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家大人呢

    因為快遞公司已經變味了,已經不在意發快遞掙錢,完全是以罰款來掙錢的,舉個最最簡單的例子,客戶想查個快遞,然後撥打與快遞公司總部電話。如果說這個快遞還在路上,那麼不好意思,誰送這個快遞的快遞員倒黴了30塊錢沒有了,這個快遞到快遞員手裡,快遞員去送的時候就已經掛上一個催處理工單。這個催處理工單是罰款30元。但是派費只有0.6元。快遞員送的一個快遞需要賠錢,29元。如果說這個快遞這已簽收,那麼不管後續客戶在反映給公司的任何問題都會以虛假簽收來給快遞員掛起工單,這個虛假虛假簽收。工單最少罰款是100元,基本上每個月都要遇到這種兩三次的,哪怕是客戶已經收到這個快遞,但是客戶把它放在一邊了,然後他想不起來,他就聯絡快遞公司查一下,快遞公司就會下一個工單簽收,未收到,罰款最少一百100,哪怕客戶回頭說不好意思忘記了也沒有任何作用,照罰不誤,惡人已經做了十年快遞,對快遞這個行業真的是很絕望。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希望自己能把每一票都送給客戶,客戶哥還開開心心,高高興興的接到他的快遞,可是慢慢越做越快遞公司越變味。快遞員與客戶之間的矛盾完全是由快遞總部逼出來的

  • 2 # 丹臺賞月

    從事快遞行業十多年了,從一線快遞員開始幹起,到承包老家縣城百世和圓通快遞,風風雨雨十多年,去年洗白上岸。

    首先說工作難度,不是搞職業歧視,15年之前送快遞最怕收件人是老師,他認為自己是對的,就往死裡跟你講道理,他認為理虧,就直接投訴,投訴就意味著罰款,意味著好幾天白乾,誰不怕?現在不只是老師了,企事業單位的都是高高在上,辦公室的白領,甚至服務員,哪一個是好相與的?動輒投訴已經司空見慣了。君不見幹一個月,罰款扣完工資為負數的屢見不鮮?

    然後說說工資吧,從08年左右,通達系派費一個包裹在兩元左右,目前能掙扎在一元的已經是有良心的老闆最後的倔強。08年到現在,流水線的工資都已經翻了三番了。或許有朋友說,派件基數大了,派件多了,豈不是百轉千回又到上一個話題了?

    再來說說工作前景,十年前,快遞行業飛速發展,超區盲區空白區,區區都有,做的好的,眼光準的都能謀得一席之地,現如今已是一地雞毛,荒草叢生。

    說完員工,再說老闆,老闆日子一樣不好過,厲害點的老闆,空手套白狼,乘風破浪,第一桶金滿滿當當,後起之秀的老闆可就蛋疼了,花了大幾十萬買的站點,利潤在哪裡,淘寶件的價格已經在一塊九毛左右血拼了,一個包裹的利潤幾分錢?一個區域的派件量是剛需,超時是要罰款的,這筆賬這樣算,派件量和區域面積決定了這個地方需要十個快遞員,現在行情,一個快遞員月收入五千最低了吧,十個就是五萬,加短駁司機工資,加車輛折舊保險維修養護罰款,客服工資,場地費用,水電費,林林總總,九萬左右吧,派費去掉罰款大概在兩三萬左右吧,剩下的六萬從哪裡來?沒渠道就等著虧死吧。想退網,現在有幾個能全身而退的,有價無市,這裡也用得上。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現在相較以前,工作量增加了,工資減少了,罰款多了,獎金還是沒有,前景沒有,退路沒有,唯一的希望是同行先死。

    是你,你做嗎?

  • 3 # 大秦泰西廷尉府

    有很多人對於資本,資本家,老闆和企業的所謂剝削太迷信了,總認為現在的網購數量越來越大,快遞卻越來越難幹,越來越不掙錢。總覺得自己被當了韭菜,還總覺得自己飽受了多少不公平。其實根本不懂當下市場的資本執行邏輯。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快遞市場從來不掙錢,你所掙的都是資本湧入的錢。不願意燒錢以後,其實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現出原形,你才會知道這個行業究竟它的基本盤有多大。就拿快遞行業來講,當快遞因為網購而興起的時候,各路資本爭相湧入,加大補貼,當時不論是快遞公司,快遞站,快遞點,還是快遞員,都享受這一補貼的紅利,賺了第一桶金。

    但是當市場已經基本開發完畢的時候,各路資本就會有序退出,而留下來的資本才是真的想要把整個快遞行業運轉起來的資本,但是他們畢竟力薄,所以各路剩下來的資本就會聯合起來,比如說阿里巴巴的菜鳥驛站。將各大資本籠絡在一起,進而降低了資本的運營成本,也降低了企業的運營負擔。但是過去那些瘋狂的資本都開始出逃,尋找下一個風口,而留下來的資本是根本不可能持續輸出的。

    畢竟資本在怎麼說總有一個限度。沒有了所謂的補貼,快遞員自然就趕到錢越來越難賺,而且還可能因為三天兩頭的投訴而扣錢,自己賺不到,反而還要額外搭進去一些成本。其實,縱觀當下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又何嘗只是快遞公司有這樣一種情況呢?只不過快遞公司有自己的實體,有自己的實際業務,所以才被我們廣泛認識到賺錢越來越難而已。

    就像曾經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所謂的網貸平臺也都是這樣一個模式,在資本湧入的時候,各大網貸平臺和我們所賺取的利息都是資本的分紅。但是當資本褪去一地羊毛的時候,所有的投資者都是血本無歸,不要把資本看成多麼高大上的東西。

    當這一個行業興起的時候,我們每一個網貸平臺的投資者都是資本的一員,只不過資本長著眼睛,懂得退出,而我們還傻乎乎的去跟進,我們本身就是資本的一份子,只要你拿出自己的錢和積蓄投入到虛擬平臺當中,你就是資本。資本不分大小,也沒有活該與無辜,只有同一性質的共同點,那就是為了日後的利潤,暴利,只不過一些資本輸得起一些輸不起而已。

    這資本大量湧入的時候,這一個行業或者是產業,它的運營成本是完全被忽視的,只有當整個市場開發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大家才會去考慮他的成本問題。而大多數的網紅行業,尤其是資本湧入而催生出來的行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成本居高不下。在如今這個社會所有的新興行業當中,沒有任何一個行業的成本是很低的,成本要佔到總利潤的50%左右。

    如果沒有一些穩得住的資本持續跟進的話,它的成本佔比還會更高。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網路上的一些服務,包括快遞,外賣,打車抽成要非常高的原因,別看抽成有百分之三十多,但他們還是要透過廣告和開放線下市場等一系列的瘋狂行動去維護自己的產業鏈和利益鏈,否則不要說是抽成三成以上,就是抽五成,他們也無法彌補自己的資本虧空和資金運作。

    不過對於這一點來講,也只有那些在商場和市場中摸爬滾打的人才真正知道,對於一些永遠拿著幾千塊錢固定工資的老百姓,加班加到凌晨的人來講,是永遠不會考慮這一個問題的。在他們看來,任何行業都是賺錢的行業,都是斂財的行業,但唯獨自己賺不到錢,當別人哭窮的時候,他只有默默的兩個字,虛偽。

  • 4 # 培訓師楊景雲

    經常和快遞打交道,有跟快遞員進行交流,通過了解發現快遞確實越來越難幹了。綜合分析發現有幾個特點和大家分享。

    第一:低價競爭

    看到很多快遞公司為了搶大型的電商單,都是在拼價格,你10塊錢一單,我8塊錢一單,你8塊錢一單,我6塊錢一單,到後面我不但6塊錢一單,還送免費包裝。

    說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前段時間寄快遞選擇在豐巢裡面方便,而且有幾家快遞公司價格透明,小格的多少錢?重要的多少錢?最終我選擇了一家知名的快遞公司寄出了10來個快遞過後,有一個人加我微信,告訴我以後不要投豐巢快遞櫃了,直接透過某個小程式找他們會更加的便宜,而且還可以免費送包裝。

    價Grand SantaFe來越低了,我好像受益了,但是作為快遞從業人員卻會發現利潤越來越低了。但是後面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當我真的選擇透過小程式下單過後,收費比豐巢櫃更貴,而且包裝全部要收費,從此我再也不敢選這家公司了。

    第二:中間商越來越多

    現在很多人都承包了快遞,而且還有快遞驛站,以前快遞員會送貨到家,現在只有幾家大型的快遞公司會送貨到家,很多人光送而且還不收快遞。這中間重點就是中間商會越來越多,而作為底層的快遞員可能拿到的錢會越來越少。以前拍一個快遞可能有1塊5,現在派一個快遞可能只有5毛錢。

    第三:從業人員越來越少

    現在很多人已經不願意做快遞員了,因為隨著通訊的發達,快遞越來越規範,相關的考核也會越來越嚴格,比如說丟件需要快遞人自己賠償,快遞派送不及時會有相應的處罰,快遞接收到了違禁品也需要快遞員承擔相應的責任。而快遞行業隨著各大城市限模進店派送快遞,如果開小車的話停車難,不開小車的話很難及時送到。很多人情願做一份工作也不願再做快遞員,這也是這個行業越來越難做的原因,每次電商搞活動基本上都會出現爆倉,招了很多的臨時快遞員派送。

  • 5 # 河南箱箱物流科技

    工作量增加了,工資減少了,罰款多了,獎金還是沒有,前景沒有,退路沒有,唯一的希望是同行先死。河南研發的新一代快遞裝備解決量越大工作量越大成本越高的痛點,減少一線員工一半的勞動量,真正做到多收派件掙錢,少出力幹活,不用人工卸車及裝車甚至分揀。

  • 6 # 什麼都會一點的運維

    惡性競爭。

    更直白點說,是劣幣驅逐良幣。我曾經經營過一家菜鳥驛站,主要是三通一達,沒有百世,因為在我們這百世價格更低。快遞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寄件,如果寄件數量太低,很有可能會虧,畢竟運營也是需要成本的。而寄件目前最主要的來源無疑是電商,學校,特別是大學,企業使用者。所以電商越發達的地方,快遞越好乾,其次是有學校的地方,再不濟也得是企業,大規模的小區之類的。

    比如說,我一天都能寄出100個快遞,那麼假設快遞公司給你一個普通使用者的半價優惠,比如說一個件5塊。但實際上快遞公司又不是一家,另一家完全可以出4塊。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這種大客戶可能是完全不賺錢的,只能滿足日常的運營,賺錢的是大量的普通使用者,中小客戶。

    但實際上呢,為了爭取大客戶,快遞公司可能會給一個極低的價格。因為你不爭就跑別人家去了,或者說少發你家的快遞。到了最後,甚至需要從中小客戶那裡來的錢補大客戶的漏洞。其次就是人力成本,跑快遞而已,誰都可以,我為啥要經驗豐富,服務好的?更何況服務不好我可以內部考核嘛,至於什麼五險一金,增加人力成本,乾脆全部臨時工,不聽話換掉一批不就好了?再降點派件的費用,同時再製定一個寄件的kpi,分發下去,你反正要完成。

    如果你只是勤勤懇懇的送快遞,那麼可能你的收入還不如進廠來得實在。這就是和以往最大的區別,以前你只需要送快遞就夠了,現在派費降了還需要更多的寄件才能和以前一樣的收入。付出得越多,反而收入有可能還更少了。

  • 7 # 小李の日記

    快遞行業競爭太大,服務差,快遞小哥收入不高等等因素......

    現在同城做跑腿專送,一單起步價都十五塊錢了,而快遞小哥派件辛辛苦苦一個件才掙一兩塊。

    慢慢的人們都會選擇服務好的平臺,一昧的追求低價和補貼,不做好服務是不長久的。

    快遞小哥慢慢的也湧入了外賣、跑腿等行業。未來快遞分揀派送等工作也可能交給機器人來操作,像跑腿這類跟人打交道服務的行業會越來越吃香。

  • 8 # 蛋蛋和夫人

    我看著一個快遞員用來送快遞的車越來越大,從小三輪到大貨車,但是最後他卻選擇賣掉車放棄這個行業。

    2018年我認識他的時候,他開的是一個三輪車,2019年他換成一輛小貨車,2020年他又換成一輛大貨車,但是在2020年底快遞行業高速發展的時候,他選擇了賣掉車進入其他行業。

    2018年我開了一家菜鳥驛站,於是認識了這位圓通快遞員,他有著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人生。16歲就出來打工,之前一直在廣東那邊,小小年紀什麼行業都做過,2017年回到老家從事快遞行業。

    2018年我認識他的時候,他每天都很悠閒,送完快遞下午還有時間在我店裡面打兩個小時的遊戲。有一次我問他既然這麼閒有時間打遊戲,不如利用中午的空閒時間出去做做兼職賺點外快,一個月拿著三四千塊錢有什麼意思?

    他聽到我的話,對我一臉的不屑:“三四千?我隨隨便便一個月都有一萬塊錢好嗎。”

    那是我第一次對快遞員工資有了充分的認識,我以前都以為快遞員工資很低的。

    到了2019年,他負責的區域快遞量增長的非常快,於是他換了一輛小貨車用來送快遞。到了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快遞增長的速度更明顯,他剛剛買的小貨車,也已經無法滿足他日常送貨需要,於是他更換了一輛更大的大貨車。

    他越來越忙,在我店裡停留的時間越來越少,每次匆匆忙忙下完貨就趕緊走了。

    讓我想不到的是,就在快遞行業蓬勃發展的2020年底,他選擇賣掉大貨車去從事其他的行業。

    我問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他告訴我,在2018年的時候,他每天只需要送很少的件,就能拿到每個月一萬塊錢的工資,到了2020年他每天快遞的派送量比2018年增長了3到4倍,但是他每個月拿到手上的錢並沒有增長,依然還是一萬塊錢一個月。

    原因就在於:快遞量增長了,但是單價降低了。以前送一個快遞有一塊錢派費,現在送一個件只有6毛錢派費。

    快遞員現狀

    快遞行業屬於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同的快遞公司收入相差甚遠

    行業內待遇最好的公司是順豐,收入高、待遇好,體現出來的結果就是順豐的快遞員是快遞公司中相對最穩定的,畢竟有錢賺誰都不想走。

    除了順豐以外,中通、圓通、韻達、京東等國內快遞公司排名靠前的快遞公司,因為快遞量相對有保證,快遞員的收入也不錯。

    收入最差的應該是百世和申通快遞,這兩個快遞公司的快遞量目前僅相當於排名第一中通的30%左右。

    作為一家菜鳥驛站的老闆,我每年平均會看到20-30個快遞員更替,試想如此頻繁的更換頻率是不是意味著這不是一份好職業?

    至少這是一份不賺錢的職業對不對,如果這份工作很賺錢,怎麼會有這麼高頻率的人員更換?

    快遞行業越來越難做的其他原因

    除了收入低,工作強度大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導致快遞行業越來越難做

    比較常見的罰款有延誤罰款,破損罰款,服務態度投訴罰款、虛假簽收罰款。

    前幾天,天貓快遞員就因為沒有送貨上門,被罰款60元。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快遞員給那個客戶打了電話說她有五個快遞到了,問她在不在家給他送上去,客戶表示不在家,讓快遞員把快遞放在菜鳥驛站。

    結果晚上客戶回家的時候就給快遞員五個訂單點了三個投訴,因為天貓超市有未送貨上門必賠的承諾,於是這三個投訴每個投訴天貓超市對快遞員進行了20元的罰款,一共60元。

    關鍵是這60塊錢全額賠付給了收件人,快遞員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賠了60塊錢。

    讓快遞員感到委屈的是,他明明打了電話給客戶,是客戶讓他放在菜鳥驛站,結果客戶晚上回家以後反手給了他一個投訴,讓他措手不及。他甚至都懷疑這個客戶是專門利用天貓超市未送貨上門必賠的政策漏洞賺錢。

    另外一個案例則是:一位業主打快遞公司客服電話投訴他一個快遞沒有收到,但是事後快遞員透過菜鳥驛站出庫系統和監控,清清楚楚看到客戶確實本人取走了快遞。

    客戶當天取了六七個快遞,有可能那個快遞他自己在路上掉了,但是他就是不承認自己拿了快遞。最後在快遞公司的壓力下,快遞員只能自掏腰包賠償客戶,因為如果你不賠償,客戶繼續投訴的話,你除了賠償以外,還需要承擔快遞公司500元的罰款。

    因此,這種毫無根據的罰款政策,讓快遞員感到非常的無奈,所以在快遞行業的發展中,快遞公司除了保障客戶的合法權益以外,是不是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適當的保護快遞員的權益。

    第二個原因就是:社會上的一些人覺得快遞員屬於低端從業人員,缺乏對快遞員的尊重,我曾經就見過一些客戶給快遞員打電話,電話一接通,語氣非常的不好,甚至很多人開口就罵

    客戶不尊重快遞員,快遞公司又不維護快遞員的合法權益,讓快遞員覺得這個行業沒有尊嚴,沒有未來,沒有體面。

    總結:與人為善,善莫大焉,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尊重、善待風裡來雨裡去為我們服務可愛的這群人。

  • 9 # 菜鳥老陳

    大家都知道快遞員每天要風裡來、雨裡去,非常的辛苦,可是他們為什麼要願意做呢?最大的原因是,不少的快遞員確實賺到了一些錢。畢竟現在連一本的大學生都不要找找工作,而做快遞員,如果在一個好的區域,月入過萬還是很容易了。

    月入過萬,這年薪就是十幾萬啊,這樣的工資已經是白領的階層了。可是如今卻有不少的快遞員不願意做了呢?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說丟件要快遞員自己賠錢,有些貴的快遞賠不起,所以辭職不幹了。其實他們真正不願意再繼續做的根本原因,是這4點心酸:

    1、活多累,工資不高,遭家人嫌棄

    現在的快遞員雖然都是開著電瓶車,但是基本每天都在外面,風裡來雨裡去,現在的天氣每天還給自己準備好防中暑。

    在下大雨的時候,更加麻煩,為了不讓快遞被雨淋著了,只能脫下自己的雨衣,這快遞就如自己的孩子一樣,還要用心呵護著,直到顧客滿意的拿到手,才能放下心。

    每天這樣用心的去做事,可是領到錢也就4000多點,如何照顧好一家人啊,每天早早的到公司,遲遲的回家,拿這點工資連老婆都嫌棄。

    2、職業發展受限,沒有上升空間

    快遞公司不同於一般的職業,一個網點只要一個管理者,一個內勤的,別的都是快遞員。你要麼就升為管理者,可以一個好的區域,業務量自然不會差,管理者也不會主動辭職,你根本沒有機會,轉為內勤的話,工資更加低了,還不如去送快遞。

    3、領導眼裡容不了的沙子,有投訴就是快遞員的錯

    “顧客是上帝”這個簡單的道理每個人都懂,如今快遞公司也多,公司領導為了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對顧客是特別的重視!可是如果遇到蠻狠的顧客,不僅快遞白送了,還要遭領導的批評,這委屈也只能直接受。

    送件到顧客樓下時,整整等了10分鐘,電話打了4個,但是都沒人接,最後直接送下一個了,沒想到就被投訴了,顧客說,他當時在家裡,為什麼不給我過來?跟主管反映,主管卻說,不接就不能再多打幾個啊,過5分鐘打一個,直到他接電話為止。在主管眼裡,那都是自己沒有去想辦法。

    4、內部管理有弊端

    曾經一個在順豐呆了8年的老員工,在今年3月辭職了。他說:自己經常要上夜班,才30多歲,可是如今的身體還不如自己的60多歲父母,再這樣下去,錢還沒有賺到,身體卻垮了,不值得。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裡面苦熬了8年,根本看不到希望,在公司裡沒有人脈,想要升職,關鍵的還是跟領導的關係,能力卻是次要的。而這些管理者,工資跟我們就相差的非常大,而且也不需要上夜班,正常上下班就能拿高薪,所以熬不下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疫情期間隱瞞自身行程,導致眾多人被隔離的人是什麼樣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