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完美理財

      舊時,膠東民間有許多讚譽蓬黃的說法,其中以民謠“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不如蓬黃”及“南有蘇杭,北有蓬黃”為甚。這蓬黃指的是蓬萊和黃縣(今龍口市)。“人把蓬黃比蘇杭”之緣由眾說不一,究其淵源,終歸於其地山青水秀,魚富糧豐,毓秀鍾靈。蓬黃山青水秀,古代被視為“仙聖所居”之洞天福地。境內群山起伏,峰巒疊嶂,碧海揚波,雲煙繚繞,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蓬萊之名源於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其城北瀕海的丹崖山拔海而起,蓬萊閣高居其上,民間盛傳的八仙過海的神話令無數名士墨客流連忘返。黃縣別稱芝陽,舊是“神仙宅”,意為神仙居住的地方,早在晉代道教創立初期,史書中便有“盧童子跨鶴昇仙”的說法。縣城東南的萊山上古有齊國的月主祠,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曾登山朝拜。境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加之春夏之交時有海市出現,更令人為之傾倒,清代文人呂璜曾賦詩讚嘆:“莫道蓬萊天際遠,分明咫尺是瀛州。”

      蓬黃魚富糧豐,邑人自詡為人間天堂。邑內山鄉盛產林果,海域富產魚蝦,山海之間是大片平坦肥沃的良田,數十條河流貫穿其間,旱無大災,澇無水患,為糧食生產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蓬黃兩縣均有經商的古俗,在膠東半島是較早涉及商品經濟的縣份。過去民謠曾以“黃縣的房、蓬萊的裳……”誇獎黃縣住房寬敞,青堂瓦舍,蓬萊穿著考究,乾淨整齊。在黃縣山區,每年清明之後,草長鶯飛,梨花盛開,漫山遍野,鋪天蓋地,青瓦白牆的一個個村落散佈於花海之中,此時進入山鄉,令人頓生飄飄欲仙之感。萊山東麓至今尚存一“三島十洲”刻石,作者李午樵,這說明在很早以前古人便將家鄉視為仙境和天堂。

      蓬黃毓秀鍾靈,舊志盛讚其地為“彬彬人才之藪”。自古以來,蓬黃崇文尚武之風甚盛,凡男兒大都能寫會算,據近年出版的《蓬萊市志》、《龍口市志》記載,僅清代蓬黃兩地便考取進士92名,武進士24名,舉人326名,武舉148名。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官場和生意場上的耳渲目染,使得蓬黃人才濟濟,忠臣良將,富商巨賈時有出現。明代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戚繼光,由於對海疆肅靖御倭卓有成績,被譽為抗倭名將,他率領的軍隊被稱為戚家軍。享有“三代帝王師”之譽的清代黃縣賈楨,“其一生任道光、咸豐、同治三朝學士,先後典鄉試7次、典禮部試4次,是清代掌管、權衡文卷次數多、時間長的學士。”論及這片土地,明清時期志書的編撰者們這樣寫道:“枕山負海,泱泱大國之風;毓秀鍾靈,彬彬人才之藪”。

      在古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盛於明清,而把蓬黃比做蘇杭,甚至勝似蘇杭的說法究竟源於何時,卻無定論,據當地的一些史料記載:“元末,膠東屢經戰亂,百姓多被殺戮”,境內人口多為明初“皇詔播遷”從外地遷來的移民,至清代初葉,蓬黃人外出經商謀生達到鼎盛時期,闖關東,下京都,涉重洋的人數日益增多,興辦的商業也日見繁榮。據此推斷,“南有蘇杭,北有蓬黃”一類的民謠當產生於明末清初以後,蓬黃兩縣諸業興旺這一歷史時期。如今的膠東,處處賽江南,但在蓬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雖好,不如蓬黃”這一類的民謠依然在民間流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專科,想升本科,想知道哪裡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