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知水
-
2 # 站在你背後13
大多是受到小說和電影電視影響,其實劍在中國古代作為主戰兵器時間很短,鼎盛時期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階段因為有不少名劍與歷史事件相關,增加了劍的傳奇性,比如我們熟悉的魚腸劍、干將莫邪、龍淵、太阿,屬鏤等名劍,主要原因還是青銅的高階冶煉技藝只掌握在少數大師級的鑄劍師手中,比如歐冶子,一把好的青銅劍很容易在普遍易斷的青銅劍中脫穎而出,後期秦國將此技藝發揮到極致,鑄造出的青銅戰劍居然又長又韌,不可思議的打敗了六國已普遍列裝的鐵劍!劍逐漸退出主戰兵器,成為近身防衛武器,主要還是因為鎧甲的出現,在戰陣中劍破甲和攻擊距離不如長矛,劈斬威勢不如刀斧,退出也就不奇怪了,所以說唐以後無名劍,固然有戰亂技藝丟失的原因,實際作用不大也是重要因素。日本其實主戰兵器也是竹槍,武士刀作為唐刀的進化版,也只有高階武士才能配備,一把武士刀往往就是武士最大的身家,日本之所以在這塊傳承做的比中國好,其實還是日本武士能夠在大名爭鬥間發揮主要作用,畢竟日本所謂的戰國戰爭很多也就是百人級,可以發揮少數強橫武力的作用。中國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打仗,一來裝備不起,二來武士刀在戰陣中基本起不了作用,戚家軍成軍以後經常會出現幾百戚家軍團滅幾千倭寇,只傷兩三人的誇張戰績,要知道這還是步戰,不是騎戰,騎對步會更慘。
-
3 # 姚宇時代頻道
這個問題可以很好的延續我之前在問答中回答的另兩個問題“在中國古代(劍)是否曾經作為作戰兵器?”“古代戰鬥中,是刀實用還是劍實用?”呼應起來了。 在那兩篇文章中我講了一下中國劍的發展必然,以及金屬效能及用法技術決定了兵器的更迭。 還是延續我在前兩篇文章裡的說法,這個問題也是關於情懷的。 為什麼這麼說? 中國劍在漢朝以後就退出了戰場,這是事實。但西方的確延續了很多年,尤其是在中世紀,也就是差不多中國隋唐到明朝這段時期。這首先也是跟金屬效能有關。冶鐵技術發展,使歐洲人的防護裝備迅速提升。這和城邦文化以及思維方式有關。歐洲堡壘是世界著名的,在羅馬帝國結束後,諸侯割據。城堡文化興起,所謂城堡就是比賽建築技術的時代,誰的城高,誰的城牆厚,誰的更堅固,誰就活得長。那麼順著這個思路,誰的鎧甲結實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當冶鐵技術發展後,最先得到發展的是防護裝備。但是有盾就有矛。於是西方人藉助冶鐵技術以及淬火技術,加長了羅馬短劍,為了劈砍厚重的鎧甲,又加大加沉了劍。也就是我們經常在電影裡看到的重劍。那麼這些在歐洲很長的歷史中一直如此,即使受到成吉思汗的打擊,依然沒有本質的改變。 所以我有時也很奇怪,成吉思汗計程車兵幾乎沒有鎧甲,但是歐洲人也被打的落花流水。 那麼在中國恰恰相反,華人早就知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道理,所以華人並不會執拗於防護裝備,而更多的是發展兵器及實用技術。當劍推出戰場時,戰場上馬上就會又一個新兵器替代,通常我們會認為是刀,但我要說的不是刀,而是“槍”。 槍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劍的進一步或升級版,因為槍除了延續劍“刺”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距離、力量、變化、馬上步下。招法變化無窮,因此槍一直延續到現在,軍隊中步槍上仍然有一把刺刀,那就是古代槍的演變。 再說兩句日本刀吧,太史公的《史記》大家不一定都讀過,但也都知道的。但是史記中有一章叫做“劍道”卻無一人讀過,因為這一章失傳了。但是我想,漢末、三國、十六國、以及隋唐時期,這一章依然流傳。而最終感染了日本人,那麼日本刀其實是今天咱們的通俗叫法,而在日本,這個叫做“劍道”。日本人拿的是刀但理念是劍。 再說一下明朝俞大猷,曾經使一條齊眉棍,橫掃少林寺。後來他寫了一部棍法專著,但是取名《劍經》。 最後說說“劍”,為什麼全世界鍾情劍。 我曾經在另一篇問答“武術的套路合招式如果苦練十萬遍形成本能反應和發力結構能用於實戰嗎?”裡,解釋過王宗嶽的拳經,其中一句“隨曲就伸”,大多數人都把這句話看成是一種形容詞或對某一狀態的描寫。 其實這是練功的方法,這四個字每個字都是動詞:隨、曲、就、伸。實際上這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工作原理,如果按這個原理做一個機械裝置,有點像連桿多向運動裝置。 但是換個思維,你會發現這句話也好像是在說人生! 那麼說回劍的問題: 在中國:它的形制代表光明正大,所以上到帝王下到平民都尊它為正義的象徵。 在西方:它是力量的象徵,因為只有它才能把堅固的鎧甲撕開。 在日本:它卻是個矛盾的符號,它的一切只存在在日本人的想法裡。
回覆列表
其實跟日本歷史晚有關係,日本開始接觸中華文明時期,中國已經流行用刀,劍的時代在漢之前,相比劍來說,刀入門更快,相同品質價格更低,而且更不易折斷。西方文明是獨立發展的,他們也曾經歷過青銅時代,用劍是習慣,特別是騎士時代,騎士有錢有閒,而刀在古代西方更多是敵對勢力(阿拉伯,波斯)所使用。另一方面,西方劍出現更多種類,有厚重的大劍(特別是蘇格蘭人和德華人很喜歡它)有專門破甲的破甲劍(比如睪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