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懶媽育兒路
-
2 # 九九趣學堂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都有上學愛遲到的問題。家長們常常說,急也急了,罵也罵了,催促也催促了,威脅也威脅了,可孩子就是不起床,上學總遲到。孩子有這樣的問題,根源在於家長放不下孩子,過於包辦孩子的生活,偷走了孩子的責任。上學是孩子的事,家長總擔心孩子遲到,上學就成了家長的事,孩子就不會對遲到的問題在意。而讓孩子自己體驗一下遲到的感覺,孩子就會意識到上學是自己的事,就不會再賴床不起。
遲到歸根結底是生活習慣問題,當孩子出現生活習慣問題時(不管是遲到、寫作業慢,還是不愛收拾,不會安排時間,等等),家長們不要急著批評指責孩子,而要反思一下幾個問題:
1、我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問題,沒有做到以身作則?
2、我是不是過於包辦孩子的生活,讓他缺少了體驗的機會?
3、我是不是採取了有效的行動引導和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而不是一味要求他、指責他?
4、孩子出現習慣問題,我是不是做到了只找自己的原因,不找別人的原因?
……
經過了7天觀念周的強化練習,我有以下三點體會和感受,現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信任孩子,放手讓孩子體驗,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學習完回來以後,決心不做責任的神偷,把責任心還給孩子,於是從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入手。星期一早上送女兒去學校時就對女兒說:“從明天開始,媽媽不再叫你起床了,上學是你自己的事情,你長大了,要學會自己管自己了。”星期二,我7點叫醒女兒,她答應我再睡五分鐘,我答應了,可是7點30分時,她還賴床,我就平靜地和她說“媽媽夠時間上班了,不能等她了,只能由姨媽送她去”,她剛開始不相信,可後來發現我來真的了,就開始大哭大鬧,我心一狠就上班去了。晚上回家時,女兒要求我給她調鬧鐘到7點,她要自己起床,讓我明天送她去學校,於是我就按她的要求去做,當時我真的不相信她能做到。可是第二天早上,她真的是7點鐘起床,而且自己穿衣、洗臉等我送她去上學。我真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上幼兒園二年了,每天都是我不斷催促她起床,在床上給她洗臉,給她穿衣服的,居然這麼快就改過來了。同時我還告誡自己,如果女兒有反覆,我不能心急,要慢慢來,可是在這一週內,女兒表現真的出乎我們的意料,每天她都能按時起床,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一天比一天好。想想鄭委老師說的“為何團團轉,皆因繩未斷”,以前我從來沒有信任過孩子,在思想上、生活上包辦孩子,孩子哪有表現的機會,哪有價值觀。現在只要是死不了,殘不了的事,我都讓女兒去體驗,那怕是錯的,我都讓她去體驗,只有體驗了她才會有經驗,以後才不犯錯。
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訓練手冊中要求我們每天都做“五子”習慣和“不爭對錯有良言”,剛開始時,我不屑一顧,覺得自己肯定能做好,可是在一週內,每天在寫作業時,發現自己真的做得很差,即使當天做了這些作業內容,也是潛意識裡為了完成作業而去做的,帶有一種強迫性。想想以前我對女兒的要求,我真的汗顏,我30多歲的人,有目的性地去做一些事情都不能做好,卻總要求女兒做這做那,女兒努力做了,如果沒有達到我的高要求、高標準,我還要批評她、打擊她,讓女兒活得不快樂,不自信,我真的體會到了孩子的無奈和無助,她沒法和媽媽說她做不到,她也沒法去要求媽媽降低對她的要求,所以我以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而不是用“老經驗”、“老辦法”來幫助孩子,會愛才是真愛,真愛是需要習學的。
三、管住自己的嘴、卻管不住自己的心。
例如看到女兒漱口、洗澡拖拉,我嘴上雖然不說任何話,可是我心裡著急,心裡不斷地說“快點啊,怎麼那麼慢,你就不能快點嗎?”心裡對女兒還是有要求的,只是嘴上不說出來罷了。我覺得自己的觀念轉變得還不夠好,“孩子的問題本質是家長的問題”這句話我會讀會背了,可是我還不會做,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出現了問題,我沒有把眼睛盯在自己的身上,改變自己,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問題的原因、想辦法幫助孩子,而是回到原來的習慣中。
-
3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時間觀念其實也是屬於一種規則意識,是一種良好習慣的養成問題。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因為年齡小家長與老師在時間的要求上都很人性化。但升入小學階段後學校在時間方面的要求開始變得明顯嚴格。很多家長既心疼孩子又不能讓孩子違反學校的規定。不免心生焦慮。那怎樣才能在幼升小階段培養起孩子的時間觀念呢?
一、充分把握好學前班的過渡時期。
學前班的要求,既不像幼兒園那麼寬鬆,也不像小學階段那麼嚴格,這是一個很好的緩衝階段。從孩子步入學前班起,就努力做到讓孩子按時上、下學。即使開始並不能完全做到,但也是對孩子守時習慣上的一個很好的鍛鍊。在學前班下學期最好能養成按時上、下學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這將是孩子步入小學時的很好的準備。
二、在家庭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
讓孩子參與父母的家庭活動計劃,比如一日三餐的時間安排,家庭打掃衛生的日期安排及父母的出行計劃等,都可以讓孩子參與時間計劃的製作和提醒。在參與中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時間觀念。
三、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前提下制定孩子作息及其它活動的時間安排。
孩子都有參與的熱情及被尊重被肯定的需要。家長在制定孩子的作息及其它活動時間時,一定要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前提下與孩子共同協商制定。千萬不能無視孩子的感覺武斷專行。孩子參與制定的時間規定,可能更願意主動遵守。如果到了該做某事的時間,孩子還沒有要去做的跡象,可提前提醒,決不能看時間到了,馬上強行制止孩子正在從事的活動,那樣可能會激起孩子更大的抗拒心理。
要想讓孩子早早的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家長就應該早早的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去尊重他(她),關愛他(她),相信我們的孩子都會做的很棒的!
-
4 # 億童學前教育
還記得今年高考時有個考生因為遲到了1分鐘,不能進入考場的事情嗎?
6月8日下午3點,江蘇高考英語開考,根據規定,所有考生須在提前15分鐘,也就是2點45分進場。在南京棲霞區棲霞中學考點,一名考生因2點46分趕到考場,被依規禁止進場。
(圖為落淚的考生)
只因遲到了1分鐘,這個復讀的孩子不能參加高考的英語考試。被拒之門外後,他著急哭起來,也不敢回家,一直在學校周邊轉悠,邊走邊哭。此情此景,讓城管隊員看了都揪心,護送其回家,一眾網友也是心酸不已。
人生之路雖然漫長,但關鍵之處或許只有幾步。高考遲到的新聞每年都有發生,我們同情孩子的傷心與沮喪,但同情代替不了規則,眼淚換不回錯過的時間。參加高考的考生已為成年人,他們為自己不守時、違反規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孩子上幼兒園遲到真的沒關係嗎?
做家長的總盼望孩子擁有大智慧,卻常常忽視培養孩子成才最重要的基礎之一——習慣。許多家長都認為孩子上幼兒園遲到是小事,反正去幼兒園也是玩,孩子想睡覺,就讓他多睡會兒。其實,遲到不利於孩子形成時間概念和養成守時的行為習慣,這將對孩子日後的生活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影響也超出了家長的想象:
1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
幼兒園裡的洗手、吃飯、做操、遊戲、學習、睡覺各個環節都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而這種習慣的養成,是長期持之以恆的結果。良好的作息規律和時間觀念有利於孩子建立秩序感,培養規則意識。如果父母不重視孩子入園是否遲到,時間久了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拖沓、懶惰和缺乏時間觀念的壞習慣,到了小學將很難適應紀律的約束。
2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如果早上孩子入園遲到,往往耽誤的是早餐。有的家長會催促孩子快點吃完為他們準備的食物,或讓老師留一份早餐給孩子,孩子不能按點從容進餐,容易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時間長了,孩子的胃腸道消化系統必然會受到影響。而幼兒園的早餐是根據孩子的營養需要,科學搭配食物,合理安排就餐時間,耽誤孩子的早餐,相當於讓孩子的健康少一份保證。
3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症
早上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間不固定,孩子想賴床就賴床,那麼孩子就會對幼兒園逐漸排斥,認為幼兒園沒有家裡自由,一到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情緒就變得很糟糕,這也是為什麼孩子一去幼兒園就哭鬧的原因之一。
4打亂老師的教學節奏
家長把遲到的孩子送到班級時,此時,教學活動正在進行。老師不得不暫停自己的教學,抽身出來接待你的孩子,班級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也隨之轉移。有的家長還會叮囑幾句,尤其還有的孩子不肯放開父母的手,老師還得做思想工作。這個過程,打亂了老師的教學節奏,讓整個班級的教學都受到干擾。
如何幫助孩子不遲到,養成守時的習慣?
做好準備工作
早晨時間寶貴,家長通常幫孩子穿上衣服,這樣就會讓孩子失去鍛鍊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家長不妨前一天晚上睡覺前就讓孩子自己選好衣物疊好放在床頭,節省第二天找衣服的時間。另外,提前半小時叫醒孩子,然後拉開窗簾,讓Sunny照進來,開啟音響播放輕快的音樂,給足孩子緩衝的時間,這些方式可以促使孩子愉快起床。
做好孩子的榜樣
和其它好習慣的養成一樣,培養孩子守時的習慣,家長同樣要以身作則。答應孩子的事要做到,說好6點起床絕不賴床到7點;說好5點去接孩子回家,就不要讓他等到5點半。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可以把具體的鐘點和孩子的生活結合起來。例如,“早上7點起床”、“下午3點可以做遊戲”,讓具體的時間概念慢慢滲入到孩子的腦海中。
生活作息有規律
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給他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這樣,他就知道,每天媽媽起床後他也應該起床了;吃過午飯後就應該午睡……透過這個方式加強孩子的時間觀念。相反地,如果家長本身的生活就沒有規律,孩子在認識時間、遵守時間方面就會無所適從。
聽故事懂道理
讓孩子掌握時間觀念,要從孩子他能理解的、最熟悉的、親身經歷過的和感興趣的事來感受時間。比如講故事,相比家長的催促,孩子更願意接受故事裡的道理。透過故事,讓孩子明白,守時是一個有禮貌的行為,而不守時會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很多不便,以此引導孩子樹立自覺的時間意識。
有句俗話叫做“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的各方面習慣都需要從小開始培養,家長們不要忽視幼兒園要求的一些細節,好的作息習慣讓孩子終身受益。
回覆列表
已經開始上小學了,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和孩子溝通,告訴她每天只叫她兩次,起不起床是她自己的事情,遲到自己負責。
其次,和老師溝通,讓孩子狠狠懲罰她一次,最好是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她。小孩子也有自尊的,被這樣批評過一次後,估計就不想再遲到了
第三,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早晨的時刻表,幾點起床,幾點洗漱,幾點吃飯,精確到每一件事,每一分鐘。孩子參與了計劃的制定,執行起來也比較容易。最重要孩子對時間有了心理預期,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
最後,和家庭其他成員溝通。大家要一條心,不能爸爸堅持,結果媽媽心軟了,又回到老路上去了。