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五說財
-
2 # 永久的贏利
股票分紅後再買入,這就是一個股市裡常見的除權和復權的關係。
早些年中國股市往往分紅以後,復權的現象經常發生,頻率比較高。甚至有時候會成為獨立的題材熱點。所以人們都比較追求分紅以後買入該股,追求該股復權過程中的上漲。也就是說,分紅後從上面的九元很容易又漲到原先的十元,都知道九元會漲到十元,誰都會去買。那個時期股票除權後復權的比例相當的高,可以說幾乎是可以去撿錢的。目前隨著股市的擴容,熱點比較分散,2000只股所處的環境和關注度與4000只股是無法相提並論的。現在這種除權和復權的必然性關係,不是特別的緊密了。經常看到取權後,股票會下跌,復權的效果越來越差。股票分紅和降低成本,沒有任何關係。但這往往可以成為股票吸引股民眼球的一種方式,特別是送轉股其實是個數字遊戲,如果該股100元一股,一般的股民都會認為價錢過高,而不願去購買,但如果十送十股,它就變成50元一股了,這時候股民就不會認為該股股價高了,就容易去發生購買行為,但該股的實際價值沒有改變,只是擴張了股本。
目前這種題材已經不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了,分紅後上漲是因為股民看到該股的趨勢好或者企業好,而並非追求單一的股票復權了。
-
3 # 散人小松松
股票分紅其實質就是把股票價值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現在價格,一部分是分給你的那一點價值,其實總得價值是不變的,比如說你有1000股股票,每股20塊,那麼你市值就是20000。這時候公司公告,每十股分紅2塊,那麼你就會得到200塊現金,同時你的股票價格會變成19.8,加起來市值還是20000。如果公司公告送股,每十股送十股,那麼你的股票會變成2000股,但是每股價格降到了10塊,總市值20000。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分紅後買入呢,主要是因為兩個字,價格。
中國的股民大部分都是業餘的,大家買股票很少看專業資料,只會覺得價Grand SantaFe低就越容易漲,何況這種主動跌下來的股票,肯定是大家最喜歡的啊。
雖然說也有股票分紅除權之後很快就漲回之前的價格,但是那是極少數,或者是在牛市普漲的情況下。
所以說分紅之後買入並不一定能降低成本,大部分都很難再漲回去,主要還是取決於大盤的走勢和股票本身的價值。
-
4 # 吟遊俗人
股票分紅後是再買入還是取出來要看你對這支股票的看法,如果你認為他還有成長空間那麼你可以將分紅繼續投入,如果你認為這隻股票已經到達高估,那麼你也可以取出分紅。
其實紅利再投入最大的魅力就是複利,分紅再投入產生的複利大小,與股票的估值高低有很大的關係。股票越是低估,分紅帶來的複利越高,這一點是跟在低估值時買入股票相通的。
以恆生指數為例,我們來看看“公司盈利再投入”和“分紅再投入”帶來的複利效應的威力。恆生指數從成立以來,從100點上漲到26 000多點,上漲了260多倍。指數的點數,預設不考慮分紅再投入的複利,所以260倍的上漲主要就是公司每年留存的盈利再投入帶來的複利威力。如果加入對每年的分紅再投入的考慮,恆生指數從100點上漲到68 000多點,上漲了680倍。這多出來的收益,就是分紅再投入的複利威力。
-
5 # 看透大市
除權除息我的理解就是朝三幕四,講個猴子分香焦故事,早上分三個香焦,晚上分四個香焦,一天總數7個。有天改為早上4個,晚上3個,總量沒變。結果猴子不願意,不高興,堅持要原先方案,早上還要4個。
股票分紅後再買入,特別股息率高股票,表面上看股價降下來,但實際上股價在波動中還會上漲,如果只短線持有,一般在股權登記日前就要走掉。股價一直交易中,處於波動狀態,對降低成本沒有多大幫助。
舉個例子,某銀行股收盤價10元,分紅方案10派4元,每股分紅除息後價錢第二天開盤價為9.6元。之所以除息日要降價,就是為了避免套利。如果在股權登記日持有股票,在除息日當天進行分紅,當天股價也許上漲也許下跌,取決於市場情緒。
股價上不上漲,主要取決於個股基本面,成長性,盈利能力,還有短線資金搏弈。除不除權,分不分紅,其實股價並沒多少改變。10元變成9.6股價+0.4元現金。
股息率高的公司一般銀行,分紅穩定,股價在波動中一般會漲回來。所以中長線持有,就有分紅收益和股價上漲帶來收益兩部分。
股票波動率遠大於股息。分紅後,上漲或下跌不定的。我們選擇股票,股息率並不是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成長性才是。但股息率高公司適合機構,社保,險資,做些配置,大體量資金總要尋個年收益穩定。
股息率高公司往往成熟性企業,銀行,鋼鐵,公用事業,現金流充足。
分紅對小散來說數字遊戲,只關心公司基本面,短線波動。但分紅對大股東來說,好處顯而易見,大股東長期持有股票,不在乎股價波動,分紅實實在在拿到現金。最近李國慶在噹噹持有28%股權,也沒經營權,也沒分紅,股權也沒多大益處,這是他鬧事一個原因,大股東沒有收入。
而有些公司上市已來,從不回報股東,鐵公雞,一毛不撥,不分紅,證明公司很窮,沒有現金進行分紅。
-
6 # Max小胖
假定有一個股票,股價經過十年從1元漲到10元,每年利息每股假定是0.1元。
你投入10000元本金,我們根據紅利再投和不再投的兩種情況,算下最後的資金是多少。
1,不再投。買入之後持有1萬股,每年利息1000元,十年後利息總共是1萬元,持有市值是10萬元,賣出後總計是11萬元!
2.再投。買入後持有1萬股。每年利息1000元,十年總計買入十次,假定你買入的均價是5元,10000元可以買入2000股,最後你有12000股,結果最後市值是12萬!
結果很明顯,紅利再投的收益更高。那麼是為什麼呢,兩種情況的區別在哪裡?
區別就是對於分紅的使用,一種是閒置,一種是繼續投資,如果你對投資的股票有信心,那麼紅利再投會使得紅利的部分也會享受股票上漲的收益。也許你會覺得紅利很少,沒意義,那你應該瞭解的是複利這個概念!
假設你投資的股票每年上漲百分之十,十年之後資產變為2.6倍左右,二十年後是6.76倍。如果你有比股票更好的投資,當然是投資那些更賺錢的,如果沒有當然是紅利再投。
假設每年上漲百分之十五,十年後則是4倍,二十年後是16倍,三十年後是64倍。假設你當年的利息是1000,那麼30年後會變成64000。
總而言之,紅利再投的前提是沒有比這個收益更好的方法。是一個怎麼使用錢的問題。
-
7 # 雙棲投資
股票分紅後再買入與降低成本沒有直接關係。
原因如下:
降低持倉成本的方式主要包括兩類,第一種是透過變相日內T+0交易來實現的,也就是趁當天股價衝高之後賣出,然後回落至比最初持倉成本還低的價位時再買入,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不會增加倉位,除非你接回股票的時候買的比第一次多;這種方法的劣勢是一買一賣要增加交易費用,尤其是對於持倉量比較大的投資者來說,就比較不划算。
第二種降低持倉成本的方法是逐筆加倉攤低成本,有一些像基金定投。這個方法有效的前提是每次買入的價格在逐漸減降低,說白了就是越跌越買。這個方法的好處是最終的結果肯定能降低成本;劣勢就是倉位會增加,還有佣金手續費,更重要的是這種左側交易面臨較大的不確定風險。
這裡的股票分紅再買入其實就是第二種方法,當然,前提是這裡的股票分紅肯定是現金分紅,要不然你拿什麼買呢?那麼關鍵點在於,分紅的時候不一定是股價下跌的時候,也可能處於橫盤震盪或是股價上漲途中,所以還有可能攤高成本。
所以股票分紅後再買入能否降低成本要看當下股價處於什麼趨勢之中。
那麼股票分紅後再買入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 節約子彈,不用耗費自己的資金。如果沒有股票分紅,你想要加倉這隻股票只能動用賬戶裡的資金,這無疑會加大對你總資產的佔用比利。
2. 避免再投資風險。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我們想讓資金效用最大化就必須找到合適的資產進行投資,因為長期來看現金會因為通貨膨脹而貶值,是回報最低的資產。那麼這個時候選擇什麼資產進行投資就是個問題,如果你沒有什麼好的資產可供選擇,並且對於手中的這隻股票依然是個好股票,這個時候股票分紅再買入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另一方面退一步來看,你是用股票分紅的錢進行再投資,即使出現下跌或是虧損,心理層面的壓力也會小一些,因為畢竟沒有增加你總資產的負擔。
其實我們能發現股神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就很少進行股票現金分紅,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表示,與其把錢分給不懂投資的普通人,還不如留在公司裡進行再投資,這對他們來說更安全一些,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為什麼大家喜歡分紅後再買入。
-
8 # 木易滾雪球
分紅後買入並非為了降低成本,也跟著事兒沒有半毛錢關係,因為本質上,除權除息都會導致股價的下跌,有的投資者想等待除權之後在買入,這並非為了什麼降低成本,或許是為了避開除權除息帶來的股價下跌,也或許是想要在除權除息後,獲得填權的超額收益。
用當前的公司情況距離,比如用友網路這隻股票,在5.19日的時候進行了除權除息,每10股派現金2.6元,每10股送轉股比例3股,依照5.18日的收盤價50.03元/股計算後,5.19日的開盤價就成了38.19元/股。
首先,除權除息前買入的利與弊。
這在K線圖形上看,如果是前復權,那就沒什麼關係,股價也會自動折算,圖形也不存在巨大的跳空缺口,但是在不復權裡,K線就會形成巨大的缺口,給人一種錯覺就是股價直接從前一日暴跌而下,如上圖所示。
簡單看一下在除權除息的過程中產生的變化,比方說你持有A公司10000股,每股20元,就遇到了上述用友網路的除權除息比例,那麼你這1萬股送轉的就是3000股,你的持股就變成了1.3萬股,同時,每股派2.6元,那麼1萬股的現金分紅就是2600元,這筆錢會直接到你的賬上。
但是,因為除權除息,結算之後的股價因為股份變多,故而股價將會下跌,所以除權除息在更多的普通投資者看來,這並非很划算的事情,實際上這並沒有什麼變化,這麼說吧,上述20萬市值的股票,那麼在股票變成1.3萬股之後,你的對應股價也就成了15.38元,所以前一天20元的估計跟第二天15.38元的股價會出現巨大的缺口。
其次,為什麼人們要等到分紅之後再去買?
除了現金分紅的稅收之外,你實際上沒有成本優勢,比方說我是在15元買入的A公司股票,而你是在20元買入的,那麼對我來說,既拿了分紅又多了股票,重點是我具備成本優勢,就算股價變化了,我也沒什麼損失,但是對於你來說,剛好就是20元的成本,除權之後的股價成了15.38元,你還有優勢嗎?
所以只要你不是持有某股票具備明顯安全邊際,那就真的沒必要在除權前夕買入,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填權,同時,也不是所有股票都能在短期內做到填權。
另外一種情況是,在分紅之後買入的重要原因就在於想要獲得短期填權行情帶來的超額收益,特別針對一些優質公司,他們分紅很大方(也或許股息率不高),因為公司質量,其股價能夠快速帶來填權行情,如上圖所示。
所以,在規則內去尋找變通之法,對我們的投資本身就有一定好處,不同情況下的應對之策自然各不相同,有時候我們剛好就遇到了填權行情,也有時候我們很長時間都無法遇到,但是針對於分紅之後去買入某股票以謀取超額收益的做法並不明智,因為公司估值在除權除息前或許是高估的,除權除息後根本就沒有實質變化,其股價依舊是高估的,又如何能夠在分紅後獲得高收益呢,又哪來的什麼降低成本一說呢。
換言之,我們依舊需要對即將買入的公司進行深度分析,看其行業賽道是否足夠長,公司經營的產品是否受到消費者歡迎,公司財務資料是否健康,公司當前估值是否處於合理狀態等等,唯有分析清楚之後,你才能夠以投資者的身份,拿住這家公司……
易論
2020.5.29日
-
9 # 厚金說
股票分紅前投資與分紅後投資,差異並不大,主要還是看股票價格波動的情況以及自身的持股需求。之所以,很多投資者喜歡在股票分紅完以後再投資有兩點:第一點,是因為股市中有填權行情,也就是當股票價格分紅完以後,有一些公司會存在一波上漲,而一些投資者喜歡做這一波“填權行情”。
關於填權行情,主要是在2009年至2015年的時候興起的一種投資方式,放眼全世界的股市,應該就只有A股有了。因為A股市場的有一個行情叫做“高送轉”,也就是哪家公司有著很高的比例送股、轉股,往往這隻股票的走勢在此期間會十分不錯。而對應高送轉之後,因為股票價格有著除權,原來50元的股票價格,或許只有25元了,一些不明所以的散戶投資者就會階段上投資,因為感覺上更加便宜了。因為這樣的情況存在,也就造成了填權行情的存在,包括其中的莊家也是推波助瀾。不過,到了2015年之後,市場的上市公司明顯增加,加上一些限制、嚴管,這一現象也就逐漸淡化了。
第二點是因為,一些投資者不願意承擔分紅時產生的費用。A股市場,對於分紅有著時間上的規定,比如持股一個月以內,需要繳納20%的紅利稅,持股6個月以內需要繳納10%的紅利稅,持股一年以上不需要繳納紅利稅。很明顯,如果在分紅之前不遠的交易日投資,需要繳納的紅利稅為20%,並且還有著除權。如果現金分紅股息率為5%,那麼相當於繳納的費用就佔到了1%,是不划算的。所以,很多投資者選擇在其之後投資。
不過,股票價格的震震盪蕩,股市中能分紅股息率達到5%的也不過,對於損失也是有限。如果股票價格稍有波動,也會在1%以上,重要的還是要看公司的屬性以及自身對投資的認知。
-
10 # 左冷競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在股票分紅後再買入股票?是可以降低成本,還是有其他的好處呢?
降低成本首先,分紅送股是上市公司對股東進行投資回報的一種重要形式,願意拿錢、那很多錢出來分的公司自然是被認為是經營好、還不吝嗇的公司。畢竟從投資的角度來講,除了投資標的的質地,還有就是回報了;其次,分紅送股、尤其是高送轉的情況下,在除權除息之後,上市的總股本數量會增加,與此同時,股價也會進行相應的下調;再者,除權除息後股價下調,對於此前持股的投資者而言是獲得了一部分紅利,但是持倉市值上變化不大。作為除權除息後再去買入的投資者來講,的確是買入的價格比在之前要低了,如果同樣是準備100w去買這隻股票,真正的區別只是在能夠買到的手數上,這與我們常規理解的成本降低可能不完全一致。其他好處我們都知道,A股市場中有很多的小資金的散戶,比如只有幾萬塊錢的話,經常在選票買票的時候還是會考慮一下股票的價格,大幾十塊、上百塊的買起來自然沒有幾塊錢、十幾二十塊的人多。這樣一來,股價在分紅送股後降下來了,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從而提高股票的活躍度。
對於從價值投資的理論出發,為什麼會除權後有填權,還是因為上市公司經營狀況良好、發展空間大,價格有迴歸價值的修復需求,這也就是填權行情。那麼,投資者在分紅送股後再去買這樣的股票,往往也是衝著它的價值迴歸而去的。
總之,如果是較為關注上市公司分紅送股的投資者,更多的還是偏價值投資一些的,這個時候對標的股票的質地要求也比較高,資金量多無所謂,要是少的話能有較低的價格可以購入自然是最好了!
-
11 # 投機交易實戰
不知道您說的這種方式有多少人在參與。現在A股的交易規則。能夠定期穩定分紅的上市公司實在太少了。
大多數的公司能一年分紅一次就非常不錯了,而且每股分紅大多數只是幾毛錢。
按照這樣的投資節奏,您一隻股票持有的時間至少在一年以上。
根據股市經濟週期,大約5年一個輪迴。如果您在上漲週期用參與了複利投資,倒還算可以。
對於股票交易而言,我們做的是投機,是為了賺錢,而不是死了都不賣!
不建議使用此類方法
-
12 # 股友無明
其實是沒有區別的,分紅後要除權,把除權價加上紅利等於前一天的收盤價。換句話說,不考慮股價波動,分紅前一天買入和分紅當天買入是一樣的。但股價是波動的,分紅當天的除權價可能是平開,低開,高開三種之一。那麼是在分紅前一天還是分紅當天買入哪個更合算,完全取決於分紅當天及後期的走勢。如果後面填權還好,要是貼權不買更好。誰能保證一定是填權的?
-
13 # 老陳淘股
股票分紅前和分紅後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股價高低,畢竟a股市場股票分紅之後都會進行相對應的除權除息,導致股價在分紅前又分紅後存在高低。
至於炒股很多人為什麼會選擇分紅後買入呢?根據現實的股票市場,以及分紅的制度,主要由於以下兩個原因。
原因一:不想參與股票分紅,因為在a股市場股票分紅就是數字遊戲,對於股民投資者來說根本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因此很多股民會選擇分紅後買入股票。
最典型就是股票現金分紅還是轉股或者送股,最終還會相對應地進行折價,分紅前和分紅後總市值沒有發生變化,這種分紅不參與也罷,很多股民因此避開分紅。
原因二:同等炒股本金,可以買更多股份,畢竟股票分紅之後都會進行除權除息的,股價也會相對應地進行折價,分紅前股價高,少買點股份,分紅後股價低,可以多買點股份。
比如張三有10萬元,鎖定某隻10元的股價,分紅前只能買1萬股,而這隻股票實施每10股送10股,分紅之後股價變成5元,10萬元可以買入2萬股,這就是區別。
所以透過上面分析得知,很多股民選擇在分紅後買入股票,主要是不想參與股票分紅,再有就是想要等分紅後股價低了,可以買入更多股份,心理因素。
分紅後再買股票有什麼好處?可以降低成本?
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股票分紅是完全可以降低持倉成本的,不管是現金分紅還是送股或者轉股,都是會相對應的進行降低投資者們的持倉成本。
至於分紅後再度買股票,主要是由於以下兩大高處:
好處一:可以免交紅利稅,股票分紅是需要交紅利稅的,除非你持股超過1年,持股時間不足一年的話,分紅是虧本買賣。
股票分紅稅是按照持股時間來計算的,持股不足1個月的按照20%徵收,持股超過1個月不足1年的需要按10%徵收,超過1年的免徵紅利稅,因此為了避免紅利稅,很多人不願意在分紅前買股票。
好處二:股價更便宜了,可以買到更多股份,這個好處上面有透過案例進行分析了,不做出詳細的分析了。
比如股票每10股轉10股,股價20元的變成10元,原先10萬隻能買5000股,分紅之後就可以買到1萬股了,這就是分紅之後的好處之一。
綜合透過上面分析得知,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非常明確,股票分紅之後確實可以降低持倉成本,並且有兩大高處,分別是避免交紅利稅和股價便宜,同等金額可以多買股份,買個心理因素。
-
14 # 攢股記
中國股民千千萬,操作策略各不同。但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人。一類是技術派,推崇利用K線均線、量價關係等判斷股價走勢,高拋低吸,追漲殺跌,每天盯著大盤,忙得不亦樂乎。這一類是股民中的大多數人,也是虧的機率大的一類人。另一類是價值派,價值派又分為兩類人,一種是激進型的價值投資者,選擇業績優秀,成長前景好的股票長期持有,比如白酒,醫藥中的績優股。另一種是保守型價值投資者,這類投資者選擇的基本是高股息的大藍籌股票,行業成熟,經營穩定,比如國有四大行,三桶油,神華、長電之類的股票。提問者所問的應該主要是這類股票持有人,持股收紅是這類投資者最為注重的。
那麼回到問題上來,首先,分紅有什麼好處?西格爾說,股息是熊市的保護傘,牛市的加速器。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投資界的聖經中,把持股收息這類投資策略作為全書一個重要部分一講再講。其好處不言而喻。比如持有交行或農行,無視股價漲跌,每年均會得到一筆豐厚的分紅作為持續的現金流,同時,這類股票的股性是不肯漲不肯跌,其風險之小几乎可以視為一張債券。買進它們,只是要長期持有,幾乎沒有虧損的可能,年年賺得一筆分紅,今年的交行、中行、農行的股息率已達到7%左右。很高的收益率了。
那麼收到了分紅,為什麼要再買入呢?這就是複利的魅力所在。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人類第八大奇蹟。很多人知道72法則,一筆資金如果僅有1%的年收益增長率,那麼72年後資金可翻倍。那麼如果是7%的年收益,年年復投再買入,那麼投入100萬,只需約10 年可變成200萬,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增長越來越快,不是加法,是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的幾何級的驚人增長。所以分紅後再買入與不買入的區別是非常大的。
至於是不是會降成本,要根據情況而定,如果在分紅前股價沒有大幅的搶權式的上漲,分紅後一除權,股價低於分紅前的買入價,此時分紅再買入,成本必然下降更多。反之則在分紅後應該持幣等待股價回落時買入。
回覆列表
簡單來說,股票分紅後股價會下跌,下跌的幅度就是分給股東的紅利。因此,從感覺上來說,股價下跌了,並且這種下跌在交易軟體裡並不算綠K線。給人的感覺就是分紅後走勢沒有被破壞,但持有股票的成本卻下跌了。
具體而言,股票分紅分為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1.現金股利
一般表現為每十股票分幾元人民幣,從企業的未分配利潤裡支出。如每十股分2元,換算一下也就是一股能夠分到0.2元。假設除息除權日前股票收盤價位10元,那分完紅後,股票價格就調整為9.8元。
2.股票股利
一般表現為每十股送幾股,從企業的資本公積裡支出。如每10股分2股,相當於每持有5股就能分到1股。假設股價原來也是10元,分完後,股價調整為10/1.2=8.33元。
無論是哪種分紅方式,你都能發現,股價降低了,這時投資人再買入股票,股價很有可能“填權”,也即是漲到原來的價格,這樣投資者不就立馬能賺錢了嗎。
另外,股息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比如之前的例子,假設你持有1萬股,每股分0.2元,那總共能分到2000元。如果你在分紅前幾天買入股票的話,這2000元是要繳稅的。
根據個稅法,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一年以上的可以免稅;持有一個月到一年之間的減半徵稅;持有不到一個月的全額徵稅。全額稅率為20%,因此,如果你剛買入即將分紅的股票,那必然持股時間不足一個月,這就導致你剛分到的2000元立馬會繳納400元的稅。這樣就太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