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芝麻地裡撈西瓜

    週末去小區附近理髮店,因為常年在那理髮比較熟,聊上了收入。

    我是他收入好幾倍,然後理髮師就不平衡的抱怨,你看看我天天站著,辛辛苦苦還不如你們坐辦公室的收入高,太不公平了。

    我說,普通工人,工地工人理髮師等你們乾的活,我們可能學習三個月就能做的很好。而我們現在乾的活你們需要學習五年,十年也不一定能達到,這就是差別。

  • 2 # 小鮮說

    辛苦?試問天下之大,但凡是掙錢的工作,哪個不辛苦?只不過有的人是身體辛苦,有的人是心理辛苦,有人的是腦袋辛苦。辛苦的點不一樣,辛苦的衡量標準也就不一樣。用一句俗語講,只看見賊吃肉,沒見賊捱打。當然,我不是說掙到錢的人就是”賊”,他們只不過透過自己的努力和方法,得到了應有的報酬罷了!

  • 3 # 我心淡然368

    我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國企老工人,早中晚三班倒,每天下班累得就想在床上睡覺休息,一個月拿著幾千元的工資。我總結了一下原因,大致以下幾點:

    1,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及地區平均工資水平。這些都有官方資料的,尤其平均工資水平,各地雖有差異,但基本都是幾千元,而各地的工人基本也是大部分群體,工資水平與平均工資相近,作為企業也會參考這些資料,而不是根據你辛不辛苦制定工資。

    2,操作技術含量低。我剛入廠的時候,實習期一年,跟著師傅操作裝置,生產產品,那時講究眼觀,耳聽,手巧,經驗很重要,現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生產裝置,操作簡單,效率高,質量穩,換句話說,操作經驗顯得沒那麼重要了,新人入職,短期即可上崗。

    3,當今社會的現狀。工人很辛苦,主要是體力上的辛苦,只是掙得辛苦錢,辛苦錢太多不了,要突破現狀就得學著動腦了。

    4,工資分配有些不合理,企業工會變質。我不是在抱怨,也不是在氣憤,而是有話直說,試問你所在的企業工人的工資和中幹,高管的收入差多少倍,你所在的企業工會人員是源於工人階級嗎?是工人們自己選出來的嗎?

    一個老工人在這裡說幾句實話,希望以後工人工作不辛苦,收入能夠更上一層樓!

  • 4 # 大雁北飛飛飛飛

    公務員事業單位很多崗位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替代性也很高,可收入很高,主要是身份。普通企業是市場經濟,體制內還是計劃經濟,吃大鍋飯,論資排輩,按權分配

  • 5 # 不懂教育的胖子

    工人上班的確很辛苦,工人的數量也很龐大,各種工人組成了當前社會的工人階級。工人階級是中國的領導階級,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代表,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是維護社會安定的強大而集中的社會力量。在以前,工人是很吃香的,被稱為“老大哥”,以前提起工人,是一種高大上的稱呼,現在提起工人,確實有一種土老冒的感覺,為什麼?隨著改革開放,特別是以知識為基礎的資訊科技革命的到來,知識越來越重要,工人的地位明顯下滑,這明顯影響了工人的收入。

    就拿學校的例子來說吧,在學校裡,看似人人都是老師,但身份很複雜,有教師,有工人。學校裡為什麼會有工人?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上世紀實行的接班制度,造就了一批工勤崗;城鎮退伍兵轉業,安排了一批工勤崗,這些年沒有出現新的工勤崗。當年的工勤崗經過多年的消化,有的退休了,有的轉為了教師崗,學校裡的工人越來越少了。

    學校裡的工人,有的看大門,有的打掃衛生,有的清理廁所,工作也很辛苦,也是維持學校正常運轉必需的崗位。

    學校裡的工人有著獨特的職稱,比如技師與高階技師,對應的是一級教師與高階教師。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相同職稱的崗位工資收入是一樣的。近些年隨著幾個工資調整,特別是從2006年開始,工勤崗與教師崗拉開了距離,以後每一次增資,工人身份都會少一截,政策的問題,不知道為什麼,大概是更強調知識的價值了吧。

    雖然沒有絕對的合理,但從崗位來看,教師可以幹工勤的活,但工勤卻幹不了教師的活,這就是不可替代的原理在起作用吧。

    如果把這個原理放到更廣大的範圍裡,恐怕也能回答這個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些社會現象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