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金波

    一、迴歸金融的本質,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

    所有違約與危機源自資訊不對稱,金融的本質是一種提升資訊透明度的演算法體系。傳統金融的違約點:抵押物在銀行體系之外,抵押物價格急劇變化,導致債務人違約。請注意,沒有任何規模以上企業會主動違約,拒絕償還銀行貸款。違約的根源在於:貸款人的抵押物(工廠、企業、房子、土地等)因為不可抗力因素而出現價值大幅度波動。

    問題:一定要把債務指向債務人嗎?

    參考答案:在工業時代,債務必須指向債務人。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債務可以指向公共的網路平臺(APP的屬性我們可以定義),公共軟體壽命大於10000年,能夠在未來10000年持續創造價值,且不違約。同理,債權人不違約(銀行從來不擔心你會放棄你銀行卡內的存款)。兩個不違約可以創生資訊對稱、可信賴、穩定安全的新金融環境。

    問題:你註冊一個公共的網路平臺(APP),平臺欠你6萬元。分別是6萬元股權(被鎖定),9000元定期存款和1000元活期存款。你把1000元活期存款花完,作為債權人的你會跑路嗎?

    參考答案:你會等待定期存款解禁,繼續花。你會等待該平臺持續給你分紅。原因:債權人不違約定律在起作用。

    問題:這個公共平臺哪來的錢?

    參考答案:金融系統(公共平臺)給你打的欠條就是錢。股權是權利,也是義務。公共系統要求你承擔的義務:接受你發行的錢支付你提供的勞動成果。如果全民選擇領取6萬元股權,平臺送給你的存款是人民幣。如果全球所有人領取6萬元股權,平臺送給你的存款是美元。

    問題:中國製造憑什麼接受?

    參考答案:中國製造所需:全民的勞動和網路的分銷、金融、財務等資訊服務。因此,全民每人領取6萬股權,中國製造會很自然的承認。當然,系統也會給中國製造一定金額的股權,使中國製造可以以股權為抵押,發行儲值。新系統與傳統金融的本質差別:抵押物是公共網路的服務,抵押物在公共網路之內,可控。傳統金融系統,抵押物在金融系統之外,資訊不對稱,不可控。

    所有人、企業、商戶都是債權人,債權人不違約。同理,公共的債務軟體不違約。

    問題:公共網路如何幫助股東賺錢?

    參考答案:NO1:支付環節收取1%手續費。每年中國市場總交易量約200萬億,會形成2萬億利潤。NO2:新金融體系存款無息。大家可以將錢直接預付(投資)給創新專案,獲得創新專案的股權和創新專案提供的提貨權。如,1000元(預付)X10億股東=1萬億投資to農業=2萬億創新農業股權資產+2萬億綠色果蔬提貨權,預付股東以新獲得股權為抵押,可以繼續發行2萬億儲值。透過以上直接預訂投資方式,全民可以快速使所有創新領域獲得充裕資金。新增的固定資產和剩餘價值都是股東的收益。這在人民幣體系根本無法發生,因為人民幣系統資訊不對稱,資金無法集結。

    二、信任是種,貿易是樹,金融是果

    1、股權共享的公共網路欠每個註冊人錢=科技賦權於人,機器信任解決陌生人的互信問題,人人同步種樹的結果是1000元X10億股東X10次投資X.....金融的效率的奇點。

    2、種的透明基因:正負編碼一一對應,正編碼存股東賬號,負編碼在公共賬號(透明可查)。第三方軟體可以輕鬆查詢是否有獨立的正編碼,如果沒有獨立的正編碼,則系統沒有問題。因為所有負編碼透明可查詢,發行人清晰可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移動卡想攜號轉網電信,有什麼電信套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