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那個王老師
-
2 # 四川達州人
舉孝廉,是兩漢專有的推薦制度。
西漢建立,因為舊貴族基本沉落,國家政權急需組成文官體系治理國家。所以最初是官學選才、恩蔭、推薦三種辦法。
劉邦為了擺脫諸侯王與勳貴階層,曾經下詔書求賢,要求地方官推薦賢能。此後漢惠帝呂后都曾經發布命令,要求孝弟力田,察舉制有了開端。
漢武帝時基本成形,分為:孝廉、秀才、察廉、光祿四行。這四個科目,尤其以孝廉最重,也就是孝子廉吏的意思。
東漢時期改以各郡人口推薦,郡國長官向中央政權舉薦孝廉,即是察舉制度中的舉,人口不滿十萬的郡國三年舉孝廉一人。不滿20萬每兩年舉一人,超過20萬年舉一人,40萬年舉2人,最高120萬年舉6人。因此孝廉就是兩漢時期出仕的正途。
世家逐步形成,互相交換舉薦子弟,察舉制度淪落為世家豪強控制政權的法寶,更是多次出現舉孝廉,父別居的笑話,因此察舉制被曹魏更為九品官人法。
-
3 # 散落君
中國古代相信家國一體,也就是說,能夠對父親孝順的人,那麼做官的時候一定能夠對皇帝忠誠。國家都是忠臣,那麼就可以長治久安,就可以天下太平。
察舉製作為漢代的選拔官員的制度,為漢代選拔了一大批的人才,但也造成了很多假裝孝順的典範。我們初中歷史學過的一句民謠就說:“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漢代選舉出來的孝廉很多都是吹捧出來的。如有東漢一個很有名的故事,一個叫趙宣的讀書人在父母死後,搬到墓道里面去住,一住就是20多年,成為天下聞名的“大孝子”,當地政府爭先恐後地請他出來做官。後來有人去檢查,發現他在墓道里面生了五個孩子,納了幾房小妾。這就是孝廉制下的作偽。
-
4 # 俚言
“舉孝廉”,類似於今日的“五好家庭”的評選。
相傳,儒家經典《孝經》是孔子勘定的。也有人說,是依據孔子的原話記錄的。總而言之,孝道是儒家推崇的第一善舉。大家一定聽說過,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吧。
不孝之子,何堪大用?2000多年前的華人,就是用這個簡單易用的標尺,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的。漢繼秦後,百廢待興,朝廷需要大量的各行各業的建設人才。但是,選拔人才的標準,從何而來呢?
到底是武功高強者佔優,還是文質彬彬者取勝?是耕田能手容易招聘,還是打鐵造犁的需求更加急迫?可見,在戰亂凋敝之後,要啥啥都缺。莫衷一是之後,最終,朝廷還是把標準落實到了人品之上,即:舉孝廉最為靠譜。
那麼,什麼叫做舉孝廉呢?這個說法其實是二合一,即推舉孝順以及廉潔之人。咱們先說孝順。如某君家道清貧,但不改孝敬父母的初心。他家男耕女織,子孝父慈,家中倉裡有糧,父母碗裡有肉,著實羨煞旁人。這樣的人子,就會被鄉里上報給官府,待官府考察之後,此人就可能榮任官職啦。
咱們再說說廉潔。如某君兄弟二人,在哥哥的帶領之下,透過辛勤耕作,積攢了一筆家財。此時,弟弟有點私心,想分家單過。而哥哥大義在胸,索性將財產全部給予弟弟。待以時日,哥哥好人有好報,又勤勞致富啦。這樣的典型事蹟,往往也會報上官府的。可想而知,這位哥哥被擢用,肯定也是大機率事件啦。
舉孝廉,是中國古代在科舉取士之前,最重要的選拔人才的手段之一。此舉,為平民子弟,開闢了一條向上的通道,也為當時社會的穩定,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不過,凡事都是,有利必有弊。
到了舉孝廉制度推行的後期,就有些變味啦。有的人為了拼命攀比孝順的程度,竟然使出了割自己的肉來敬奉父母的狠招;有的人,為了彰顯自己的廉潔,弄虛作假,人前破衣爛衫,人後錦衣玉食。
其實,凡事都不能走極端。科舉制度的宿命也是一樣,八股文一段又一段,貌似文章漂亮,其實只剩下徒有其表啦。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然值得褒獎。同樣,文筆秀麗,也是一名傑出的才子的必備的素養。不過也別忘記老祖宗的另外一句忠告:過猶不及呀。
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汲取。在新時代的中國,有什麼比舉孝廉更加合情合理的方法或者手段呢?我看,還是龔自珍說得好:
我卻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
5 # 春榮2091
孝子出忠臣,連父母都不孝的人必然不知忠義,縱有才不堪大用。這是古例,很精準。所以當今擇友不交忤逆父母之人,也是這個道理。
舉孝廉是古代推薦人材的制度,德才兼備者可由民間向官府推薦錄用。
-
6 # 文藝青年Right
舉孝廉,舉:表示考試。孝:表示孝敬父母。廉:表示清正廉明。舉孝廉起源於漢朝,是漢朝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考察的物件包括德行、才學和能力等方面,孝廉也是察舉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古代選官為何注重孝道?
在《孝經》上說:一個人不愛他的父母親而去愛別的人,這是和德行的要求相背離的;一個人不尊敬他的父母親而去尊敬別的人,這也是和禮的本質相背離的。為什麼是相背離的呢?因為一個人不愛父母,他一生有一個重要的為人處事的原則,就是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沒有樹立。他不會什麼原則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以利害為取捨的處事方式:這件事對我有利、有好處,我就會全力以赴;這件事由利變成害了,對不起,我就會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所以一個人連父母都不孝敬,那他對百姓也會冷漠,沒有仁愛之心。
孝的內容很廣泛,要養父母之身,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很多人說,你們講孝有什麼用啊?有一個領導,他對父母可好了,但是他不照樣貪汙受賄、違法亂紀嗎?這就是因為他不懂得,孝不僅僅是贍養父母,還要養父母之心,不要讓父母為自己感到擔憂,而且要養父母之志。在《禮記》上有這樣一句話:“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徑,舟而弗遊,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危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就是說,每走一步路都不能夠、不敢忘記父母,每說一句話也不敢忘記父母。如果一個人走一步路都不敢忘父母,一定會走正道而不會走那些邪曲的小路,有舟可以乘就不會去游泳過河。為什麼呢?因為他不敢以父母給的身體去行危險的事。如果他每說一句話都不敢忘父母,他一定不敢口出惡言。為什麼呢?如果你口出惡言罵別人了,別人也會罵你,那也會讓別人的憤怒之言返到你自己的身上。不辱沒自己的身心,也不使父母蒙羞,這樣的人才可以稱為“孝”。
-
7 # 洛水清風
舉孝廉是漢代重要的一個重要的選官制度。孝指的是孝敬父母,廉指的是廉潔清正。這個制度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接受老百姓的監督,你孝不孝,廉不廉,是大家說了算,依靠你在地方多年積累的聲望。
這些有聲望的人一單被舉孝廉後,仕途是一片光明。不僅能贏得皇帝的賞識,還能得到官員的尊重。在漢代被舉孝廉的常常是那些精通儒家學說者,以及富家子弟。馮唐、董仲舒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舉孝廉在西漢是以郡為單位,到了東漢時期,則改為以人口為單位。百萬人口的郡舉六人,四十萬人口的舉兩人,而不滿十萬人口的郡,三年才能舉薦一人。
但這制度到後來越走越變味,逐步被官宦人家壟斷,平民百姓很難透過這條途徑,走上仕途。最典型就是三國的袁紹,號稱四世三公。這不是靠世襲,而是他家四代人積累起來的聲望。當時,袁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勢力之大,就連大軍閥董卓也畏懼三分。到了東漢後期,舉孝廉已經違背了它當初選官標準,那些因為舉孝廉走上仕途的官員,大多出於名門望族,既無才,又無德,對國家有百害而無一利,以至於百姓諷刺說:舉孝廉,濁如泥。舉良將,怯如雞。
-
8 # 文史印象
舉孝廉簡介
『孝』取孝敬父母之意,『廉』則指清政廉明,『舉孝廉』,即孝子廉官經過政府層層選拔,直接進入中央政府為官的制度,是漢朝察舉制度下招攬人才的主要方式。
漢武帝為加強君主專職中央集權,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思想。儒家主張,為人立身以孝為本,任官從政以廉為方。
針對以上思想,董仲舒遂向漢武帝推薦舉孝廉選拔官員的察舉制度。舉孝廉成為漢代察舉制度最具有代表性的科目,為漢朝選拔了一批名臣武將,影響者大漢政權的發展。
但察舉制度發展至漢朝後期,黨派壟斷地方勢力,地方豪門把持舉孝廉名額,出現濫竽充數的情況。
曹魏政權選拔官員實行九品中正制,門閥士族勢力逐漸強大,尤其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達到鼎盛,控制著朝政,嚴重製約了皇權,此時察舉制度成為皇權專治最大的絆腳石。
隋唐兩朝,為加強君主專制,減弱門閥士族影響,開創科舉制度選舉人才,宣佈著實行了八百年之久的察舉制度的衰亡。
孝道的重要性西周時期實行『世卿世祿』制度,統治貴族爵位俸祿為家族繼承製,官職由父傳子,世代相傳,高度控制著朝政大權。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實行『軍功爵位制』,秦法規定,
商鞅瓦解了貴族長期壟斷政治的局面,無論貴富貧賤均可透過戰功封爵。
古代歷朝歷代變法,不僅涉及治國方針的調整,更涉及貴族利益的再分配,這是歷朝改革受阻的直接原因。
秦帝國統一六國之後,推行『法家』思想,依法治國,企圖建立一個新的社會秩序,結果使秦社會矛盾激化,導致秦政權迅速走向滅亡。
漢代統治者總結前朝教訓,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開始選擇『儒家思想』統治天下。
其中“以孝治天下”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三綱五常』被納入封建統治體系,成為封建君主專治的統治思想。
『孝』與『侍君』聯絡在一起,相輔相成,成為傳統中國社會政治領域統領性的道德意識。
《孝經》作為儒家專述孝道的一部著作,區區兩千字,卻多次提及『行孝道,便可治天下』理論,可以推論,儒家提倡的孝道思想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論語》中記載,孔子認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國歷史上的孝道文化強調“三綱五常”等思想,用以禁錮人們思想,具有封建性質,歷代統治者正是透過大力宣揚孝道思想,實現封建統治的穩定。
-
9 # 趣史筆談
“舉孝廉”顧名思義就是推舉孝順廉潔的人,這是漢朝十分重要的一項選官制度。
中國古代選拔官員之所以重視孝道是因為統治者十分看重孝道,漢文帝就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個皇帝。據史料記載,漢文帝母親曾經臥病三年,這三年中漢文帝對母親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白天上朝處理政事,晚上則是親自照顧母親。就連母親喝的藥也要自己先嚐一下,看看這個藥苦不苦、燙不燙,作為一個皇帝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漢文帝如此重視孝道,個人品德高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重孝道也是君王的一種統治手段。為啥孝道也能作為統治工具呢?咱們馬上就來說道說道。
《論語·學而》論道:“其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亂者, 未之有也。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這句論語的意思大概是說:一個人作為子女時孝敬父母,那麼他在外面就不會犯上作亂。它巧妙地向我們揭示了家與國的關係:“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如果一個人能夠對自己這個小家的雙親盡孝道,那麼他也能夠對國家這一個大家庭負責任。盡心侍奉雙親是為“孝”,那麼對國家的“孝”便是“忠”了。所以華人有一種“忠孝不能兩全”的說法,當“盡孝”與“盡忠”產生衝突的時候便應該以“盡忠”為首要。而在中國古代對國家“盡忠”實際上就是對帝王盡忠,最終的受益人還是古代帝王。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的君主都會極力提倡“孝道”(個別昏君除外),畢竟“孝道”實實在在地鞏固了他們的統治。而官員在歷朝歷代的社會地位都是很高的,只要官員恪守孝道,那麼普通百姓定會以他們為榜樣,那麼整個社會的“孝”氛圍將會非常濃厚。所以中國古代選拔官員如此重視孝道也就不足以為奇了。
但是如果只是在思想上提倡孝道是很難實現全面覆蓋的,因為每個人的道德水平有高有低。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事都需要有規則的約束才能夠真正的實行。所以中國古代王朝還是制定了一系列規則來推行“孝道”。其大致如下:
1、任何人服喪期間,不得求官,犯罪必重罰。當父母去世時,所有人都必須服喪27個月。前25個月為正喪,後兩個月為餘喪;如果在正喪期間犯罪的話,其受到的處罰會比平常時期重得多,因為正喪期間犯罪被視為對父母極大的不尊重。並且在服喪期間,任何人是不得求官的,曾經有個考生未滿服喪期便去參加科舉考試,後來被考官查到他的服喪期未滿,結果不但被取消考試成績,還受到了重罰。
2、做官期間若遇到父母去世,應該停職服喪。上面說了服喪期間不得求官,那麼已經做官的人如果在任職期間遭遇父母去世,應當向有關部門報備停職,然後回家服喪,這個制度也稱為“丁憂”。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丁憂”制度也是如此。對於一些當朝重臣,皇帝會下旨讓他們處於“丁憂”制度之外,這種做法也叫“奪情”;一般聖旨內容大概如下:“你是一個對國家很重要的人,國家不能一天沒有你,你應該舍小家為大家。”,這也與咱們上面說的當忠孝不能兩全時,應當以“忠”為“孝”相吻合。
3、官員若對父母不孝將會受到嚴厲處罰。古代王朝要求官員必須盡心盡力地孝敬父母,如果有官員不孝敬父母被相關部門知道了,就很有可能遭到罷官甚至是入獄的處罰。但是古代的“母親”更加偏向的是“嫡母”,而不是親生母親。所以孝道講究的物件也偏向於“嫡母”多一點。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選拔官員重孝道的原因也就明瞭了。雖然重孝道在封建王朝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與不合理性,但是總的來說我還是非常讚賞這一舉措的。這一舉措讓華人的親情觀念至今都非常濃厚,我們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視親情的國家之一了。可以說絕大多數華人都有這個觀念:你養我小,我陪你老。我很慶幸生活在這麼一個充滿親情的國度裡,它給予我很多的溫暖。
-
10 # 文化民間
中國有句古語叫做百善孝為先。中國的社會當然是一個法治社會,除了法治之外,傳承千年的中國社會,更是一個親情社會。
尊敬老人,愛護老人,作為晚輩,孝順長輩,作為子女感恩父母,這些都是維繫親情的必須。中國古代強調社會和諧,而社會和諧,首先要家庭和諧。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家庭和諧才會使得整個社會更加和諧。
中國古代選取官員時就十分注重個人品德,尤其是是否遵從孝道。根據史書中的記載,漢代武帝在他登上皇位後的第1年就下發詔令,命令中央各級官員和地方的主要官員向朝廷舉薦人才作為後備的官員人選。而舉薦的條件就是,既要能力出眾,又要道德高尚。
在漢武帝登上皇位6年之後,求賢若渴的漢武大帝劉徹再一次下發詔書,命令地方選舉人才,而這一次人才選舉活動有了一個名字,那就是"舉孝廉"。
"舉孝廉",顧名思義,就是被地方推舉作為賢良之才的人,除了你要有才能之外,還必須要孝敬父母,遵從孝道,同時還要行為清廉。
漢代十分重視官員對於孝道的尊崇。漢代有個叫陳湯的人,經過富平侯張勃的舉薦成為了大漢帝國官僚政體中的一顆螺絲釘,成了建設大漢帝國的一塊磚。但是這塊磚還沒被搬起來,就傳來一個噩耗。陳湯的父親去世了,按照規定他應該去給父親守孝三年。但是估計陳湯做官心切,沒有回家,結果被人檢舉說這個人不孝順。
漢代政府強調必須孝順父母的人才有資格做官員,所以被檢舉的陳湯就因為不孝被關進了監獄。而張勃作為推薦人也要連坐,也受到了一定的懲罰。
所以,漢代人看來,"孝"和"廉"是人才的基礎,缺失一樣就不能稱之為"才"。確實在家庭為單位的社會中,連家庭關係都無法處理得到,如何能在更大的社會之中發揮作用呢。
所以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僅僅關乎著個人修養品德問題,同時也是保障整個社會和諧的必要條件。這是中華民族應該傳承的優良文化傳統。
回覆列表
舉孝廉是漢朝到魏晉時期一種選官制度,就是選取孝順廉潔正直的人做官。這種制度在科舉制度出現以前為國家選拔了大量人才。我們通常認為忠孝是兩種優良品質,只要能做到其中一點就是優秀的人。但是“忠”平時沒法體現出來,所以就只能選擇容易做到的“孝”。很孝順的人,大多數都是忠臣。
“孝”是儒家思想裡很重要的內容,歷來為儒家所推崇。甚至有些朝代“以孝治天下”,如晉朝司馬炎就推行“孝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