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閣莊主
-
2 # 鄉村十叔
第1個擔心是人際關係。
第2個擔心是高階職稱評審。
凡是有體制內工作經歷的人員都會感覺到這兩個事物的焦慮以及重要性。
我認為體制內的人際關係非常的穩定,但是也非常的重要,一旦自己的人設崩塌的話,有體育中高層管理人員的關係,將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前途命運。
因為事業單位編制內的人際關係是穩定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長期的,基於以上這個特點就必須重視人際關係的和諧度。
還有一個就是職稱的評審給很多年輕教師帶來了焦慮,他在評審條件方面比較嚴格,競爭基數比較大,職稱崗位比較少,所以這樣幾個原因而導致的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同時職稱造成的收入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高階和中級每月可以相差1000元左右,高階職稱和初級職稱可以相差1500元左右。
所以我認為這兩個重要的焦慮是體制內最害怕的,如果是教師身份的話,還害怕教師的成績考核,這也是最影響焦慮最主要的原因。
以上3點是我想到的體制內最害怕的東西,如果說刨除這三點體制內的人員過得是非常快樂的,因為他們無憂無慮,工資待遇穩定,按月按時發放退休金有保障,可以說工作的壓力最主要的是來自於這三點,這也是不快樂的重要因素,也是最擔心的問題。
-
3 # 風吹塵語
不同編制、不同級別、不同年齡、甚至不同性別都會有不同的害怕的東西,上岸11年的老公務員為您簡單介紹一下。
沒編制的怕一輩子考不上編
體制內各種編制人員都有,最為人詬病的莫過於“同工不同酬”,不少購買服務人員與公務員工作內容相差不大,但收入差距卻能達到4~5倍,換誰都不樂意。但考公又越來越困難、運氣成分也很重要,看得見吃不著便是最大的害怕。
新上岸公務員怕沒前途,以男性為甚
“男怕入錯行”,社會上關於體制內的傳言什麼都有,收入忽高忽低,前途忽明忽暗。即使入職後,如何晉升也依然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所有人都“諱莫如深”,而且沒有地方可以問、可以學。有些晉升條件也並沒有成文記載,因此努力的方向都不甚清楚,剛上岸的男性公務員對未來路在何方一頭霧水的不在少數。
副科擔心升不上正科
在職務職級並行前,全國大量副主任科員、副科級職務幹部終生困在原地難以存進,如今雖有好轉,但限於職數依然只有10%的人能升到正科。工作得不到認可,價值得不到體現,換誰都一樣焦慮、鬱悶。
正科最怕吃力不討好
“正科咬著牙幹”,這是現在體制內工作壓力責的最真實寫照,單位的所有責任、指標、考核、排名、落實、執行幾乎全壓在中層管理者頭上。凡事不但親力親為,還要同時承受部門下屬、工作物件、上級領導的巨大壓力,乾的最多,承擔的責任也就最大,前途也最渺茫。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領導最怕下屬亂來
現在體制內工作量十分繁重,究極原因是上下級之間缺乏信任。上級下發的工作任務越來越細、越來越多,從程式到結果全都規定的死死的,彷彿把人手腳捆死的情況下要求完成不切實際的任務,彷彿魔術中的絕地逃生。
這說到底就是上級害怕下級在執行過程中過度發揮自由裁量,出問題了讓自己背鍋,因此才會層層約束。
老同志最怕退休前不能調一級
由於職數限制,許多單位選擇把寶貴的晉升名額留給即將退休的老同志。等老同志一退休,空出來的職數還可以安排給下一個人,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的局面。可奈何粥多僧少,並不是所有老同志都有這份幸運,因此對很對人來說,這不光關乎退休後的待遇,還關乎單位裡的顏面問題。
執行政策的最怕突破
政策的制定、下發、落實是跟不上社會上新情況的迅猛變化的,也無法規定到各種各樣的複雜、特殊情況,因此工作中難免不斷遊走在政策邊緣,甚至偶爾還要突破。
即使有“三會”會議紀要、上級下文等,但依然會揹負極大的心理壓力,彷彿在幹一件壞事,但任務卻又不得不完成。長此以往,工作人員心理難免發生分裂,甚至懷疑自己所做是否是正確。
綜上所述,體制內的怕多種多樣,也決不限於上述幾種,有些能夠改變,有些則對個人來說無能為力。因此調整好心態,把對得起自己的職業道德和良心放在首位,或許才是緩解之道。
-
4 # 熒熒之光通天之亮
體制內工作人員最害怕什麼?我想到的7種怕!
我在體制內工作十五年了,2006年入職,2012年提拔為副股(副科),2016年被提拔為正股(正科),目前依然是正股一枚,下面我就簡單說下體制內工作人員最害怕什麼?
一是怕自己提拔不上領導層。既然來到體制內工作,大家都想被提拔為領導,我沒見過不想被提拔的人。提拔上領導了,也算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滿意的交代了,您說對不對?這真的很正常。
二是怕自己明明很平凡,卻不想甘於平凡。關於這點,我有切身體會。從小到大,我都是小焦點人物,無論學習最好時,還是最壞時,我都是小明星一個。後來更是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全縣重點高中,以及後來的人民大學研究生。可到了體制內,我才發現,自己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我很苦惱,但是我沒辦法。
三是怕自己沒有啥背景。體制內能提拔為領導的,往往都先和他們自己的能力無關,然後才和他們自己的能力、品質有關,你懂得。看著身邊人一批批的提拔,我這個多年不被提拔的人,說不眼紅是假的。可是後面沒啥人,身邊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幫不上,只能乾瞪眼。
四是怕媳婦埋怨。我媳婦經常埋怨我在體制內工作這麼多年,沒什麼高收入,還不如國企、央企呢。嫌我賺錢少,不會來事,這麼多年了,依然是正股一枚。說我這樣的人也成不了領導,她自己對我也很失望。我媳婦比我還經常能看到關於我一眼到頭的前途!哎,一聲嘆息,更與何人說!
五是怕父母老去。我父母雖然對我沒有什麼大的要求,但是打心眼裡還是希望我能當上領導的,畢竟這也是光耀門楣的一件大事。我祖輩都是務農的,只有我爺爺成為了工人,但是沒一個人成為體制內的領導,因此我爺爺和我父母將這一任務交給了我,希望我能有所突破。更要命的是,我的父母現在經常多病,我有時怕我還沒完成呢,他們就……
六是怕違紀違規。體制內是鐵飯碗不錯,可是就怕自己哪天不著調做了違紀違規的事,不但被問責,還要被處理,要是被開除,那就真完蛋了。因此我在體制內工作,經常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時刻牢記頭頂上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七是怕有人跟你玩命。體制內的人,大部分都老老實實的,哪怕被欺負,也會忍氣吞聲。怕就怕在有些人不按常理出牌,對你稍微不滿,就跟你打架,甚至玩命。這種人真的很可怕,不敢招惹。很多人喜歡玩陰的,但是不敢玩明的,你懂得。
-
5 # 南京樓市觀
1、害怕領導忽然不說話;
2、害怕敬酒時領導假裝看不見;
3、害怕部門他人都有的艱鉅任務你沒有;
4、害怕自己整天沒活兒幹;
5、最怕收入很高的老婆說“就你那點錢”。
-
6 # 笑公子611819
體制內有三怕:
一怕不提拔。作為體制內幹部,自古華山一條道,只有往上走,別無選擇。但是領導職務歷來就是稀缺資源,僧多粥少的矛盾永遠存在,選擇躺平的幹部畢竟只是極少數,大多數幹部還是對前途充滿了渴望和嚮往。所以,一個幹部,如果在一個崗位或者一個級別上乾的時間過長,就會厭倦、懈怠,甚至無心工作。
二怕被調查。黨的十八大以後,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幹部因為貪腐被拿下,一條煙、一場酒局、一個紅包都有可能成為落馬的原因。所以,在體制內工作,不能違紀違法是底線,也是高壓線,一旦觸碰,輕則處分、降級,重則牢獄之災,
三怕人脈差。人情世故就是江湖,看透了,就通透了。在體制內工作,能進入這個隊伍的,都不傻,都是人精。中國自古又是個人情社會,所以在體制內工作,必須方方面面,左右逢源,和領導處好關係,關鍵時候被提拔,和同級處好關係,不說你壞話,和下級處好關係,幹活還得靠大家。所以,關係處不好,自己就會很累,好多時候就會出力不討好。
-
7 # 基層圓點
體制內不外乎就這幾種人。
一是等待退休混日子的。這種人應該最想平穩著陸,最怕身體事業出問題,最怕下屬或者同事說他以前哪件事情做得不對,落人話柄。
二是雄心勃勃等待升職的。這種人最怕別人說他能力不行,並且這種人往往會“貼”領導。比如副科想升正科,正科想升副處等。
三是剛剛入職的。這種人最怕領導忽冷忽熱,時而表揚時而批評。剛剛入職的人員,都想著表現證明自己,但又不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怎樣做是錯誤的,所以最擔心領導的批評。
四是毫無目標渾渾噩噩的。這種人沒有什麼目標,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最怕的應該就是老婆嘮叨工資少了吧。
再有,體制內人員也怕做一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比如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轟集,為了大氣環境去低保五保戶家中收散煤等等。
-
8 # 左手執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怕。
想進步的怕提拔不了;
不想進步的怕當負責人;
清閒部門的怕被交流到忙碌部門;
忙碌部門的最怕週五下午接通知週一交材料;
幹過壞事的怕做被人揭發;
沒幹過壞事的怕背鍋;
下屬怕領導穿小鞋;
領導怕下屬胡作非為;
反正各有各的怕,就那麼一回事。
-
9 # 基礎教育
體制內工作人員最害怕改制分流
1984年初中畢業,我上了中等師範學校,1987年畢業後分配到一所聯中任教。
我同桌上了省級重點高中。1987年,他高中畢業考上一所專科學校,1989年專科畢業分配到縣外貿局工作。
我們都進了體制內,但工資都不太高。
大約1993年左右,外貿局機構改革:一部分人依然在外貿局上班,屬於管理機構;一部分人進入外貿公司,屬於經營機構。因為外貿公司工資高,出差還有補貼,我同桌就選擇了外貿公司。
1996年左右,外貿局改制:原來在外貿局工作的人,屬於事業編,依然由縣級財政發工資;外貿公司被推向市場,自負盈虧,工資由企業經營狀況確定。
計劃經濟時代,由政府分配資源,外貿局經營公司活得很滋潤。但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內地縣級外貿公司能有多少對外經營業務?我同桌在外貿局改制兩年後,就下崗了。
但一家老小還要吃喝,生活還要繼續。因為我同桌專科學得是化工專業,下崗後就賣化工類產品,其中一種是澡堂用來給洗澡水染色用的化工產品,叫什麼名字我沒記住。因為用量少,所以掙不到錢。
後來,我同桌改行賣電動腳踏車。因為他本小,房租高,而且當時全社會對電動腳踏車的認知度不高,也沒掙到錢。
再後來,開始清洗抽油煙機,這個活又髒又累,但能掙錢。靠這個工作,他把孩子供用上完大學。
因為孩子的商品房還沒有著落,他不得不繼續努力工作。但因為年齡大了,扛不動拆下來的油煙機,現在他只得開始從事換紗窗的工作。
他們一塊分配,留在外貿局的一部人,雖然歷經多次改革,進入不同的政府部門,但依然是吃財政飯,旱澇保收。
而我同桌只能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沐風淋雨,不畏寒熱!
回覆列表
事業單位靠職稱和職級收入,公務員靠職務和職級收入。事業單位人員分三類,專業技術編制,管理編制,工勤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靠技術職稱,管理人員靠管理職務和職級,工勤人員靠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