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滴的聲音
-
2 # GRIDMAN
雷軍自己想過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兩個方面:一是順勢而為。二是所在行業的發展空間。
馬雲順勢而為,抓住了電子商務這一風口,並不斷持之以恆,這才有了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天貓等等。而雷軍則是在金山軟體幹了好多年,然後就是做風險投資。雷軍做風險投資雖然很成功,投資了迅雷、YY、UC等,但是都是別人做的,且市場都比較小。
選擇行業的市場大小也決定了你後來的發展潛力。
就比如電子商務和下載軟體。前者涵蓋方方面面,是萬億級別的市場,你做到了市場第一,那中國首富就離你不遠了。而後者的市場卻要小得多,撐死了一年賺個20億就不錯了,離首富差遠了。
對比中、美市值最高的幾家公司,如下:
美國的亞馬遜和中國的阿里巴巴,都是電子商務領域。
美國的facebook和中國的騰訊,都是聊天工具領域。
美國的蘋果、高通、思科,和中國的華為(雖然沒上市,但是預估市值為3000億美元以上),都是通訊裝置和終端領域。
至於美國微軟,全球壟斷,咱們也沒法比。谷歌和百度也沒有什麼可比性。
對比中、美這幾家公司,可以發現,巨頭都誕生在這幾個領域。要想衝擊首富,勤奮和風口固然重要,選對行業也很重要。出國留學,十幾年了,市場就那麼大,新東方還是那個新東方,俞敏洪還是那個俞敏洪,他並不會變成首富。
雷軍基於以上考慮,這才開始自己創業,並且選擇了智慧手機這一行業。後來他還不忘投資事業,創辦了順為資本(順勢而為)。
雷軍和馬雲最大的區別:馬雲30年只做了一件事兒,雷軍30年做了好幾個事兒。
馬雲一直在網上賣東西,從黃頁到阿里巴巴網站到淘寶網到支付寶到天貓,即便有所變動但都是順理成章的業務延伸。
雷軍最開始在金山做軟體,然後購物網站火的時候搞了個卓越網,不知為何後來把卓越網賣了,去魅族參觀的時候發現手機這行火起來了,於是自己整出個米UI還有米聊。米UI和米聊都屬於軟體行業是雷軍老本行。不知何故後來乾脆整了個小米手機。小米手機一出,競品手機對米UI和米聊的態度可想而知。後來網際網路火爆的緊,貌似贏者通吃,於是又整出個“生態鏈”的東東,剛開始只是圍繞手機相關的充電寶、手環。後來不知道是不是去美的電器訪問之後受了啟發開始貼牌銷售各種家用電器。
在雷軍開啟各種新業務的同時,馬雲一直專注為自己的淘寶天貓買買買各種流量入口,以及與各大快遞公司合縱連橫對抗順豐、京東。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攬的事兒多了,自然某些特別需要耗費關注度的事兒就會被打折扣,再加上各行各業都有牛逼的人物,一個人跟一群人PK,獲勝的機率太小。米聊跟張小龍PK,小米手機先是跟黃章PK後來跟餘承東PK,各種家用電器怎麼著也得先過美的這一關,然後淨化器、空調跟各自行業的領頭羊PK。這麼打能有勝算?
雷軍呢?金山的WPS當年跟微軟的office拼的結果呢?卓越網當初甩京東幾條街為啥賣了?米UI和米聊做的好好的卻著急做手機變現,親手送上絕路!專注手機也有機會,做什麼淨化器啊?是因為沒底氣幹過蘋果吧?就跟當初沒底氣幹過微軟一樣。
近些年幾乎所有的熱點雷軍都蹭上了,也著實賺了一大筆錢,然而沒底氣跟巨頭死磕的怯弱做法也葬送了太多的機會,沒有一樣做到行業第一。
雷軍是牛逼的,畢竟做出了許多行業前五。但跟馬雲比,雷軍還缺了點“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豪氣和霸氣!
馬雲、馬化騰、任正非都苦逼過,雷軍從來沒有苦逼過!這就是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