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溪媽漫談心理

    有以下幾點原因:

    1、大學所開設的心理學專業並不專門教授諮詢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能。學生在學校學習到的都是整個心理學領域,包括心理學的不同分支的基礎性的總括性的知識。學校培養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心理學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及當前心理學的重要理論。比如,大學的心理學專業非常重視普通心理學、統計心理學、實驗心理學這些課程。諮詢心理學只是學生的一門學科,學生在學校裡並不能夠學習到很多心理諮詢技能,畢業之後當然不能立即從事心理諮詢行業了。

    2、人生閱歷缺乏、思想沒有完全成熟。剛畢業的心理學專業學生可以說剛剛真正走向社會,基本上都沒有經歷豐富的家庭生活、職場生活,看待問題難免狹隘、幼稚,諮詢中也難以做到感同身受。因此,讓剛畢業的心理學專業學生直接進行心理諮詢,未免太不現實。

    3、大部分人仍然對心理諮詢持有偏見。很多人認為心理諮詢就是聊天,甚至把心理諮詢師等同於居委會大媽或者一些比較變態不正常的人,認為即使有問題,心理諮詢也不會有多少幫助。

    4、覺得有心理問題很丟人或者不重視心理問題。儘管現實中很多人都可能存在心理問題,但是願意真正做心理諮詢的人卻很少。

    5、心理諮詢費用相對高昂,難以負擔。

    基於這些原因,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仍然很難就業。

  • 2 # 我東1996

    主要就是一個原因:人們的接受度不夠。

    “你心理不舒服嗎?去找醫生看看吧。”

    “你才有病,你全家都有病。”

  • 3 # 鼴鼠的故事vi

    確實像您所說的那樣,中國心理諮詢師的缺口很大。有一組早幾年的資料顯示美華人均心理諮詢大概每1000個人中有1個諮詢師,而中國每100萬人口中只有4.6個心理諮詢工作者。

    而中國現在的精神、心理醫生加起來少之又少,很多資料顯示,中國心理諮詢師尚有接近50萬的缺口。

    這個一方面說明華人對現在的心理諮詢行業認識還不夠。很多人還不願意去做心理諮詢,認為只有心理有疾病、甚至更嚴重的精神性的疾病才需要去看。國家之前在發展心理諮詢專業時並沒有受到重視。當然,這幾年隨著經濟巨大發展、階層分化,社會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層出不窮,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心理教育,也著手建設心理諮詢行業。

    但這也涉及到另一方面,心理諮詢師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出來的。

    心理專業畢業,這只是證明讀過理論知識,但其實真正心理行業的門檻是對心理諮詢師的要求非常高。不論在社會閱歷、個人經驗、人格完整性來說都是要求很高的職業。而心理專業畢業的學生,才二十多歲,根本沒有社會經驗,又如何指導別人心理問題呢?

    如果諮詢者問一個關於婚姻問題,那麼沒有這類深刻體驗的人如何能給與開導和解答?如果諮詢者問一個關於死亡的問題,那麼本身並未思考過或者對人的生命歷程沒有深入瞭解過過的諮詢師又如何回答。所以,諮詢師除了專業性外,對於人生、社會、經濟、哲學、文化等等都是需要深刻思考有很深見解。

    除此之外,還需要有極強的共情能力和幫助病人解決問題能力。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對病人心理疾病進行諮詢,再進一步進行治療,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幾年學習能夠完成的。

    在國外心理諮詢師是一個優待的職業,但是在正式成為這個諮詢師之前,需要磨練近十年的時間,經過考察、實習、助理一系列嚴格的考試才能拿到執照,這個也是對病人負責。

  • 4 # 德悅晴心

    國家關心支援的力度不夠。

    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1、大學所開設的心理學專業並不專門教授諮詢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能。學生在學校學習到的都是整個心理學領域,包括心理學的不同分支的基礎性的總括性的知識。學校培養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心理學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及當前心理學的重要理論。比如,大學的心理學專業非常重視普通心理學、統計心理學、實驗心理學這些課程。諮詢心理學只是學生的一門學科,學生在學校裡並不能夠學習到很多心理諮詢技能,畢業之後當然不能立即從事心理諮詢行業了。

    2、人生閱歷缺乏、思想沒有完全成熟。剛畢業的心理學專業學生可以說剛剛真正走向社會,基本上都沒有經歷豐富的家庭生活、職場生活,看待問題難免狹隘、幼稚,諮詢中也難以做到感同身受。因此,讓剛畢業的心理學專業學生直接進行心理諮詢,未免太不現實。

    3、大部分人仍然對心理諮詢持有偏見。很多人認為心理諮詢就是聊天,甚至把心理諮詢師等同於居委會大媽或者一些比較變態不正常的人,認為即使有問題,心理諮詢也不會有多少幫助。

    4、覺得有心理問題很丟人或者不重視心理問題。儘管現實中很多人都可能存在心理問題,但是願意真正做心理諮詢的人卻很少。

    5、心理諮詢費用相對高昂,難以負擔。

    6、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諮詢師導師隊伍。

    基於這些原因,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仍然很難就業。

  • 5 # 精神家園001

    所謂的缺口大,這是對比西方按照我們國家的人口比例來說的,也就是說,我們國家人口眾多,按照西方的標準,應該配備相應比例的心理諮詢師,才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正常需要。然而是心理諮詢師的實際需求多少是由市場來決定的,而不是按標準來定的。心理諮詢師的需求,他是有條件的。首先需要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才能夠支付得起昂貴的費用。其次,人們的教育水平提高,當人們有了心理問題的時候,能夠意識到去找心理諮詢師進行諮詢交流溝通,排解心中的煩惱;還有就是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壓力增多、加大,人們才有需要諮詢的這種客觀需要。再看我們國家經濟雖然得以發展,整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也很大,但是我們從整個社會來看,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是有待提高的。近一二十年來,雖然年輕人的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整個社會人的平均教育水平,還是偏低,能認識到心理諮詢對個人發展重要意義的人並不是很多。還有,在我們國家像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相對比較大,但是在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人們的整體的生活壓力並不是很大。基於以上原因,一方面從主觀上認為整個社會心理諮詢師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客觀上來看,好多心理諮詢師的出路不是很好。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我們國家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認識水平的提高,心理諮詢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 6 # 阿憶的思考

    前半句是針對這個社會的正常需求來說的,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分工轉型,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會越來越少,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人際關係衝突也會越來越多;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質量的提要,人們對心理層面的消費會要求越來越多,心理諮詢其實就是為了解決人際關係層面的問題、關心人的身心成長,所以中國對心理諮詢師這個需求會越來越多。但是造成後半句的原因是中國社會對心理諮詢這個行業、對心理醫生這個職業存在一定的誤解,同時,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是存在一個需要不斷持續投入時間、金錢學習提升的要求的,而心理諮詢師通的低工資收入和持續金錢、時間投入正好相反,另一方面,好多心理諮詢師因為忍受不了長期接納來訪者的負面情緒、想法而選擇退出這個行業,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 7 # 心理師小蟲

    學校的心理專業培養的學生不足以讓學生畢業就執業。國內學校的心理行業的老師沒幾個真的從業的,都是理論技術比較多。

    真的執業到被市場認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及培訓及督導費用,基本執業前五年是賺不到什麼錢的。投入產出不成正比,所以學校心理專業的很少有人去執業。而且心理專業很多學校啊企業也願意要,幹這個的就更少了。

    目前中國國家級別的心理諮詢師證書取消了。有證書合法私人執業的途徑沒有了,只剩下醫療系統內部的精神科醫生和心理治療師,以及社工。社工在國內目前基本不算心理行業。除非醫學院畢業才能到醫療系統執業,其他學校沒辦法對口,這個就很尷尬。

    目前政策斷檔期就是這種現狀

  • 8 # 霍體清

    為什麼中國心理諮詢師缺口那麼大但同時心理學專業的人很難就業?

    據統計,自2002年開展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以來,已經有130萬人考取證書,有關部門做過調查,現在從業者只佔總數的5%,大概幾萬人,這幾萬人還包括醫院精神科,心理科,大學諮詢中心的工作人員,症狀實際做諮詢的,自己租門臉,自己付房租,收取來訪者的諮詢費,長期堅持的下去的更少。

    另一個統計,全國先有各類心理疾病,精神類疾病的大約1億多人,包括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等等,有睡眠障礙的大概3億人,有學習障礙的大中小學生約2億多,這些人都是需要心理諮詢才能解決的。

    這兩組數字形成鮮明對比,一方面有證的心理諮詢師不做,另一個需要心理諮詢的找不到為自己解決問題的諮詢師,問題出在哪?人都是趨利的,有需求,就有市場,那為什麼心理諮詢師不去佔有市場,發揮自己的能量呢?

    現在國美,蘇寧電器店裡,電視機,電冰箱很多,很多翻來覆去的挑,但在80年代,電視機,電冰箱很貴,質量比現在差,但需要票,很多人是買不著的,為什麼人們花錢買呢?原因很簡單,就是能用。

    心理諮詢師缺口很大,按理說閒不住,為什麼沒人找呢?最核心的原因是沒效果,就是相當於買個電視機不出人。

    最核心的原因是心理諮詢師沒有真正掌握解決心理問題的技能。

  • 9 # 棉朵兒明月

    個人覺得可能是因為我們現在還處於身體奔走甚至奔跑的階段,慢慢地會停下來聽自己心裡的聲音,會關注自己的內外!會有一個過程,所以可以靜待

  • 10 # Time心悟

    作為一名應用心理碩士研究生畢業的人,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

    先說一說心理學的相關就業方向吧,大致分為四個方向:(1)教育方向—心理健康老師;(2)諮詢方向—心理諮詢師;(3)企業職能方向—人力資源;(4)企業設計研發—使用者研究。

    學了這麼多年的心理學,也考取了心理諮詢師三級證,高中心理教師資格證等相關證書,逐漸發現心理學的就業相對不容易,中國的心理學專業也依舊是冷門專業,不可否認,國外的心理學專業確實很先進,很熱門,但中國的心理學就業市場卻是截然不同,其問題不僅在於中國心理學的發展處於初步階段,而且也有華人均GDP的依然不高,以及中國心理專業培養方式欠缺等原因。

    首先,中國的心理學發展處於初步階段,我們還在跟隨歐美等西方國家的步伐,學習與模仿國外的研究成果。在我的印象中,碩士研究生期間基本都是在讀國外的文獻,導師們也都以跟隨國外的大方向為主,目前國內也很少能有開闢心理學新領域的能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也是由於國內的心理學核心期刊較少,耳熟能詳的也就是《心理學報》、《心理科學進展》、《心理發展與教育》、《應用心理學》、《心理學探新》、《中國心理衛生雜誌》、《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心理與行為研究》等8個,沒有一個以心理諮詢為主的核心期刊,而國外的核心期刊有上百個,這就可以看出很明顯的差距了。

    另外,心理學的發展和國家的支援力度有關,心理學也是一個燒錢的學科,光各種腦電、眼動儀、核磁共振、近紅外分析儀等裝置就需要大量的經費,目前也只有國內雙一流的小部分大學才擁有較全的裝置,不僅如此,參加心理學實驗的自願者還需要給一定的被試費,這些都需要錢,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卻擁有一定的滯後性,需要一定年限的實踐才能讓人們在社會中看到其價值,不像很多工科學科,燒錢也能賺錢,這也是中國心理學仍處於初步階段的另外一個原因。

    其次,2020年的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努力全面奔入小康社會,華人即將解決溫飽問題,這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還屬於低層次的物質生理需求,而先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和物質需求,才會逐漸有精神層面需求的需要。

    2020年,華人依舊還處於對精神消費的適應階段,80%的中國普通人還沒有形成精神消費的認知,也沒有精神消費的能力,他們已經為了房、車而拼盡了全力,並沒有額外的金錢耗費在太多的精神層面上,而20%的中國精英雖然已經覺醒了精神消費的意識,但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中,他們還是更多地將精力放在資本的運轉上,只有需要時才會有部分消費需求。

    最後,中國心理學專業的培養方式相對簡單,且心理相關行業市場混亂。就拿心理諮詢師來說,國外要心理學專業科班出身,且攻讀到心理諮詢或心理臨床方向的博士學位,還需要有足夠的心理諮詢實踐時長才可以從事於這個行業,而國內從事心理諮詢師的門檻很低,很多從事於心理諮詢師職業的職場人,甚至沒有學過心理學專業,只是考了心理諮詢師證,讀了一些心理學專業的書,就敢於自稱心理學專家,其實質上缺少了心理學文化知識的底蘊,導致社會對心理學從業者整體專業素養的質疑,使得心理學專業的就業也受到很大影響。

    不過總體而言,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已經開始整頓心理學的就業市場,心理學已經逐漸進入了華人的視野,並開始影響他們的生活,因此,心理學擁有廣大的市場前景,心理學專業的小夥伴也一定會迎來發揮所長的一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珠算,數學中的國寶,怎麼能失傳?小學有學珠算課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