漲。結果導致國內豬肉、牛羊肉等肉類價格的上漲。而如果豬肉價格因養殖成本的上漲而漲價,那麼國內的豬肉、牛肉、羊肉、禽蛋類價格都會同步上漲。國內物價會出現較大的上漲。這是需要我們進行警惕的事情。
儘管國際上疫情還沒有消褪,糧食產量有所下降,糧價上漲已呈趨勢。但國內2020年小麥價格可能與去年整體行情持平,稻穀價格有望持平或小幅上漲,而玉米價格也有望小幅上漲!國內糧食價格出現大漲的可能很小。而那些大豆因國內對外依賴度過高,所以,一旦國際上大豆漲價,國內將受到很大影響。最好的辦法是,增加大豆種植的規模,減少大量進口依賴,避免國際豆價上揚,給國內通脹產生較大影響。
-
6 # 老農民說事
在市場經濟體系中,糧食價格會受到市場和國家的雙重調控,確保糧食價格能相對穩定。糧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定位,任何人的生活中都離不開充足的糧食供給。記得在兒時,家裡每年都會有段時間特別缺糧,甚至需要去借糧才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糧食供給早就不成問題,缺糧少糧對中國來說成了過去,但實際在全球範圍內的其它國家糧食問題依然是縈繞在他們頭上的噩夢。
疫情過後中國的糧食價格會相對穩定,不會有大的漲幅,消費者大可放心。糧食價格會穩定有三大保障因素:一是中央和地方儲備糧充足,糧食供應充足,糧食供應鏈體系未受到影響;二是中國新季節的糧食產量有保障,新糧入市能進一步滿足人們對糧食供應的需求;三是中國民間儲備糧充足,能實現中長期內的糧食供應。糧食市場內的供應體系正常,整體供給充足,糧食價格自然會比較穩定。
國外的糧食價格肯定會上漲,對國內的糧食價格影響相對有限。目前國外的疫情在持續性的發展,糧食的種植和供應鏈體系都受到影響,整體的糧食供給出現問題。國際社會中,不同國家的糧食供應能力存在極大差異,但全球糧食價格對不同地區的糧食價格都會帶來衝擊。除此以外,蝗災的出現導致部分國家的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現絕產絕收的現象。簡單說,全球糧食的供應能力緊縮,極有可能會出現價格上浮的問題。
糧食供給是國家穩定的基本保障,糧食供應鏈體系出現問題,糧價的上漲就會成為必然。雖然中國的糧食供應充足,糧食儲備充足,糧食價格穩定,但也要居安思危,不然就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和困難。目前,擺在中國糧食種植面前最大的困難:外出打工人口增加,農村地區以老弱婦孺為主,土地的撂荒問題嚴重,糧食種植的積極性有一定程度降低。提高糧食價格,完善農民養老體系和制度,促使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已經是孑待完善的事情。
-
7 # 週末看天下
關於糧食會不會變化這個問題 我想應該這樣想 糧食乃民之根本 民又是國之根本 不管到什麼時候都不會有大幅度的變化
-
8 # 鍾情三農
疫情過後糧食的價格會有什麼變化?
疫情期間,只有大豆和玉米漲價了,其中大豆增加最多,每斤上漲8毛錢左右,玉米漲了1毛左右。
而國內稻穀和小麥幾個基本穩定,幾乎沒有變化。
我一直在說,中國的稻穀和小麥絕對夠吃,不需要依賴進口,這一次疫情得到了有力印證!
而全球疫情徹底結束,以上糧食價格將會有漲有跌,有穩有平。
其次是玉米,在過去的四個月,國內玉米現貨均價由1800元每噸漲至了2040元每噸,相當於每斤漲了1分錢。
而至於說稻穀和小麥這兩大口糧作物,疫情期間並未有大漲,因為國家、地方以及企業的倉庫中有足夠的庫存,足夠14億華人敞開了吃!個人以為,
但是說實話,以中國目前的糧食生產,供應以及消費情況來看,疫情國後其也不會有大漲,特別是像小麥,稻穀和玉米這樣的主糧,略有提高問題不大,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沿著當前的價格水平做“俯臥撐”,不會大起大落。
一場疫情暴露出現了不少問題,需要我們繼續完善,但是在糧食供應能力和水平方面,也體現出來了我們的的實力和底氣。中國的糧食供應鏈可以做到在舉國爆發突發情況下,確保華人不會餓肚子,確保我們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以及這其中,防疫物資中最耀眼的明顯莫過於口罩了,基本生活物資方面最為重要的莫過於糧食的。但是,
曾經長年累月在藥店角落吃灰的口罩成為全人類的奢侈品,身價倍增。而糧食卻有不同的遭遇。
現在國內的疫情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各行各業也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但是當我們回顧過去的三個多月時間裡,就會發現,在糧食方面來說,國內的價格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不妨回想一下,疫情前的小麥不過是一塊二一斤,現在疫情後期,依舊是一塊二毛多錢一斤而已。
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其實疫情期間,中國的糧食價格基本上保持穩定,特別是像稻穀,小麥這倆大口糧作物,不管是原糧價格(也就是農民賣糧),還是市場終端售價(也就是大米麵粉售價)幾乎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偶爾每袋麵粉或者大米漲了幾塊錢,也是部分不法商販的投機倒把而已。
-
9 # 3樂呵呵美食
本期導讀:疫情落後糧食的價格,將會有什麼變化?
疫情受到影響最多的就是普通人。失業率極其的高。沒有收入來源。能支配儲蓄也不多。甚至很多人要支付房貸,車貸,各種貸……而且這次疫情時間長,波及面廣。幾乎席捲了全球,不亞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規模。而且現在疫情還在世界各地蔓延。沒有取得良好的遏制……從這幾點上會影響國際糧食的產量……
大米,小麥,玉米關係到國計民生。所以基本會保持穩定。否則失業的怎麼辦。低收入人群。低保人群怎麼辦。而且疫情對大國的農業生產影響不大。各地的農業生產井然有序。估計又是個豐收年大豆已經漲價了今年開春黃豆的價格由1.7元每斤漲到2.5一斤。每斤長0.8元啊。。:這樣的價格才讓農民略有結餘。()因為大豆的種植面積在逐年減少。在加去年大豆欠收的原因。大豆主要依賴進口,看看目前的國際疫情。今年大豆的產量不會太高。所以今年的會穩中有升
總結照成糧食漲價的因素很多。如疫情。天氣,自然災害等等很多因素在裡面……
回覆列表
疫情過後糧食的價格會有什麼變化?
著名軍事評論專家張召忠同志對此次疫情的看法是,不亞於一場世界性的戰爭,甚至相當於第三次世界大戰,截止5月31日7時,海外累計確診5985611人,涉及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可以說是人數夠多、範圍夠廣。疫情過後,世界性糧食供給緊張的問題會有所體現,糧價上漲機率較大;但是就國內而言,糧食價格的影響有限。
疫情過後對糧食價格的影響,有一個重要因素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那就是疫情結束的時間問題,從國際上看,很多國家,如美國、義大利、西班牙、印度等很多國家,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仍然在每天幾十萬人確診病例在增長,全球何時結束,沒有確定的時間表,所以對國際糧食價格的影響也很難預料,但大體上國際糧價會有一個上漲、回穩的過程。
對於國內糧食價格,個人認為,小麥、玉米、稻穀這三種糧食,價格會保持基本穩定,因為這三種糧食中國的國際依賴程度低,每年進口玉米只有300、400萬噸,對於2.5億噸以上的總產來講微乎其微;而小麥和稻穀,中國有著超過1.5億噸以上的儲備,每年進口的穀物也只有1468萬噸,佔居民消費不到2%,任你國際糧價咋漲,我自巋然不動。
對於國內大豆價格,上漲預期比較不好預測,主要因為大豆的國際依賴程度較大,用數字說話,中國每年大約消費大豆1.1億噸,而中中國產大豆只有1500-1700萬噸左右,大約有85%以上的大豆需要進口,如果受疫情影響,世界上大豆生產不力,供給出現短缺,勢必會影響到國內大豆價格,所以只有大豆價格具有上漲的基因。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哪種糧食作物會漲的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