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天玄宇

    首先宣告一下,清不是完全承明制,清有其特殊性,說承明和元兩代制度可能更貼切一點。不知道大家怎麼認為。這個姑且不論。

    滿清是從奴隸軍事貴族向封建軍事貴族集團過度的一個政權。帶有強烈的侵略性和野蠻性。這個是毫無疑問的。但其入主中原後,採納了明朝和蒙元的制度。首先明清兩代是封建君主專制集權最高峰。宰相制度已經被掃進廢紙堆,清採用的是軍機處協理。最初是軍事貴族集體議政,譬如早期的八大貝勒制度。可參看瀋陽故宮。這個就類似蒙古的軍事貴族會議。在沒有了丞相等等文官的監督,乃至後來的八大貝勒集體議政的情況下。清皇帝的權力更加集中。所有的滿漢臣僚不過是奴才。

    而且滿清有著非常有效的八旗制度,把人分等類。大有滿、漢。旗人又分滿、漢、蒙等八旗。各旗內又分上旗等等,制度森嚴,互相有能有效制約。再加上軍機處這個特殊機構,使得權力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再一個清朝是少數民族政權。崇尚武力。從建國到滅亡,一直戰鬥不停。因此造成了文官在清朝並不能掌握話語權。更別說與皇權抗衡了。

    而清朝的統治基礎就是滿蒙聯合統治其他各民族。極少數人統治極大多數人,必然崇尚武力。加之滿蒙的風俗和制度。形成如此格局也就是必然的。

    一家之言,只當談資。

  • 2 # 西西曆史創作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從明清兩朝的文官集團的地位說起。

    先說明朝,明朝初期洪武、永樂兩代時期文武官員地位基本相當。武將地位甚至高過文官。可是後來發生了一件大事,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直接導致精銳部隊陣亡50餘萬(個人認為並沒有這麼多),包括四朝老臣、名將張輔在內的武將也足有數十位,武將集團遭受重創。更致命的是,隨後的北京保衛戰是在以于謙為首的文官指揮下完成的,問題是還成功了,這直接導致了文官集團聲望大震。而武將集團在經歷了靖難重新洗牌,以及土木堡之變的打擊後,影響力大為下降。之後,武將統兵,文臣為帥現象很多,

    都信不過,武將,就甭指望了,強如戚繼光,見到張居正還得稱自己為:門下走狗.至此文官集團徹底崛起,與此同時沒有相應的權利集團與之平衡,至此文官集團徹底成為可以和皇帝分庭抗禮的勢力。

    再說清朝,清朝入關前還是奴隸制社會因此,清皇帝,可以說是完全意義上的一家天下,也不完全正確,但是說是八旗貴族天下則完全正確。後金長期的奴才主子思想教育,給清帶來的是非常深刻的。所以這些輔助清帝的滿大臣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奪取皇帝位置,當年如日中天的鰲拜就非常有機會取而代之,實際是鰲拜最後卻自甘被玄燁抓住定罪。本身嚴厲的奴才制度,再加上幾個會玩弄政治手段的皇帝或者攝政王如玄燁、胤掙、宏利,這種奴化大大擴大了,以至於整個滿清一朝大臣都是奴化嚴重奴才。而終清一朝掌大權的幾乎都是滿人。另外清朝之所以比明朝皇權強大其根本在於清朝有一個擴大了的軍功集團“部族”。在清朝政治版圖上,文官被這個大號的軍功集團擠壓的必須依靠皇權才行。綜上所述清朝沒有也不可能出現明朝那樣的文官集團。

  • 3 # 遠方品味歷史

    公元1644年4月,清軍在攝政王多爾袞的率領下,和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聯合一起在一片石擊潰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隨後一路勢如破竹攻陷北京城。清朝正式開始長達267年的統治。

    入關之初,為了籠絡人心,迅速消滅反抗勢力。清朝打出了為明朝復仇的旗號。並表示尊重明朝的一切制度並沿襲下來。依此爭取到廣大士族的支援。

    “清承明制”就這樣流傳了下來。但是,仔細分析後發現清朝承襲的只是明朝的政治機構、基本政策和大部分的法律法規。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和落後性。

    清朝在入關之前是一個遊牧民族,滿族貴族自創的八旗制度作為一種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秩序固定了下來,在這種制度下滿族人一切有條不紊秩序井然的開展各種軍事活動和農牧業生產,為清朝的迅速強大和攻城略地提供了強大的組織和制度保障。在奪取全國政權之後,八旗制度存在的社會基礎已經消失但是卻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滿清貴族非常容易地能夠參與到最高決策。滿清八旗的旗幟

    滿清在前期實行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皇權,隨著實際需要,皇帝的權力一步一步收緊,康熙時期設定南書房,雍正時期設定軍機處。使封建王朝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反觀明朝,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以後,設定內閣,內閣沒有任何法理上的權力,只是皇帝的一個辦事機構,類似於秘書的角色。但是隨著明朝奇葩皇帝越來越多,內閣實際承擔了相當一部分丞相的制度,內閣首輔和之前的丞相幾無二致。而擔任內閣首輔的一項必要經歷就是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是文官集團產生的主要場所。而清朝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清朝皇帝順序圖

    清朝十二帝畫像

    在六部設定上也和明朝有很大區別,清朝委任六部尚書一般都是兩名,滿尚書和漢尚書,而滿族的尚書有最終決定權,這從制度上也革除了文官集團的做大做強。

    明清時期二品文官的服飾

    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政權,從一開始建立就一直有深深地危機意識,這就體現在對皇子的嚴厲教導和對漢人的嚴加防範。整個清朝皇帝們都比較勤政,沒有出現像明朝那樣不務正業行為奇葩的皇帝。

  • 4 # 北洋水兵

    清承明制這四個字,可以進行一下拆分,那就是大體上的繼承,細節上的修改。至於這個問題是個很寬泛的的概念,雖然大體上繼承沒有什麼可說道的,但是清廷在這個基礎上革除弊政,卻是很寬泛的,涉及到很多方面,沒有具體的統計,我也無法完全說明。

    當然,至於清朝沒有出現文官集團強勢這一現象,按照某些人的解說是清朝防漢抑漢,我覺得很有意思,請問,文官集團強勢到尾大不掉不恰好是君主執政能力低下的表現嗎?

    清朝之所以沒有出現文官集團尾大不掉的現象,有很多原因,除了清朝的君主個人素質不錯可以抑制文官集團的勢力之外,清朝的八旗制度也是很大的原因。

    八旗制度的一大特點在於,八旗壯丁可以透過成為侍衛而取得皇帝的信任,透過皇帝的考核可以委以重任的,自然會成為獨立於透過科舉入仕的文官集團之外的一股政治力量,可以起到平衡、分化文官集團勢力的作用,防止文官集團在朝中獨大。

    第二種就是皇帝的潛邸舊人。這種人的代表人物就是曹寅、李衛。曹寅是康熙早年的伴讀,他母親也是康熙的乳母,他和康熙的感情可以用勝似親兄弟來形容,康熙曾經說曹寅的母親是“我家老人”,足見康熙和曹寅之間的感情。而曹寅也是很有能力,否則不會被康熙安排至江寧織造這一職位。李衛更有意思,他捐官換了個職位並得到了還是皇子的雍正賞識,雍正繼位後李衛也被委以重任,成為雍正的得力干將。這種人自然也會成為平衡文官勢力的重要政治力量。《康熙王朝》中的魏東亭,應該是以曹寅為原型設計的。

    當然,清朝最重要的還有武官,武官不分滿漢都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而且清初以武力國,一直到1820年才消停下來,打了一百多年,此時武官的地位並不矮於文官,比如說各地的總督,都要加個“兵部尚書銜”,足見清朝對武官的重視。而且清朝也沒有文官掣肘武官,自然武官也會成為防止文官集團獨大的因素之一。

    當然,到了清末,滿漢文官開始了合流,同時也開始了分化。此時滿漢文官分化出了洋務派、頑固派和清流派三派,到了後期領軍人物基本上是李鴻章、剛毅、翁同龢三人,這三個派別自然可以做到互相牽制、制衡,自然不會出現明朝那種文官集團尾大不掉的現象。而明朝為了牽制文官集團,不得已用了太監,也是病急亂投醫。

  • 5 # 手機邊你親愛的哥

    明朝有宦官集團對抗文官集團,皇帝可不用太乾預,關鍵時刻做一個秤砣就行了,勳貴們就是坐等分紅。清朝宦官不能幹政,異族皇帝一個人獨自處理朝政,還不信任能威脅到他地位的王爺們,只能一邊團結勳貴制衡文官,一邊往文官中摻沙子,皇帝加勳貴再加滿族文官的勢力遠超漢族文官,是不可能讓漢族文官們形成集團的,漢人文官沒有話語權。

  • 6 # 行走的觀察者

    清承明制,這句話是一句大實話,清朝就是連明朝的故宮都直接繼承了。但要說完全一樣,那肯定也是不對的。中國曆朝歷代之所以喜歡為前朝修史,那就是為了避免再犯同樣的歷史錯誤。清朝大體上是承接明朝的制度,比如科舉和官員的品級之類。但在細節處還是有很大的改動的。首先就是皇權發展到了頂峰,其次就是,清朝其實畢竟是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清朝剛入關的時候,對待漢人的態度不是太友好,不知道製造了多少慘案,比如著名的揚州三日。清朝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更好的鞏固自己的統治。

    在取得天下之後,滿清統治者又開始改變漢家衣冠,甚至提出了“留頭不留髮”的口號。這一下子便把漢民族的脊樑打了下去。之後滿清歷代統治者又大興文字獄,讓所有的讀書人戰戰兢兢,哪裡還敢像明朝時期那樣妄議朝政。

    再說清朝取得天下之後,他們始終處在高於漢人一頭的地位之上,對漢人的官員防範很深。雖然全天下的官員大都是漢人來擔任,但看滿清歷代的重臣無不是滿族人。直到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漢人官員才正式登上了大清的歷史舞臺。所以說滿清幾乎是沒有形成強勢文官集團的條件。畢竟中樞機構都是滿人,下面的都是漢人。雖然清朝一直在提滿漢一家,但真實情況如何,只要是熟悉歷史的都知道一些。

    總結一下就是,明朝是皇帝於士大夫共同治天下,社會環境寬鬆。清朝是,皇帝獨攬大權,臣子們都是奴才,都是給我看家的,這樣的社會環境,誰也不敢冒頭,要不然就是被殺的命運。

  • 7 # 小邊講歷史

    清朝之所以並沒有出現強勢的文官集團,很重要的一個理由是滿洲官員太強勢

    明末,滿洲異軍突起,皇太極之時已經有了逐鹿中原的野心。而這段時間裡,也是滿洲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時間點。

    首先,滿洲貴族代議制形成。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議政王大臣會議。那麼這個會議,基本上是可以節制皇太極的。我們知道,因為皇太極並不是努爾哈赤欽定的接班人,皇太極需要分出一部分權力來鞏固自己的位置。同時,這個會議的出現也保留了部落的習慣。

    這是清政府初期的決策機構,那麼這個機構當中,基本上都是勳爵,貴族以及貝勒。這裡面並沒有漢官僚的存在,因此在定鼎中原之後,漢官僚作為後來者,不足以撼動議政王大臣會議,自然也強勢不起來。

    漢官僚在清政府中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皇帝加強王權的工具。

    順治剛剛進北京,多爾袞就下令設內閣以表現自己漢化的態度。但內閣,卻只能是分化議政王大臣會議,根本不可能取代。

    之後,由於議政王大臣會議太過於強勢,康熙皇帝又設立南書房,這樣,內閣,南書房,議政王大臣會議三足鼎立,互相制約最終集權於皇帝。

    由於漢官僚一直屬於客卿,因此清初皇帝們既用也防。也正因為此,漢官僚整日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不敢強勢。

    滿清原有制度和皇帝的態度,使得文官集團不可能強勢,更何況滿漢官僚之間矛盾還很深。

    不能用一個聲音說話,被皇帝分而治之,哪有叫板的底氣與勇氣?

  • 8 # kenny1

    明朝的文官集團,並不強勢。

    明清兩代一以貫之的,是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

    錢穆先生曾經說過,明末的權臣只能算權臣而不能算“大”臣,因為他們即使掌握了國家的大部分權力,還是以一種制度外的手段獲得的——集大成者就是張居正聯合馮保控制政局,這按大明律法的結交近侍罪,張居正墳頭草都砍得不剩一根了。

    明清兩代的制度總體上依舊是為了皇帝的集權而設定的。明代用內閣與司禮監替換了丞相和中書省,實際上是把相權分割之後更好地掌握在皇帝手裡。除了萬曆這種幾十年不上朝的奇葩,剩下的皇帝任內都沒有出現過敢於挑戰皇權的權臣。至於宦官,由於明代宦官不像唐代擁有軍權,所以他們更是家奴一個,荒政如正德想殺劉瑾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罷了。

    到了清朝,這種趨勢更加登峰造極。清朝用軍機處替代了內閣,軍機處一言一行都在皇帝的關注下行事,而且他們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只能承旨行事,徹底變成了腓特烈二世口中所謂“皇帝是國家的大腦,官僚只是手足”。

  • 9 # 坐古談今

    “清承明制”只是一種概說,而不是細節上的、精神內涵的繼承。比如明朝對唐宋元都有繼承,法律方面繼承了唐宋、治理方面繼承元朝,但你能說明朝和唐宋元都必然一樣嗎?

    正如昨天我在“相比宋朝,明朝是中國歷史的大退步嗎”這個問題中提到的,宋明清都是“文官治理天下”,皇權與儒家共掌政權,宋朝雖然共享但儒家有時候會和皇帝一起玩耍;明朝起初是站著、然後坐著;清朝即使到國亡就沒坐著過。

    總體上兩大原因,清朝文官集團無法強勢。

    (1)皇帝控制了軍權,文官集團都老實:控制軍權就是控制一切

    清朝作為少數民族政權,在相當長時間內重視對武力(特別是對漢八旗的百年倚重)地控制;之後,又利用漢臣的儒家心理(忠君)和個人利益以及工作矛盾逐步分化,因此即使到清朝滅亡前,清朝都在一定地程度上控制著軍權。

    特別是,白蓮教大起義、太平天國大起義,清朝兩次重用漢族地方士紳武裝。只不過後者固定化形成了湘楚淮豫川等各地地方武裝,最終,在剿滅叛亂中的各種矛盾又使他們難以形成合力。總體對清廷佔有優勢,但單獨個體卻都無法對抗清廷。

    由此,文官集團總體上從清初到清末相對都很老實。

    (2)清朝雖然沒有實行“廠衛”特務統治,但清朝的特務統治卻無處不再:明朝的特務統治是有形的,清朝的則是無形的,無形的更可怕

    明朝的“廠衛制度”都是公開化的,文官集團可以或與之混在一起或保持距離。

    清朝則不同,“密摺制度”可以說讓文官們人心惶惶,你不知道你的敵人是誰、你沒有上奏權證明你不是親信皇帝對你有懷疑、你有上奏權又不知道你的身邊誰還有上奏權。

    總之,因為懷疑周邊的人可能密報,你就必須要謹小慎微。

  • 10 # 王老先僧

    所謂的新朝承襲舊朝的制度,屬於籠統的說法。因為沒有一個政權是全盤仿照舊有政權建立的,否則朝代便沒有新舊交替一說。一個王朝的覆滅,制度出現問題是根本原因。唐代的設立的節度使,集軍事土地稅賦為一身,造成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的隱患。五代十國後到了宋代,宋朝為了防止類似現象發生,重文輕武,兵權收歸中央。明代宦官干政,清代則對太監的地位一直處以打壓狀態。

    很顯然,沒有人願意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所以新朝對前朝的態度,往往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且還會誕生新得政治制度。少數民族有少數民族的政治,漢族有漢族的政治,貧民皇帝有貧民皇帝的政治。

    清朝沒有出現像明朝一樣的政治狀況,其原因就在於此。

    簡單談一下明清兩朝文官的政治角色:

    明朝皇帝的詔書想要下發給地方,必然需要經過六部尚書的手,再透過各部把命令發到全國。但這個命令不是直接發的,要稽核,給出意見。各部的稽核隊伍裡有個特殊的職位叫給事中,只要給事中覺得這封詔書不合適,便有權利駁回。這叫封駁權,是限制君主權利的一種,給事中沒有領導,感覺來了可自行找皇帝理論。

    而在清朝,皇帝的詔書則不需要經過六部,六部沒有權利把命令直接下發全國。以往無人管的給事中被併入了督察院,封駁權沒有了,成了閒散人員。像七品小官直接給皇帝上奏的事情,清朝也不再允許。除了尚書和侍郎外,都不許跟皇帝閒扯淡。

    由此可見,在明朝官員層層把控,當皇帝還是有所忌憚的,可清朝的皇帝卻可以一竿子捅到底,誰都不好使。比如,明代對大官的任用,需要九卿等官員公開決定。清代對大官的任用,全憑皇帝一個人決定。

    我們所認為的強勢文官集團,其強勢的原因在於可以和皇權分庭抗禮的權利。其實從明朝廢除丞相後,文官們便進入了衰落期。因為代表官員最高權利的丞相已經被皇權一口吞掉,被單純的秘書處(內閣)代替。清朝甚至還多設了一軍機處,並且大玩密摺制度,鮮有人能接觸國家機密。所以明清兩朝,文官集團便沒有強勢一說,只不過,清朝要比明朝更專制,文官實力更弱化而已。

    我們看到的明朝文官強勢,無外乎皇帝不主事,造成眾多權臣宦官,閹黨東林黨等派系爭鬥。

    但仔細想想,這難道真的是文官集團強勢造成的嗎?文官既然那麼強勢,為什麼會三番五次被太監壓著打?要知道,太監能有那麼大的作為,靠得都是皇帝的寵愛。

    所以,明朝的文官集團要說強勢,不如說鑽了皇帝懶散昏庸的空子。本身制度而言,明朝的文官也沒有多少牛逼哄哄的權利。內閣首輔,就是個秘書長,筆桿子營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家庭的人是該去外地掙點高工資,還是在本地掙點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