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京郊娜娜

    孩子上初中了,每位家長面臨著迷茫和無助,孩子大了,再也不是小學生了,從小學到初中,學習環境的改變,老師和同學的改變,都需要孩子馬上適應初中的新生活。

    作為家長又應該需要做些什麼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升初會有一個“不適應”期,孩子由原來的前幾名變成現在的幾十名有時是無法避免的,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內因,也就是孩子自身的變化;再一個就是外因,即孩子所處環境的變化。

    中學階段,孩子的主觀意識逐漸增強,已開始產生真正屬於自己的判斷和批評性否定。如對學校制度和功課的質疑,認為文憑與未來職業和事業沒有直接關聯;對學校老師的評價,認為某個老師對自己有偏見,由對這個老師的不滿而連帶排斥其所教的學科等等。由於尚缺乏社會閱歷和經驗,知識和能力也不足,所以其獨立思考往往產生較大的偏差。這種偏差影響了中學生的判斷力,具體反映在對學習應持的態度、興趣、努力程度上,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事實上,孩子對學習成績不良並非完全無動於衷,他自己找不到成績下降的原因,內心也十分害怕和擔憂。如果此時家長一味地嘮叨、指責、懲罰、施加壓力,孩子選擇的往往是排斥甚至是用反應過度的吵架方式來拒絕學習和保護自己。

    外部環境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孩子透過擇校進入熱點初中,身邊全是經過選拔的尖子生,競爭空前激烈,對於很多孩子,原來的前幾名變成現在的幾十名往往是無法避免的,這並不代表他現在不再優秀了,值得關注的倒是“進去以後,老是無精打采的”,很多家長會討論,小升初選擇什麼學校好?引用專家的話回答:“家門口的學校很精彩”、“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其二,中、小學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要求不同。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處於半幼稚、半成熟期,自律性較差,學習主要依靠老師督促,檢查、指導,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是“傳承式”的教學。到了初中,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後,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透過教師的引導去發現問題,考查知識面廣,考題也十分靈活,許多中學生用的學習方法卻還是小學那一套老辦法,他們覺得初中的學習“也不過如此”,到總複習時開幾個“夜車”就行了,激發不起他們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習成績下降也就不奇怪了。 這時父母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責備孩子,也不應陷於焦慮和憤怒的情緒之中,而應在分析原因後給孩子以切實的幫助,即指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等 學習習慣遠比一時的成績重要,而培養習慣,激發興趣是關鍵……

    “中國的家長都很謙虛,遇上別人誇自家孩子,總會拼命搖頭說還不行,其實這種做法不妥,有損孩子的自信心。遇到合適的場合,應該好好表揚孩子。

  • 2 # 情感正能量巴吧

    你要知道現階段的基本邏輯,孩子已經進去青春期, 有他自己的思想和世界了。

    家長只需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給他支援。家長要在尊重的基礎上給孩子以幫助。

    多去關心孩子學業上的困惑,或者情感上的!給孩子指明方向……

    l

  • 3 # 小學快樂課堂

    中學是很多學生的黃金時代,但是如果把握不好,黃金時代很容易成為人生的灰色時代。在小升初銜接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把握好監護讓你的角色,幫助孩子銜接好新初一。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孩子升入初中以後,是學業生涯的一次重要轉折。對初一學生來說,學校變了,環境變了,同學變了,課程變了,不少學生往往會有一個適應和磨合的過程。這個過程,尤其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幫助孩子順利跨入初中門檻,為中學階段的學習走好第一步。   

    初中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對家長來說,更是萬里長征的重要一步。要想下好這盤棋,必須把每一步都走好。

    提醒家長六大注意事項

    注意一:孩子不主動結交新朋友   

    對於很多剛剛進入初中的孩子來說,陌生感會非常強烈,他們會遇到很多從來沒有見過的同學,因為是第一次見難免有些怕生,所以他們可能會在下課的時間去找自己的小學同學玩,相反地對本班的其他新生則多不願意交流。   

    建議:家長要鼓勵孩子結識新夥伴,從而儘快適應中學生活。可以讓他們從最近的幾個同學(同桌、前桌、後桌)開始相互認識:簡單的問好,互相告訴對方自己的名字,相互瞭解對方的興趣愛好等都可以,這樣做可以率先建立相互間的印象,說不定還能因此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此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安排一個任務,比如在孩子第一天放學回家後讓他說出自己座位前後左右的“鄰居”都有幾個人,叫什麼名字?描述他們的特點等。如果孩子完成了就小小地獎勵一下,如果沒有完成就要鼓勵他再做嘗試。如果不這樣做,孩子就無法快速融入新的集體,近而影響後續的學習。

    注意二:孩子未重視學習的變化   

    進入初一,學習難度和內容都會加大,但因為新初一各個科目第一章的內容都比較容易,連預習都能看懂,這就會導致孩子覺得初中知識很簡單,從而放鬆學習,上課不認真聽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學習的深入,難度和內容的變化就明顯了,導致學習開始有些困難,這個時候孩子會顯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建議:開學上課前應讓孩子在心裡適當提前緊張起來,就可縮短這個過渡的過程。家長應做好協助工作,開學這兩天家長和孩子不妨多談談學習的話題,談談新學校的環境、想象一下老師上課的情況、考試緊張的狀態,沒學好該怎麼辦等。   

    其次,在孩子開始上課後,家長要記得定期關注他的學習,抽查他的學習情況,比如拿出數學課本讓他給你講解某幾道例題為什麼要這麼做,在他們講解的時候,家長要看看他的講解是否清晰連貫,從而來判斷學習質量。如果講解時有疑惑或要思考很久,就說明沒有學好,這個時候就要引起重視了。

    注意三:家長急功近利   

    面對新的中學生涯,孩子不適應是很正常的,部分家長會顯得很著急,擔心未來中考考不好,從而嚴厲斥責孩子怎麼這麼不努力,諸如“沒本事、真笨、別人家的孩子”等打擊孩子自信的言辭,這其實很容易起反作用。  

     建議:家長要接受孩子,包括接受孩子的起點。孩子升入初中後,就是這個起點,家長應該接受。重要的是要看到從這個起點開始,向前進步,家長應該為孩子感到驕傲。多鼓勵孩子,以後孩子也會慢慢有自信。 注意四:孩子不喜歡老師   

    這一點也很重要,對於10來歲的小孩子來說,只要是不喜歡老師,就會恨屋及烏,導致不喜歡上某個老師的課,近而聽課不認真。要知道在中學階段,孩子對於老師的喜愛程度也十分影響學習狀態。   

    建議: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其中的利弊,明白其中的事理,讓他學會去發現那位討厭的老師的優點,必要時家長還可以和那位老師取得良性溝通,一起協商解決辦法,化解孩子的這些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寵溺孩子的家長會直接將責任全怪在老師身上,甚至會向學校提出換老師的要求,這其實是最不恰當的做法,除非這位老師的確引起了大多數學生的反感。否則,這樣做根本就沒有糾正孩子的不當觀念,反而使孩子確定了他的想法是對的。

    注意五:孩子仍有較強的依賴性   

    進入初中後,必須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減少對老師和家長的依賴性。遇到問題,要讓他們獨立思考,而不是馬上就問。   

    建議:進入中學後,一方面要鼓勵孩子培養鑽研問題的能力,另外一方面還要培養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夠自己看些書,做些讀書筆記等。

    注意六:書寫問題不重視   

    大多數孩子的字寫得好不好,主要取決於初中。在這方面,可以說小學是雛形,初中是定型,高中是成品。可見在初中將字練好的重要性,而且大型考試實行電子閱卷的今天,字寫得不好是會被扣分的。

      建議:要讓孩子練習書寫規範,但僅僅寫得一手好字只成功了一半,還要注意書寫規範,尤其是數學語言的書寫規範。

    開學前應做好5點準備:

    1、瞭解學校的各項制度。   

    尤其是直升高中部的方式。及早的瞭解學校的相關制度,為孩子的初中學習儘可能的創造條件。尤其是有些初中具有非常好的高中部,很多家長就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進入高中部,才進入該校的初中部的。這些家長更要及早的瞭解學校有關直升高中部的規定,到底要求哪些條件?是要進行三年的成績排名?還是要進行統一的選拔考試?數學或英語在考試中有無特殊要求?等等。

    2、及早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做好溝通。   

    這一點是很多家長能夠做到的,但小學家長一般只會與班主任老師打交道,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到了初中,除了班主任外,與各個主要的任課老師交流更重要,他們更容易瞭解孩子在該科目上是否良好,還存在哪些問題。   

    中考是一個綜合性選拔考試,能夠及時與老師溝通,避免孩子過度偏科是很重要的。另外,與老師交流的內容除了學習成績外,還應該注重孩子心態的變化。初中是一個敏感時期,孩子們有很強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好的東西會影響他,壞的東西也會影響他。洞察孩子的心態變化,及時與老師溝通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在初中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學習心態。

    3、與孩子認真的談一下初中的問題(對學習的重視、如何面對壓力等)。   

    剛剛步入初中的孩子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一種是經過暑假的休息,心思還不能集中的放到學習上。這種心態不利於及早適應初中新的學習環境。另外一種是對初中學習的過度擔心,這些同學揹負了很大的壓力,如何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4、父母雙方要想好如何應對孩子在青春期的教育方式。   

    尤其是面對孩子的自立傾向,如何更好的與孩子溝通。孩子進入初中,學習方法要變。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改變。一味的呵護或訓斥都不是好的方式。孩子在初中以後,不像小時候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父母教育子女需要講出道理,舉出事例。而且語言的作用永遠沒有行為更有說服力。也就是說,小學時父母會採用直接的棍棒或糖衣教育,但到了初中孩子對間接教育更容易接受。

    5、及早的瞭解近年來的中考形勢,幫助孩子設立自己的目標(想考入的高中)。  

    中考的形勢每年都有相應的變化,每個高中當年的高考成績也不同。孩子在初一不可能關心到這樣的事。但家長卻要了解這些。家長若能夠幫助孩子瞭解這些,及早的確立目標,會為孩子指引一個努力的方向,增加孩子學習的動力。

    幫孩子邁過四道坎   

    一、鼓勵學生當幹部   

    工作實踐的鍛鍊使孩子性格開朗、明白事理,學會與人交往,家長要支援孩子在學校挑點工作擔子,不要因為害怕“影響孩子學習”而阻止孩子當幹部。

    二、小學升入初中後要適應變化   

    進入初中,首先面臨的是學習內容的變化。在小學,學習科目少,學習任務不太重。進入中學,課程增多,學習任務加重。語文、數學、政治、外語、歷史、地理、生物,一下子增加了好幾門,而且難度增大,學科內容的普通常識性越來越少,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性與知識的嚴密性、邏輯性卻越來越強,因此剛進中學的學生,既感到新鮮又感到不適應。   

    其次是學習方法的變化。隨著學科多樣和深刻化,中學生比小學生要求更有自覺性、獨立性和主動性。中學的任課老師多,每位老師教的學生多,一會兒一門課,一會兒一個老師,而且各個老師的教法不一樣。他們不可能採取像打籃球那樣“人盯人”的方法。中學老師比較重視啟發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強調“預習 ——聽課——複習——作業——總結”五個環節。孩子讀小學時,家長下班回家第一句話就是問孩子作業做好了嗎,如果孩子回答“做好了”,家長也就放心了。這種課後只完成作業的學習方法,就不能滿足中學學習的要求了。

    三、學習心理反應的變化   

    小學生多數能順利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對老師講課深信不疑,而中學生一方面對老師的要求重視、信賴,另一方面他們的自信心、自主性加強了,也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不是一味地“打收條”。   

    在初中階段孩子的生理也發生變化。小學時,孩子身體發育一般。進中學後,絕大多數孩子身體發育日趨成熟,處在人生的第二個生長髮育高峰期。他們的認識能力、興趣、愛好,以及整個個性特徵發生急劇變化。

    四、集體關係的變化   

    與小學相比,中學生的集體關係及其在集體中的地位也有許多不同。在學校和班級集體裡,班主任不再像小學階段那樣照顧得具體而細緻,實施方法不再是“包班制”,班主任也不一定是主課老師。這樣,讓孩子自己料理的事情、支配的時間多了。學生幹部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 4 # 嚴叔的中考加油站

    家長需要審視下自己的素質。比如自己的知識面,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看看自己有沒有可能成為孩子看得更遠的肩膀。

    如果家長是有一定成就的人,那問題不大,要做的就是默默在孩子旁邊做榜樣。切記勿把自己當標準,自以為是的對孩子指指點點,這樣你會立刻失去在孩子心中榜樣的地位。

    如果家長自己審視完感覺不合格,這時需要當心,不可用自己過去的習慣認知干預孩子的學習問題,因為你會在無形中把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思維習慣強加給孩子。這時怎麼辦呢?多看一些此階段孩子的培養方法,照著模子做。

    總之,對孩子的教育做到這幾點:1.知道一個好學生應該是什麼模樣;2.清楚自己的孩子目前是成長階段,一定不會是完美的,這個不完美本身就是孩子的完美;3.清楚家長作為成年人應該對孩子具有海納百川的包容能力,能包容則不會斤斤計較;4.清楚作為家長的責任是引導培養孩子成長,家長不是警察、不是法官,你沒有也不應該有強制權,你得學會用智慧和愛去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不會塗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