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Physics
-
2 # 喵二少的中學課堂
這種比較不太好比較。古代文盲率高,能讀書識字的本就不多,因此能參加考試的就不多。而現在九年教育階段,全民都要接受教育,在此基礎上,能參加高考的人就會增多。
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按照錄取率來說,現在的錄取率比古代要高。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隨便考個分數都能上個所謂的大學,只是這個大學的好壞而已,而古代,最低除了秀才之外,其它人啥都不是,只能繼續讀再考。
按照考試次數來說,古代要難。每個朝代的考試次數不一樣,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也就是說需要參加4次考試,過了院試才能參加鄉試,過了鄉試才能參加會試,過了會試才能進行殿試,層層選拔,層層淘汰。按照這樣,比如今的高考要難。高考只需要你報名參加考試即可,前期不會進行淘汰篩選,淘汰掉的人連參加下一輪的資格都沒有。
按照考試時間來說,古代要難。古代科舉考試不是每年都有的,基本都是每3年才一次,而現在每年都有一次高考,一次錯失後第二年再來也沒什麼關係。
按照考試內容來說,現在要難。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內容比較死。如果你能掌握其中的技巧,並加以練習,是能夠達到一定的高度的。而現在語數外,理化生或者政史地任選3科,語數外的比重就很多,同時另外的3科學習任務也很重。現在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主要是為了能夠熟練靈活地運用,而是不只是死記硬背。在語數外中,數學的難度不小,也是最具有區分度的一個學科,而如果你學理化生的理科,知識點的理解與解題技巧的掌握任務量很大,這些與古代比起來,要難上許多。
不管是以前的科舉考試,還是現在高考,都是選拔人才的一種形式。但是兩者又有區別,科舉考試單單只是為了官場和朝廷提供人才,而高考是為整個國家社會輸送人才,這就註定了高考比科舉的受眾面要廣,可覆蓋人群也多得多,同時也是整個社會發展的結果。
-
3 # 九陰九陽
不好比較。當然,就錄取的比例來看,古代較難。就考試的內容來看,古代的也比較難。不過,他們不用考數理化啊,簡直幸福。關於古代科舉,且分享以下幾點:
科舉考試始於隋朝,由隋煬帝楊廣創立,終於清末,最後一名狀元叫劉春霖。隋朝時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設明經、進士兩個科目招徠天下英才。根據歷史記載,彼時還設有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但是以明經、進士為最主要的方式。
唐朝完善了前朝的科舉制度,並設博學鴻詞科取士。進士科主要考察:詩及賦,另外增加了考時策等。當時對詩賦的考題和音韻都有明確的規定,稱為“試詩帖”。
唐朝對進士科的錄取率很低,康震教授在百家講壇講《唐宋八大家》時稱,宋代對進士的錄取人數是唐朝的十倍。
唐人有“雁塔題詩”、“曲江會”等樂事。是指放榜後, 第一名的狀頭即狀元會與同榜學子同遊長安城,並在慈恩寺雁塔題名,稱為“題名會”(即雁塔題詩),又宴飲於曲江亭子,稱為曲江會。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貢舉確立了貢院制度。以後省試都基本遵行。制度規定:省試前,由御史臺派一名官員監門,在都堂簾外設立桌案,唱名給每個應試士子印試紙。閱卷合格,錄進士試卷供皇帝審閱,諸科則只錄姓名。皇帝御定以後,先各書姓名分散報捷,次日再放榜唱名。向皇帝謝恩以後赴國子監謁見孔子像,接著在瓊林苑舉行兩天聞喜宴,首日宴進士,次日宴諸科,都算是皇帝賜宴。宴罷及第者題名刻石於貢院,再由狀元牽頭,召集同科舉人擇日聚會,稱為期集,列敘姓名、鄉貫、三代,敘同年關係。然後登科之人赴吏部試判三道,稱為關試,作為吏部選官時的參考。據《細說宋朝》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一是對主考官實行鎖院制度,二是殿試時首次實行糊名考校法。
北宋真宗朝還實行試卷謄錄,只把試卷的抄件交考官評閱,使其無法辨認考生字跡。
北宋神宗時,王安石廢明經等科,只保留進士科。
科舉考試分為三個等級,即鄉試、會試、殿試。其中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
關於八股文。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今人一般認為,八股文限制了古代知識分子的思想和思維,視為封建社會的一大弊端。
此外,一般出題的考官和中舉的學子以師生相稱。如北宋年間,歐陽修擔任主考時,錄取的有蘇東坡、蘇轍、曾鞏,他們視自己為歐陽修的學生,而同榜進士則以同年相稱。
適逢閱讀閻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之總說》一書,看到關於清代科舉的描述,一併引用如下:“清朝的科舉考試,一共進行了112科,大體上三年一次,有時候也加科,就是加一次考試。參加考試的人數很多,你像光緒九年,參加會試考試是16000人,取中者,考中的308人,比我們今天高考難多了。清朝112科進士,總共多少人呢?總共是26846人,平均大體上一年100人。道光以後,華人口四萬萬,每年平均取一百個進士,可見考試之難。乾隆的時候有一個特別規定,就是臺灣到北京來參加會試的,它有一個規定就是每十人取一人,是比較優惠的一個條件。”
-
4 # 李治亞文史部落格
當然是古代考試難。
其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寒門學子把唯一的希望寄託在科舉考試上。千軍萬馬行獨木橋,不像現在,榜上無名腳下有路。360行,行行出狀元。
其二,古代要的人少。經過層層選拔的科舉考試,到最後能選上的寥寥無幾。
其三,古人雖然要的少,但考上就能做官,學而優則仕,因此市場很大。
-
5 # 喜樂安康人
古代考試的趕考路上,以及考試的三至五天難,但是平時輕鬆,全靠個人安排,但學的都是經世致用,樹人立德的好東西!今天的考試,難在每天,學的都是不一定能用的東西,學了也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但是考試這幾天相當簡單,因為平時天天在考!
回覆列表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古代科舉難度較大。
古代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
第一級是院試,考試者統稱為童生,考試範圍是州縣,考試合格的人稱為秀才。這個考試成績分為六等,只有在這個考試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稱號,而考到一、二等的才有資格去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叫“錄科”。
秀才的身份就已經擺脫了平民的身份,算是個知識分子,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可以不拜見縣官,但本身不是官。
第二級叫鄉試,這是省一級的考試,鄉試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題,名額有限。在鄉試中考試過關的人就叫舉人,舉人是有資格做官的,如果官位出現空缺,舉人就有做官的機會。這也是范進通知中舉後發瘋的原因。
鄉試考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這只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第三級是會試,時間明年二月,這個考試只有獲得舉人資格的才能參加,也就是說,對手將是其他省的精英們,朝廷將在你們中間挑選三百人(會有變動),這三百人並不是我們在電視裡經常看到的進士,他們只是“貢生”。
會試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透過會試的精英們還要面對最後一道考試就是殿試。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內容主要是策問。
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會劃分檔次,共有三甲。
一甲只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
狀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古代的科舉考試就類似於今天的中考+高考+國家公務員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