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曾敏敏老師

    價值的定義是什麼?

    是一紙含金量很高的證書,還是海歸鍍金的經歷。每個人對留學的價值的定義不同。

    我們的家長對孩子期望頗高,把教育當成了一種獲取地位、獲得成功的買賣,殊不知教育的意義並不是獲得學歷,找到好工作,成為人上人。

    教育的意義首先是塑造一個人的內在素質,修養,其次是學習知識和技能,最後才是將自己的所學應用到工作中,為社會創造價值,也完成自己的價值。

    尼采曾經對教育進行過批判:

    “儘量多的知識和教育→儘量多的生產和消費→儘量多的幸福”,這差不多成了一個響亮的公式。在這裡,“利益”,更確切的說“收入,儘量多賺錢”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標。按照這一傾向,教育似乎被定義成了一種眼力,一個人憑藉它可以出人頭地,可以識別一切容易賺到錢的捷徑,可以掌握人際交往和國民間交往的一切手段。

    每個人必須學會給自己精確估價,必須知道他可以向生活索取多少。按照這種觀點,人們主張“智識與財產結盟”,它完全被視為一個道德要求。在這裡,任何一種教育,倘若耗時太多,便是可恨的。按照這裡通行的道德觀念,所要求的當然是相反的東西,即一種速成教育,以求能夠成為一個掙錢的生物,以及一種所謂的深造教育,以求能夠成為一個掙許多錢的生物。一個人所允許的文化僅限於賺錢的需要,而所要求他的也只有這麼多。

    簡言之,人類具有對塵世幸福的必然要求,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但也僅僅因為此,你們不要混淆兩類事情。為了生存,為了進行生存鬥爭,人必須多多學習;可是,他作為個體為這個目的所學所做的一切仍與教育毫不相干。相反,唯有在一個超越於窘迫、必需、生存鬥爭世界的大氣層裡,教育才開始。真正的教育是一個纖足的仙女,而這種以謀生為目的的所謂“教育”只是“一個可供使喚的丫鬟”,“一個有智識的女僕,生計、收益、需求方面的女管家”。任何一種學校教育,只要在其歷程的終點把一個職位或一種謀生方式樹為前景,就絕不是真正的教育,而只是一份指導人們進行生存鬥爭的“說明書”。

    因此,留學的意義並不在於功利化的東西。

    有些人留學看到了那麼多好自己不同背景,不同經歷,不同信仰,不同價值觀的人;

    有些人留學一開始孤獨,到能耐得住寂寞,到最後變得內心強大;

    有些人說,學會了自己對自己負責任。

    有些人,留學後看到了這個世界,也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更加明確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

    這,或許是留學的價值。

  • 2 # 溫柔的瘋子

    可以說是見識的廣闊,也可以說是學歷的延伸。

    海外受教育,我們都稱為鍍金,渡的層面見識學識,不外如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推翻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的理論,中國能成為世界的科學中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