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雀躍教做菜

    什麼樣的湯包才算是好的湯包?

    《與崔二十一遊鏡湖寄包賀二公》

    試覽鏡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鱸魚味,但識鷗鳥情。

    帆得樵風送,春逢穀雨晴。

    將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賀生。

    滄浪醉後唱,因此寄同聲。

    人說,到了北京前門沒去全聚德吃烤鴨不算到過北京城;去了天津勸業場沒去“狗不理”吃包子,不算到過天津衛;在武漢人眼裡,外地人來武漢,不去“四季美”吃湯包,算是枉來一趟大武漢。知道“四季美”大名的外地人和久居三鎮的“老武漢”,莫不以能吃到“四季美”湯包為樂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想想你被清晨的冷風吹得泛起寒意的臉被湯包散發出的熱氣撩拔,白嫩的顏色與香膩的味道從小巧的蒸籠裡緩緩透出,你自然會迫不及待地給湯包開個小窗把湯汁吸乾,等吹吹涼再蘸上醋和薑絲,如果這時候旁邊再擺上一碗蛋酒,那味道想想都流口水啊!

    讓人意外的是,這個非常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美食,卻並不源於本幫的食譜,它的“族譜”,其實要從北部的內陸地區開始算起……

    湯包,又叫灌湯包,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時期,當時被稱為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北宋的商業極其發達,對酒樓也有個“星級標準”,汴梁城裡最好的七十二家酒樓被被稱為“七十二正店”,其中之一的“王樓”發明的“山洞梅花包”,便是湯包的雛形。靖康之變後,從淮河到大散關以北的領土盡付於金人,而“山洞梅花包”之流也便隨著中原衣冠的南遷而流入江南。直到清道光年間,蘇錫常一帶出現了現代形式的小籠湯包,這種小籠湯包又因為長三角經濟地位的崛起而反過來向北方乃至全國進行輸出,如此便奠定了當代湯包的飲食文化格局。

    江南的湯包在傳承前人的基礎上各自發展而又免不了相互影響,以淮揚菜為依託形成了湯包“十里不同包”的美食特色。

    民國初年小籠湯包傳入漢口,一時間,在漢口一地就有數家下江館子經營鎮江湯包,“四季美”也是其中的一家。

    選料極為講究,製作精細

    主要選用本地土豬肉,將豬肉剔去雜質,碎骨洗淨,剁成肉茸;把豬肉皮颳去絨毛洗淨,置於旺火沸水鍋中煮到手指能掐動時撈出。洗淨晾涼,用勺不斷攪動,直攪到皮湯融合一起,冷卻成肉皮凍;把肉茸入盆加以薑末、黑胡椒、味精、紹酒、白糖、小麻油等調料拌勻成肉餡,採用子面兌酵面的方法,搓揉均勻,逐個揪成面劑,軋成薄薄的麵餅。

    包制講究節準

    皮圓如月,挑入膠質肉餡放包皮中心按緊,旋捏成十八至二十道細細花紋,包口呈鯽魚嘴形。然後將包制好包胚置旺火沸水鍋上,即告製作過程完結,下一個節目就是蒸包子吃包子了。

    一籠一籠的湯包由穿白衣服的服務員連籠端上桌去。開籠一看,包呈白色,湯包鯽魚嘴內飽含湯汁,花紋均勻美觀,看上去恰像一朵朵開在深秋的白菊,肥碩可人,餡成球,湯浮餡,吹一口長氣,餡球會在包中轉動。吃起來,佐以薑絲、醬油和醋,先咬破包皮,然後吸湯吃餡、酸、甜、鹹、諸種味道適中,一齊充盈口腔,慢慢沁入心脾,細細品嚐,感覺“湯包大王”做的湯包就是不一樣,味道鮮美異常,皮薄如紙,包餡柔嫩,湯汁泛著誘人的香味,爽口不膩,留有餘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肺炎特別多,家裡人都很害怕,我該怎麼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