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云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不但存在於古代中國,事實上,世界各國都曾經面對這個問題。

    比如明代的小說集子《警世通言》中就有這樣一篇,小說名字叫做“李白醉草嚇蠻書”。主要情節是,某個小國給唐朝天子寄來一封書信,滿朝文武無人能認識,天子大怒,揚言過幾天還沒人認識書信,就把滿朝文武統統開除回家。

    後來賀知章推薦了李白,李白認識這國文字,洋洋灑灑寫了一篇回書,才把此事揭過。

    這個例項說明,當時的國與國之間,進行文字交流,就是個客觀存在的問題。

    那麼,最早的時候,講著不同語言,使用不同文字的兩個國家,是怎樣邁出第一步,實現文字互譯的呢?

    這就多半要歸功於商人這個群體了。

    商人本身並不從事生產,而是依靠販賣貨物賺取利潤為生。在A國普通的貨物,可能運送販賣到B國,就有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潤。所以掌握多個國家的語言,就很有必要。

    然後,學習語言的時候,古代其實跟如今差不多,都會採用一些“笨”辦法。比如你小時候學英語,有沒有用漢字在旁邊標註出英文的發音?比如英文chinese,旁邊標個發音,拆你子。

    可是你知道嗎?這種土辦法,不但你能想到,別人也能想到。還利用這個出了書。

    比如,韓語口語。

    日語口語。

    俄語口語。

    好吧,上面三頁內容,熟讀熟記,保證你三十分鐘內,可以說三國外語啦!

    所以,最早的時候,確實是有一些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掌握了一門外語。古代的商人,基本上都有這個本事。比如唐朝的時候,在廣州和長安,就居住著許多阿拉伯商人。他們在唐朝採購貨物,販運到歐洲和波斯等地方,利潤很可觀。職業的要求,就註定了他們有著學習外語的動力。要不怎麼採購講價啊?

    即使是古代世界,也會有一些人沒事就喜歡四處溜達,跑得很遠。比如公元前3世紀,腓尼基的一位旅行家安提帕特,在他所能抵達的地域做了長途旅行,把所見的宏偉建築列舉出來,稱為世界七大奇蹟。試想,如果因為存在語言障礙,他是不能進行這樣範圍的旅行的。

    還有,漢朝的時候,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來張騫被匈奴俘虜,在匈奴呆了十二年,娶妻生子。試問,張騫是怎麼學會匈奴話的?

    後來,唐朝時候有玄奘遠赴天竺求學佛法,元朝時期有馬可波羅萬里來華。那麼,他們最初是怎麼解決語言障礙的呢?那自然是入鄉隨俗,積極學習了。

    怎麼學?那就是從簡單到複雜,先從詞開始,然後是語法。比如喝水,用外國語言怎麼說?太陽,用外國語言怎麼說? 只要開始溝通,慢慢地就能學會。

    比如,《魯濱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流落荒島,後來收了個黑奴當僕人,給他起名叫做星期五,然後慢慢教他語言,到後來星期五也能聽懂一些魯濱遜的話了。

    即使到了清朝後期,華人和洋人打起交道,仍然是雞同鴨講,壓力山大啊。比如清朝時候的英語教材,就是下圖這個樣子的。 當時沒有漢語拼音,沒有英語音標,就是這麼粗暴的幹法。圖中每個方格中,最上為漢語,從右向左念,中間是英文,從左向右念,最下為漢字注英文,從左向右念。

    就是依靠這些當時"最先進"的教材,第一批翻譯兼買辦,自此登上了歷史舞臺。不要認為這些很落後哦,事實上,今天漢語中的咖啡(coffee),雪茄(ciger),迪斯科(disco),芭蕾(ballet),坦克(tank)等等都是這麼來的。

    有了最初的交流渠道,然後後續的人們就會把這些語言資料整理成資料,發揚光大。於是,時間越是往後面推移,學習語言的資料也就越多,學起來越容易。而最早的溝通情形,往往是很艱難的。

    比如以前的西夏文,隨著西夏被蒙元所滅,西夏文湮沒在歷史中,成了一種死文字,以致後來幾百年還有人爭論,西夏到底有沒有誕生過文字。

    後來在清朝中期的時候,在甘肅武威發現了一塊石碑,一面是西夏文,另一面是漢文。世人方能一睹西夏文風采,然後才能依照這個雙面碑,開始西夏文的破譯研究。

    再到後來隨著考古資料的豐富,出土的西夏文資料越來越多。到了1908年,居然發現了當年的西夏文和漢文的字典,這本書叫做番漢合時掌中珠,有了這個,破譯西夏文才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所以說,古代的人怎麼克服語言文字,和另一國的人交流?就是上文所說的這些辦法,或者是商人,或者是遠遊者,Explorer,用笨辦法,慢慢學會的。

    有了這些先行者的努力,後來的人再來學這門語言,就方便很多啦。所以,先行者多是名載史冊的大家啊。

    好了,就寫到這裡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降息是股市的重大利好!昨晚美聯儲十年來首次降息,但股市不漲反跌,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