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勁草
-
2 # 伯虎42
中華帝王禪讓制,起於帝堯。華夏遠古時期,國家(或者部落聯盟)最高統治者更替方式的稱呼,“禪”意為“在祖先之位前大力推薦”,“讓”指“帝位主動給予”。這一最高統治者交接制度的產生,在於當時原始“公天下”思想的影響,及部落聯盟時期民主制度的體現。
禪讓,分內禪及外禪,“內禪”為君主將帝位讓給同姓(基本是讓位與親子),“外禪”謂禪位於外姓,如制度初期,唐堯禪位於虞舜,虞舜禪位於夏禹。
禪讓制初期,堯舜禹三代相繼禪讓,以儒家傳統典籍及中華傳統哲學解釋,屬於君主以德治天下,擇賢而立的“天下為公、以漸大同”之聖王為政之道,堯舜相傳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夏禹受虞舜禪,依舊先後指定了皋陶、伯益作為後繼繼承人,但沒有在生前舉辦禪位典禮。夏禹去世後,子夏啟依仗武力,殺死伯益,廢禪讓制,改世襲制,以血緣繼承作為君主更替的制度,建立中華第一個王朝-夏。自此,古典禪讓制名存實亡(後代王朝更替時,大多數仍然有“禪讓”儀式,但不過是政治表演,三揖三讓,遠古禪讓制度的遺留而已)。
自古典禪讓制後,後世帝王禪讓有兩例:戰國時燕國燕王噲禪讓與國相子之,燕國太子平、將軍市被反對禪讓,圖謀復辟未成,反被百姓所殺。齊國趁燕國動盪,進攻燕國,燕王噲與子之被齊軍所殺。趙國又送燕國質子公子職回燕國,公子職稱王,即燕昭王。燕王噲禪位與子之,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外禪,且屬於主動的、心甘情願的禪位。
趙王趙雍(武靈王)禪讓給兒子趙王趙何(惠文王),自稱主父,又欲封公子章為代王,客觀上將分裂趙國,趙大臣李兌與趙公子成發動沙丘宮變,誅殺公子章,並困主父於沙丘宮中,主父求食不得,活活餓死。趙武靈王禪位於趙惠文王,屬於內禪,也屬於心甘情願。
具體到皇帝禪讓,真正地第一位,就是漢延康元年(魏黃初元年,220年),漢獻帝劉協禪位於魏文帝曹丕,降為山陽公,這是皇帝首次禪位,漢獻帝於魏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善終,雖被迫禪位,但好歹禪位後生活還算平穩。至於經歷了禪位典禮的魏文帝,感慨之下,發出了“堯舜禪讓,我今方之”的切身體會之言。
至於漢居攝三年(新初始元年,8年)王莽受漢禪,禪讓者劉嬰的身份是“皇太子”,還不是皇帝,所以不是皇帝中的第一次禪位。
此後,魏鹹熙二年(晉泰始元年,265年)魏元帝曹奐禪讓於晉武帝司馬炎,降封陳留王,晉太安元年(302年),也得以善終。
晉永寧元年(301年),晉惠帝司馬衷禪讓於趙王司馬倫(雖是內禪,但是受禪者居然是惠帝叔祖父),後司馬倫兵敗被殺,晉惠帝得以復位。晉光熙元年(307)被人毒死,未善終。
東晉隆安三年、後涼龍飛四年(399年)後涼太祖呂光禪讓於其子後涼隱王呂紹,自稱太上皇(內禪,呂光是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一位太上皇),數日後病薨,善終。
晉元興二年(桓楚永始元年,403年)晉安帝司馬德宗禪讓於桓玄,降封降封平固王。次年桓玄兵敗被殺,晉安帝復位,義熙十四年(419年)十二月被劉裕使人弒殺,未善終。
晉元熙二年(宋永初元年,420年),晉恭帝司馬德文禪讓於宋武帝劉裕,降封零陵王。永初二年(421年)九月,劉裕殺恭帝。之前,禪讓之君雖然被迫退位,但基本善終,劉裕首開殺害前朝禪位皇帝先例,之後禪位之君,大多死於非命。
北魏皇興五年(471年),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禪讓於其子魏孝文帝拓跋宏(內禪),自稱太上皇。承明元年(476年)六月,被生母馮太后逼迫,被毒死,未善終。
宋升明三年(齊建元元年,479年),宋順帝劉準禪讓給齊高帝蕭道成,降封汝陰王。建元元年(479年)五月,被監視士兵所誤殺,未善終。
齊中興二年(梁天監元年,502年),齊和帝蕭寶融禪讓給梁武帝蕭衍,降封巴陵王。天監元年(502年)四月,梁大臣沈約勸蕭衍殺蕭寶融,蕭衍依之,蕭寶融被殺,未善終。
北魏建明二年(普泰元年,中興元年,531年),北魏權臣爾朱世隆偽制詔書,迫使北魏皇帝(長廣王)元曄禪讓給節閔帝元恭,太昌元年(532年),元曄被北魏權臣高歡以孝武帝元修的名義賜死於門下省,未善終。
北魏太昌元年(532年),北魏權臣高歡迫使北魏皇帝(安定王)元朗禪讓給孝武帝元修,同年與元曄一同被高歡以孝武帝元修的名義賜死於門下省,未善終。
東魏武定八年(北齊天保元年,550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禪讓給北齊文宣帝高洋,降封中山王。天保二年(551年)十二月,高洋毒殺元善見,未善終。
梁大寶二年(551年),叛將、軍閥侯景逼迫梁簡文帝蕭綱禪讓給侄孫豫章王蕭棟,降封晉安王。同年十月,蕭綱被侯景殺死,未善終。
梁大寶二年(551年),蕭棟禪讓給侯景,降封淮陰王,囚於密室。梁承聖元年(552年),侯景之亂平息,逃出密室的蕭棟,投奔叔祖梁元帝蕭繹,被梁元帝指使部下淹死於江中,未善終。
梁太平二年(陳永定元年,557年),梁敬帝蕭方智禪讓給陳武帝陳霸先,降封江陰王。永定二年(558年)三月,被陳霸殺蕭方智,不得善終。
西魏恭帝四年(北周孝閔帝元年,二帝均未立年號,稱元年,557年),西魏恭帝元廓禪讓給周孝閔帝宇文覺,降封宋公,不久被西魏實際掌權者-中山公宇文護殺死,未善終。
北齊河清四年(天統元年,565年),北齊武成帝高湛禪讓給其子齊後主高緯(內禪),自稱太上皇。天統四年(569年)十二月,高湛去世,善終。此為心甘情願禪位,且內禪傳子,所以稍有不同。
北齊承光元年(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齊遭受北周傾國之兵來攻,國家傾覆在即,齊後主高緯見時局危急,為推卸責任,禪讓給兒子齊幼主高恆(內禪),自稱太上皇,倉惶外逃,欲投奔南陳。二十五日後,全家被北周俘獲,北周建德七年(578年),北周以謀反罪名,誅殺高緯,雖內禪,但國家滅亡,不得善終。
北周大成元年(大象元年,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贇,沉湎酒色,暴虐荒淫,為躲避操勞國事,滿足享樂,禪讓給其子周靜帝宇文闡(內禪),自稱天元皇帝,一心嬉遊無度,導致健康急速惡化。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崩逝,雖善終,但夭壽,且國家因此而亡,實同亡國之君。
北周大定元年(隋開皇元年,581年),北周靜帝宇文闡禪讓給名義上的外祖父隋文帝楊堅,降封介國公。開皇元年(581年)五月,被楊堅殺害,未善終。
隋大業十四年(唐武德元年,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給唐高祖李淵,降封酅國公。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去世,死因成謎,極有可能被李淵暗害,疑似未善終。
唐武德二年(隋皇泰二年,619年),隋皇泰主楊侗於東都被迫禪讓給王世充,降封潞國公。數月後,即被王世充遣人勒死,未善終。
唐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後,唐高祖李淵心會意冷,禪讓給其子唐太宗李世民(內禪),被尊為太上皇。貞觀九年(635年)五月,李淵去世,雖善終,但親見諸子相殘,並遭親子脅迫,且退位後形同軟禁,禪讓是非所願也。
唐載初元年(武周天授元年,690年),唐睿宗李旦,並非出於本心地禪讓給母親武瞾(勉強算內禪),降封為皇嗣,賜姓武,此後一生戰戰兢兢,雖再次登上皇位,不久又再次禪位,皇帝重祚,中華歷史上十分罕見。
武周神龍元年(705年),則天皇帝武曌禪讓給兒子唐中宗李顯(內禪),稱則天大聖皇帝。神龍元年(705年)二月,復唐國號,並未改元,神龍年號由武周、李唐共用。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武曌去世,雖禪位為被迫,但終究善終。
唐景龍四年(唐隆元年,景雲元年,710年),唐少帝李重茂,在其母韋氏毒殺其父中宗之後,被推上皇位,又在其堂兄李隆基發動額唐隆政變中,被迫禪讓給叔父唐睿宗李旦(內禪),降封溫王。唐開元二年(714)七月,其兄譙王李重福叛亂,李重茂受牽連,莫名奇妙去世,很大機率是被唐玄宗遣人殺害,未善終。
唐景雲三年(太極元年、延和元年、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倦於政事,又憂心其妹太平公主與其子太子李隆基爭鬥愈演愈烈,為緩和矛盾,同時傳德避災,便主動禪位給其子唐玄宗李隆基(內禪),唐玄宗尊李旦為太上皇,李旦此時尚掌握軍務、刑獄決斷權力。先天二年(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粉碎其姑母太平公主勢力,李旦徹底交出權力,退居百福殿,頤養天年。開元四年(716年)六月,李旦駕崩,善終。
唐貞元二十一年(永貞元年,805年),唐順宗李誦繼位不滿一年,因自身繼位前即中風,同時重用的“二王八司馬”等臣實施朝政革新,與朝中利益集團交鋒激烈,被宦官俱文珍脅迫順宗禪讓給其子唐憲宗李純(內禪),被奉為太上皇。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去世,正史記載是病重駕崩,也有言論說是憲宗聯合宦官謀害致死,不過不大可行,基本還是善終。
唐光化三年(900年),唐昭宗李曄被宦官劉季述、王仲先矯詔,被迫禪讓給其子德王李裕(內禪)。天覆元年(901年)正月,唐昭宗復位,但天祐元年(904)八月,被權臣朱溫殺害,未善終。
唐天祐四年(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唐哀帝李柷被迫禪讓給梁太祖朱溫,降封濟陰王。後梁開平二年(908年)二月,李柷被朱溫毒殺,未善終。
吳天祚三年(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吳睿帝楊溥禪讓給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誥),被李昪名義上尊為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升元二年(938年)十二月,在幽禁死去,大致是不算善終的。
後漢乾佑四年(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後漢李太后下誥,將後漢皇位禪讓與後周太祖郭威,這次禪讓的不同之處在於,禪位者不是皇帝(後漢隱帝劉承佑已死於兵變中),而是太后代表國家將皇位禪讓,李太后算是知趣,日後也得善終。
後周顯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年),後周恭帝郭宗訓,因“陳橋兵變”,被迫禪讓給宋太祖趙匡胤,降封鄭王,復柴姓。宋開寶六年(973年)三月,柴宗訓去世,沒有跡象表明是非正常死亡,算善終,但還是夭壽而亡。
宋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趙佶在金軍大舉來攻,國勢危急情況下,甩鍋禪位給其子宋欽宗趙桓(內禪),自稱教主道君皇帝,退居昌德宮。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金帝廢宋徽宗與子欽宗趙桓為庶人。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三月被押送北上。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四月,病死,雖非被殺,但基本算未善終。
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趙構於苗劉兵變中,被迫禪讓給子宋簡宗趙旉(內禪),旋即復位。
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趙構禪位給養子宋孝宗趙昚(內禪),為太上皇。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去世,善終。 [
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趙昚禪位給其子宋光宗趙惇(內禪),號太上皇。宋紹熙五年(1194年)六月去世,善終。
宋紹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趙惇因在太上皇葬禮中毫無孝道,舉止失措,引起諸臣反對,在太上皇太后吳氏默許下,趙汝愚、韓侂冑等聯合諸朝臣,使其子宋寧宗趙擴在太上皇靈前即位,尊宋光宗趙惇為太上皇,相當於禪位,但未舉行典禮。宋慶元六年(1200年)八月去世,善終。
夏光定十三年(夏乾定元年,宋嘉定十六年、金元光二年,1223年),西夏神宗李遵頊禪讓給兒子夏獻宗李德旺(內禪),為太上皇。夏乾定四年(1226)五月,夏神宗李遵頊在蒙古大軍的進攻西夏過程中,憂懼去世,基本算善終。
蒙古窩闊臺汗六年(金天興三年,1234年),金哀宗完顏守緒於蔡州孤城中,被蒙宋聯軍四面包圍,不得脫身,絕望中禪位給金末帝完顏承麟(內禪),然後自縊身死,未善終。半日後,蒙宋聯軍破城,金末帝完顏承麟戰死,金亡。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為遵守之前承諾,不得不禪位給其子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內禪),自稱太上皇,禪位後仍然把持朝政三年。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去世,善終,這是中華歷史上最後一位禪位的皇帝。
-
3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中國歷史上禪位君主
禪位【shàn wèi】:是中國統治者更迭的一種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將統治權讓給他人。
形式上,禪讓是在位君主自願進行的,是為了讓更賢能的人統治國家。
通常,禪讓是將權力讓給異姓,這會導致朝代更替,稱為“外禪”;
而讓給自己的同姓血親,則被稱為“內禪”,讓位者通常稱“太上皇”,不導致朝代更替。
上古三帝:堯舜禹
西晉:西晉惠帝司馬衷
後涼:後涼懿武帝呂光
北魏:北魏獻文帝拓跋弘
北齊:北齊武成帝高湛
北齊:後主高緯
北周:北周宣帝宇文贇
唐朝:唐高祖李淵禪位給太宗李世民,唐睿宗李旦禪位給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禪位給肅宗李亨,唐順宗李誦禪位給憲宗李純。
北宋:宋徽宗趙佶禪位給欽宗趙桓
南宋:宋高宗趙構禪位給孝宗趙昚,宋孝宗趙昚禪位給光宗趙淳,宋光宗禪位給寧宗趙擴
西夏:夏神宗李遵頊禪位給獻宗李德旺
清代:清高宗乾隆禪位給仁宗嘉慶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禪讓之名,行奪權之實的。這些所謂的禪讓,都是朝中權臣脅迫皇帝退位,而由於繼承者是當政者的臣子,為避免“不忠”的罵名,便打著禪讓的旗號,以取得正統性。因此,以禪讓而滅亡某一朝代,史書中也多表述為“篡”(如“王莽篡漢”),而若以武力直接推翻某一朝代,則用“滅”(如“元滅宋”),以表明某種價值判斷。
以禪讓形式完成的政權更替見下表:西漢→新朝
8年,西漢的孺子嬰禪讓給新朝的王莽
東漢→曹魏→西晉
220年,東漢獻帝劉協禪讓給曹魏文帝曹丕
265年,曹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西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
420年,東晉恭帝司馬德文 禪讓給南朝宋武帝劉裕
479年,南朝宋順帝劉準禪讓給南朝齊高帝蕭道成
502年,南朝齊和帝蕭寶融禪讓給南朝梁武帝蕭衍
557年,南朝梁敬帝蕭方智禪讓給南朝陳武帝陳霸先
東魏→北齊
550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禪讓給北齊文宣帝高洋
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後梁
557年,西魏恭帝元廓禪讓給北周孝閔帝宇文覺
581年,北周靜帝宇文衍禪讓給隋朝文帝楊堅
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給唐高祖李淵
705年,周聖神皇帝武曌禪讓給唐中宗李顯(內禪)
907年,唐哀帝李祝禪讓給後梁太祖朱溫
南吳→南唐
937年,南吳睿帝楊溥禪讓給南唐烈祖李昪
後漢→後周→北宋
951年,後漢李太后下誥將後漢皇位禪讓給後周太祖郭威
960年,後周恭帝柴宗訓禪讓給宋太祖趙匡胤
其他:
以下是其餘在中國歷史上曾完成禪讓程式,但隨即以失敗告終的政權
前316年,戰國時代的燕王姬噲禪讓給子之
403年,東晉安帝司馬德宗禪讓給桓楚武悼帝桓玄
551年,南梁帝蕭棟禪讓給漢帝侯景
619年,隋帝楊侗禪讓給鄭帝王世充
回覆列表
中國自三黃五帝推行禪讓制以來,堯舜都是部落首領推選禪讓的,禹都不是,他把帝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啟。人類對權力的貪戀古來有之,自禹始,所謂“”禪讓”接班的制度就成了一個笑話。
李淵被迫把皇位禪讓給了兒子李世民,他自己說話不算數了。乾隆自願把皇位禪讓給了兒子嘉慶,他自己做起了太上皇。說話依然算數。就說這幾個比較有名的吧,其他所謂的禪讓,說白了,就是逼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