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落雅墨
-
2 # 數碼科技Tech
2019年,5G成為年度熱詞,5G技術怎麼用?5G手機要不要換?萬物互聯的時代,中國的5G技術準備好了嗎?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資訊通訊領域專家張雲勇來到全國政協“委員講堂”節目,詳解答疑當今5G熱點問題。
“委員講堂”由全國政協領導同志提議創設,由全國政協辦公廳製作,旨在提高人民政協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方面雙向發力工作的質量,組織政協委員結合自身實際,全面深入地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闡述對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認識與理解,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影響和帶動廣大政協委員和界別群眾凝聚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旗幟下,共同為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專案標任務努力奮鬥。
從1G到5G:變了的只是網速嗎?
過去幾十年裡,資訊通訊領域的產品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更新換代,每一代移動通訊技術的產生都會給行業帶來巨大震動,同時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張雲勇首先介紹了中國行動通訊產品的發展歷程,從價格高昂、裝置笨重、訊號不穩定的1G大哥大,到只能打電話、發簡訊的2G手機,再到可以上網的3G手機開啟大眾的社交生活和電子商務,正是從3G時代開始,中國的BAT(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騰訊公司(Tencent)三大網際網路公司首字母的縮寫)一路高歌猛進,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十強的網際網路運營商。
而從4G開始,物聯網應用得到發展,我們看到可以支援“刷手機坐公交”的NFC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術得到廣泛運用,網際網路也終於成為了普通民眾也觸手可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現在,2019年被普遍認為是5G的商用元年,但5G僅僅是比4G多了一個G嗎?5G僅僅是比4G網速快1個G嗎?
張雲勇表示,5G的優勢絕不僅僅在於速度,而是將此前的人人通訊、人物通訊發展成為了泛在的人、機、物的全面通訊,也就是說,萬物互聯的時代即將到來了。
張雲勇指出,5G的發展要放到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去看,未來5G會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5G賦能的GDP未來甚至可能佔據中國經濟發展半壁江山,“5G真的是改變生活,改變社會,改變業態,促進經濟發展。”
全球幾大熱點區域都在緊鑼密鼓地建設5G,近期,美國、南韓、日本等都在此領域進行佈局,南韓更是高調宣佈要在今年年底為超過90%的人口提供5G服務。張雲勇表示,其背後邏輯都是解決就業、拉動經濟、創造更多的產業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張雲勇多次指出,中國處於5G發展的“第一梯隊”。早在2017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就首次提到了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5G)的研發與轉化。今年6月6日,工業和資訊化部正式發放了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除了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張雲勇還特別強調,中國的5G頻率是全世界最好的,沒有之一。他指出,中國的5G頻率覆蓋了低頻、中頻、高頻所有最優質的頻段,天然地擁有發展優勢。在加速建設5G基站、積極挖掘5G價值的背景下,張雲勇表示,5G產品已經“在路上”,今年下半年廣大民眾就可以體驗到5G手機的業務,享受5G的種種便利了。
從遠端醫療到萬物互聯:向未來生長
展望未來,張雲勇總結了國家戰略產業層面意義上5G的三大業務優勢:低時延、大頻寬、海量物聯。
影片截圖:張雲勇講解5G的三大應用優勢
第一,低時延,這也是5G區別於4G最本質的特徵。在通訊領域,時延也就是延遲,是指一個報文或分組從一個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個端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資料從上傳請求到接收的用時。理論上來講,5G的時延低於1毫秒,而張雲勇舉例稱,我們每個人手指被針戳破,痛感從手指傳到大腦也需要150毫秒,可見低時延對遠端醫療、遠端駕駛等實時性要求較高的產業有著多麼巨大的意義。但張雲勇同時指出,目前低時延的運用還處於半成熟狀態,標準還未完全達到,當前的5G技術能達到的時延是10毫秒左右。
第二,大頻寬。5G的頻寬和速率都將有指數級提升,相比於4G時代100Mbps的下載速度,5G的下載速度將達到1Gbps,將為智慧手機載入AI和區塊鏈技術提供支援。張雲勇表示,5G時代享受到VR(虛擬現實技術)、AR(增強現實)、4K甚至8K影片直播都將成為可能,這些應用已經在2019年央視春晚、2019全國兩會的直播中進行了探索與應用。
第三,海量物聯。萬物互聯是人工智慧時代背景下物聯網的最終極目標之一,可用於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慧製造等領域。張雲勇介紹稱,在5G智慧生活的藍圖中,城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甚至“垃圾自己可以喊清潔員”,一些智慧家居產品如智慧照明、智慧插座、智慧煙霧感測器等都將極大程度地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改變。同時張雲勇也指出,由於目前無線網路頻寬和延時不能完全達到標準,目前的物聯網發展並不透徹,現階段實現的物聯網還比較低端,仍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作支撐。
張雲勇以今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智慧世園”專案舉例稱,過去的急救車只具備一些基礎護理的條件,而現在配備了遠端實時線上裝置的救護車上可以進行遠端手術。今年世園會上智慧醫療的一個成功案例是,“從接診到手術成功僅用了不到一百分鐘——1小時38分鐘。”
此外,在企業和工業服務方面,張雲勇提及“黑燈工廠2.0”的概念,“黑燈工廠”指關閉作業區域的照明燈光,把工廠完全交給機器。張雲勇表示,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商飛”)909、919、929大飛機的研發製造對網際網路環境有著極高的要求。
事實上,在飛機制造中,5G的低時延特點使得高畫質AR輔助裝配成為可能。同時,大頻寬使基於機器視覺的質量檢測成為可能,人工智慧的高速運算能力需要大頻寬來做支撐。而海量連線使得飛機制造廠內所有生產要素都實現互聯,機器安裝將大幅度提高流水線效率。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從日常生活到工業製造,從健康醫療到萬物互聯,5G技術的應用必將給我們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從4G手機到5G手機:號碼、手機卡不用換
提到5G,對老百姓來說最關心的話題一定是5G手機的使用了。對此,張雲勇表示,第一批5G手機將在今年下半年釋出,換5G手機,號碼和手機卡都不用換,但是手機是一定要換的。
張雲勇非常接地氣地表示,“還是建議明年上半年再換,如果特別急的話、不差錢,(今年)下半年可以換。”
關於5G手機的價格,張雲勇表示,中國的5G手機定價基本是8000元左右一臺,第一批5G手機沒有中低檔,只有高檔。
張雲勇預測,到2022年大概一半使用者會使用5G手機,屆時市場上各個檔次的5G手機選擇將變得全面、豐富。
張雲勇還談到一個大眾很關心的問題:5G的功率比4G大很多,對我們身體的輻射會不會更大?會不會危害身體健康?張雲勇表示,5G基站的輻射確實比4G的要大,但5G對人的輻射是完全符合國際電聯規定的,而且在中國這一規定遵循得最好。
張雲勇解釋道,手機對人的輻射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遠端的基站和近端的手機。在無線電理論中有一個原理:對人的輻射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遠端的基站與人的距離只要得到保證,就不需要擔心輻射的問題。此外,5G基站的功率僅僅相當於微波爐,所以輻射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近端的手機對人的輻射,張雲勇表示,手機上有很多發射功率,剛開機的時候會以最低功率進行發射,“去找我們身邊的基站”,越快找到基站,手機工作的功率就越低,所以,基站建得越多、訊號越好,手機對人的影響也就越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發現,在訊號不好的郊區或者火車上,手機常常會變得很熱、掉電更快,此時相對應地,手機的輻射也會變得更大。
張雲勇表示,中國的5G基站分佈密度很大,覆蓋了97%的人口和98%的國土面積,實現“地上地下全覆蓋、農村城市全覆蓋”,所以大家不必擔心輻射的問題。
張雲勇指出,5G的運用並非一帆風順,還有大量的基礎性、先導性、奠基性工作。目前5G技術仍存在一定的困難,如關鍵技術仍存突破空間、5G技術頻點較高、穿透性很弱、功耗很大等。
此外,張雲勇特別指出,中國目前的晶片產業仍存在一些短板,他表示,缺“芯”少魂的現狀體現在中國目前半導體較低的自給率、晶圓代工與國際存在差距、晶片控制軟體不夠先進等困境。近些年,中國晶片產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要支援5G技術發展,仍需進一步研發、投入與創新。
-
3 # 胡楊商業觀點
5G建設真的是如火如荼了,各國都在卯足了勁,爭取在5G建設上能夠領先一把,中國也在悄悄發展5G,然而中國5G馬上就能應與商業化了。中國5G頻率為什麼是全世界最好的吶,那我先給你說一下中國在5G建設化有具有優勢的地方,
1. 基站優勢
5G採用更高的頻率來傳播訊號,自然覆蓋的範圍更小,這就要求相比於以前的2G/3G/4G網路來講,需要建設更多的通訊基站。而更多的通訊基站需要更大的成本,自然就對運營商有更高的要求。而中國的人口密度大,尤其在大城市裡,不管基站建得多密,成本都能夠收回來。這樣就訊號源穩定和大資料能更好的收集統一更好的管理
2. 通訊網路經驗
從目前的技術標準來看,5G NR早期採用TDD模式,而像國外的運營商早期都是搞GSM到WCDM再到FDD-LTE,都沒有TDD的經驗。但中國不一樣,之前中國移動從TD-SCDMA升級到TDD-LTE時,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TDD網路,這項寶貴的經驗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這也說明了中國的5G發展比其他國家更快一步
3. 企業研究
華為身為中國的科技研發領袖之一,華為在早期就開始在研究5G網路,華為做5G已經將近十年,美國所有企業的5G核心專利佔比不到15%,而華為一家就超過了20%。儘管面臨外部挑戰,但可以說中國在5G已實現全球領先。
4. 市場優勢
中國擁有近14億人口,消費者對新技術有特別高的熱情。近14億使用者的市場需求是很多國家和地區無法理解的。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運營商還在透過高價格來實現高收入和較高利潤時,中國電信運營商卻用低價格獲取了高收入,靠的就是龐大的使用者群。中國生機勃勃的市場、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資金人才積累和研發生產能力、網路部署上的執行力是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這也是中國5G領先世界的優勢。
而中國的科研團隊確實給力,現在中國正在把5G網路應用到商業化而其他國家5G還在測驗階段實現不了實質化用途,這一點就可以說明我們中國5G是世界最好的
-
4 # 王日天7216
2019年,5G成為年度熱詞,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5G的效能目標是高資料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裝置連線,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訊技術,是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後的延伸。 那5G技術怎麼用?5G手機要不要換?萬物互聯的時代,中國的5G技術準備好了嗎?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資訊通訊領域專家張雲勇來到全國政協“委員講堂”節目,詳解答疑當今5G熱點問題。7月23日,全國政協辦公廳製作的“委員講堂”第七期節目在全國政協官方網站等平臺播出,張雲勇的演講圍繞5G時代的到來、5G技術的應用、大眾對於5G手機的討論與疑問展開。 現在,2019年被普遍認為是5G的商用元年,但5G僅僅是比4G多了一個G嗎?5G僅僅是比4G網速快1個G嗎?張雲勇表示,5G的優勢絕不僅僅在於速度,而是將此前的人人通訊、人物通訊發展成為了泛在的人、機、物的全面通訊,也就是說,萬物互聯的時代即將到來了。 張雲勇指出,5G的發展要放到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去看,未來5G會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5G賦能的GDP未來甚至可能佔據中國經濟發展半壁江山,“5G真的是改變生活,改變社會,改變業態,促進經濟發展。” 5G的發展也來自於對移動資料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裝置接入到行動網路中,新的服務和應用層出不窮,全球移動寬頻使用者在2018年有望達到90億,到2020年,預計行動通訊網路的容量需要在當前的網路容量上增長1000倍。移動資料流量的暴漲將給網路帶來嚴峻的挑戰。 首先,如果按照當前行動通訊網路發展,容量難以支援千倍流量的增長,網路能耗和位元成本難以承受;其次,流量增長必然帶來對頻譜的進一步需求,而行動通訊頻譜稀缺,可用頻譜呈大跨度、碎片化分佈,難以實現頻譜的高效使用;此外,要提升網路容量,必須智慧高效利用網路資源,例如針對業務和使用者的個性進行智慧最佳化,但這方面的能力不足;最後,未來網路必然是一個多網並存的異構行動網路,要提升網路容量,必須解決高效管理各個網路,簡化互操作,增強使用者體驗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挑戰,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流量需求,亟需發展新一代5G行動通訊網路。 提到5G,對老百姓來說最關心的話題一定是5G手機的使用了。對此,張雲勇表示,第一批5G手機將在今年下半年釋出,換5G手機,號碼和手機卡都不用換,但是手機是一定要換的。 張雲勇非常接地氣地表示,“還是建議明年上半年再換,如果特別急的話、不差錢,(今年)下半年可以換。” 張雲勇指出,5G的運用並非一帆風順,還有大量的基礎性、先導性、奠基性工作。目前5G技術仍存在一定的困難,如關鍵技術仍存突破空間、5G技術頻點較高、穿透性很弱、功耗很大等。 展望未來,張雲勇總結了國家戰略產業層面意義上5G的三大業務優勢:低時延、大頻寬、海量物聯。 由此可見,從日常生活到工業製造,從健康醫療到萬物互聯,5G技術的應用必將給我們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但是,5G的運用並非一帆風順,還有大量的基礎性、先導性、奠基性工作。不過我們相信,5G技術會越來越成熟。
-
5 # 靈博智慧
因為中國的基站多,中國的基站數量是全球最多的國家。中國的基站數量是美國的10倍之多,在中國大多數地方,即便山溝裡,現在都能有訊號,而這點,美國可都做不到。很大原因是因為,其他國家都是市場推動技術發展,而中國恰恰相反,是技術推動市場,兩種策略造就了兩種不同的市場格局。
而5G頻率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站數量。
回覆列表
什麼是“空口”?“空口”就是空中介面,也就是終端(手機)和基站之間通訊的介面。
和以往2G/3G/4G不同,5G的“空口”,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5G NR。
NR,就是New Radio,新無線介面。學習5G“空口”(5G NR),必須先了解5G所使用的頻譜。因為任何無線通訊技術,都是基於電磁波,都有屬於自己的頻譜(工作)範圍。而頻譜(工作)範圍,基本決定了這個無線技術的特性。
那麼,5G工作在哪些頻譜範圍呢?
根據3GPP R15版本的定義,5G NR包括了兩大頻譜範圍(Frequency Range,FR):
FR1:
• 從 450MHz 到 6000MHz
• 頻段號從 1 到 255
• 通常指的是Sub-6Ghz(專家們經常嘴上說的“薩補六”)
FR2:
• 從 24250MHz 到 52600MHz
• 頻段號從 257 到 511
• 通常指的是毫米波mmWave(儘管嚴格的講毫米波頻段大於30GHz)
對於FR1和FR2整個頻率範圍,3GPP進一步進行了劃分。
FR1:
FR2:
看到了吧,每個頻段,都有一個頻段號,是以“n”開頭的。例如“n1、n2、……n260”。
大家現在用的手機,基本上都是4G LTE手機,一定會在手機包裝盒或說明書上,看到類似這樣的文字說明:
以iPhone 7 為例這個,就是4G LTE對頻段的劃分方法,是以“B(Bands)”開頭的頻段號。
4G LTE的具體頻段劃分如下:
注意看仔細喲!4G的頻段號和5G的頻段號,並不是一致的對應關係。
比如,4G LTE的B42 (3.4-3.6 GHz) 和B43 (3.6-3.8 GHz) ,在5G NR裡面,就變成了一個n78(3.4-3.8 GHz),被合併了。
而且,5G NR裡面,n77還包括了n78呢!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兩個原因:
1 滿足5G NR的大頻寬需求
頻率範圍越大,相當於馬路越寬,跑的車子就越多,當然傳輸速率越快。
2 滿足全球運營商的獨特需求
因為不同國家的運營商,在C波段的可用頻率範圍不同,所以n77乾脆將這些範圍全部包括進來,都算上。
備註:紅色實心方塊代表已確定可用,紅色虛心方塊代表有計劃但未確定。
採用這種寬頻方式定義頻段,形成了少數幾個全球統一頻段,大大降低了終端(手機)支援全球漫遊的複雜度。
也就是說,以後手機說明書會簡潔多啦!
另外,請大家再仔細看看最開始的FR1那張圖,是不是發現了什麼不同?
看紅色框框這幾個頻段,既不是FDD(頻分雙工),也不是TDD(時分雙工),而是SDL和SUL。
SDL和SUL,是什麼鬼?
它們是輔助頻段(Supplementary Bands)。
舉個例子,在空曠的廣場上,甲乙兩個人互相說話。請問,他們之間最大的說話距離,由誰決定?
顯然是由嗓門較低的那個人決定。
如果甲的嗓門不夠大,即使乙的嗓門再大,也不能正常溝通。因為乙聽不見甲的聲音。
行動通訊也是這樣的道理。決定基站覆蓋範圍大小的,主要是上行(也就是手機的發射功率)。
總不能把手機的發射功率變成和基站那麼大吧?
如果手機不能把功率變得像基站那麼大,那怎麼才能讓手機發射訊號的傳播距離更遠呢?
嗯,聰明的你一定想到了,那就是讓手機在更低的頻段發射訊號。
鮮棗課堂說了一萬遍的話:頻率越低,穿透性越強,傳輸距離越遠。
以下圖為例,下行使用3.5GHz,不變。上行在3.5GHz的基礎上,使用1.8GHz的輔助頻段(SUL),透過載波聚合或雙連線的方式進行配合,從而補償3.5GHz上行覆蓋不足的缺陷。
華為提出的上下行解耦,和這個有很大的類似。
華為在英國倫敦與當地運營商EE進行了上下行解耦測試。
試驗結果表明,採用了上下行解耦後,3.5GHz的覆蓋半徑提升了73%,在使用者體驗提升10倍的前提下達到了與1.8GHz的同覆蓋。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哪些頻段在5G到來時,會最先被使用。
主要有:n77、n78、n79、n28、n71。
n77和n78,即C-BAND,是目前全球最統一的5G NR頻段。
n79,也可能用於5G NR,主要推動國家是中國、俄羅斯和日本。
n28,就是傳說中的700MHz。由於其良好的覆蓋性,同樣是香餑餑,在WRC-15上已經確定該頻段為全球行動通訊的先鋒候選頻段,如果這段頻段不能充分利用,實在是太可惜了。(我們的廣電笑而不語。。。)
n71,就是600MHz,目前美國運營商T-Mobile已宣佈用600MHz建5G。
關於毫米波頻段,美國、日本和南韓正在試驗5G 28GHz毫米波頻段,初期要實現5G固定無線接入代替光纖入戶的最後幾百米。
不過,目前美日韓的28GHz並不在ITU WRC(世界無線電通訊大會)考慮範圍之內,儘管3GPP列入了這一頻段(n257),但最終還需要ITU批准。
至於n258,研究稱該頻段可能會影響衛星通訊系統,或將因為要考慮足夠的保護頻帶而進行調整。
好啦,以上就是關於5G頻譜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