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504890415950328
-
2 # Andywang3140
目前現在面年輕人對股票的認知:
1年輕人分為兩部份人:
A對股票不夠認知的群體,對遊戲,運動,實體比較認可。
B目前由於疫情發生,年輕人有一些在非典時期還是孩子,從未經歷過如此大的疫情。恐慌感。覺得一切都不穩定。
C專業人士的認知:目前針對股市大盤的波動,及對股票行情現在的變數不確定,暫時短期內不敢入市還是理性的選擇。
D內幕操控的想法,很多人都主要覺得股市的行情是由大的莊家幕後操控的,穩定與否,資訊的真實性。
D很多專業人士目前針對股市行情結合世界經濟形勢的不穩定及2020年年度GDP增長只有3.2抱有對經濟形勢的變化會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年度股民多數還是虧大大於盈利所以即使是真正的大的投資者都出現斬倉的現象!
終上所述:年輕人經驗不足、及目前股市行情走勢分析、同時疫情的衝擊導致行業模式的裂變是史無前例的,所以內行,外行,甚至不止年輕人……都在當下甚至中長期不願意觸碰股市。
-
3 # 被遺棄的月
炒股不分年齡段吧!只要有一定的投資意向,都可以進入股市參與炒作,或投資或投機,各有所好,各展其能。
我特意看了下我的粉絲資料,雖然我的粉不多,但也能體現出一定的範圍出來。
裡面最多的是30-50歲之間的股友,相信這部份股友,有成功人士,有工薪階層,這部份股友佔了近70%,還有18-23歲,年齡確實有點小,可能是學生朋友,人數就有點少,才2.78%。而24到30歲這一年齡段,可能因為事業剛剛起步,由於資金面不見得那麼寬鬆,或者是想做點理財而進入股市學習交易,人數上,也接近30%。
那從我自己的資料上來看,可以說30歲以內的年輕小夥,他們不是不敢買股票,畢竟事業都在起步中,多數人手中可靈活的資金並不多,而30歲後的年輕人,有些事業有成,有的婚後更需要理財增值,咱們中國的理財專案好象不多,而股市算是其中一塊,常見也就銀行儲蓄,股票、期貨、基金,P2P這類理財,很容易被騙,近期也暴雷眾多,所以,有理財需求的,但卻想要網路理財,我還是得提示下風險。
同時,有想進股市,但還沒有進入的朋友,最好的話,是先做些研究學習,在網路上找點資料、影片,找個模擬盤試試手,再談入市吧!
-
4 # 利跌中來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揹負著沉重房貸或者車貸,要不就是要養兒活女,現在養小孩可不是象八十年代有飯吃就成,現在生兒育女的消費是非常高的,一個小孩的生活成本估計可頂兩個大人。因此,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不是不敢買股票,而是因為房子、車子和兒女已經摺騰光了錢包。
-
5 # 簡單差一點
那就對了,為什麼讓人炒股票,你要害人傾家蕩產嗎?我見識了很多炒股的,大都是虧錢,有的虧的也起碼的生活都過不下去了,
-
6 # 小數Manu
建議先問是不是?再問敢不敢!
很多年輕人當然也會去嘗試買股票,尤其是90後乃至現在的00後,他們入場的年齡可能比70後、80後小10歲甚至更多。如今的年輕人大多數在工作幾年小有積蓄後都會考慮到理財的問題,他們的選擇比起父輩們可謂是紛繁複雜、眼花繚亂,有定期、保險、基金、股票、比特幣等等。某種程度上來講,年輕人的迷茫通常也是過多的選擇造成的,當你只有一條路沒得選時才會有堅定的目標。
理性的年輕人不可否認,接觸股票的年輕人數量上很多,但總的佔比應該並沒有中年人多,一方面是資金和年齡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他們的理性。作為在專業化分工極其突出的環境下長大的一代人,很多都深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個道理,普通非專業的年輕人更傾向於與購買基金或者定期。一方面出於風險的考慮,另一方面就是理性的認知,他們清楚的知道沒有足夠的把握不會輕易涉及未知的領域,他們也很現實,深諳炒股暴富和中鉅額彩票幾乎是同等的機率。
心態客觀來說,老年人是非常適合股票的,成熟穩重且眼光長遠,而年輕人多是急躁、易衝動的心態。面對股市中暴起暴落,年輕人心態更容易被節奏帶著走,慢慢演繹成追漲殺跌。就我個人接觸這一年來看,基金更適合我一些,股票我最多隻是那個“二平”的人(也和個人的資金量有關)。
-
7 # 存在就是合理
股票投資兩大基本流派:價值投資選股和技術選股。
1.查理芒格曾經說過“40歲以前沒有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我感覺查理忙格這話說的很對,如果你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價值投資者一定能夠理解查理芒格這句話的深刻內涵,價值投資需要面對太多人性的考驗,沒有豐富的閱歷和股票漲跌的歷練是不可能做到堅定不移、毫不動搖的執行價值投資的,面對股票市場上風雲變幻的股票價格,我們也許只有堅信科學規律,堅守價值規律才能在股票市場這個風雨飄搖的“大船”上立足腳跟。
投資最難的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堅持,特別是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投資很多時間都是穿透迷霧看本質,沒有在股票市場沉澱一定時間很難有自己的信仰和毅力。
2.技術分析選股,炒概念做短線就是博賺如果你來股市是做短線的,特別是超級短線的,那麼市場本身不只是零和遊戲還有可能是負和遊戲,因為你賺的就是別人虧的,還有交稅費,總體來說是會總量減少的。股價短期波動完全被主力操控,而主力總是反人性操作,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總覺得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原因。
就算要用技術選股賺錢同樣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實戰,完善自身的交易體系和交易心態,起碼需要五到十年時間。
現在的年輕人業餘時間選項多樣化,生活工作壓力大閒錢不多,理財途徑也廣泛。業餘生活豐富多彩,如讀書,畫畫,跳繩,寫字,爬山,做手工,健身,旅遊,做家務,養花種樹等等,都是有益身心的活動。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需要結婚買房買車,哪項都是不小的開支,剛入社會應付這些已經精疲力竭,想花過多時間在股票不現實
當前社會上的理財方式千萬種,股票投資只是其中一個,如保險、基金、股票、銀行存款、結構性理財產品、信託、餘額寶貴金屬等。
綜上所述,年輕人不買股票本身專業技能和資金不足,理財方式選擇多樣化導致!
回覆列表
年輕人不能進股市,難道老年人才能進股市嗎?
開個玩笑,下面步入正題。
股市作為一個風險程度整體偏高的市場,適合風險承受力相對高一些的人群。
說起股市,人們一般都能唸叨,“股市一賺二平七虧”,年輕人不能進股市,進了股市,花了時間,浪費了青春,耽誤了其他的事業,最後還賺不了錢。
從中國股市目前的現狀來說,這麼說有一定道理。
那麼A股有沒有炒股的土壤呢?或者說炒股到底能不能賺錢呢?
回答這個問題錢,先說一個概念,“零和市場”。
如果在一個市場中,一方的收益必然來自另一方的損失,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那麼該市場可以認為是一個零和市場。
在不考慮交易稅費的情況下,從交易機制的設定上來說,股票交易不是零和遊戲,而期貨和期權的交易在設定上就是零和遊戲。
在零和市場下,市場上的參與者大致呈“一賺二平七虧”這樣的比例,這不僅在中國,在美股等市場也是如此。
股票既然不是“零和市場”,那麼到底是負和還是正和呢?這就取決於公司的經營情況和股市的發展情況了。
我們來看一下A股這十來年的走勢。
再來一張美股的。
兩幅圖,起始時間是都是2006年10月,截止時間都是2019年9月,時間跨度共計13年。
第一幅圖,是上證指數。波動性十足,13年,區間漲幅只有50%多。
第二幅圖,是納斯達克指數的增強版,納斯達克100QQQ。漲幅379%。
除了在08年金融危機期間有較大調整外,其餘時間都呈慢牛的態勢,區間收益遠遠跑贏了上證指數。
上證指數,13年的時間,漲幅甚是可憐,只有40%,如果再考慮到進進出出的交易費用等,投資者的整體收益就更沒什麼了,這樣的市場也可以認作是個零和市場。
考慮到今年股市整體還有了不小的漲幅,如果是截止時間選在去年,那麼這13年間上證指數漲幅更低,甚至可算是個負和市場。
和美國股市比,A股漲又漲不過人家,波動性還比人家大,兩國投資者的感受簡直冰火兩重天。
在A股市場,難道必定是韭菜的命運嗎?
先別下結論,我們再看A股的另一個指數。
核心資產指數走勢
這是核心資產指數的走勢圖。該指數主要由各行業的龍頭公司組成。
選取的時間也是自2006年到2019年,10來年間,區間漲幅366%。收益遠遠跑贏了上證指數,和納斯達克QQQ相差無幾。
同樣的市場,收益差別兩重天。如果A股這期間整體是零和市場的話,核心資產指數是正和市場,那剩餘資產組成的指數,就是負和市場了。
如果說在零和市場下,投資者是“一賺兩平七虧”,那麼在明顯的正和市場下,在市場的投資者整體呈正收益的情況下,只要投資者別做太極端的操作,賺錢的機率還是較大的。
可見,A股還是有賺錢的土壤的。
上證指數呈現零和的特徵,但核心資產呈現出明顯的正和特徵,參與時,我們選擇好市場就行了。
從財富的載體看,股市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選項。
房子是過去十幾年財富增值最快的載體,靠炒房實現人生自由的比比皆是。
本人在券商和基金公司曾待過多年,越來越感覺到了解股市,熟悉股市,依靠股市實現財富的增值是一個必備的技能。
我們需要的就是建立投資的正確姿勢,選擇優質資產,瞄準行業的龍頭公司,選擇好企業,實現財富的穩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