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寶剛

    五絕就五言絕句,五律就是五言律詩,它們都有嚴格的格律並且不可犯忌。五言有四句,一二句平仄相對,二三句平仄相同,三四句平仄又相對。如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這四句不管那個為首句,都能推匯出一個式子來,也就是有四種格式。

    五律是按著這個式子相同相對的往下翻,有八句就是五律,往下還有就是排律。

    七絕和七律與五絕五律同理,只是在平平前面加仄仄,仄仄前面加平平。

  • 2 # 一水詩書

    謝“豆腐拌白菜”邀答。

    五絕,就是五言絕句。五字一句,一共四句。比如《登鸛雀樓》就是一首標準的五絕。

    五律,就是五言律詩。五字一句,一共八句。比如《山居秋暝》就是一首五律。

    從平仄格式上來講,把一首五絕再複製一遍,貼在文末,就是一首五律的平仄格式;

    同理,把一首五律從中截斷,只留下四句,那就是一首五絕的平仄格式。比如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很多人就只熟悉這首詩的前半段,就是將這首五律傳成了五絕。

    五絕和五律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寫五絕的話,可以對仗,也可以完全不對仗。比如《登鸛雀樓》就是全篇形成兩兩對仗,而王維的《送別》就沒有對仗句。

    而五律的話,三四句、五六句,必須形成兩個對仗句(個別變體,至少也要有一個對聯句)。

    如前面提到的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裡面的三四句和五六句,就是兩個對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律詩是否寫得成功,就在於這兩聯是否寫出了彩。如果砍掉中間兩聯,也不影響詩的表達,那就說明是一首“發水“的絕句,純屬在湊字數。

    五律和五絕的共同點,則在於平仄規則一致,都是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得轉韻換韻。

    更多關於近體詩的平仄格律知識可以參閱我之前寫的這篇文章:

    https://www.toutiao.com/i6445208565102674446/

  • 3 # 石湖老土

    謝謝邀請回答。五絕,五律,七絕,七律,排律總的稱格律詩(也叫今體詩,或叫近體詩。)七絕與五絕相似,只在每句加上二字(平仄有講究)七律也與五律相似,只在五律每句加上二字(平仄有講究),排律與五律,七律一樣,首聯,尾聯不用對仗,中間不管多少聯都須對仗。

    五絕,五律都有四種格式:(一)仄起仄收,(二)(仄起平收)。(三)平起仄收,(四)平起平收。(上都指首句平仄押韻格律)五律,有人說是二首五絕合成,或一首五律拆為二首五絕,從格式上也不可機械化而言。五絕每句五字共四句,共二十字。五律,每句也五字,共八句,共四十字。五律中間二聯必須對仗,(首,尾兩聯不規定要求)掌握了平仄,對粘,用韻規則,那麼五絕,五律格律就容易寫出來。格律詩一般是押平水韻,押平聲韻,首句首韻充許押鄰韻,其餘須一韻到底。不充許鄰韻混押,不充許平,仄,入混押。不可換韻。不犯孤平,孤仄,三平腳,三仄腳,不失粘,不失對。則為正格格律詩。若用拗句平仄 ,且拗救的則是破格格律詩。那麼凡是不符合格律詩的定義,而用平水韻的,叫古體詩(也即古風,樂府,短歌行,……)那麼五絕,五律是格律詩,也必須符合上格律規定。

    對於對仗不能合掌對,押韻不可同一首用同一字押韻於兩處。對仗句不可以於相對位置用同一字。別韻:一字多義多音,不可不取義而誤押。湊韻:為押韻而把不可顛倒的片語為押韻而顛倒,如蘋果,為押蘋韻而寫為果蘋。複韻:如花,葩,華。芳,香。憂,愁。意思同,而用在同一首詩(古體詩則充許)。

  • 4 # 鶯子原創文學

    五絕簡單來說就是:一行五字,一共四行。按照一定的平仄格律押韻規則寫成的詩。

    下面是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入韻(| |)

    對照詩:王之渙《登鸛雀樓》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古韻,白,一,都是入聲字,仄音)

    (二)仄起首句入韻(| --)

    對照詩:盧綸《塞下曲》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古韻,黑,入聲,騎,多音字,詩中讀ji,四聲)

    (三)平起首句不入韻(-- |)

    對照詩:李端《聽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古韻,得,拂入聲字,仄音)

    (四)平起首句入韻(-- --)

    對照詩:王涯《閨人贈遠》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花明綺陌春,柳拂御溝新。為報遼陽客,流芳不待人。

    (古韻,拂為入聲字,仄音)

    這就是五絕的四種格式。常用的是首句不入韻式。在所有古詩中,包括古風,七絕,七律,五律,五絕,五絕是最難寫的。所以,練習先從其他型別入手。

  • 5 # 情感中轉站

    五絕,即五言絕句,它可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律絕

    五言律絕從形式上來說,就是截取了五言律詩的兩聯組合而成的,律絕的押韻、平仄、粘對都跟律詩一樣,是需要講究的,五律一般也用平聲韻,晚唐以後,首句用鄰韻是允許的。

    下面簡單看一看平仄情況:

    ①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另一種仄起式,只需要將①仄起式的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②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平起式,只需要將②平起式的首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平仄是可以推導的,不需要死記硬背,大家看看上面四中情況,其實只要記住一種,剩下的演變就比較容易了。

    當然,在不犯孤平原則下,五絕也應可一三從寬、二四從嚴。

    第二、古絕

    古絕,本就是古體詩的一種,沒有律詩的束縛,包括不講究平仄、不要求粘對,一般來講,如果出現仄韻的,基本可以歸為五絕,下面舉個例子,可以略見一二:

    李白《靜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6 # 老街味道

    問題:中國古詩中什麼是五絕?什麼是五律?求大師不吝賜教。古詩的五絕五律怎麼分?

    .........

    前言

    五絕和五律都是每句話5個字,區別是五絕是四句,五律是八句。另外五絕有古體詩也有近體詩,五律是是近體詩。

    一、五絕

    五絕是五言絕句的所寫,絕句是四句的詩,無論五言絕句還是七言絕句都是古體和近體詩之分。就用《唐詩三百首》裡五絕目錄下的詩來舉幾個例子

    1、唐詩三百首裡的古體五言絕句

    1)仄韻的五絕

    送靈澈上人 唐代: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近體詩都是押平聲韻,所以這是一首仄韻的五絕。

    2)平聲韻的古絕句

    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一首平聲韻的古絕句,不符合格律詩的平仄。

    2、唐詩三百首裡五言近體絕句

    1)標準近體絕句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這是一首仄起仄收的近體絕句,

    2)拗體的近體絕句

    樂遊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是一首拗體的近體絕句,第一句“向晚意不適”是仄仄仄仄仄,對句救拗“驅車登古原”,救拗的方式是第三個字必須是平聲:登.

    二、五言律詩

    五言律詩八句,一定是格律詩,中間二聯對仗,上下黏連,平仄不得有誤,押韻一韻到底(首句可以用鄰韻)。不過也有些早期的五律不那麼標準。

    1、通篇不對仗

    夜泊牛渚懷古 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早期的格律詩有半古半律現象,例如李白的這首通篇不對仗。

    2、偷春體五言絕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第一聯對仗(首句押韻的詩,平仄不相對),第二聯不對仗。

    3、半拗體與三仄尾

    喜外弟盧綸見宿 唐代: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以我獨沉久,半拗體,對句救拗;平生自有分,三仄尾。

    4、標準的五言律詩

    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結語

    簡單說,絕句是四句,五律是八句,這是最明顯的區別。另外五律一定是格律詩。

  • 7 # 雲卷飛山

    五絕即五言絕句。每句五字,每首四句,計二十字。五絕一般指近體詩,講究平仄,按當時官方韻書押韻。

    什麼叫絕句呢?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絕句絕句,就是截句,由一首五律七律分截而來;另一說法是:一句為句,兩句為聯,兩聯為詩,絕句即指不能再分割的詩歌基本單位。

    五絕有首聯對仗兩式和首聯押韻兩式共四式。在南齊至唐代,五絕還包含相當數量的仄韻、入聲韻五絕,如柳宗元著名的五絕《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就是押入聲韻的絕句,也有平仄規律,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就將其歸入五言絕句一章中。

    宋以後,仄韻入聲韻絕句逐漸減少,大多併入五言古絕範疇,五絕基本上都是平韻詩。

    五律即五言律詩,每句五言,四聯八句,共四十字,分首聯不押韻兩式和首聯押韻兩式共四式。講究起承轉合,首聯稱“起”,一般開宗明義,點明主題;第二聯稱頷聯,也稱“承聯”,圍繞主題展開比興烘托,要求對仗;第三聯稱頸聯,也稱“轉聯”,轉向另一角度或側面對主題展開比興烘托,亦要求對仗;第四聯叫尾聯,也稱“合聯”,再現主題,並收官結尾,就象把開啟的書本,再行合上,所以叫“合”。

    五律全押平韻,一韻到底。聯與聯之間講究“粘”,即第三句第二字平仄要與第二句第二字平仄相同,第五句與第四句、第七句與第六句同理。根據“粘”的原理,可將五律無限延長,成為排律,也是一韻到底。杜甫就有多首十二韻、二十韻,甚至四十韻排律詩,都是一韻到底,可見杜甫律詩功力多麼深厚。

  • 8 # 六甲番人

    中國古詩中的五絕和五律怎麼區分?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絕句只有四句,五絕就是五言絕句,也就是每句五字一共四句的詩,而律詩是八句,以及多於八句但還是遵守律詩格式的排律,五律就是五言律詩。

    不過,五絕和五律容易識別,卻不容易用三言兩語說清其特徵和格律要求,以下幾個問題就不好回答:

    一、絕句和律詩都一定要講究平仄、押韻嚴格嗎?

    按通常的定義,絕句和律詩都屬於近體詩,也就是格律詩,格律詩是初唐才成型的詩體,其結構嚴謹,字數、行數、平仄、用韻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絕句和律詩一般是要講究平仄和押韻的。

    二、五絕的出現早於七絕嗎?

    七絕是七言絕句,初唐時並不多見,盛唐開始才有所變化,賀知章、李白、王維和王昌齡都有七絕留世,其中王昌齡甚至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但五絕的出現明顯要早於七絕,初唐四傑和宋之問等人都有五絕名篇,比如宋之問這首《渡漢江》就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三、絕句一定用平聲韻嗎?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絕句的起源本來就有爭議,有人認為絕句就是“擷取律之半”,也就是擷取律詩的其中四句成詩,也有人認為絕句來自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其名稱可能來自六朝文人的“聯句”。

    根據這兩種說法,絕句的格律要求自然也就有兩種:

    1、律詩之半:有人稱為“律絕”,這是格律最嚴格的絕句,講究平仄,押韻嚴格且用平聲韻腳,但不要求出現如同律詩頷聯、頸聯那樣的對仗。

    2、古絕:不符合“律絕”平仄要求,以及用仄聲韻的,被有些人稱為“古絕”,《唐詩三百首》在分類時,也有九首仄韻五言詩被分入五言絕句的,比如柳宗元的這首《江雪》,就運用了入聲韻: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9 # 古月湖中

    所謂五絕,就是五言絕句。五言,就是五個字。絕句,是指舊體詩體裁之一,一首4句。(這是詩的最基本單位,不能再少了。)每句5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

    舉2首五言絕句的例詩:

    1.王安石的《江上》江上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2.歐陽修的《遠山》山色無遠近。看山終日行。

    峰巒隨處改,行客不知名。

    把這2首五言絕句比較一下,從中找出五言絕句的規律。

  • 10 # 居高而遠

    先上個圖,我自己鼓搗了半天,看起來比較直觀的。

    五絕即五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於近體詩,這是跟古體詩相對的。五言絕句並不是唐朝才出現的,只是唐朝以前的絕句不但沒有對仗,平仄也不講究。我想題主想了解的應該是唐朝的嚴格遵守格律詩規定的五言絕句。

    參考上圖,很容易區分律詩與絕句,不同點如下:

    句數不同。五言絕句是四句,五言律詩是八句。這是最明顯的不同了。

    絕句不要求對仗,可對可不對,對仗與否看作者本人。律詩則不同,必須對仗。

    五絕是古體五言“斷句”與近體詩格律嫁接的產物。形式上取律詩的一半,格律要素與五律緊密相連。跟五律一樣,五絕也分為平起和仄起兩體,每體又分為正格和偏格兩種。

    由於受字數限制,五絕在創作時對語言和表現手法要求得更加精煉,難度更大。張謙宜對此以八字概括“短而味長,入秒尤難”。因此,五絕自然而然的成為盛唐詩歌中最為璀璨的明珠,是唐詩中的精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航天未來能夠獨立買房養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