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心自在無礙
-
2 # 閒聊紫水晶
90後每月能儲蓄一千多元已是會過日子的孩子了!
多數每月工資都不夠用,還要讓父母填補,否則後半月就可能斷炊。
現在的孩子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過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基本沒有儲蓄的概念和習慣。
-
3 # 豐禾刀投資
我覺得這個現象是社會發展的一個表現。
1、90後的消費觀和老一輩不一樣,他們沒有太多“存錢”的習慣,很多甚至都是“超前”消費,月光族,資不抵債。
2、90後也剛步入社會不久,沒多少收入。年輕人又喜歡攀比,儲蓄少也是正常。
3、沒有儲蓄,到不代表他們沒有理財。很多90後習慣於用錢來投資,買理財產品,這些在調查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算入儲蓄中。
4、這個現象也反映了年輕一代對未來的信心。社會在變,人的心理變化不大。如果他們對未來感到失望,很可能還是會多儲蓄。
90後絕不是垮掉的一代。以我的觀察,很多90後富有激情,敢想敢做,很有創造性,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希望。
這是很奇怪的事情嗎?
其實分析一下一代代人的消費觀念就知道了,對於老一輩來說,錢要攢,太多不確定因素了,身邊有錢心不慌,於是儲蓄是那個時代的主流,有錢就存起來,需要用的時候多了去,至少在那個時代大部分人是這麼想也這麼做。
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都會對這個場景很有印象。
改革開放,大家口袋有錢了,消費觀念也有了改變。這時候還是比較少利用借貸來消費,但是因為口袋有錢了,開始可以置購更多的消費品,這時候大眾消費水平開始提高,於是問題出現了,誘惑太多,口袋太小,於是2000年後開始有了貸款。
那時候的貸款一般都是企業借貸,進入百姓的借貸還是購房的借貸,這時候這批90後剛出生不久,正好趕上了這個紅利時代,生活很優越,消費觀念也隨之有了改變,注重享受成了一個思維定式了。
而網際網路經濟的出現無疑是給了這群90後提供了極大便利,先消費後還錢的概念不時在向他們推銷,當然也伴隨著大量的非法借貸。
因此,如此環境下90後平均每月儲蓄只有1339元我還覺得太高了,月光族啃老族是專門拉低這個平均值的。
也就是說因為消費觀念的改變,讓90後越來越難學會存錢這是一個主要因素。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90後的工資待遇問題,這群三十以下的年輕人基本算是社會學徒,除非是能力很強,或者是含著金元寶出生的,不然工資水準都不算很高,加上超前消費,能有多少存款呢?
但是要說他們是垮掉一代那也不確切,我覺得社會這個大熔爐會讓他們在痛定思痛之後找到適應這個世界的辦法,而作為父輩就要懂得放手,溫室裡的花朵是經受不起風吹雨打的,那些溫室的花朵才會真正垮掉的。如果不這樣,不止是90後垮了,包括00這代會誇得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