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懂先生的唱本
-
2 # 醉風亭雨
周世宗柴榮親征高平,大敗北漢契丹聯軍,後整頓軍伍,以致兵甲之盛,近代無比。他關心民間疾苦,大廢佛寺,大力發展經濟。他虛心求諫,政治清明。南征北伐,皆獲大勝。北伐兩次因病而止,但他使遼聞風喪膽。他本想為君30年,"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可惜三十九歲英年早逝。然而他在位五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經為結束割劇開創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所以史評"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他乃中國歷史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如果其不死,必將一統中華,開一盛世。而趙匡胤只可做他的臣子而已,不可能鹹魚翻身。只是歷史無法假設,否則又被改寫了許多。
-
3 # HK君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38歲就英年早逝了,確實是中華民族的一大遺憾,很多後世之人對於他的死亡都是痛心疾首,就跟諸葛亮病死五丈原一樣。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大家對於柴榮的痛惜,無疑是對趙匡胤能力的部分否定,更是對兩宋政權的些許不滿。
確實,宋朝並沒有統一中國,這時候的宋朝根本不是一個大一統王朝,而且兩宋都要給遼國、西夏、金國歲幣,尤其是南宋,連中原地區都被金人攻佔,宋朝由宋遼時期的兄弟之國淪為向金宋時期的父子之國。
從這些情況來看,大家都對宋朝這個王朝政權確實是沒有太多的稱道之處,漢唐之後,中國就再無強盛的王朝了。
柴榮有可能統一中國。柴榮他的個人才能無疑是遠在宋祖趙匡胤之上的。唐宗宋祖,如果柴榮不死,那宋祖肯定是沒有機會的。
宋祖最大的貢獻就是杯酒釋兵權,終止了五代十國時期的武將改朝換代的死迴圈。柴世宗是五代十國中最傑出的君主,跟兩宋君主相比,也一樣不差,所以如果柴榮不死,假以時日,以他的個人才能一定也會找到終止武將改朝換代的局面,應該比一種比杯酒釋兵權更好的方式。
因為杯酒釋兵權之後,宋朝就進入了弱宋時期,武將一直被打壓。基本上宋朝的武將,最著名的就是被殺害的岳飛。
宋朝是將不領兵,兵不知將,宋軍的戰鬥力急劇下降,淪為戰五渣,差不多是自廢武功,而且還動用大量國庫資金來養了數量龐大的禁軍,上百萬,而戰鬥力卻是與軍隊數量成反比的。
柴榮首先是可以統一北宋的範圍,這個大家不會懷疑的。
其次,以柴榮的軍事能力,收復燕雲十六州問題不大,因為這時候的遼朝已經的國力已經不如以前了,所以有了燕雲十六州,北方的邊防就可以鞏固了,北方鞏固之後,其他地方就非常方便收復了。
再次,柴榮可以攻取河西走廊,降服党項人,這樣就沒有後來的西夏政權了。後周的統治範圍就可以西聯西州回鶻。這時候,西州回鶻和于闐佛國就會歸順後周,類似西遼在西域地區的統治;
第四,柴榮還可以收復交州,就是越南的紅河流域地區,在唐朝時這裡是安南都護府。北宋曾經出兵過這裡,但是軍事不及,沒有滅掉河內地區的地方政權,紅河流域就此從中華文明中脫離。
第五,對於後周與契丹的關係,很可能出現南北並立,因為柴榮不一定會認為消滅契丹,遼國當時是處於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
一開始契丹人是遊牧的,當時因為位於漠南,靠近農耕民族區,所以也受到了農耕民族的影響,建立上京臨潢府等城池,這和純粹的遊牧民族不一樣,遼國耶律阿保機崇尚劉邦與蕭何的關係,將遼國皇族以外的契丹人都姓蕭,耶律漢姓劉,希望蕭氏能輔佐劉氏統一國家,這有點像北魏的孝文帝改革。
所以,柴榮如果不死,中國可能長期處於南北對立局面,宋遼對峙,中國就進入了新的南北朝時代——後南北朝,一開始是契丹vs四代十國,然後是遼國vs後周,接下來可能是金國vs後周或其他朝代。
-
4 # 中國古代民間案件探析
這是兩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更確切的問法應該是“周世宗柴榮如果沒有英年早逝,那麼他能完成統一大業嗎?”
我們常說,要去的瞭解某個結果,我們要先去衡量一下其先決條件,除了其個人能力以外,還要看外部條件,即:天時、地利、人和是否都滿足。
周世宗柴榮(921~959年),起於貧賤,可以說是撿來的皇位。也是中國少數由外戚繼承宗室的皇帝。其於954~959年在位,前後僅5年。也就是在這短短的5年中,他勵精圖治,銳意改革,南征北戰,揭開了結束分裂,統一天下的序幕。
我們先說政治方面:柴榮在位短短的5年間,清吏治,選人才,修訂刑律和曆法,做出了許許多多超越前人、啟迪後世的非凡之舉。
軍事方面:整頓禁軍,廣募天下壯士,“選取優者為殿前諸班”,使禁衛軍成為一支威震鄰國無比強大的軍隊。此外,世宗凡事率先垂範,甚至事必躬親。他先後五次親自領兵出征,每次都親力親為,戰鬥在第一線。5年的時間,先後西敗後蜀、三徵南唐、北伐遼朝,軍事上取得一系列的驕人戰績。
經濟方面:在位時,柴榮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利於休養生息。均定田賦,限制佛教,獎勵農耕,恢復漕運,興修水利。
文化方面: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佚書,雕刻古籍,大興文教。延聘文學之士,實行考試製度;重視國家的藏書和文化建設。為後周國家藏書奠定了基礎。
周世宗柴榮在位五年半的文治武功,使後周政權國力不斷強大。贏得了廣泛的擁戴,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這也決定了他必將成為結束中唐以來200多年割據動盪的決定性人物。被史學家稱之為”五代第一明君”。
從後來北宋在當時中原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的結果來看。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英明決斷,但更重要的是周世宗留給了他一個經濟富足、軍事強盛,文化繁榮的國家政權。
即位之初,年富力強的柴榮曾有豪言壯語:“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假如,他不曾英年早逝,以其英明神武,雖不敢說其能恢復李唐故土,但取得趙宋疆域則完全可能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可悲!可嘆!
第二個問題:假如柴榮沒有英年早逝,“趙匡胤還有機會嗎?”
從上述周世宗的英明睿智、治理天下的才能、朝野擁戴的程度來看,趙匡胤還真沒有攫取政權的機會,柴榮不英年早逝!趙不能,也不敢——他之所以能有後來的黃袍加身,就是欺負了後周王朝的那對幼兒寡母罷了。
回覆列表
趙匡胤這麼厲害的人物都在其下甘受驅使,我覺得,如果不是早亡,是有很大機會平定天下,而且也不會出現被少數民族政權環伺的局面。
想想西夏,遼,金,元,你方唱罷我登場,幽雲十六州打嘴炮都整了多少年。
因為其早亡導致宋代周,也因此導致重文抑武的傳統,所謂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就是從宋代開始流傳下來的俗語。
歷史有趣的地方是你沒法假設,不管是多偶然的因素導致事情偏離原來的軌道,一但偏離,再也無法挽回,走向新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