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學華看天下

    中國孩子的作業量就是多,老師拼命的佈置做作業,這樣其實不行的。為了迎合這個社會的發展,應該教育孩子的社會活動知識,至於思想政治那類空洞的東西,到了中學再學也行吧!

  • 2 # rou和遠方

    小學生自由時間越來越少,有很多是家長的焦慮造成的,本身教師留的作業量不大,而是家長的揠苗助長,比如各種學不完的興趣班,一年級學二年級的,二年級學三年級的,寒暑假去託管班充電,提前學習,造成孩子起點表面上頗高,再加上現今輿論,社會,相關教育法律讓老師“不作為”,也間接形成了學校老師教的知識淺,少,不高階,家長更爭先恐後去補習班,這樣,惡性迴圈,孩子壓力巨大,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根本沒有,同時家長也不在乎孩子是否又學習的主動性,只要最後的成績好,其它無所謂,當然這也是一個社會問題,現在大家都在比著學,最終不管是再學習還是就業,都是在成績表上看,綜合素質是在成績單上再層層選拔的,因為人太多了,優勢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那麼學習就業的錄用就變的異常殘酷變態。

    總的來說這是經濟和教育各種資源均衡協調發展的社會問題,需要時間,只是大家都是普通人等不及,只能隨大流。

    最後還是希望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對最後形成積極溫暖向上的人生觀是有幫助的。

  • 3 # 春之聲1953

    中國現在基礎教育是一個反人性的教育,如果再不反思和糾正,將毀掉許多孩子的人生,也會毀掉許多家庭的幸福!也會毀掉這個社會的和諧!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在西方就是輕鬆和快樂教育。許多國家均立法規定,幼兒園教育除給孩子玩耍遊戲或力所能及的自立勞動外,是不允許多學文化知識和數學計算的;小學的時侯,1至4年級的孩子做作業老師是不給學生計分的,所以每個學生都不知道包括所有學生在內的學習成績。在美、德等國家,假如學校老師給孩子作業佈置多了,家長還會到學校投訴說:“為什麼給我孩子佈置這麼多的作業?”因此,所有學校和老師都不會給孩子多佈置作業的。每學期期末,老師都會給每個孩子發一個獎狀,這個獎狀是根據每個孩子特長髮的,內容不一樣,以期鼓勵。那麼為什麼小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搞競爭呢?是因為小孩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善,特別是小孩子的大腦左前上方這地方,是供小孩玩耍的,如果過度地灌輸文化知識或數學計算,會嚴重傷害這個孩子大腦發育的,會嚴重傷害這孩子未來的圓滿人生。這是北京一位幼兒教育專家告訴我們的。這位兒教專家還講了她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有一位5歲男孩,在其外婆的教育下,能夠熟背唐詩300首,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很優秀,覺得內心非常高興,但這兒教專家認為這種做法肯定是錯誤的,也不便說,就只是笑笑而已。後來當這個男孩上到高中時,因為患了重度的抑鬱症而退學了。當初認為非常優秀的孩子,就這樣失去了未來、失去了光環。中國的教育再也不能摧殘孩子了,孩子是花朵,是每個家庭的未來,是祖國的未來!再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 4 # 青藝影娛

    現在都強調減負減負,我們那時候沒有減負一說。

    我的小學時期

    我記得讀小學的時候,是沒有現在這麼多課程的。那時候語文、數學、思想品德、社會、自然、美術、音樂和體育,除此之外,沒了。

    那時候,我們也有作業,但無非就兩種,一種是課本後面的習題,另一種是教師抄黑板上讓學生做。

    現在的小學

    現在的小學不但課程多了,有法治課程,有英語課程等等。而且做不完的作業,課外習題冊最起碼得兩種,無形中就增加了孩子學業壓力。同時也增加了家長的經濟壓力,因為習題冊可不便宜。

    孩子們通常好不容易做完一本,另一本又來了。暑假作業也變得多了起來,語文數學不只一本暑假作業。孩子做作業難,家長輔導孩子也難。

    根本原因

    出現這種問題,原因依舊是一樣的。應試教育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基礎的東西,大量的作業不就是為了提高孩子成績嗎?儘管說要素質教育,但素質教育是外殼,應試教育才是一貫以來的本質。教育成績依然關乎學校的聲譽,關乎教師的晉升和評優。

  • 5 # 初中輔導老師

    我是一位校外的輔導老師,我認為現在小學孩子的自由時間不多,和作業量並不是一件事。從我長期的教學生活來看,小學的作業量確實不多,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作業量不多的孩子們,他們的自由時間都哪去了。

    現在的小學,下午4點左右就放學了,假如孩子的休息時間是在晚上9點。學生在放學後還有5個小時的時間可以支配。對於小學的作業量來說,5個小時綽綽有餘,更別說週六週日的時間了。

    那麼孩子自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呢?興趣班!

    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全才,還有的家長希望把自己兒時沒有完成的興趣愛好,在孩子身上一一實現。所以會為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我的一個學生,週末的時候有4個興趣班需要上,鋼琴、書法、長笛、朗誦。

    為什麼孩子明明很忙,家長卻熱衷於為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呢?

    我認為歸根結底,是現在的家長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或者週末想擁有自己的生活,想偷個懶,不想看孩子。與其讓孩子在家裡沒有管束,不如給他報幾個興趣班,培養一下孩子的愛好。

    但家長可知,學了這麼多興趣,孩子真正的興趣在哪兒?孩子真正喜歡的又是什麼?佔用孩子自由時間,花費了大量的金錢,精力,這些真的能成為孩子的愛好嗎?

    所以我建議,如果條件允許,家長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給孩子一段自由的時間,也給自己一段自由的享受親情的時間。哪怕僅僅是一家三口到公園裡踢踢球散散步。我相信,對於所有孩子而言,有家長陪伴的童年才是真正自由,快樂的童年。

  • 6 # 月亮跟著星星走

    雖然一直在說減負,但只要要參加高考,家長以分數攀比,那麼這個減負估計是減不下來的,學校作業量可以減少但孩子是家長自己的,給孩子加量做作業,訓練質量,旁人無權干涉,另外一些年輕家長接受新思想,覺得也不一定非高考一條路想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但一旦成績下降,老師會找家長溝通交流或是批評,那慢慢家長也會關注到分數這個點,分數怎麼可以上去,小學階段只能多練,那就練唄,各種資料飛奔家中。孩子作業量只會增不會減。我這邊學生,差學生好不容易分數上去一點,家長一交流,原來在加班加點學,我孩子也不能落後啊!所以差的就更難趕超,還是穩穩排倒數!

  • 7 # 小談教育

    小學一至四年級適當減少作業量,五至六年級適當加大作業量。

    一、一至四年級適當減少作業量的現實意義

    1、響應小學生減負教育,還孩子一個快樂自由的童年

    教育界普遍認為:孩子在小學生階段適當減負,保留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玩樂時間,有利於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和智商、情商發育。

    大量資料表明,孩子長期過度寫作業,會導致身體骨骼畸形發育、近視眼、厭學、精神壓抑等損害孩子身心健康的現象。

    2、一至四年級的學習成績不是靠寫大量地作業寫出來的

    小學生一至四年級的教學內容相對簡單,只要孩子有點“小聰明”(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能輕而易舉地應付。孩子這個階段的成績好點差點都沒有什麼實際性意義,家長不必過份緊張。

    但是,如果孩子成績太差(80分以下),就應該加強對孩子進行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和訓練,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加大布置作業量。(作業量越大,孩子越不懂,厭學情緒越大)

    二、五至六年級適當加大作業量的現實意義

    1、五至六年級教學內容息量爆炸化和深度化

    這個階段的教學內容資訊量爆炸化和深度化,不應該再靠那些“小聰明”而輕鬆對待,而是應該適當加大作業量來正式培養、鍛鍊、鞏固孩子的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體系,提高孩子知識運用熟練度。

    這個階段的學習成績,是孩子智力和努力共同合作的結果,是體現孩子“小聰明”和付出學習時間的指標。

    所以在這個學習階段,家長應該重視增加孩子的作業量,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韌性、慣性,為未來初中、高中高強度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2、五至六年級面臨小升初的現實

    孩子小升初普遍是分割槽域分配的,但有些重點初中學校需要透過考試進入。

    這種背景下,有“野心”的家長和孩子對學習成績的渴求度非常高。為了提高、保持孩子良好的學習成績,增加孩子的作業量就常理的事。

    三、小學生自由時間和作業量的關係

    很多家長一心希望自己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特別喜歡給孩子增加作業量,拔苗助長式地提高學習成績。他們或許沒有思考過小學生學習成績的本質孩子“小聰明”和付出學習時間共同合作的結果。

    在生活中,只要注意培養孩子“小聰明”,就能在自由時間和作業量中找到一個良好的動態平衡點。

    比如我們在家庭教育中,無時不刻滲入教育內容:孩子游泳時和他們胡吹浮力原理;玩火時胡吹燃燒原理;看電視超人飛來飛去時胡吹重力原理並說明電視怎樣做假;吹空調風扇時胡吹電磁原理,吃西瓜時胡吹植物生長原理,吃飯時胡吹能量轉化原因,等等生活的小事數不勝數。

    不用擔心自己胡吹是不是完全正確,不用管他們聽不聽得懂,只要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就對了,他們記住了這些內容,以後就會獨立思考並自我修正。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玩樂的時間永遠比做作業的時間多,寫作業時經常會漏寫錯寫,但是這些並不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基本保持在中等以上層次,表現出正常的智力水平。

    四、結語

    總的來說,我們對孩子作業量的態度是:他們在四年級之前可以儘量少做作業,有足夠時間讓他們放飛自我,在童年期不留遺憾。過了四年級之後,他們就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了,走上我們曾經走過的學習之路。

  • 8 # 夏夜聽蟬鳴

    的確是這樣。那麼孩子的自由時間去哪了?大都被家庭作業給剝奪了。

    小學生的作業量越來越多,屬於孩子自由的時間就越來越少。

    我們由此都會不約而同把矛頭指向老師,認為老師是加大孩子作業量的罪魁禍首。

    從現象上看,的確是老師惹的禍,因這些作業無一例外都是老師要求學生必須按時完成,是老師耳提面命不得有違的“聖旨”,孩子只能尊旨執行。

    可事實是,老師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是迫不得已。

    學校要拿成績考核老師業績,老師要出業績,必先出成績,要出成績,就必須向學生要,向課堂要,向課外要,向作業要。

    屬於老師面對面掌控的只有課堂,課外則鞭長莫及,只有透過佈置作業形式深耕細作,培優補差。

    作業量的多少可以折射出老師的責任心,榮譽感和老師在家長心中的滿意度,甚至成為學校評先獎優的參考指數。

    所以,作業量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孩子們的自由時間是越來越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有六天開學了,感覺網課學的不怎麼樣,開學的摸底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